財富管理展
當下的力量: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三版)

當下的力量:通往靈性開悟的指引(三版)

The Power of Now: A Guide to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 定價:350
  • 優惠價:79276
  • 優惠期限:2025年05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上頁下頁
 

內容簡介

歡慶《當下的力量》在台銷售突破12萬冊
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盛讚:「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紐約時報》書籍排行榜Top1,全球超過33種語文譯本
  ★知名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勒,奠定大師地位傳世經典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專文導讀推薦

  似乎沒人知道,人之所以活在這世上,
  就是為了要經歷一場深沉的內在轉化歷程。
  是此時此地的你,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開展,
  看看你有多重要!

  你常感到壓力很大嗎?你是否總在忙著追逐未來,讓當下淪為達成未來目標的手段?壓力來自於你身在「這裡」,心卻想要去到「那裡」;身在現在,心卻想要去到未來。如此一來,你和你的內在將分裂開來,而在這種分裂狀態中生活是錯亂又瘋狂的。

  無論身處何方,請全然安住。如果你覺得「此時此地」讓你無法忍受,讓你覺得不快樂,那你有三種選擇:離開它、改變它,或接納它。如果你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務必擇一而行,而且要在當下做出抉擇。然後,接受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沒有任何藉口,不帶負面情緒,毫無心智汙染,保持你內在空間的純淨。

  往往,採取任何行動都會比什麼也不做來得好──若你久困於一個不快樂的處境,那就更該如此。即便行動失敗,仍可從失敗中學習。如果什麼也不做,那就什麼也學不到。不採取行動是因為恐懼嗎?如果是,那就承認、觀察、專注於那份恐懼,全然臨在時也帶著它,這將會斬斷恐懼與你思維之間的連結。不要讓恐懼升起並進入你的心智當中,利用當下的力量,這樣恐懼就無法得勝。

  【關於本書】

  一九九九年,托勒的《當下的力量》甫一上市,便在歐美書市引起極大的矚目與轟動,此後持續因人們口耳相傳而廣為人知。二〇〇二年時,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在節目中盛讚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使得此書一舉攻佔「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並持續達數個月之久。

  《當下的力量》一書具有喚醒人類內在平安的力量,許多人因為讀了它而人生徹底的轉化,變得更能享受生命的美好,而且隨處皆能自在。藉著書中的「問答形式」,托勒引領我們進入本體的喜悅,擺脫小我和痛苦之身的制約,品嘗到開悟解脫的況味。

  本書內容所提及的靈修方法相當簡單易行,並確實能幫助人們經歷到全然地臨在、瓦解痛苦之身、平息小我的騷動,在日常生活中,即能透過練習超越心智的掌控,汲取當下的力量。

好評推薦

  王季慶(中華新時代協會創辦人)
  李欣頻(作家)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人)
  周介偉(光中心創辦人)
  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


  當代知名心靈大師,不傾向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他的教法與古代的心靈導師一脈相承,都是使用清晰明暸的語言來傳達一個簡單而深刻的信息:人可以在當下擺脫痛苦,進入自在平安的境界。

  生於德國,人生頭十三年在那裡渡過。倫敦大學畢業,在劍橋大學擔任過研究學者和導師。二十九歲那年,一次深邃的靈性轉化瓦解了他的舊我,讓他的生活道路徹底改變。

  接下來的幾年間,他致力於解釋、整合和深化這種內在心靈的變化。他的教導簡單卻深刻,傳遞出關於無時間性,以及古代靈性導師們意欲告知人們的真理:走上開悟之路,痛苦消失了,你將進入永恆的內在平安。

  目前廣泛在世界各地旅遊講學,努力把自己的領悟與意識力量帶給世界各地的人們。目前定居於加拿大溫哥華,著有:《當下的力量牌卡》、《當下的覺醒》、《操練當下的力量》、《一個新世界》等書。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當下的力量》、《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文化與抵抗》、《現代主義》、《失意錄》、《回憶的餘燼》、《情感教育》等書。
 

目錄

導讀  不能用大腦來讀的一本書  張德芬

作者序  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前言
本書源起
真理就在你內


第一章 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開悟的最大障礙
從心智的束縛中解脫
開悟:超越思維之上
情緒: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第二章 意識:擺脫痛苦的方法
別在當下繼續製造痛苦
過去的痛苦:瓦解痛苦之身
小我對痛苦之身的認同
恐懼的源頭
小我對圓滿的追尋

第三章 深入當下
別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終結時間的幻相
當下之外別無他物
進入靈性向度的鑰匙
取用當下的力量
放下心理時間
神智失常的心理時間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追尋藏在人生處境底下的生命
所有問題都是心智虛構的幻相
量子跳躍般的意識進化
本體的喜悅

第四章 心智逃避當下的策略
失落了當下:幻相的核心
普通無意識與深層無意識
他們在尋覓什麼?
瓦解普通無意識
從不快樂中解脫
無論身在何處,要全然地在
人生旅程的內在目標
過去無法在你的臨在中存活

第五章 臨在狀態
它不是你想的那樣
「等待」的奧義
在你臨在的默觀中升起的美
純粹意識的展現
基督:你的神性臨在本質

第六章 內在身體
本體是你最深層的自己
超越語言文字之上
找到你內不可見、不可摧毀的本質
與你的內在身體連結
透過身體進行轉化
關於身體的教誨
深深地根植內在
在你進入身體之前,先寬恕
你與未顯化狀態的連結
減緩老化的速度
強化免疫系統
讓呼吸帶你進入身體之中
有創意地使用心智
聆聽的藝術

第七章 進入未顯化狀態之門
深深地進入你的身體
氣的源頭
無夢的睡眠狀態
其他的大門
寂靜
空間
空間與時間的真正本質
意識清明的死亡

第八章 開悟的關係
從你所在之處進入當下
愛恨交織的關係
上癮關係與對完整的渴望
從上癮關係到開悟關係
把親密關係當成靈性修持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開悟的原因
瓦解女性集體的痛苦之身
放下你與自己的關係

第九章 超越快樂與不快樂,邁向平安之境
超越二元對立的更高的善
終結你的人生戲碼
無常和生命週期
使用與清除負面心態
慈悲的本質
邁向一個嶄新的世界

第十章 臣服的意義
接納當下
從心智能量到靈性能量
在人際關係中臣服
將疾病轉化為開悟
當災難來襲時
將苦難轉化為平安
受難之路
選擇的力量

 
 

導讀

不能用大腦來讀的一本書
張德芬


  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這也是一本百讀 不厭的書。每一次讀它,我都有新的收穫。這本書被形容為「靈性開悟的指引」,可是對我而言,《當下的力量》是教導我們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可以 把日常生活中我們受的苦減到最低。每個覺得自己應該可以活得更好,過得更開心的人,都應該要讀《當下的力量》。讀了作者第二本書《一個新世界》的讀者,如 果覺得還不過癮,當然需要追本溯源找到這本讓作者一炮而紅的原始著作。

  首先,作者指出,我們人類受苦的根源是來自於我們的心智,也就 是大腦的思維(見第一章)。思維其實也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思維,反倒成為思維的奴隸,成為自己「強迫性思維」的受害者。作者在演講中曾經舉過一個很具體的例子:現在是半夜三點,你在溫 暖的被窩中,可是你氣得睡不著。引發你的怒氣的人早已安然入夢,那件事情其實也已經過去了,但是你的思想卻不放過你,一再地用它舊有的看事情的模式來解釋 那個人多對不起你,那件事會讓你多危險、多丟臉、多麻煩、多……想不完的!這就是病態的思維,停止不住的大腦思維,也是讓我們受苦的主要原因。

  大腦的思維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製造了我們的痛苦,我們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性焦慮和永遠在外在世界無法尋得滿足的肇因,也都來自於大腦的思維(第三章)。此 外,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我們遠離了真實的自我,是我們受苦的元凶。他稱真實的自我為本體(Being)。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我稱之為「真 我」,而這也是我們人類有孤離感,惶惶不可終日,始終不快樂、不滿足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失落真實的自我呢?作者的意見是:我們的大腦,創造了一個虛假的 自我——小我(ego),讓自己有「真實感」。而正因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實,所以它不停在外在的世界尋求認同,追求物質世界的滿足來壯大聲勢。可惜我們愈 聽從我們的小我,我們愈感到空虛和孤離。揮之不去的厭離感也油然而生,因為我們遠離、失落了真實的自我,也就是遠離了作者所說的:本體。

  作者還提到了一個我們受苦的肇因:痛苦之身(見第二章)。痛苦之身是我們內在的一個能量場,它是我們過去未被合理的表達和適當的釋放,因而累積下來的負 面情緒能量場。作者描述的痛苦之身,好像一個寄居在我們身體之中的惡魔, 在它沉睡的時候,一切相安無事。可是,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順利,或是有相關的人事物激活了它的時候,它就會甦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文質彬彬的人,會突然變了 一個人,出現言語或肢體的暴力行為。或是有時候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一件小事情會引起情緒上的軒然大波。這就是痛苦之身被喚醒的結果。

  好了,我們有一個不能正常運作的大腦思維,常常給我們找麻煩。現在又來了一個痛苦之身,不時跳出來攪局。難怪我們的人生苦多於樂,而且常常身不由己。怎 麼辦呢?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好幾個非常實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源自同一個最基本的理論:活在當下。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東西,當下也是你唯一擁有的東 西。時間只是一種幻相,愈說愈玄了!其實,只要這樣想,就不難明白了。過去已經過去,不會再回來,但是我們多少人還是活在過去之中不肯放下?未來還沒有來 臨,你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你所能擁有的,不就是當下這一刻嗎?只要搞定現在這一刻,你就沒有問題了。未來就算一定會來臨,但是它也一定是以「當下」的 方式出現的,不是嗎?最怕的就是明明人在這裡,可是腦子跑到過去了,帶來了憤怒、傷心、悔恨、愧疚等情緒。或是人在此刻,腦子跑到未來,於是產生壓力、焦 慮、恐慌。

  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刻中,作者稱之為「臨在」(第五章)。臨在指的是有覺察地安住於當下。所謂覺察,就是觀察自己腦袋裡面 思維的能力,作為自己喋喋不休的思緒之流的觀察者。臨在的力量一來,你的喋喋不休就會停止。還有一個培養臨在、進入當下的方法,就是去關注我們的內在身體 (第六章),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的內在身體的能量場上。這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你可以試著把眼睛閉上,然後去感覺一下你的右手。此刻你看不到它,那你怎麼 知道它存在呢?你感覺得到它嗎?有沒有感覺到氣或是能量在你的指尖?書中有很詳盡的冥想方法,教你與你的內在身體做更多的連結,這樣就可以培養更多的覺察 力。

  作者一直強調「無意識」(unconsiousness)和「意識」(consiousness)的差別(第四章)。他認為,所 有人類的瘋狂行為,都是出自於無意識,受到我們從小被制約的人生模式操控。比如說,你對一件事情的反應、看法、做法等,通常都有一定的軌跡可循,但是你不 一定喜歡或贊同它們。所以某種程度來說,我們都是一個被灌好了程式的電腦。使用書中的一些教誨,練習作者提供的一些方法,便能夠增加我們有意識的部分,奪 回一些自主權。

  有一個「未顯化狀態」(unmanifested)也是作者著墨甚多的地方(第七章)。由於作者很喜歡《老子》一書, 所以未顯化狀態可以比為「道」,就是在天地萬物成形之前就存在的混沌狀態,是萬物生命的源頭,但是它從未誕生,也未曾消失過, 而且無所不在(聽起來很像本體)。在它之中,沒有二元對立的好壞、對錯、是非、黑白。它是一個「一」的境界。相較於「已顯化世界」 (manifested),就是我們眼見的物質世界,未顯化狀態體現於「空」、「空間」以及「寂靜」之中。看起來很神祕,但是,如果我們愈常接觸它,我們 愈能感受生命的能量,也愈能在已顯化世界過得更好。書中詳述接觸未顯化狀態的一些方法,請讀者好好去體會、實踐。

  本書第十章,談到了「臣服」這個概念,可能很多人剛開始無法接受。其實臣服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蘊含著強大的行動力和正面向上的能量。我個人最喜歡第十章,因為裡面不但把臣服這個觀念講得淋漓盡致,更做了很多前面章節的總結和回顧。請讀者好好欣賞,細細的琢磨。

  這本書,就像我先前說的,不能用大腦來讀。在讀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從你的靈魂深處去感受那個似曾相識的感覺,去體會那個「看到真理就頓悟」的內在智 慧,在字裡行間去感受那個震撼你心靈深處的能量。它在國外剛出版的時候, 曾經長期蟬聯《紐約時報》心靈類暢銷排行榜第一名。我自己以它的主軸精神所撰寫的靈性小說《遇見未知的自己》在台灣的書市一直長銷,讀者反應十分熱烈,可 見真理是可以被認出來的。

  如果讀者朋友對於本書有任何的回饋或是疑問,歡迎上我的部落格(blog.sina.com.cn/tiffanychang)去坐坐,提提問題。我也很願意盡我所能的與大家分享心得、交流。

作者序

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就在初版六年後的今天,《當下的力量》繼續在轉化人類意識的緊迫任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本書由我筆下孕育而生,如今卻漸漸發展出它自己的生命和氣 勢,它已傳到了全球數百萬讀者手中。許多讀者來信分享,閱讀本書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由於信件愈來愈多、堆積如山,我很遺憾不能再一一回覆,所以想利用 這次出版平裝版的機會,向所有來信分享的讀者,致上最深的謝意。許多的分享都讓我深深動容,使我毫不懷疑,一場規模空前的意識轉化,正在地球上如火如荼展 開了。

  一九九七年, 溫哥華的那瑪斯特出版社(Nama s t e Publishing Ltd.)發行三千本初版時,誰也沒料到會有日後的盛況。出版第一年,讀者透過口耳相傳,得知這一本書的存在。那時,我每星期都會寄幾本《當下的力量》給 溫哥華的一些小書店,請它們代為銷售。做這件事帶給我強烈的滿足感,因為我知道,每一本都可能讓某個人的生命煥然一新。有些朋友甚至幫我散播到更遠的地方 (卡加利、西雅圖、加州、倫敦),交由一些靈性書店銷售。倫敦沃特金斯書店(Watkins,全球一家最古老、專賣形上學書籍的書店)的經理史蒂芬‧高特 里(Stephen Gawtry)讀過本書之後,寫信告訴我:「我預見這本書將大放異彩。」他的預言正確無誤,隔年《當下的力量》就成了「地下暢銷書」(如一位書評所形 容)。之後,它在一些書刊雜誌上獲得好評,銷量急遽增加;更在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她自己深受本書影響)的積極介紹下,變得家喻戶曉。出版第五 年,《當下的力量》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如今更有三十多種外語譯本,甚至在一直被當成是人類追求精神開悟發源地的印度,也相當受歡迎。

  我收到的信件或電子郵件不下數千封,多數是一般民眾寄來的,但其中也不乏佛教僧侶、天主教修女、受刑人,以及面對疾病或死亡威脅的人。有些心理治療師推 薦病人閱讀本書,有些則把我教的方法,整合到他們的治療方法中。許多來信者都表示,讀過《當下的力量》並依書中指導的實作後,他們的痛苦、煩惱大為減輕, 甚至消失不見。其中,最為讀者津津樂道的有:覺知到內在身體(inner body)帶來的驚人裨益,擺脫對過去和現在的自我認同而產生的自由感,以及放下對當下「如是」(suchness)的抗拒而產生的內在平安(inner peace)。很多人讀了不只一遍,而且每一次都獲得新的體會,覺得本書帶來的轉化力道不減反增。

  環顧今日的世界舞台,人類的集體 心智正處於極度失調狀態,這點從每日的電視新聞報導就可窺見。然而,人類集體心智愈失調,就有愈多的人體悟到,若不想招致自身和地球的毀滅,就必須立即展 開根本的改變。對於改變的需求,加上已有幾百萬人準備好迎接一種新的意識狀態,是締造《當下的力量》大肆風行的最佳時空背景。

  當然, 這並不表示,每個人都以肯定的態度對待本書。在許多人和多數媒體當中,舊有的意識模式仍然根深柢固。凡是完全受到思維主宰的人們(這些人會不由自主和喋喋 不休地在腦子裡囈語),必然無法看出《當下的力量》的精義。有些熱情的讀者把本書寄給親友,卻驚訝和失望地發現,對方覺得本書一無是處,讀了幾頁就讀不下 去。另外,雖然全世界有幾百萬人覺得,這本書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但《時代》雜誌竟形容《當下的力量》是「聽不懂的胡言亂語」(Mumbo jumbo)。這也難怪,因為它要揭發的就是「小我」的運作方式,這必然會激怒「小我」,並引發小我典型的反應——抵抗和攻擊。

  雖然受到一些誤解及批評,不過本書在全世界引起的反應,近乎還是一面倒的正面迴響。我深信,未來一定還會再有幾百萬人受本書吸引,而《當下的力量》也將繼續對促進新意識的升起,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繼續帶領人類邁向更高的開悟境界。

艾克哈特.托勒
二○○四年四月十九日於溫哥華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85790
  • 叢書系列:藍光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情緒: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那麼關於情緒呢?我覺得自己受情緒擺佈的時間,更勝於受心智擺佈。
 
當我在使用心智一詞時,其意指的並非思維而已,還涵蓋了各種情緒、無意識的「心理─情緒」反應模式。情緒是在心智與身體交會時產生的,情緒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你也可以說,情緒是你的心智在身體上的反映)。例如,當你對某人升起攻擊的念頭或敵意時,身體就會累積稱為「憤怒」的能量,這時,你的身體會處於備戰狀態;而當你認為自己受到生理或心理上的威脅,這念頭會讓你的身體收縮,產生「恐懼」的情緒。科學研究顯示,強烈的情緒甚至可以引起身體的生化反應,這些生化反應是情緒在生理或物質面向的呈現。我們並不總是能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但是透過觀照你的情緒,你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思維模式。
 
你愈認同於自己的思維、好惡、判斷與解釋,你就愈少以旁觀者的角色臨在,如此一來,情緒的驅力就會愈強大。如果你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情緒,你與情緒的連結被切斷,最終將會在純生理的層面上體驗到這些情緒,它將以疾病或症狀的方式呈現出來。近年來,已有大量文章探討此類議題,所以在此就不多做贅述。一道強烈的無意識情緒,有時會帶來看似意外的事故。例如,我觀察到,那些身上累積大量怒氣而不自知的人,往往很容易受到他人口頭或身體的攻擊,卻不明所以。這是因為他們散發的無形怒氣,會被同樣憤怒的人們無意識地接收到,從而觸發了這些人潛藏的怒氣。
 
如果你不太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可以先專注在身體的內在能量場上。從身體裡面去感受身體,這將可以讓你和自己的情緒產生連結。關於這點,我稍後會再做說明。
 
你說情緒是心智在身體上的反射,但有時候,它們兩者之間是衝突的,當心智說「往東」,身體卻偏要「往西」。
 
如果要知道你的心智在想什麼,身體永遠會給你最忠實的反映。觀照你的情緒,更精確地說,就是從裡面去感覺你的身體。如果心智和身體看似有衝突,說謊的一定是心智,說實話的一定是情緒。情緒不能告訴你「你是誰」,但能夠真實呈現你當時的心智狀態。

會員評鑑

4.5
16人評分
|
1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0
|
2025/05/04
這是一本溫柔而深刻的書。
真正的平靜,不在過去的回憶或未來的期待,而是在此時此刻的覺知中。
作者透過簡單易行的靈修方法,引導我們超越心智的掌控,經歷全然的臨在,瓦解內在的痛苦之身,平息小我的騷動 。
書中以問答形式,深入探討我們如何被無止境的思緒所困,並提供具體的練習,幫助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身體感受和內在的寂靜上 。
這本書不僅是靈性開悟的指引,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練習超越心智的掌控,汲取當下的力量,並與內在的平靜連結。
user-img
4.0
|
2025/04/17
張德芬說,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來讀的一本書。
在尚未翻閱前,我完全無法理解這是什麼概念。

看一本書若不思考,那怎麼吸收?

直到真正深入探究後,
才明白原來並非「不能」用大腦來讀,
而是作者壓根就「不希望」你動腦來讀。

別誤會,這不是貶意,
如同書中所言,我只是陳述而不帶批判。

若要以現代普世的思維價值來看,
包含正向思考,尋求快樂與幸福等,
這本書的概念完全是反其道而行。
其指出正向、快樂、幸福等都只是一種思維模式,
而人只要思考勢必就會陷入二元對立中。
例如「想」正向,就是得想辦法從負面中掙脫,
「想」快樂,就代表有個不快樂曾發生或未來將發生,

也就是說,
這是個只要從「想」(思維/思考)出發,
便會創造出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而這個創造就是來自「思維」、「批判」、「想法」,
雖然表面上會讓人成長,
但也會隨著時間的推演,帶來「害怕」、「憤怒」和「恐慌」。
好比說人賺了錢,但永嫌不夠,
現在日子苦,就責怪過去的不是或遙想總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簡單來說,
作者認為眾人所需要的,
是永恆的平靜。
這份平靜就是平靜本身,
它就是「無」,無從生「有」。

要達到這個境界,
唯有放下多餘的情緒並捨棄時空的架構,
只為了「當下」而活。

過去和未來都沒有「實質」意義,
因為過去已逝,未來無法掌控,
我們能做的就是對「當下」專心一致,
不帶成見,不下批判,
不被既成的過去所囿,不因未知的未來煩惱。

對這種「當下」能達到終極的平靜,
一種開悟般的心安,我是可以認同的。
但是,這非常困難,甚至可能有不負責任之嫌。

首先,人是群居動物,是不可能完全不與他人接觸的。
如果周遭的人都無法認同或執行「當下」的概念,
但自己又要堅持己見(活在「當下」的世界)的話,
那就等於是「強迫」環境配合自己的這套模式,
這樣等同把平靜建立在他人的難堪之上;

另外,這種關注「當下」的作法,
似乎不太適用在罪行上。
罪的構成必定有被害者和加害人,
如果加害人都只在意當下,不認為過去有何意義,
那被害者情何以堪?難道要其放棄追究嗎?

再者,作者要我們用專注當下來面對自身的病痛,
若非瀕死或已陷入恍惚,
要忽視病痛帶來的難受和恐懼,只專注在當下的生存狀態,
對普羅大眾而言,根本是無稽之談。

總之,書中提倡的平靜意識是很好的,
也確實是讓人維持心安的最終解答。
不過,畢竟世道紛亂繁雜
故在實際的施行面上仍有待商榷。

-------------------------------------------------------------------------------------

🎯WidespreadFashion 普時尚:「時尚不是任何事物;時尚是用審美眼光看待世界的生活態度。」🎯

FB粉專名稱👉時尚漫漫來
IG帳號👉kw_fashion_artroom
Threads👉KulasWu
旋轉拍賣賣場👉古着漫遊
展開
user-img
Lv.4
5.0
|
2025/04/13
2025 0401 《當下的力量》可學習:魔鬼之樂 Devil’s Play

開啟閱讀的契機
內心苦悶,渴望解脫。
為了尋求答案,我翻開了這本書,並請宇宙指引我能學習到什麼。抽出的塔羅牌是【魔鬼之樂 Devil’s Play】,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我是在閱讀完整本書後才進行塔羅抽牌,而「魔鬼之樂」這張牌的訊息與書的核心概念不謀而合 ~ 臨在與慶祝當下。提醒我,當我們真正活在當下,便能透過歡笑驅散恐懼與悲傷,擁抱生命的喜悅,表達對生命以及辛勤努力的欣喜,而不被時間的枷鎖困住。

關於《當下的力量》
《當下的力量》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於1948年出生於德國,成長於充滿衝突的家庭,導致他年幼時便渴望逃離這個世界。父母離異後,他與父親搬到西班牙,後來又獨自前往英國,這段經歷使他不容易受特定文化的制約。
他15歲時接觸到德國神祕學家 Bo Yin Ra 的書,這些書開啟了他的心靈探索旅程。然而,即使在倫敦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得劍橋大學博士獎學金,他仍然深陷焦慮與痛苦之中。
29歲時,他在極端恐懼與崩潰邊緣醒來。當時,他的腦海裡不斷迴盪著:「我活不下去了!我再也受不了自己了!」這場內在對話讓他突然意識到,這個「自己」究竟是誰?誰在受不了誰?
這樣的沮喪,強烈到幾乎要淹沒他活下去的欲望。一直以來感受到的恐懼、焦慮及沉重的沮喪,周遭環境他覺疏離、充滿敵意、沒有意義,

這問題與情況引領他進入所謂的"能量的漩渦",然後再進入了奇妙的內在平靜,持續處於深沉的平安與至喜之中,於是開啟了一段全新的生命旅程。
陸續讀了《新約聖經》、印度的《薄伽梵歌》、中國的《道德經》、佛教典籍,以及克里希納穆提和拉瑪那‧馬哈希的作品,才知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可思議的事情是如何,因此寫下了這本書。
作者被《紐約時報》稱「全美最受歡迎的心靈導師與作家」。


核心思想:臨在與開悟
書的第一章便直指核心:「開悟」不應是刻意追求的,而是自然發生的狀態。
我們的痛苦,並非來自「未開悟」,而是來自我們無法接受本然,讓心智掌控我們,使我們不斷活在恐懼與痛苦中。

擺脫痛苦的方法:
1. 臨在當下:
o 保持警覺,觀察心智的動靜,察覺自己的思維與情緒。
o 不評判、不分析,只是純粹地「覺察」。
2. 時間的幻象:
o 「沒有事發生在過去,一切只發生在當下。」
o 「未來只是心智的投射。」
o 「人活在世上,就是為了經歷深刻的內在轉化。」
3. 臣服與愛:
o 真正的愛,是無對立的,是一種與萬物合一的狀態。
o 當我們停止評判、接納本然,便能為愛、喜悅與內在平安騰出空間。
o 臣服並非認命,而是停止內在抗拒,在順流中保持警覺與行動。

「人,多數的痛苦是不必要的,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是人任由自己被心智擺佈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與痛苦共處。
因「受到時間制約的痛苦,應該要深入當下,別在心智中追尋自我,要終結時間的幻相。」

作者告訴我們「默觀的臨在 the witnessing presence」的現前:
1、保持臨在
2、隨時觀照心智的動靜
3、觀察思維、情緒
4、留意因某些狀況或某些人而做出的反應
5、面對各種狀況的反應
5、留意因將注意力放在過去或未來的頻率
6、別做評斷或分析

作者在第八章說明『開悟的關係』,並表述真正的救贖之狀態是什麼,而心經也說道「心無罣礙,無罣礙故。」,太上清淨經裡也提到「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
所謂的放下,所謂的冥想、靜心,在這些論述裡讓人明白,其實萬佛是朝宗的,只是因歷史、文化、民族性,因此發展各自的宗教體系,可若追本溯源,本源與目標及理想,都是同一顆碩大、閃亮又耀眼的鑽石心。

最後作者說,「愛,能把人從揮之不去的恐懼、匱乏和不完整感受中解放出來,而真正的愛是不存在對立面的,是本體的一種狀態,是深藏於內心。」
「接納本然,不再評斷一切,就從心智中解脫,為愛、喜悅、內在平安騰出空間。」
「神,是什麼?即是所有生命形式之下的永恆至一生命」
「愛,是什麼?即是感受到這至一生命在你和萬物內在深處的臨在。」
「所有的愛,都是神的愛,不會挑選照耀的對象,不具排他性,不會獨厚某人。」

講完了愛,再講寬恕,「寬恕當下比寬恕過去重要」。
「寬恕,是認清了過去的虛妄不實 insubstantiality,並允許當下此刻如其所是。」

最後一章,作者寫了『臣服的意義』,「接納當下,從心智能量到靈性能量,在人際關係中臣服,將疾病轉化爲開悟,將苦難轉化爲平安。」
因為,「在生命之流裡,經驗的唯一時刻就是當下,無條件、無保留地接受當下這一刻,停止對本然的內在抗拒。」

書中的智慧,照見自身困境
我花了十天苦讀這本書,每一章都做下筆記,每一頁都是一次內在的對話。
「如何愛?」
這個問題,對許多人而言是本能,對我而言卻是障礙。
我像是仙人掌,帶刺防衛;像是河豚,遇危險便膨脹;像是臭鼬,不開心時便釋放「臭氣」,讓周圍的人也不開心,最後陷入愧疚與痛苦的循環。
前言寫道:「這是一本不能用大腦讀的書。」
但我發現,不用大腦讀,我看不懂;用大腦讀,還是有很多不懂。
或許,這本書應該成為我的床頭書,讀一遍、兩遍、甚至十遍,直到真正體悟開悟的奧秘,學會愛、學會寬恕,學會放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塔羅的第二次指引:大師 Master
當我向宇宙請求另一個指引,詢問如何面對人生的低潮,我抽到的塔羅牌是 「大師」(Master)。
它提醒我:
• 尋找資源,不要獨自苦撐。
• 該花的錢不要省,該請教的就要謙虛請教。
• 補足知識、技能、心態與勇氣,必要時尋求外援。
最終,事情的發展是否順利、平安、圓滿,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終極目標。

結語:當下,就是鑰匙
「人選擇失調、衝突與痛苦,純粹是因為當下的臨在不足。」
當我們無法活在當下,過去的陰影便會持續影響我們。
「一個人必須意識清明並願意臣服,才能真正寬恕。」
「臣服於事物的本然,全然臨於當下,過去就失去了影響你的力量。」
「你的臨在,就是關鍵;當下,就是鑰匙。」
願我能時常保持臨在,走向愛與寬恕的道路。


#DreamCatcher
#Alyson
#Tarot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發生都是有利於我
#魔鬼之樂
#大師
#Balance
#當下的力量
#臨在
#受苦之身
展開
user-img
Lv.2
3.5
|
2025/02/26
劇透警告

我開悟不了

看了YT頻道推薦介紹買的,但我看了幾頁還是看不下去,可能時機未到吧,等我靜下心終有一天會看完的😁
相信那天很快到來
user-img
Lv.1
5.0
|
2025/02/02
《當下的力量》不僅僅是一本哲學書,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指引。它提醒我,幸福並不在於達成某個未來的目標,而是在每一個當下都能真正「在場」。這本書讓我開始學習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並且更有意識地活在每一天。

百貨商品推薦

上頁下頁

最近瀏覽商品

 
"上頁" "下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聯經暢銷展
  • 親子天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