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三冊合售)

台北之春:六十年代的章回人文誌(三冊合售)

  • 定價:2000
  • 優惠價:9180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700

分期價:(除不盡餘數於第一期收取) 分期說明

3期0利率每期60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套書共有三卷,依序為第一卷:親役篇、第二卷:輕憶篇、第三卷:清議篇。
 
  作者在書寫的追憶過程中體認到,親歷著六〇年代台北的我們這一群人,也正是處在鎭壓前的文化春天之中。為了要交代當時的社會,以及當年我們置身其中的歷史質地與形構,我決定以「台北之春」之名旌揚那個時代,視直面「台北之春」的種種為吾輩振衣再戰的召喚!
 
好評推薦
 
  季季:「這套「肥書」結束於他被捕的一九六八年六月六日。當年阿肥等人因「民主台灣聯盟」案入獄,烙痕終身豈能磨滅?他的三巨冊「肥書」恰逢「民主台灣聯盟」案五十五周年之際出版,彷彿是已逝盟友的精神召喚,更是至今為止唯一的「民主台灣聯盟」紀念碑。」
 
  邱坤良:「阿肥即使在鬥爭中被人捅了一刀又一刀,仍舊振衣再戰,真是無可救藥的左派浪漫主義者!」 
 
  陳光興:「《台北之春》不濫情而打動人心,是為肥宮女的當代思想史。」
 
  馮建三:「讀《台北之春》如親炙其人其事。其所表露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對讀者也能產生有益的互動。」
 
  何東洪:「『台北之春』所留傳下的,不只曾在七〇年代中被實踐,也在八〇年代甚至後解嚴的民主時代中持續被改造、重述/塑。阿肥所述說的六〇年代,是戰後台灣第一代自由主義與左翼知識分子未竟的左翼江湖。」
 
  沈雕龍:「他自己身為「民主臺灣聯盟案」的當事人,有著實存於諸困境的第一手體驗。而他對於人性與人際細微互動的觀察,幫我們梳理出理解那個冷戰、戒嚴時代的種種參考點。」
 
  楊仁敘:「拜閱讀阿肥敘事之賜,憶起少年時代閱讀的歡快喜悅,毫無防備的被文字帶著起伏,直至完全沉浸。阿肥的書為我補上那些被官方歷史遺漏的,又絕不能略過的那一面。我們這一代人,要是能有一半精彩就好了。」
 
  李孝智:「《台北之春》提供了豐富的時代內涵,四十年的時間跨度一下子擺在眼前,給歷史的想像提供實實在在的素材。讀者可以把親歷其境的感覺拉闊四十年,可以更清楚看到現世的前世今生。白髮宮女細訴舊事,有實實在在的社會功能。」
 
  夏林清:「讀到阿肥對母親鄧麗楞的憶述,才明白她是如何在其有限生命的時日中,用盡其自身內裏的能量轉圜運疇到死方休!而你有幸在曾與母同體的関係中,往復蘯漾自強不息,真是好兒啊!」
 
  劉人鵬:「阿肥透過媽媽而點繪的三〇年代上海,是「新興工人抗爭的據點」,「中國而後社會革命潮流的匯聚之地」,是國際左翼的一環,更是媽媽少女大學生時在街頭喊口號與演街頭劇的熱血都會。」
 
  黃美英:「對阿肥而言,車備叔根本就是一個天生的農經專家,對蕉農處境的社經、政治等層面,有著一針見血的分析。如今志明都走了三十五年,阿肥堪得以告慰於他的是:他的「阿肥老兄」到今天也都沒有放棄。」
 
  陳永龍:「儘管「台北之春」宛若「寂靜的春天」被噤了聲;但這套遲了將近一甲子、擲地有聲的人文誌,仍如驚蟄一聲雷,喚醒大地文化蟄伏的根與芽,和沈睡中的生命。」
 
  曹文傑:「《台北之春》絕對是台灣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可說是那一代人的勇敢嘗試,他們努力創造了一個豐盛的台灣文藝復興的時代!感謝先輩用生命為我們鋪墊開一個未來的可能,感謝阿肥師十年的堅持書寫!」
 
  張世倫:「藉由《台北之春》進行一種(不只是)六〇年代的文化政勢考古,以此端點進行某種銜接或補述的工作,具有切身且不過時的意義—來自過去的話語,蘊含仍未寫定的未來,祈使當下的現實重新充滿力量,繼續前行。」
 
  鍾秀梅:「戰後舊殖民地的思想轉向所面臨挑戰不僅僅是分斷體制中敵我分明的冷戰反共論述,隨著八〇年代之後的各種政治權力與社會運動收編與裂解,《臺北之春》提供了有些人「思想轉向」的蛛絲馬跡,足為珍貴。」
 
  林麗雲:「黃永松與阿肥都曾在仰望現代主義後,先後走進庶民生活並以民俗傳統為施力點。民俗文化之於阿肥,是與他階級相異卻不斷教育著、提醒著他的,也是他傾其一生之力為之捍衛、為之吶喊的人民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丘延亮
 
  一九六二年即在屏東縣瑪家鄉山區探訪,後轉讀人類學。就讀台大人類學期間因與陳映真等組「讀書會」試圖突破白色知識宰制,於一九六八年六月六日被捕,因「叛亂罪」入獄。(該案已於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日經總統府人權委員會列為「台灣戒嚴時期十大代表性政治冤案」並獲平反。)
 
  出獄後,於一九七九年以中學肄業的學歷流亡美國獲政治庇護,被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接受為博士生,後取得博士學位。雖於一九八三、八八年兩度申請中研院民族所研究職位皆通過學術審查,但因「其他」因素未接獲聘書;遲至二〇〇五年才經中研院「處理丘延亮案特別委員會」通過聘任為「副」研究員。
 
  秉持學術良知,丘延亮中英著作豐富,專書部分從早年《極目田野》、《運動作為社會自我教習》、《實質民主:人民性的覺知與踐行之對話》、《後現代政治》、《Colours of Money, Shades of Pride: Historicities and Moral Politics in Industrial Conflicts in Hong Kong》、《The Moral Politics of Industrial Conflict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Located in Hong Kong 跨國企業中工業抗爭的道德政治學 一個在香港的工業人類學個案研究》等,合著《防天災 禦人禍:原住民抗爭與台灣出路》,譯著《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貼身的損友》等等,多與「知識人權」有關。本書同時亦是作者對年少經驗的反思、咀嚼與沉澱。
 

目錄

第一卷 親役篇( 共78 回)
第一章 從「殷式奶茶」到「殷式法器」( 第1 回到第10 回)
第二章 搥桌放言者的畏師與「損友」( 第11 回到第20 回)
第三章 皇師、哲士、野鴿子( 第21 回到第28 回)
第四章 孜孜踽行的志業者們( 第29 回到第37 回)
第五章 風雷中的一代宗師( 第38 回到第45 回)
第六章 惻隱亂世書生( 第46 回到第54 回)
第七章 遠眺中只見蒼鬱不見獸的叢林( 第55 回到第61 回)
第八章 史惟亮及史無前例的民歌採集運動( 第62 回到第68 回)
第九章 俞大綱的「地下文化局」( 第69 回到第78 回)

第二卷 輕憶篇( 共77 回)
第十章 「媽媽小姐」( 第79 回到第87 回)
第十一章 逃難女俠( 第88 回到第97 回)
第十二章 永遠的心靈伴侶( 第98 回到第106 回)
第十三章 癌害媽媽離別了巨人兒子( 第107 回到第114 回)
第十四章 抗爭熱身運動之絕去師大附中( 第115 回到第122 回)
第十五章 守孝期中的生命教育對話( 第123 回到第129 回)
第十六章 爬著上山 逃著下山( 第130 回到第140 回)
第十七章 人類學與反體制戰略的翻轉( 第141 回到第148 回)
第十八章 思想的伏流( 第149 回到第155 回)

第三卷 清議篇( 共67 回)
第十九章 「台北之春」前的凍土生態( 第156 回到第164 回)
第二十章 在文藝的嚴冬之中( 第165 回到第171 回)
第二十一章 假戲眞做,眞戲假做( 第172 回到第178 回)
第二十二章 從「遛」學生到「溜」學生( 第179 回到第187 回)
第二十三章 美新處的冷戰人事部署( 第188 回到第194 回)
第二十四章 沒有戰場的文靑( 第195 回到第201 回)
第二十五章 「現代主義」早產中的其他不類質地( 第202 回到第208 回)
第二十六章 迎接四方風來落果的《草原》( 第209 回到第216 回)
第二十七章 「台北之春」的最後一場春吶( 第217 回到第222 回)

第一卷:親役篇【附錄】
一、作者跋
身歷、回憶與反省
二、推薦贈文
季季:吹著黑管的社運健行者
邱坤良:一個人如何「肥」得繽紛自在?讀丘延亮的《台北之春》
何東洪:閱讀《台北之春第一卷- 親役》的三則札記——代推薦序
沈雕龍:重回《台北之春》為一個六〇年代
音樂的「無聲國度」發聲

第二卷:輕憶篇【附錄】
推薦贈文
陳光興 肥宮女淚水「思想史」章回小說
劉人鵬 《台北之春》第二卷題名「輕憶」,其實一點也不輕
夏林淸 雪花膏的幽香~情志傳承的母與子
黃美英 於無聲處聽驚雷
陳永龍 石板屋呼吸裡的輕憶
李孝智 閱讀《台北之春》﹕歷史、 照片、電影、親歷其境

第三卷:清議篇【附錄】
推薦贈文
馮建三 讀《台北之春》 放眼世界
鍾秀梅 歷史記憶的鬥爭——《台北之春》
曹文傑 (不只是)六〇年代的文化政勢考古
張世倫 來自南國的認知與第三世界的啟迪
林麗雲 側寫黃永松與阿肥的五十年民俗實踐I
楊仁敍 閱讀一個被官方歷史遺漏的未獲命名時代
 

 
節錄自〈作者跋:身歷、回憶與反省〉
 
  在世界各地反越戰及反官僚主義的遙感下,台灣的文化場也從潛伏性的冬眠中甦生,漸至茁芽冒出凍土。文學、戲劇、音樂、美術、舞蹈的各層面皆見推陳出新的浪潮,旨向於以一九六八年全球學生運動為指標的「文化春啟」,各處在在匯聚於類「布拉格之春」前的緩緩巨流之中。
 
  在台灣,這時期的風起雲湧之種種,及至於最終慘朝遭極權當局暴力摧殘。今天看來,那個年代實在無愧於一個「台北之春」年代的稱號。這個狂飆的年歲維持到一九六八年「民主台灣聯盟」案大整肅以後,「台北之春」卒在白色恐怖下被「人工流產」及至失聲。然而,「台北之春」蔓延於地下的根莖,並未被剷除殆盡。約莫十年之內,他們又以鄉土文學運動以及論戰等等形式再次萌芽。
 
  本文集將完整交代「台北之春」的林林總總,演敍直到一九六八年六月「民主台灣聯盟」案大搜捕,「台北之春」年代之人、地、時、事、物、思……戛然而止前的一系列故事。
 
  本創作是一個以我(丘延亮)眞實結識人物為主角的人文誌追想撰述,聚焦於六〇年代「台北之春」中諸般文藝活動與人文倡議,書寫其間多元多樣聲光之種種。針對一個立體面相、多義不居的生活界,記錄其中的人、情、事、智、欲、行、因、果等界面的點點滴滴,藉由歷史現場的畫面,其有笑有淚的再現,還我貼身之人、事、物,以有血有肉、散發體溫與脾味的「人」的面目。
 
  我期望這一個非虛構的回溯,能有助於針對當前吾人對台灣文化進向的認知與內涵,提供有歷史體溫及人文厚度的參照與思考。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072430
  • 叢書系列:Memoir系列
  • 規格:平裝 / 1610頁 / 17 x 23 x 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節錄自〈「台北之春」題記〉/丘延亮 
 
「春天」(Spring)作為一個政治用語,最早是指一八四八年在歐洲各國所爆發的革命,被稱為 Spring of Nations,也稱的「人民之春光時刻」(Springtime of the People)。一八四八年後,「春天」(Spring)這個政治用語被多次被冠在描述文化抗爭的史誌之上面,例如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一九六七至七一〇年代的「克羅埃西亞之春」、一九七〇年代末期的「北京之春」、二〇一〇年底開始的阿拉伯之春(阿拉伯語: ةيبرعلا تاروثلا ),至今猶見春風吹又生的捲土重來之勢。
 
我在書寫的追憶過程中體認到,親歷著六〇年代台北的我們這一群人,也正是處在鎭壓前的文化春天之中。為了要交代當時的社會,以及當年我們置身其中的歷史質地與形構,我決定以「台北之春」之名旌揚那個時代,視直面「台北之春」的種種為吾輩振衣再戰的召喚!
 
節錄自 第82 「媽媽小姐」遇見鄧家「大小姐」 
 
如今她已年近百歲,我才警悟到媽媽「你是甚麼樣的人,就看你做了甚麼事」(You are what you did)之實踐哲學其表象價值,以及其覆蓋不了的、對身世與家史加以壓抑的限制。剝除掉那些制約,我才再次在自己身上見到她;媽媽不但是我最早見到的一個左派,自幼的第一個朋友及直至今日的心靈伴侶,她更是一掬歷史之海中的蒼蒼一粟,萬億淚滴中的一點閃光。所幸她給了我的不只是一個身體,也附送了一個心智和腦袋;這後者那些由她讓渡的部份,她的那個自身,竟然在我身上返祖似的映照了她拒予言傳的鄧氏家族的風風雨雨,那些點點滴滴畢竟也折射了她自己――以至於她的子女們――身上的那些始終未予啟齒之前世今生的種種。
 
媽媽意志力堅強,行動敏捷、言思銳利且好學不倦,但她身體一向不是很好,記得一九四七至四九年在上海時,她就多次入院治病,得坐輪椅出院回家,在枕流公寓一樓大廳裡等電梯上樓,孩子們都被吩咐安靜、不去擾她,我只好一邊在玻璃窗上哈出霧氣、假裝在上面亂畫,一邊望著窗外的深冬庭院落淚。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