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一枝毛筆的青春:風格即弊端?真跡數行可名世?「風雅」誰說了算?由一枝毛筆展開的36個提問

一枝毛筆的青春:風格即弊端?真跡數行可名世?「風雅」誰說了算?由一枝毛筆展開的36個提問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枝柔軟而富於彈性的毛筆,
為什麼演化為不可替代的載「道」之「器」?
由此產生的中國書畫藝術具有怎樣的獨特屬性?
「書為心畫」、「畫如其人」,生命與藝術如何融為一體?

以二十年之苦心孤詣,解答傳統文化所面臨的時代命題

  ▎「筆軟則奇怪生焉」──何以為奇?何以為怪?
  蔡邕所用的「奇怪」一詞,提示了書法線條在藝術表現上的豐富性一一濃、淡、枯、潤、粗、 細、剛、柔,穩與險、暢與澀、老與嫩、奇與正,張揚與蘊蓄、精微與渾茫、迅捷與雍容、雄壯與優雅、豪邁與謹嚴、灑脫與沉鬱……任何一門藝術,都建立在對複雜多重矛盾關係的駕馭調和上,藝術的高度與藝術的難度緊密相關。

  ▎除了訓練,還需要那些額外的靈性,方能達到「下筆有情」
  藝術的「別才」,乃是人性深處的一種妙有的光輝,一種精神與情感的力量。一個人的「別才」與生俱來,九歲的時候就有了,九十歲的時候還在,但它僅僅是成就藝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源自精神與情感的本質力量,只有透過後天學問的滋養,技法功力的錘鍊,才有可能發揚光大,否則必然流於狂花客慧、浮光掠影。

  這就好比小孩子的塗鴉往往有天真稚拙的趣味,齊白石的畫也有天真稚拙的趣味,但兩者不是一回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當代繪畫與古畫最大的不同,在於「遠意」
  在俗世中浮沉的人們,「自由」談何容易?對「自由」的嚮慕,往往正是對付現實壓迫的一種心理平衡。魏晉人最崇尚自由放浪的生活態度,是因為他們身處的環境最為酷烈,只有縱情山水、享樂與玄談,才能「暫得於己」,讓慘澹壓抑的人生透出一絲縫隙來。中國人所特有的山水詩、山水畫都於此際肇端,隱逸思想也於此際發達。

  當一個人流連於山水丘壑時,可以「遠」於俗情,得到精神上的解放。

  ▎為什麼長大後,就不知道該怎麼進步了?
  人們為什麼總是在「有餘」處持續用力,而不願意去彌補「其本分之不足」呢?除了思維慣性發揮作用外,更深層的原因是,於「有餘」處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以及能力所帶來的「快感」;而要彌補改進「不足」之處,則是一件麻煩而「乏趣」的事,需要清楚的認知和直面自我的勇氣。

  正如一個偏好進攻的競技選手,要想改變防守意識的薄弱,如果沒有教練的訓督與引導,光靠其自身是難以辦到的。潛意識裡的迷戀、畏難與惰性,會讓他尋找各種「有利」的理論來為自己開脫,因為「人們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求印證已有的」。

本書特色

  作者站在當代人的立場,由一枝毛筆出發,提出了關於「傳統」的三十六個問題,縱橫古今、跨越東西,打破美術與文、史、哲之藩籬,以縝密的思辨、鮮活的文字、豐富的案例、精美的圖片探討了「古法」、「古意」與當下文化潮流碰撞的現實意義,揭示了跨文化、跨領域的藝術史研究新路徑,可謂一幅波瀾壯闊的多角度文化長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光銳


  資深媒體人。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和理論研究,在多家藝術媒體撰寫評論專欄。
 

目錄

中國人為什麼拿一枝軟筆「為難」自己?
「古」是什麼?
倪雲林為何不可複製?
「程式」有罪?
黃賓虹到底可不可以學?
如何正確地玩「虛」?
畫有別才?
反者「藝」之動?
怎一個「鬆」字了得?
筆墨之「厚」為何物?
面具?面目?
「遠意」是怎樣實現的?
中國畫是一種「功夫畫」?
「繁」與「簡」,孰高下?
「有餘」乎,「不足」乎?
「必然」耶,「偶然」耶?
「變」,還是「不變」?
風格即弊端?
「骨法」是怎麼一回事?
如何用「辯證法」看藝術?
你是「劍宗」還是「氣宗」?
「敏感」自何處來?
裝傻充愣豈是「拙」?
能「微妙」乎?
不可沽名學「二王」?
「可持續美感」祕密何在?
「製作」與「寫意」能否相融?
真跡數行可名世?
「風雅」由誰說了算?
正門入,偏門人?
「技進乎道」還是「技退乎道」?
「淡」之一字談何易?
該不該有個「譜」?
藝術家為什麼要讀點書?
能否把傳統還給傳統?
「自癒」:中國文化的生命模式?
一枝毛筆的青春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5202
  • 規格:平裝 / 236頁 / 14.8 x 21 x 1.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內容連載

中國人為什麼拿一枝軟筆「為難」自己?
 
東漢蔡邕的書論《九勢》中,有這樣一句話──「筆軟則奇怪生焉。」
 
這真是一句「奇怪」的話。何謂「筆軟」?何謂「奇怪」?何以「筆軟」則「奇怪生焉」?針對它的真實含義,歷來聚訟紛紛,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認為如果書寫者筆力軟弱,則書寫過程中不能如意,筆下出現各種不合規範的醜怪線條和結構;第二種解釋與之相反,認為因毛筆富於彈性的特點,如果書寫者運用得法,就能產生變化多端、出人意表的精彩效果。
 
我們知道,釋讀古文,必須「原湯化原食」,把句子放到原文的整個語境中加以理解,而不能斷章取義。蔡邕的那段原話是這樣的:「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日,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唯筆軟則奇怪生焉。」細細咀嚼體會之後,就可以把第一種解釋排除。因為文中連續出現的「自然」、「陰陽」、「藏頭護尾」、「肌膚之麗」、「勢來」、「勢去」等詞語,環環相扣,都與毛筆富於彈性的特點,亦即「筆軟」直接相關。唯「筆軟」,方可「藏頭護尾」,方有「肌膚之麗」,方能「形勢出矣」、「奇怪生焉」。
 
實際上,這段文字包含了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一大奧妙。
 
世界各民族文字,在其肇端之際,多以契刻或硬物描畫為主。中國人後來發明出毛筆,這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在毛筆產生後的幾千年中,多少智者能人日日操弄使用,竟然沒有想到去推翻這位性格「柔軟」的「管城侯」,以一種更便利的工具取代之。只要拿過毛筆的都知道,這枝筆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多麼的難以控制,筆毫一入紙,立即就失去「平衡」,不是太重就是太輕,快了不成慢了更不成,那種無所適從的尷尬,就像從未溜過冰的人被套上冰鞋推到了場地中央。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