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老子十二講(2版)

老子十二講(2版)

  • 定價:420
  • 優惠價:937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生命的學問,有待生活的體驗與歲月的錘鍊來消化會通。本書將經典融入生活,放開理論架構的束縛,透過王邦雄教授對老子思想活潑生動的創見,將老學的精深幽微,流動在字裡行間的靈動智慧,一一說解。
 
  全書共分十二講,以化解人生的困苦切入,講述老子的生命大智慧,每一話語皆從自家生命的深層觸動而發,真情實感,極具啟發性。在人心焦慮浮躁的年代,能為我們的人生指出清明的道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邦雄


  臺灣雲林人,民國三十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文化大學哲研所畢業,獲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曾任鵝湖月刊社社長、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暨哲研所所長、淡江大學中文系所教授。

  著有《韓非子的哲學》、《老子的哲學》、《儒道之間》、《中國哲學論集》、《行走人間》、《道家思想經典文論》、《走過人生關卡》、《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莊子寓言說解》、《莊子七講》、《生命的學問十二講》、《緣命之間》、《走出莊子的逍遙路》等書。
 

目錄


第1講 人生的困苦何在?  
第2講 為什麼我們會流落天涯?   
第3講 人生總在相互牽引中同歸沉落   
第4講 讓每一個人回歸他自己   
第5講 嬰兒永不受人為的傷害   
第6講 不為死亡留下餘地   
第7講 水的高貴就在它承擔卑下
第8講 虛無的妙用無窮
第9講 在家常日常中活出天大地大   
第10講 超離俗染的素樸天真
第11講 無心奧藏的生成原理
第12講 小國寡民的桃花源   
附錄:《老子》全文


 
 



  在大學研究所開課之外,也常在民間講堂開講《老子》,沒有課程進度的拘束,聽講的朋友也沒有修習學分的壓力,真的是海闊天空,隨意揮灑。少了知識性的負擔,與學術研究的莊嚴,課堂氛圍輕鬆多了,可以把經典融入生活,經由人生的體驗與真切的感受,來解讀流動在字裡行間的經典奧義,拉近了古書與今人的距離,經典就此活化,似乎老君正現身說法,引導每一個人活出自己一生的美好,講者只是中介導讀,在若有還無間,讓每一個人可以跟老君做一個心靈的對話,與生命的印證。

  《老子十二講》,是由《老子道》、《生死道》、《人間道》等三書統合而成,由於老子三書講於二十年前,某些情境已隨時間而消逝,甚或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翻轉,今由遠流接手重出,雖維持十二講的理序架構,卻作了相當幅度的刪減與修正,綱目更顯豁靈活,文字也更貼切生動,大大提升了全書的可讀性。雖老書新出,讀者朋友或許可以發現,在面目一新之外,此中自有新意。

  想當初,為了保有講課現場的真實感,語氣話題盡量不作更動。時隔二十年重讀,自家已不能接受課堂過於口語,而不免粗疏的論述表達,一路修飾順通下來,尤其義理解讀與生命體悟,今昔大有不同,也隨文補充,求其文字精準,而義理完足。

  《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問世以來,頗受好評,感謝遠流編輯團隊的用心,存全千古經典當該有的莊嚴相與厚重感,可與老子的生命高度與智慧深度,有一存在的呼應。作者開講老子,已有四十年之久,看《現代解讀》能以莊重厚實的姿態,出現在廣大讀者的面前,想來也對得起老君了。不過,對從未來課堂聽講的朋友而言,讀來似有難度。今《老子十二講》在一年之後,也緊接著出書,喜歡《現代解讀》的讀者朋友,可以隨《十二講》補課式的聽講下來,彌補些許無緣聽課的遺憾吧!

  或許我可以如斯說,《老子十二講》可以做為《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的前導書。先聽講,後解讀;先入門,後登堂奧。前後一以貫之,心中有道,而道在當下現前,「道法自然」,意謂每一個人生命價值的「然」,要從自身體現而來;「百姓皆謂我自然」,說的是從政者要把生命的真實美好,還給百姓自己;「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意涵在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要輔助萬物回歸自然的生息,而不敢過度開發,破壞了萬物賴以存活的生態環境。

  如是,天地自然,百姓自然,萬物也自然,天地萬物回歸「道法自然」的軌道理序中,人生不會漂泊流落,人間少了權力的干預宰制,天候地理也不會遽變,人人自在,物物自得,解讀老子,此為究竟。
 
王邦雄 序於民國百年三月淡大中文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14727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2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2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人生的困苦何在?
 
人生總在尋求俗世的幸福,
意圖開創新局或突破困境;
而老君道家卻另作反向思考,
認為「開創」是心知的執著,「突破」是人為的造作,
此有心有為,反而困住自己,讓自己受苦。
 
心無限而物有限
 
道家覺得人生的困難出於我們有「心」,儒家則認為我們活不好是因為我們有「物」。我們是有心人,但儘管心是情意和理想,總不能夠充分的實現。因為我們有一個物,這個物是我們的牽累,叫物慾,叫物累。物慾物累,它把我們拉住,讓我們的心不能充分的展現。所以人生永遠有遺憾,我們的遺憾就是我們的心是無限的,我們真的想對別人很好,對人間很好,但有一個有限的物老是把我們拉住。例如你明明喜歡小孩,喜歡學生,但是你卻忍不住罵他,對自己身邊親近的人還會講一些有殺傷力的話;那個不是「心」講出來的,是我們的「物」講出來的。但人生的有限性在哪裡?為什麼人生會出問題 ?假如我們有心,而「心」又是一切的話,為什麼我們會有問題?因為還有物,所以人生的問題出在「物」。我們的希望在心,我們的困苦在物,我們是被物給拉住了。儒家的觀點集中在怎樣克己,怎樣去人慾,所以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如何把底下的慾化掉,而存全上面的心,是儒家的修養功夫。「克己復禮為仁」,己是指「物」的己,復禮為仁是指「心」的己,要用心來跟別人相處,而不要用物來跟別人對抗,這是儒家的基本觀念。
 
人間的希望在於愛,但是去愛以前先要修養,因為我們身上具備有不愛的因素;我們的心是愛,我們的物是不愛。你擠公車,別人跟你擠,你第一個反應是:這人真討厭,怎麼又上車了?以人的物來說,物跟物之間是有抗拒性的。因為他有了你就沒有,這個空間是他的就非你的;但心靈不會,兩個心可以在一起而不衝突,所以人跟人同心的時候,我們不會覺得很擠,而是感到溫暖,因為他的情意就在我的情意裡面,他的心就在我的心裡面。但是物產生一種對抗性。所以如果我們要去愛,人生的生的力量是愛的話,那是我們的心去愛,但物不愛;而人便是這二者的複合體。所以首先要把那個不愛的因素解消,那個愛的心才會充分的展現;這是儒家。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