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愛與背叛的燒腦故事,才怪!
——鄭秉泓(影評人)
除了楔子和尾聲,正文總計二十六個章節,由觀察入微的記者和沈默不語的行動餐車主廚揭開序幕。正當我以為這是講噬血媒體和餐飲文化的職人故事,沒想到下個章節卻轉到飯店,描述旅宿業如何宮鬥,兼談性別歧視。再下一章,情節逐漸明朗,所謂職人職場只是故事背景,在錯綜複雜似假非真的人物與因果關係鏈裡頭,《白馬騙徒》所要勾勒的、所真正在意的究竟是什麼?讀推理小說是為了找到兇手,但有時找到真兇未必就能釐清事實拼出真相,本書作者保溫冰不只讓讀者享受推理的樂趣,而且還要解剖這個無情社會,看顧裡頭的有情人,悲憫他們的所欲所愛,以及無能為力。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沒有辦法用一句話、三十字、五十字、或者一百字、三百字,便能抓到其精髓,描繪其具體情節與無窮魅力,情感細膩且格局宏大的作品。
保溫冰是個重度影迷,是那種可以跟人家辯論奧斯卡某屆影后不該是誰、最大遺珠又是誰,興之所至乾脆把前後十年大小遺珠劈哩啪啦全都列出逐一解釋的重度影迷。保溫冰是個文字工作者,他把對電影的愛化為文字,有時是評論,有時是訪談,有時則是文學創作。以前跟保溫冰的接觸,僅止於電影,後來有次應邀與他對談,從檯面上聊到檯面下,從純文學聊到文學獎,甚至看到他密密麻麻的創作筆記,如果電影的保溫冰給我最強烈的印象是執著,那麼文學的保溫冰深深烙印在我記憶裡的便是細膩、沉著,而且複雜隱晦。
讀畢《這是誰的聲音!?》,我以為保溫冰專攻兒少文學,後來擔任某文學獎影視劇本組的評審,成績底定之後才知道得主《鯊人》作者就是保溫冰。原來他也寫劇本啊,而且還是類型風格明確,極度嘲諷而且有點病態的那種黑色電影。所以該怎麼介紹《白馬騙徒》呢?這是相當棘手的難題。用最粗暴簡化的方法,我會說這是一本「台味十足」卻混雜了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風格的類型小說。
說台味,是因為故事涉及詐騙,大齡熟女尋求外國真命天子的戲碼,臺灣讀者一點也不陌生。至於牽扯到塔倫提諾,是因為「迷影」(Cinephile)情趣。塔倫提諾是重度影迷,發跡前曾在錄影帶出租店工作,非線性敘事、環環相扣的多角色複雜佈局、天外飛來一筆的創意巧思,以及澆不熄遮不掉滅不盡的迷影情趣,是他執導作品的一貫特色。我不確定保溫冰是否在錄影帶店打過工,但我相信他看過的電影絕不會比塔倫提諾少。正是因為如此雜食如此博學,所以保溫冰的類型小說和塔倫提諾的電影一樣,不斷開外掛,讓人腦洞大開,讓我猜不到劇情走向,它的故事就像萬花筒,向左轉向右轉,排列組合不同,炫目燦爛的程度亦有區別。
如果說「類型」是創作者和觀眾的默契,那麼保溫冰就和塔倫提諾,甚至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一樣,《白馬騙徒》拚了命要質疑、要挑釁這個默契。讀到後來,我猛然驚覺保溫冰這麼叛逆,其實更像希區考克。女主角葛夢芳,彷彿剛從希老的《迷魂記》(Vertigo)中走出,無論有無變換髮色,她就是千變萬化,讓人難以一手掌握。保溫冰用他鑽研女演員、女性角色三十餘年的功力,來豐富葛夢芳的內在層次和情緒起伏,如果以早期三立偶像劇說法「這是一個愛與背叛的故事」,用女性主義說法「這本小說所要講述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過程」。保溫冰最不想做的就是掉書袋,但他輕描淡寫,便把葛夢芳的心理狀態寫到像是張愛玲小說中既言情又炎涼,既冷峻又無奈的女主角。《白馬騙徒》裡頭白馬從何而來,白在哪裡,是否風度翩翩,所愛為何?騙了什麼詐了什麼,或者背叛者另有其人?以上好像很重要,但也可能一點都不重要。《白馬騙徒》之所以有趣,在於保溫冰像是蜘蛛吐絲結網,重新定義了愛情、詐騙、兇殺等類型元素,而讀者就像是他的獵物,一旦入迷,便只能牢牢地附著在蜘蛛網,彷彿正在觀賞電影,潛心享受那驚懼又燒腦的銀幕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