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

「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

Art / Movement as a Public Platform: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Social Movements

  • 定價:580
  • 優惠價:79458
  • 優惠期限:2024年05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 1996年聯福製衣廠失業女工臥軌抗爭
  ◤ 2004年新莊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
  ◤ 2008年新店溪洲部落與桃園撒烏瓦知部落反迫遷抗議
  ◤ 2011年東海岸反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之行動
  ◤ 2014年3月反服貿協議太陽花學生運動

  這些發生在生活周遭,由電視或網路媒體放送的社會事件與抗議運動,
  不一定與我們直接相關,卻為群體創造議題討論的空間與進步養分,甚至帶給藝術工作者回應世界的動力和創作靈感。

  重回轉動時代的重要時刻,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有什麼樣的關係?
  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一段關於藝術與社會運動交會的在地記錄

  從藝術文化視角出發的社會運動研究闕如,本書提供不同的觀看角度,由藝術的創作實踐、展覽製作、藝術評論等面向,理解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不斷變動中的關係。

  作者以六個章節梳理2010年代至今,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互動的過程,包含藝術家陳界仁在社會運動遠去後針對議題創作的作品;溪洲部落與撒烏瓦知部落的反迫遷抗爭;2014年太陽花學生運動及其創意生產;青年藝術家復返318運動的創作實踐;2011到2013年東海岸的「反美麗灣開發案」、2017年至今的「凱道抗爭」運動;以及將藝術行動轉化為在地社區運動的「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等案例,從事件開端、合作策畫到結束或再啟討論等歷程,釐清事件來龍去脈,呈現多元觀點,書中並收錄1980至2023年台灣重要社會運動與藝文事件之年表,帶領讀者橫跨10年光陰,看發生於台灣、與特定社會運動相關的當代藝術計畫與行動,在追求理想與願景的路程上,如何開展更具創意的辯證對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呂佩怡


  策展人、研究者、藝評人。目前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全英文碩士學程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個主軸:一為美術館之外藝術實踐與策展,包括藝術與城市、社區/社群/社會參與、文化行動等。另一軸線則關注展覽史、策展研究。策展與策劃實踐包括:擔任2014年第八屆深圳雕塑双年展「我們從未參與」副策展人、2015年英國曼徹斯特華人當代藝術中心「微型小革命」策展人、2016年第五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負地平線」」共同策展人、北美館「對談雙年展」講座策劃主持、2017–2018年台北當代藝術館「春之當代夜-亞洲策展史I&II」策劃主持。其出版發表散見於國內外研討會、學術期刊等,研究計畫專書《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1992-2012)》獲得第十屆AAC藝術中國「年度出版提名獎」
 
 

目錄



導論
三個具啟發性的抗爭場景
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
藝術與行動主義
從野草莓到太陽花運動
關於本書

第一章  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
以重演回應關廠女工抗爭:《加工廠》
以虛構對應缺席的全球碼頭工人抗爭:《路徑圖》
創造樂生保留運動的後延:《殘響世界》
藝術如何作為殘響?
小結:「運動之殘響」與「殘響之運動」

第二章  藝術即抗爭
都市原住民部落的迫遷脈絡
藝術介入抗爭:溪洲聚落的《我們必將勝利》計畫
藝術即抗爭:與撒烏瓦知部落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為計畫
小結:藝術即抗爭

第三章  運動當下:抗爭現場的藝術/藝述
空間佔領—改造—部署
視覺政治:象徵符號之創造
情感轉向
作為抗爭物件的「藝述」
運動現場的藝術實踐
小結:公民運動的創造性

第四章  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318運動前後藝術學院氛圍
「運動之後,穆勒咖啡館之夜」與「後運動工作團隊」(2014)
懸置運動,複訪歷史:《錢江衍派》電影計畫(2015)
回返運動現場的丟棄:《無題(太陽雨)》(2019)
集體協作:《民主聖殿》(2023)
小結:不斷折返/反的運動

第五章  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意識部落」:金樽海灘共同生活創作
「反美麗灣開發案」:從下沙灘生活開始
「凱道抗爭」:沒有人是局外人
小結:關乎山海之「共/同」:生活作為形式作為抗爭

第六章  造動-藝術行動成為運動
從「環境藝術」到「環境藝術行動」
轉化藝術節為公共服務:「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由地方啟動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2010-2012)    
小結:由環境藝術行動成為環境運動

結語:「藝術/運動」

參考書目
國內外重要大事/社會運動及藝文事件年表(1980-2021年以後)
作者簡介

 
 



  本書是發展自我長期的研究脈絡「場外藝術」(off-site art),也就是美術館機制外的藝術實踐。這個脈絡起初是以美術館作為介面,對照現代藝術展示的白盒子空間(white cube),以及美術館之外的公共空間、日常生活、社群參與等。相關的藝術類型從「特定場域藝術」(site-specific art)、「公共藝術」(public art),到脈絡特定的「社區或社群藝術」(community art)、強調公眾參與的「參與性藝術」(participatory art)、「對話美學」(dialogue art),再到政治批判意識更明確的「政治藝術」(Political Art)、「社會參與式藝術」(socially-engaged art)、「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文化行動」(Cultural Action),或稱之為「行動主義藝術」(activist art)等。我跟隨著藝術家創作的路徑,一路擴展研究範圍,這本書即是「行動主義藝術」(art activism, activist art, artistic activism, art as activism)面向的書寫。

  研究的轉折點是2014年的318太陽花運動。2014年9月中開展的台北雙年展,法國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對於這個台灣的關鍵歷史時刻完全不感興趣,以「劇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為題,帶入「人類世」(Anthropocene)議題。參加完2014台北雙年展開幕,高漲的乏力感、虛無感、懸浮離地的感受,讓我覺得應該要做一些什麼事,真切地回應這座島嶼剛剛發生,且持續轉變中的「我們」的現實,「社會參與藝術系列演講」便在這種複雜情緒之下誕生。

  該年的9月底到12月,我在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策劃「社會參與藝術」系列七場演講,邀請國內外講者來分享其在地實踐與研究,其中最後一場為「藝術←→運動」由陳界仁、黃孫權、黃建宏來談藝術與運動之關係,在講座的最後,大家熱切地討論起我所下的標題「藝術←→運動」,陳界仁分享他在1990年代野百合運動之中的挫敗,深刻感受到一種「沒有位置 」的經驗,就像是雙箭號背對彼此。然而,他認為拉開的距離才會促使辯論的發生,這也是藝術之所以有價值之處。這個藝術家個人的感受開啟更多我對於藝術與社會運動的疑惑。

  2015年9月,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與香港亞洲文獻庫(AAA)共同舉辦「公共製造:財產、抗爭、公/共與藝術的另類經濟」(Made in Public Taipei Forum on Property, Protest, Commons and the Alternative Economies of Art)論壇,我整理想法發表〈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的可能〉。同場香港藝評人黃小燕以雨傘革命中的創意生產為主題,標題為〈抗爭演義:鏡中物體比所示更_______〉。論壇會後,我們決定合作研究與書寫發生於同年的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這個起始點也讓我持續書寫幾篇相關論文,也成為本專書書寫的緣起。

  本書的第一章是〈藝術作為運動之殘響?閱讀陳界仁作品「加工廠」、「路徑圖」與「殘響世界」〉的精簡版本,原論文收錄於《現代美術學報》第36期(2018.12): 79-115。第二章為〈Art as Protest: The Forced Eviction of the Shijhou and Sa'owac Urban Indigenous Tribes in Taiwan: Two Case Studies〉,收錄於Routledge Companion to Art in the Public Realm (Routledge, 2020)一書,此章在此基礎上增修而成。第三章奠基於〈Art/ Movement as Public Platform-Artistic Creations an Sunflower Movement and Umbrella Movement〉,原收錄於Art and the City: Worlding the Discussion through a Critical Artspace (Routledge, 2017),此章翻新整體結構,大幅度修改,僅聚焦於太陽花運動之中的創意–創造。第四章、第五章為全新書寫。第六章改寫自筆者之前對兩個環境藝術行動相關文章,並加入後續長達十年以上的觀察與近期的訪談。

  此專書為科技部110年度「『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專書寫作計畫(計畫編號:MOST110-2410-H-152-020-MY2),感謝科技部給予兩年書寫時間與經費支援。另外,要向書寫期間受訪者、協助者致上感謝,沒有你們無私的分享與協助,這本書無法完成。最後,將這本書獻給我親愛母親陳明玉(1948-2013)。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30026
  • 叢書系列:Critique
  • 規格:精裝 / 272頁 / 17 x 23 x 3.8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書展活動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獨步文化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
  • 寵物書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