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節
左岸琴聲:在一間巴黎的鋼琴舖尋回消逝的熱情

左岸琴聲:在一間巴黎的鋼琴舖尋回消逝的熱情

The Piano Shop on the Left Bank: Discovering a Forgotten Passion in a Paris Atelier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被譽為鋼琴版的《查令十字路84號》,
斷版多年的音樂書寫經典重現台灣!
 
  笛佛吉琴鋪那位老老的總監不把琴賣給未經介紹而來的人,
  他說,麻煩要比生意付出更高的代價,
  那些向他買琴的客人,都得依照他的方式來。 
  我似懂非懂,這聽起來比較像是一種癖好而不是開店做生意,
  於是,我才終於真正開始認識巴黎……
 
  一位客居巴黎的異鄉人,娓娓道來,巴黎人的人生觀、生活型態、作息、口頭禪,到天候變化,隨著時序變遷,呈現了不同色彩與律動感的巴黎風情。
 
  一間位於塞納河左岸的鋼琴舖,揭開了巴黎人生活的神祕面紗,所有的故事都源自於這家櫥窗上印著「笛佛吉鋼琴舖:維修、零件」的小店。
 
  賽德.卡哈特敘述自己從小以來對鋼琴的熱愛,對鋼琴製造技術與文化背景的描述亦非常鮮活有趣。他技巧地將製造鋼琴的技術面知識,與人們彈奏鋼琴時愉悅滿足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得這本書充滿令人神迷的魅力。
 
  這本充滿戲劇性又感性的著作,不僅是作者對孩提時代對音樂狂熱的再追尋,也包含了渴望融入異鄉生活的深刻體驗。卡哈特描寫了自己與鋼琴舖主人盧克的情感,以及對鋼琴工坊與鋼琴的熱愛,也帶著讀者回到了兒時學習樂器中的回憶中……並且以一種親切、知性的觀點窺探與眾不同的巴黎。讀來猶如在黃昏的左岸逡巡散步一般。
 
各界好評
 
  賽德.卡哈特敘述他從小以來對鋼琴的熱愛,對鋼琴製造技術與文化背景的描述也非常鮮活有趣。他技巧性地將製造鋼琴的技術知識,與人們彈奏鋼琴時愉悅滿足的情感交融在一起,使得這本書充滿令人神迷的魅力。──亨利.波卓斯基(Henry Petroski),著有《小處著手》、《鉛筆》、《利器》、《書架》等
 
  這本充滿戲劇性又感性的著作,不僅是作者對孩提時代對音樂狂熱的再追尋,也包含了渴望融入異鄉生活的深刻體驗。──蘿絲.崔梅(Rose Tremain),著有《歸鄉路》等
 
  何其幸運,卡哈特讓我們得以一睹這家左岸鋼琴舖的風采,更激起了我們重拾舊日熱情的衝動。──《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真是引人入勝……就某種層面上來說,這是本關於人類最不可描摹、最令人愉悅的經歷、機遇的書……更涉及一些難以言述的事物,像是友誼、社群。──《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真是令人著迷,像在黃昏中漫步般輕鬆,又充滿知識性。書裡瀰漫著巴黎的氣味,麵包坊傳來的新鮮麵包香,清晨的淙淙水流清洗著道路兩旁……你可以在黃昏時讀這本書,當你闔起書,會感受到度假般清鬆自在的心情。──《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真是迷人的一本書……卡哈特描寫了他與鋼琴舖主人盧克的情感,以及對鋼琴工坊與鋼琴的熱愛,也讓讀者回到了兒時學習樂器的回憶中……用一種親切、知性的觀點窺探與眾不同的巴黎。──《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就像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一樣充滿了巴黎的氣氛。──《渥太華公民報》(Ottawa Citizen)
 
  在這首鋼琴讚歌中,歷史與回憶無縫融合……對於尚未擁有鋼琴的人來說可能種危險。──《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樂器在紙面上躍動了起來……──《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一本追求心意盈足,而非完美的指南。──《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迷人的書……充滿了音樂的優雅、巴黎及其住民特質等樂趣的好故事。──《亞利桑那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
 
  一部與鋼琴的情緣……可稱經典!──《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在陽光明媚的下午,蜷縮在這本書裡,觀察巴黎這個悠揚的角落裡的居民。──《書單》(Booklis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賽德.卡哈特(Thad Carhart)
 
  美國作家,於耶魯大學與史丹佛大學完成學業,除了曾於音樂演出產業工作,亦曾擔任蘋果電腦歐洲的廣宣主管。與擔任攝影師的妻子希茉(Simo)及兩個孩子住在巴黎。另著有《尋找楓丹白露》(Finding Fontainebleau)、《越過無盡之河》(Across the Endless River)。
 
譯者簡介
 
鄭慧華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史組碩士。藝術評論者、獨立策展人。非營利機構「立方計劃空間」(The Cube Project Space)共同成立者。以「拓展策展」為實踐,致力於與藝術家、文化行動者及研究者的深度合作,並發展長期的研究暨策展計畫。另譯有《嬉戲》、《正午的惡魔》。
 

目錄

1 盧克
2 尋找我的琴
3 史汀格駕到
4 蓋雅太太
5 一架合適的琴
6 潘柏頓小姐
7 約斯
8 如何發出琴聲
9 鍵盤蓋
10 世界變得更響亮
11 鋼琴課
12 咖啡工坊
13 友誼賽
14 調音
15 合宜的字眼
16 聖樂學院
17 罪證確鑿
18 交易
19 貝多芬的琴
20 大師班
21 空間是機械的靈魂
22 法吉歐利
23 瑪蒂爾德
24 另一架夢幻鋼琴

致謝
參考資料
卡哈特的《左岸琴聲》問答錄
本書想討論的是……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083441
  • 叢書系列:遠足人文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6潘柏頓小姐
 
在我八歲時,全家搬回了美國,住在維吉尼亞州的北邊,華盛頓城外。父母為我找了鋼琴老師,她看起來就像是漫畫裡的老姑婆那般模樣,在她自己的家中教鋼琴。這位潘柏頓(Pemberton)小姐有點年齡了,是頗有教養的南方人。她與母親一起住在跟大馬路有段距離的破舊公寓,環境荒涼,不過今日那裡已經是市郊的住宅區了。
 
起初去上鋼琴課,將法文轉換回英文是我遇到最大的難題,等於是用另一種語言再學一遍所有的音樂樂譜字詞。她對我很有耐心,不過似乎她把我將那特別的怪腔怪調轉譯回英文的過程看作一場遊戲。逐漸地,「tonalité de mi majeur」就變成了「key of E major」(E大調),「dièze」轉變為「sharp」(升記號),「accord」就是「chord」(和弦)等等。
 
我們向鄰居買了一架實惠的「金柏」(Kimball)二手直立鋼琴,好讓我在家裡也能夠練習,這可是潘柏頓小姐最重視的一環。哈農的《鋼琴名家六十首練習曲》教本簡直就是她的聖經。這本黃色封面的教本,是十九世紀法國人哈農(C. L. Hanon)彙編整理的,它總是在鋼琴譜架上挑剔地睥睨著我。每次當我對著節拍器彈完半個小時,準備要離開那灰濛濛的大房子時,她總是對我說「哈農不會讓你失望的」,似乎辜負了它與對它感到失望是我對音樂最感到恐懼的事。因此,我一次得練習「半音階」、「三連音琶音」、「三度音圓滑奏」以及其他無聊至極的東西好幾個小時。我想她對於學生迫切要求的危機感,是來自於每年一度的演奏發表會,我以前從不知道那是一個必經的重大儀式,後來對它真是厭惡到了極點。
 
潘柏頓小姐舉辦的演奏發表會總是在五月的某個星期四傍晚。在還沒有正式宣布日期的好幾個月以前,她就會逐一與我們討論在演奏會上該彈什麼曲子。一旦排定了曲子與接下來的練習,那重要性絕不輸於我們決定要上哪所大學,那種感覺就像是在進行某種異教儀式,初學者必須通過嚴酷的試煉才能被認為是夠格的。演奏的排序是非常嚴密的階級組織,初學者先上場,壓軸則留給那些高段數的學生,他們會為家長秀出蕭邦的敘事曲或是莫札特的奏鳴曲。在這兩組極端人馬之間,是我們這群平庸之輩,彈奏一些比較不那麼困難的曲子。還記得當時我直接又天真地問了潘柏頓小姐,為什麼我得彈那早就為她練得滾瓜爛熟,而且已經非常厭煩的貝多芬練習曲。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5日文書週年慶】閱讀日本博,看見日本的多重宇宙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全書系
  • 時報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