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光臨,這裡是讓人不再迷惘的咖啡店 ☕︎
顧客不是最大的
員工才是
「會讓員工感到不舒服的人
就不是我們的客人」
好想潛進去。好想被取奇怪的綽號。
那個曾經活得戰戰兢兢的她,現在卻舉紅牌趕走客人。
好想親眼目睹那個瞬間。
怎麼都沒有人說過,原來工作還能這樣做。
───《老公的陰莖插不進來》作者木靈 推薦
☕︎☕︎☕︎
從公司離職時她說:
「明明我是那麼想要辭職,但真的辭職了以後,
我才發現自己只剩下『有病的無業遊民』這個身份,這讓我感到既慚愧又無助」
不管是在大公司或小公司
總之長到一定歲數就必須賺錢養活自己
那麼,
為了賺錢而勞動的時候,是否還有可能
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到幸福
「在人生陷入最低潮時,我開始在這家咖啡店工作,這裡的一切徹底顛覆了我過去所有的常識和價值觀。上班時間可以隨意聊天,髮型、髮色隨店員高興,與顧客的互動方式也很自由;還可以跟客人吵架,甚至可以禁止客人光顧。坦然面對自己的感受,讓我終於能夠肯定自己,或許我一直都很想說出『請不要再來了』這句話。遇到客人說『我是客人欸』、『你是店員還這樣』時,我也能回嗆他『店員也是人啊』。店員也是有感情的。我們和大家一樣都是人,也都是對某人而言重要的人。」
就這樣找到了人生方向──
「日子隨便過活」的普通人
變成心理狀態穩定的戰鬥者
☕︎☕︎☕︎
在東京有一間經營多年的咖啡店
聚集了奇怪的店員
還有奇怪的客人
(老闆是一個七十幾歲的老爺爺)
在這裡,員工至上
面對沒品的客人,直接就是「以後禁止光顧」
面對瞧不起女店員的客人,當然只配得到「冷酷無情」的待客之道
至於性騷擾、精神騷擾,自然也絕不姑息
在這間不受規範束縛、挑戰「顧客不至上」的咖啡店裡
充滿服務精神的店員槓上顧客,每天都有戰鬥上演
老闆的經營理念是:
「可以跟客人吵架」
「會讓員工感到不舒服的人,就不是我們的客人」
「我們只聘請溫柔的人」
一位曾經在「大公司」賣命過勞最終身心崩潰的女子,隨緣地來到這裡工作。
結果意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這本書她的工作日誌,也是她重獲新生的故事
這本書,獻給在服務業工作的從業者們
還有獻給,想從別人的生命中得到一點生命力,讓自己更有勇氣的人
這是一本看了解氣又過癮的
日本職場散文集
☕︎☕︎☕︎
作者的話:
我第一次出國去的地方就是台灣,那是一個彷彿走在夢裡,平靜又不可思議的地方。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台灣人都非常地親切,即便是對我這個可能這輩子再也不會遇到的觀光客也都非常友善,我至今仍然會想起那時的回憶。能夠在台灣翻譯並出版我的散文集,我真的覺得非常高興。
《沒常識的咖啡店》記錄了一間在日本真實存在的咖啡店的故事。有些人總是會因為我年紀輕、因為我是女性、因為我從事服務業,就認為他們可以對我不禮貌,我一直為此感到很不甘心。但這家咖啡店教會我——遇到討厭的事情有權利說不,維護自己的人性尊嚴是理所當然的。這本書也是我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若這本書也能為海洋彼端的台灣讀者帶來勇氣,就太好了。
☕︎☕︎☕︎
台灣咖啡店的共鳴
二子ertz:「身為一個咖啡館經營者,這本書說出了我們的日常,那些很少對外透露的每日心得,心有戚戚的想說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吶。」
磨子Mill:「開店的日常就是一場現實荒謬劇。書中記錄的不是誇張情節,而是那些比戲劇更荒唐的真實故事,看完只想說一句:我懂!」
珈琲寶山:「書中的許多場景讓我彷彿看見了自己的經歷。想成為受咖啡店喜歡的客人?想避開咖啡店地雷?這本書是本很有趣的指南!」
Barry Snack Store:「作品訴說了獨立店家們的心聲,小店之所以能生存下來,絕對有各自的獨活,好比書中『讓員工不舒服的人,就不是我們的客人』這點也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存在著。」
純潔工作室:「店內的觀察視窗像是一齣電視劇,提供給還在找尋自我的角色,一個遮風避雨的日常。」
cafe Hytte:「若用天氣比喻咖啡館裡的狀態,這本書從清流暖風到狂暴亂流都感受得到,這就是我們的日常!」
Murmur Land Cafe:「明知與客人作對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為何還要如此堅持自己的原則?請大家來看看這本書吧!看他們在遇到奧客時,如何鼓起勇氣、拒絕內耗,多麼令人暢快舒壓;也有遇到天使客人,讓人溫暖上心頭的故事,當然少不了在吧檯裡,卻彷彿看盡失控人間的茶餘飯後小八卦。就能明白《沒常識的咖啡店》,實際上是人情味滿滿的咖啡店啊!店規很多,實在是因為要守護的東西太多了啊~~~(同溫層感動拭淚)」
iff coffee:「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互動。有禮貌、會讀空氣、適當的界線、尊重對方是和你平等的人,體現人格的交流,與身份無關。」
驢子布朗尼專門鋪:
「沒有常識的到底是誰呢?有時候我不禁會思考。
這個空間是我的完美日常,多希望也能成為你的完美日常。
我的日常不包含
『在咖啡店的各個角落,拍一百張今日穿搭。』
或『不顧旁人的大聲嬉鬧,隨便當作隨性,自私當作自在。』
我的日常包含
『開啟手機搜歌軟體,私藏咖啡店的歌單。』
或『看一本書,喝著咖啡,時而會心一笑,時而眼眶泛淚。』
有常識的使用咖啡店,造就有常識的咖啡店。」
大鶴黑寶:「本來以為就是趣味橫生的咖啡店員記事,卻是越讀越有共鳴。這本書在娛人之餘,並不單純僅能作為餐飲服務業的工作者與客人之間的橋樑而已,更是本提醒現代人份外珍惜自己,再好好對待他人的溫柔指南。」
☕︎ 譯者說 ☕︎
只要待過餐飲業,應該都會有與奧客交手過的經驗。奧客這種生物到哪裡都有,日本當然也不例外,而且日本的奧客,根本沒有在跟你客氣的。面對客人無理的要求、刁鑽的抱怨,甚至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行徑,你是不是以為只要是日本人,就一定都會秉持著「顧客永遠是對的」想法,動不動就來個九十度鞠躬或是下跪道歉嗎?雖然現在大家都說在疫情結束後,日本人的服務態度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以客為尊」,但本書作者所工作的咖啡廳早在疫情前就動不動把奧客請出門。這本書集結了作者在職場第一線,與各種奇葩客人過招的精彩紀錄,荒謬到讓你覺得真實世界永遠比小說、電影來得誇張。翻開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一杯咖啡的時間,也能夠如此充滿戲劇性。
☕︎ 編輯說 ☕︎
什麼是幸福呢?用這個問題來切入吧。這是一本輕鬆的書,但是,在這麼輕鬆的調性裡,能看到作者直白地說出,「好像終於找到了歸屬,活得很幸福」。充滿力道的喜悅,能「認為」自己活得很幸福,感受到此刻的她,滿足的感覺填滿生活的縫隙。本書不只是一本日式職場散文書、不只是一本好笑的紀實文學(雖然有些段落真的超級爆笑),但也是一個人最真實的心理變化之書,多麼幸運能夠看到一個人變得幸福。本書也不是我們習慣以日式濾鏡欣賞的療癒夢幻咖啡店文學,儘管日文書名的確包含「喫茶店」;但它褪去了「喫茶」一詞的甜美韻味。就是現實中的日本咖啡店、日本咖啡店的現實,一間位在東京,不新潮不仿舊不卑不亢的平凡咖啡店。如果好奇更多,可以在IG上搜尋書名「#常識のない喫茶店」瀏覽日本讀者們的感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