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節
美國推理最高榮譽.愛倫坡獎大師獎得主蘿拉.李普曼套書 夢中的女人+湖中的女人

美國推理最高榮譽.愛倫坡獎大師獎得主蘿拉.李普曼套書 夢中的女人+湖中的女人

Laura Lippman

  • 定價:900
  • 優惠價:981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76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夢中的女人》
  他以為她只是夢境,
  直到她開始留下痕跡。
  致敬史蒂芬.金與希區考克的懸疑傑作——
  當你無法離開房間,也無法相信自己的大腦,最可怕的不是夢境,而是夢醒。

  一場寫作天才的危險遊戲,真相比噩夢更令人不寒而慄!
  那天,他收到自己小說女主角寄來的信……
  一個從未存在的女人,怎麼可能找上門來?

  著名小說家在一場意外後臥病高樓公寓,與外界斷絕聯繫。某個夜晚,他醒來,看見她坐在床邊——那個本應只存在於他筆下的「夢中的女人」。

  是藥物副作用?創傷後遺症?鬼魂?還是真實的入侵?過往林林總總行為的結果,找上門來了嗎?

  《夢中的女人》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慄的心理懸疑小說。被困於密閉空間的作家、失去理智的恐懼,現實與虛構崩解的過程⋯⋯在向希區考克、史蒂芬.金等大師致敬的同時,蘿拉.李普曼以兼具幽默與驚悚的手法,反轉性別結構、鬆動類型框架,寫出一場關於記憶與真相、創作與失控的心理迷局。

  ★2022英國推理作家協會鐵匕首獎決選作(Ian Fleming Steel Dagger)
  ★2021美國史全德雜誌評論家獎最佳懸疑小說決選作(Strand Critics Award for Best Mystery Novel)
  ★《書單》雜誌編輯選書(Booklist Editors' Choice)
  ★獲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華盛頓郵報》、《Crime Reads》、《圖書館期刊》、《南佛羅里達太陽哨兵報》和都柏林市圖書館評為年度最佳推理小說之一!

好評推薦

  東美文化總編輯/譯者 李靜宜
  小說家 劉芷妤
  香港推理作家 譚劍
  (依姓氏筆畫排序)

  《湖中的女人》
  娜塔莉.波曼主演,Apple TV+ 同名影集原著
  活著的時候,我是克麗歐.薛伍德。
  死了,我就變成「湖中的女人」。
  不堪入目,支離破碎。

  1966年,巴爾的摩充滿祕密,可是梅迪一無所知。

  去年,她還是單純的家庭主婦;今年,她主動擺脫二十年的婚姻,決心追求夢想,實現年輕時的寫作抱負。

  由於一個契機,她幫助警方找到一名被謀殺的女孩,也因此得以進入《星報》工作。同時她發現了另一個故事:一名單親、在酒吧工作的失蹤黑人女性克麗歐,她的屍體被發現在公園噴泉中。

  如果克麗歐是白人,這會是頭條新聞,但如今她的神祕死亡只占據日報的小小篇幅。沒人關心這起案件——除了對未來充滿野心的梅迪,以及總是在後面冷嘲熱諷品評梅迪調查的克麗歐「鬼魂」。

  梅廸調查這起無人關心的案件,並因此接觸到她生活圈以外的巴爾的摩眾生相。她還不知道有那些人將為此付出代價,也還沒意識到克麗歐與自己的相似之處⋯⋯

  蘿拉·李普曼的《湖中的女人》是一部以真實案件為基底,融合現代心理學見解,以及經典黑色懸疑風格的精彩小說。1960年代的種族、階級和性別狀況,被包裹在一個時尚且充滿懸念的故事中。深入刻畫的人物心理、對當時社會和報社編輯部的仔細描摹,不僅再現了濃烈的年代感,也展現了巴爾的摩的獨特
氛圍,讓讀者感受到深刻的情感共鳴。

好評推薦

  推理評論人 冬陽
  影/書評人 出前一廷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作家 李欣倫
  東美文化總編輯/譯者 李靜宜
  推理小說作家 林斯諺
  小說家 陳雪
  廣告導演/作家 盧建彰
  演員 簡嫚書
  香港推理小說作家 譚劍
  (依筆畫排序)

作家好評

  「《湖中的女人》是一本特別的推理小說,以有趣的敘事手法建構出栩栩如生的六○年代眾生相,讓你既對書中命案的真相無比好奇,卻又不想太快得知──因為當你知道一切是怎麼回事時,也代表這本你希望能繼續讀下去的小說,已經步入尾聲了。」——影/書評人 出前一

  「閱讀蘿拉・李普曼的第一本小說之後,我就不再錯過她的任何一部作品。她的細膩與感性,為推理小說帶來新的可能。」——東美文化總編輯/譯者 李靜宜

  「⋯⋯這本書的特別,或可說是非凡之處,在於⋯⋯反映了當時女性所面對,在社會期待與個人理想之間的鴻溝。」——知名暢銷作家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別是本不容錯過的小說。」——《紐約時報》暢銷榜作家 安娜・昆德蘭(Anna Quindlen)

書評媒體讚譽

  ★《夢中的女人》書評媒體讚譽★

  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說,展現了作家對心理的敏銳洞察和幽默表達。李普曼以多層次的猜謎遊戲呈現出她的最佳狀態。──《出版人週刊》星級評論(Publishers Weekly)

  李普曼不斷將情節扭轉成一個精緻的迷宮,直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結局。這既是一部迷人的作品,探討創作之謎,也是一部強而有力的 #MeToo 小說,但這僅僅是其令人驚歎的冰山一角。 ──《書單》星級評論(Booklist)

  李普曼致敬史蒂芬.金與希區考克,但這部驚悚故事完全屬於她自己,且極具吸引力。她傳達了被困在家中依賴陌生人的恐懼,以及失去理智的恐慌。這是一部扣人心弦、情節反轉的傑作。 ──《圖書館期刊》(星級評論)(Library Journal)

  向史蒂芬.金的《戰慄遊戲》致敬,《夢中的女人》兼具幽默與懸疑,結局更是讓人不寒而慄。──《時人》雜誌(People)

  才華橫溢的李普曼以這個故事展現一位有才但不道德之人的應得報應,結合了硬派和諷刺風格。《夢中的女人》既充滿懸疑,也妙趣橫生地嘲諷了文學界。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充滿社會意識(#MeToo運動成為情節的關鍵部分),並融入幽默、鬼魂與層層謎團,《夢中的女人》對於懸疑愛好者和文學諷刺迷來說,都是一部夢幻之作。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一場寫作天才的危險遊戲,真相比噩夢更令人不寒而慄!──史蒂芬.金

  傑出的小說家!蘿拉.李普曼是位無畏記錄美國當下生活的小說家。──《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

  這是一部現代黑色小說,帶有濃厚的《戰慄遊戲》氣息。她的文字流暢且充滿智慧。 ──《列車上的女孩》作者珀拉.霍金斯

  ★《湖中的女人》書評媒體讚譽★

  「《湖中的女人》是一本特別的推理小說,以有趣的敘事手法建構出栩栩如生的六○年代眾生相,讓你既對書中命案的真相無比好奇,卻又不想太快得知──因為當你知道一切是怎麼回事時,也代表這本你希望能繼續讀下去的小說,已經步入尾聲了。」——影/書評人 出前一廷

  「閱讀蘿拉・李普曼的第一本小說之後,我就不再錯過她的任何一部作品。她的細膩與感性,為推理小說帶來新的可能。」——東美文化總編輯/譯者 李靜宜

  「⋯⋯這本書的特別,或可說是非凡之處,在於⋯⋯反映了當時女性所面對,在社會期待與個人理想之間的鴻溝。」——知名暢銷作家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別是本不容錯過的小說。」——《紐約時報》暢銷榜作家 安娜・昆德蘭(Anna Quindlen)

  「(李普曼)透過眾多角色構成的稜鏡講述了一個古典謎團,都令人感受到民權運動時代巴爾的摩的女權主義和種族緊張局勢的影響⋯⋯《湖中的女人》令人心痛、發人省思,而且欲罷不能。」——《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

  「這個故事不僅是講凶案,而凶案本身又比破案更為重要,李普曼的說故事技巧則更是畫龍點睛。將五十年前的種族主義、階級主義和性別歧視包裹在一齣時髦、迷人、充滿懸疑感的故事中。」——《科克斯書評》星級評論(Kirkus Reviews)

  「引人入勝……這是一部出色的人物研究、精彩的報業小說,對六〇年代的城市生活和種族歧視進行了犀利的審視⋯⋯」——《書單》雜誌星級評論(The Booklis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蘿拉.李普曼(Laura Lippman)


  生於一九五九年,曾長期於《巴爾的摩太陽報》擔任記者,後專心於小說創作。一九九七年出道至今,不但獲得推理的阿嘉莎獎、安東尼獎、愛倫坡獎、夏姆斯獎等榮譽,更被評為過去百年來「重要」犯罪作家之一,在文學圈備受肯定。因為對推理小說的貢獻,更於2025年獲得美國推理最高榮譽「愛倫坡獎終身大師獎」。

  李普曼以記者工作為靈感,寫出曾是記者擔任主角的「黛絲探案」系列,廣受歡迎,也創作出《貝塞尼家的姊妹》、《愛麗絲與蘿妮》等單本傑作,是紐約時報排行榜常客。黛安.蓮恩、伊莉莎白.班克斯主演的電影《失蹤秘聞》,以及Apple TV+由娜塔莉.波曼主演的燒腦影集《湖中的女人》,皆是改
編自她的同名小說。

  其後的新作《夢中的女人》,李普曼以全新的創作方向,透過細膩的敘事與幽默的筆觸,巧妙鋪陳懸疑推理,展現敏銳的觀察力與精湛的敘事技巧,更以深刻的角色塑造反思當代文壇現況與社會議題。

譯者簡介

蘇雅薇


  倫敦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臺師大翻譯研究所雙碩士。喜歡為了休閒而閱讀,為了翻譯而閱讀。畢生志向是躲在書頁後面,用自己的筆,寫別人的故事。譯有《柏青哥》、《失落手稿》、《搶救野鳥的夏天》、《最後的雪》、《非常嫌疑犯》、《血色善意》等書。

張茂芸

  新聞界逃兵,轉投出版業,斜槓研究生,但無論身處哪個產業領域都離不開翻譯。獲澳洲國家口譯暨筆譯檢定機構(NAATI)認證。譯作包括《半場無戰事》、《如何聆聽爵士樂》。近期譯作為《吃飯沒?:探訪全球中餐館,關於移民、飲食與文化認同的故事》。翻譯本書的收穫,是透過作者一窺六〇年
代美國報業風貌。在緬懷新聞界前輩風骨的同時,也重溫自己束之高閣的新聞夢。
 
 

詳細資料

  • ISBN:4711099773633
  • 叢書系列:套書
  • 規格:平裝 / 736頁 / 14.8 x 21 x 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2025求職展:勇闖職涯新世界!具備硬實力x軟實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全書系
  • 時報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