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節
為了找回自己,決心數位戒斷

為了找回自己,決心數位戒斷

#スマホの奴隷をやめたくて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23歲,人生為了按讚數而活!」

★ 真希望那些認為「我沒有手機成癮」的人能夠讀這本書!
★ 這不單單是奮力一搏的親身分享,更是一個溫馨又激勵人心的重要提醒
──你可以慢下來,成為更好的自己。
★ 更棒的是,這本書將鼓勵你
\成為少數派,是值得驕傲的!/

  在這段癡迷於社交軟體,到數位排毒的過程中,
  充滿了歡笑、淚水與感動!

  「酒精成癮?尼古丁成癮?毒品成癮?不,我是手機成癮。」

  「本來反對智慧型手機的我,大學一年級時,周圍的人對我施加壓力,要我改用智慧型手機。不知不覺,我已經沉迷於其中:LINE、遊戲、影片、漫畫、音樂,最開心的還是使用社群體!」

  「為了追求社群媒體上的按讚數,只要有受歡迎的店,不管多遠,我就會飛奔過去;拍下的照片也一定要經APP處理再上傳,好讓眼睛大得像外星人,肌膚光滑無瑕。」

  「一個人的我,透過智慧型手機與人連結,從此不再感到孤單。對我來說,這個萬能的高科技產品就像心臟一樣,重要得離不開;一旦放手,就會因失落帶來的焦慮而顫抖。這種情況也對我的身體造成了損害,導致頸部僵硬和視力驟降,甚至幻聽……」

  作者以趣味又輕快的口吻,誠實訴說自己18到25歲,從被智慧型手機深深吸引、沉迷於社群媒體,最後在因滑手機而差點沒命的覺悟下,開始尋求放下手機的可能,以及分享親身嘗試後覺得有用的數位排毒方法。

  ★ 何不放下手機,你可以試著這麼做……
  ☑ 先寫再傳
  ☑ 拉長關機時間
  ☑ 減少使用社群軟體
  ☑ 挑戰不帶手機出門
  ☑ 享受空閒時間

讀者熱烈好評

  ◆    真希望那些認為「我沒有手機成癮」的人能夠讀這本書。
  ◆    這本書有助意識到自己的手機成癮問題,並學會如何與之共存。
  ◆    覺得智慧型手機有點麻煩的所有人都該讀讀這本書。
  ◆    這本書的故事非常溫馨,而且給了我很大的勇氣!
  ◆    一本鼓舞人心的書,讓我知道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是可以的!
  ◆    這本書除了批判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問題,也引導我們深入思考少數派所面臨的各種生活困境。

編輯推薦

  手機無所不在──工作、生活處處有手機,聯繫、記錄、影音一機在手,方便、快速,兼具娛樂休閒效果。手機如此全面滲透日常,影響大眾於無形更甚有形。在這個數位世代,手機帶來的影響已多次提及並受到關注,人們也開始重視手機成癮的問題,並了解過度沉迷社群媒體所帶來的傷害。

  這本小書便是在這樣的數位脈絡下誕生,看得到作者從手機獲得的便與不便,其中的內心轉折讀來不禁感到真實且莞爾。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恐怕是作者使用社群媒體後所獲得的肯定,以及後續過於在意按讚數而帶來的空虛感吧。以及,作者為了融入群體,最終不得不屈服於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矛盾與拉扯。不換智慧型手機的少數派沒有什麼不對吧,但內心總莫名有股壓力。

  是啊,我邊讀邊點頭,大家都覺得智慧型手機方便啊,如果自己不用不是會給人帶來麻煩嗎?同時,看著作者從沉迷到覺悟,也是很令人感動。她發現自己過於在乎他人的認同(按讚數)、了解這是不好的,並決心用自己的方式不再太過依賴手機,最終也是找到和手機和平共存的方式。她變得更懂得慢下來享受生活,也鼓勵大家做回自己(就算少數派又如何?)。

  願大家都能從這本書獲得與自我對話的契機,也不忘提醒自己:我是否手機成癮了?我有因社群媒體失去自己嗎?我如何能更善加使用手機而不被手機所控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忍足蜜柑(OSHIDARI Mikan)


  散文作家、漫畫原作編劇。
  1994 年出生於東京。
  2019年以《為了找回自己,決心數位戒斷》本書出道,被媒體廣泛報導,活躍於多個領域。
  興趣包括觀賞職業摔角、造訪純喫茶的咖啡廳等。
  最喜歡的摔角招式是「閃光魔術」(Shining Wizard)和「跑動式摔投」(Running Three)

譯者簡介

林以庭


  從事專職筆譯邁入第十年。
  冷知識愛好者,日常流連於文字、音樂、攝影與黑貓之間。
 
 

目錄

序  章    23歲・智慧型手機成癮症,今天開始回歸智障型手機。
第1章    18歲・不和別人一樣就會死的女孩。
第2章    20歲・智慧型手機=心臟,有問題嗎?
第3章    22歲・給智慧型手機殭屍一枚子彈。
第4章    23歲・新的強敵,平板。
第5章    25歲・我不再是智慧型手機的奴隸。

附  錄   「擺脫智慧型手機的14條法則」
參考資料

 
 



  23歲・智慧型手機成癮症,今天開始回歸智障型手機。

  2017年8月13日。

  就算只是靜靜地站著也很熱。

  新買的內搭背心被汗水沾濕,緊貼在我的皮膚上。

  豔陽高照,向日葵望天,蟬在鳴叫。如詩如畫的夏天。

  然而,在這樣的景色中,我卻呆站在一家店門口,一動也不動。

  我知道眼前的玻璃門後面是開著冷氣的天堂。我也清楚,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能沐浴在涼風中。

  但我還是沒有移動半步。

  我瞄了海報一眼,上面的當紅女演員手裡拿著智慧型手機燦笑著,接著又看了廣告看板上的「還在使用功能型手機的你!」和幾個推薦方案一眼,深呼吸了兩次。

  將炎熱的空氣吸入體內,然後呼出更熾熱的氣息。

  好,沒什麼好猶豫的,我已經下定決心了。

  ──妳這樣就不正常了耶?會變成少數派哦?會跟別人都不一樣哦?這樣也沒關係嗎?

  ──我求之不得。不一樣最好。「普通」這種東西就應該揉成一團,狠狠地扔進垃圾桶裡。

  這是我自我詰問後的最終答案,我終於抬起了手。

  本來以為會很沉重的,卻出乎意料地輕盈。現在已經沒有枷鎖和鎖鏈了。

  我按下開關按鈕 ,一陣舒適宜人的微風籠罩著我。

  「歡迎光臨〜有什麼可以為您服務的嗎?」

  一名看起來很聰穎的店員迎面跑來,我向他說道。

  「我想換手機。」

  「沒問題,那您決定好要換什麼機型了嗎?」

  「我想把現在用的這個,換成那個。」

  「這個」……店員的目光落在我右手拿著的智慧型手機上。

  而關鍵的「那個」……我的左手指向了廁所旁的架子,店員來回看了好幾眼。

  他的反應簡直像是見到鬼一樣。

  這難道是什麼整人節目嗎?我是不是應該要拿出一塊寫著「整人大成功!」的牌子呢?

  但我是認真的,我的臉上就大大地寫著認真兩個字。

  「您是要換成功能型手機……嗎?」

  「是的,我想換成功能型手機。」

  「您是同時使用兩台手機嗎?」

  「沒有,我決定再也不要用智慧型手機了。」

  「那個……其實我們有一些很優惠的智慧型手機方案,價格也和功能型手機差不多……」

  「不不不,不是錢的問題,我就是想要功能型手機。」

  在這一連串的問答之後,我告別了智慧型手機,重回了功能型手機的懷抱。

  我再強調一次,這是發生在2017年,也就是平成29年的事。

  怎麼可能!太落伍了吧!逆潮流!妳以為自己是穿越時空的少女嗎!

  我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

  因為那時的我,說是為了「按讚數」而活也不為過。

  每當聽見SNS的通知音,我就像巴夫洛夫的狗一樣流口水。「按讚數」越多,腦海裡就會充斥著幸福兩個字,陶醉在片刻的狂喜中。

  如果「按讚數」比上次少了一個,會很認真地覺得自己一文不值,乾脆死一死算了。

  如果LINE收到訊息,不秒回就會感到焦慮,甚至還曾經飽受通知音幻聽所苦。

  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我也只是跟著呆呆地盯著網路新聞和遊戲畫面度日。

  如果不盯著手機螢幕看,空閒時間簡直會要了我的命。不知不覺中,手裡這個萬能的高科技產品就像心臟一樣,重要得離不開。一旦放手,就會因失落帶來的焦慮而顫抖。

  酒精成癮?尼古丁成癮?毒品成癮?不,我是手機成癮。

  這就是曾經的我。

  然而,自從我在2017年8月放下智慧型手機後,直到寫下這篇文章的2019年,手邊有的都是功能型手機。哪怕這個時代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從躺在搖籃到躺進墳墓都是智慧型手機的忠實用戶。

  但我並不後悔。

  反而會讓我感到後悔的是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那段日子。

  ……慢著!心裡想著「屁啦!怎麼可能還有人在用智障型手機啦!」打算闔上這本書的人,請先等一下!

  我確實和普通人不一樣。我是少數派,可能難以理解,也難以引起共鳴。

  既然你都拿起這本書了,這就是一種緣分。更何況,在這個連嬰兒都會盯著智慧型手機螢幕看的時代,可以打破「與自己不同」的隔閡,交流一下不同的文化?也可以抱持著觀賞稀有動物或挑戰異國料理的心態,試著閱讀下去吧。

  儘管放心吧。不會因為你看了這本書就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或被迫改用功能型手機,我可沒有那種魔法。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探討從智慧型手機換成功能型手機的心路歷程,但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女高中生用功能型手機,還是90歲的老人用智慧型手機,都是沒有問題的。用自己想用的、喜歡的東西就好。

  大家應該都聽過「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句話吧。

  但這個社會對於「不一樣」往往是冷漠的,很難與眾不同。

  就算是100%的多數派,真正普通的人其實也不多見。

  當5個人一起去吃飯,點了唐揚雞塊,如果其中4個人都喜歡淋檸檬汁的話,不淋檸檬汁的自己就是與眾不同的少數派。但如果換一批人去吃飯,不淋檸檬汁可能就是普遍的多數派也說不定。

  多數派、少數派、普通、時代、流行等概念,其實非常脆弱且容易動搖。

  所以,我們不應該責備與眾不同的人、排擠少數派,也不應該劃分優劣,而是要尊重每個人的「我喜歡這個!」和「我想要這麼做!」

  對了,吃唐揚炸雞時,可以分到小碟子裡,想淋檸檬、不想淋檸檬都可以,甚至要淋美乃滋也沒關係。只要你喜歡就好。雖然熱量很高啦。

  讓我重新介紹一下自己。

  我的姓氏「忍足」,唸作「OSHIDARI」。名字是來自酸酸甜甜的柑橘類──蜜柑。我叫作忍足蜜柑。

  我是一個出生於平成6年(1994年)的小女子,曾經對於自己與眾不同、不屬於多數派感到自卑,如今將這個弱點轉換成武器,手握筆桿,開創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只不過是一支手機,又不單單只是一支手機。在這個充滿殘疾、膚色、眼睛顏色、性別、性取向……等差異的這個世界,多數派和少數派之間聳立著一道高牆。我希望藉由揮動我的筆,哪怕很渺小、很微弱,也能成為改變現狀的一點力量。我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寫下這些文字的。

  無論是使用智慧型手機、功能型手機、轉盤式電話,甚至是紙杯電話的人,世上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

  與我不同的你也是如此。

  再給這本書多一點時間吧!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537923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2.8 x 19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1章 18歲・不和別人一樣就會死的女孩。

在討論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從智慧型手機回歸到功能型手機的故事」之前,我想先追溯一下時代背景。

就像一套全餐不會一開始就上鮮嫩多汁的肉,而《七龍珠》的悟空也不會在第一集就變成超級賽亞人。

哦,雖然阿姆羅在第一集就能開鋼彈,我們姑且先不論這個。

總之,我們一步一步來吧。

我第一次擁有手機是在2001年,當時我才小學一年級。

我比同學們擁有手機的時機要早很多,但只是用來聯絡才藝班的事。基本上我只會用來打電話,電話簿裡也只有爸爸、媽媽和家裡的電話號碼。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周遭的同學們開始隨身攜帶手機,在下課後或晚上也可以透過文字和朋友聊天,還被「不把這封信轉發給10個人就會死掉」的連環信嚇個半死過。

國中一年級的時候,我開始使用SNS,開始使用非本名的虛構假名,和那些沒見過面,連年齡和性別都不知道是真是假的陌生人交流。

2008年,當我國中二年級時,被別人問道「要不要加mixi (註1)好友?」就像魔法咒語一樣開心不已,甚至還會在「自我介紹」的興趣欄位寫下「觀察人類」這種中二病滿滿的尷尬內容。

看了手機小說《戀空》嚎啕大哭也是這個年紀的事。對了,那時候還很流行用水鑽或指甲油把自己的手機裝飾得漂漂亮亮的。

(註1) mixi,日本2004年上線的社群網站。

那一年,也是蘋果公司日後風靡全球的iPhone首次在日本上市,但老實說,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大概是在電視上看到的吧。「民眾為了搶購手機大排長龍!」這樣的新聞畫面。

但我的大腦並不能像錄下電視節目一樣將準確的日期烙印在記憶中,所以我也不能確定腦中浮現的那些影像究竟是不是2008年的,或許是更之後的事情也說不定。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時我和身邊的人都不怎麼感興趣。

當時,電視機裡的大叔穿著高領毛衣,戴著圓框眼鏡,意氣風發地談論新型的通訊裝置,我看都沒有多看一眼,反而沉迷在手機螢幕上朋友們寫的日記和個人頁面的瀏覽足跡中。

那時,我以為這一切會永遠持續下去。

成年以後,我們還是會在mixi上更新近況,感嘆居然有這麼一天,個人頁面上的年齡欄會變成20多歲。

但「現在」並不是永遠,賞味期限出乎意料地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文化全書系
  • 時報全書系
  • 經典漫畫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