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關
  • 電子書
林村的故事:一個村書記眼中的新中國變遷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6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林村的故事:一個村書記眼中的新中國變遷 (電子書)

The Spiral Road: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

  • 定價:500
  • 優惠價:350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OKAPI 推薦

  • 一名鄉村書記,如何帶領村民在新中國發家致富?──讀《林村的故事》

    文/李志德,|,春山出版2022年10月06日

      《林村的故事》1989年第一版問世,今年春山再出,已經是第三版。回看中國過去35年起伏,今時今日重讀,恐怕比九○年代感悟更深。不只是因為有了隨著時間新增的章節,更是因為在1989年之後,中國、前蘇聯領導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歷史考驗。蘇聯、東歐共產政權一一垮臺,獨獨中 more
 

內容簡介

▌一道當代中國的縮影,一本小說般的民族誌。▌
●當代中國研究的民族誌經典●
 
  【自從出了這件悲慘的事情,我開始問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如果像侯桐這樣年輕、善良、健康、精力充沛、受歡迎的人,都這麼不走運,那麼,難道我就比他強、就配有好命嗎?如果到頭來不過是生病受罪、一命嗚呼,我為什麼還要玩命工作?有兩個月的時間,我盡量不待在林村。一在村裡,我就想起侯桐去世前的幾個月受的那份罪。就在這個時候,我發現廈門市的卡拉OK飯店能讓人舒坦一下。你可以長時間待在這裡吃飯,還有高級音響,可以找到年輕時唱的革命老歌。唱這些革命歌曲,我的生活就有目標,就有希望。我現在是一個好歌手,你信不信?】
 
  一九八四年,原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類學系任教的黃樹民,來到廈門市郊的林村,準備展開田野調查,希望以該村為範例,具體而微地呈現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面對由上而下頻繁颳起的政治運動旋風和經濟社會體制改革,平凡微末如林村的農村社會,如何度過並適應各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個溼熱的十一月天,作者與該村的黨支部書記,亦即村中的統治者葉文德初次見面,為了討論房租(但葉並不是房東),結果可說不歡而散:「一百塊美金!我真是氣極了,他竟然開出這種不合行情的價錢。我突然有股衝動想把桌上那盤蜜餞砸到他臉上。」哪知峰迴路轉,葉文德因父親墳墓被毀向作者訴苦,開啟兩人深談契機,最後作者更決定以這位村書記的個人生命史為主線,織連《林村的故事》。
 
  上述過程生動地描摹在本書開篇,使我們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本不尋常的民族誌──作者將不會隱身在故事背後,僅以旁白式的畫外音,進行分析解釋;反之,作者讓自己也成為故事中的要角。
 
  《林村的故事》以作者和葉文德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推展,徐徐揭示林村自一九四九年後所受的衝擊與回應;由於筆調流暢,情節曲折,令人似在讀小說,常被譽為不只是扎實的學術研究,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甫出版就成為經典。
 
  第二版增補了作者於一九九六年回訪時的觀察。此時葉書記五十開外,村子在其領導下欣欣向榮,他本人事業也很成功,但心中茫然卻日益增多,開始流連在村外的卡拉OK飯店,唱舊時革命歌曲尋求安慰。
 
  本書為最新的第三版,作者將二○一五年重訪林村的感想補寫一章,以期讀者體會當前中國改變的速度和趨勢。已富裕到全村四百多戶至少有十戶財產超過人民幣一億的林村,其未來有無隱憂?卸下了書記職務的葉文德,現況又如何?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林村,仍是值得我們密切關注的當代中國縮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樹民
 
  長期任教於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現為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二○一○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二○一五年獲中華民國總統科學獎。著作有《借土養命:從雲南到金三角,從毒品到永續農業,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春山,2021),譯作有《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春山,2020)。
 
 

目錄

一版序
二版序
三版序
誌謝
本書主要人物介紹
前言
第一章 林村印象
第二章 家族歷史
第三章 解放
第四章 饑餓歲月
第五章 參加政治運動
第六章 返鄉
第七章 治保主任
第八章 欣欣向榮
第九章 解體
第十章 農村幹部
第十一章 一九九○年代的變化
第十二章 林村何去何從?
第十三章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林村
參考書目
附錄
彩頁說明:二○一五年的林村
 
 

第三版序
 
黃樹民(序於二○二二年七月)
  
  二○一五年,我卸下學術行政工作,並準備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退休時,便開始期待閒雲野鶴般的自在生活。在規劃盤算之際,突然想到,何不利用時間抽空到林村待上一段時間。除了拜訪往年舊友之外,還可以將我以前在林村拍攝的幻燈片,放映給他們看,一起共同回憶往事。一九八四至八五年間,我在林村住了七個月,那時,中國才改革開放未久,我仍在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任教,是第一批中國允許進入農村進行深入田野調查的少數外來研究者;一九九六至九七年,我再度回到林村住上五個星期,在此之前,我每次的回訪都很短。在這兩段較為長期的田野調查中,我一共拍攝了五百多張的幻燈片,記錄當時的生活面貌,如今回看,可說是為村子留下一些稀有的歷史影像。尤其,當年貧困的林村並沒有照相館,連一臺相機都沒有。
 
  這個念頭一生出來,我就開始整理擱置在檔案櫃中許久的幻燈片。只是,要放映這些幻燈片時,才發現近年來科技發展迅速,我當初去田野時所使用的一些影音設備,大多已被淘汰。不但拍攝幻燈片的照相機已鮮少人用,放映幻燈片的放映機更是宛如絕版,難以取得。經多方探詢,終於在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的博物館找到一臺還能使用的投影機,商借出來使用。博物館管理員知道我要帶著這臺古舊且沉重的放映機到中國放映幻燈片時,還特地幫我準備一個二百二十伏特的電壓轉換器和多個備用的幻燈機燈泡,以防兩地電壓不同對放映機或燈泡造成傷害。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我抵達林村,準備住上三個星期。書中的書記主角葉文德先生請現任的村委書記林阿里先生安排我住在村內的大飯店,這是村裡合資新建的二十七層樓大飯店。飯店位於全村的中心點,很方便我提著幻燈機和幻燈片,走訪村民的家。入住旅館之後,我就開始聯繫一些老友,準備登門拜訪,並安排放映幻燈片給他們看。
 
  說來好笑,正如民族所博物館那位管理員的預測,這臺老舊幻燈片放映機頻頻出現問題。有時是放映機或變壓器過熱,冒出煙來,只能趕快關機,免得機器損壞。有時是燈泡燒掉,只能換上新燈泡。常常是才放映幾分鐘,就得停下來,不是得讓機器冷卻,就是更換新燈泡。但即便困難重重,村民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尤其年輕一代更是興奮。當他們看到上一代父執輩衣著簡陋,冬天打著光腳在田裡工作,或是在簡陋的工廠裡從事粗活、操作工具時,都發出驚嘆之聲。甚至,村子內外普通的田園景像,像是村邊菜園和遠處背景的山丘,都令他們驚異。滄海桑田,當前的林村不但本身高樓大廈林立,也被附近的外村高樓包圍,放眼望去,根本見不到農耕田地和幾公里外的山丘。對村內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一代來說,農地和山丘早已不是他們生活圖像中的浮光片影。
 
  從一九八四年起,到後來陸續的追蹤訪談,我在林村的田野調查紀錄,可說是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驚人變化。在物質生活上,一九八四年的林村還是個遠離廈門市區十公里外的簡陋農村。那時,農民赤足下田,住在簡陋的磚木平房裡。三、四位頭腦靈光的村民把握機會,搭上改革開放的便車,籌集資本購買一臺二手的解放牌卡車或農用拖拉機,就開始幫人運送物質,賺取勞務工資,開始發跡致富,成為「萬元戶」。有了點錢後,他們又籌劃蓋建傳統閩南式的兩層樓石板屋,開啟第一波的建築熱。當時,能通行大貨車和大客運的柏油路還未接到林村,從市區搭乘廈門市郊公車到一公里外的洪山柄就得下車,然後走完這段泥土路,才會進村。那個年代的主要交通工具,除了兩條腿外,就是自行車和三、四輛的摩托車。
 
  一九八○年代,整個林村只有村辦公室有一臺手搖的有線電話機,而且經常不通。電風扇、電視機或電冰箱等家電,都是村民們嚮往而不可得的奢侈品,除了需要付出巨額的現金外,還得搭配政府配給的工業券才可能買得到。當時中國的境外人士很稀少,而我又有臺灣與美國的背景,成為村民好奇與關注的目標。在與村民閒聊時,他們最常問我兩個問題。一個是,「你在美國大學教書,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我的回答必定引起他們一陣驚呼,直說比中國大學教授的工資高出百倍。第二個常有的問題則是,「在美國,一對夫妻可以生幾個小孩?」當我回答美國並無具體的生育政策、也不限制可以生育多少子女時,又會引起另一陣驚呼。對這些剛從嚴密控制的集體公社制中解放出來的中國農民而言,個人的自由選擇權,似乎還在他們想像之外,也還未構成他們認定的基本公民生存權的一部分。後共產主義社會的人民,才剛掙脫極權政府的專斷控制,要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還有待時間的蘊育和持續的爭取。
 
  中國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大力推動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逐漸除卻了銬在全國人民頸上的枷鎖,給予他們一點基本的人性尊嚴和生存的驅動力。其具體的成就,即如林村三十多年的改變所彰顯的,是不斷改善的生活條件、強大的生產力、寬鬆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較為理性的社會治理。在這樣的變遷下,林村與外界的重大差距,已逐漸消失,生活水平甚至超越中國的主流社會。
 
  二○一五年,我在一場林村的宴席中,半開玩笑地請問在座的村民,全村四百多戶中,有多少戶的家庭資產超過人民幣一億元?他們仔細討論後,告訴我至少有十戶之多。同時他們也指出,村政府有足夠的財政收入,提供給少數幾戶的貧病村民每月至少人民幣五千元的生活費。所以,村內不存在真正衣食無著的貧困戶。
 
  以林村的歷史來看,這一代的中國青少年,無疑是幸福的一代。他們不像父祖輩般經歷過國共內戰的血腥、土改的暴力、大躍進的饑荒,和文化大革命的殘酷鬥爭。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他們看到的是平淡但衣食無缺的生活,低調但卻逐步寬鬆的言論控制,專權卻開始注重民意的共產黨,和一個似能保證不斷改善的未來。「社會主義的優異性」,似乎在中國大陸得到證實,也被這一代許多青少年接受、擁抱。
 
  換言之,在二十一世紀初期,我們似乎看到在中國大陸一個運作合理的公民社會萌芽,似能將帝制中國遺留下來的專斷、殘暴、不公平、非理性,逐漸削減、排除,甚至透過市場化的社會主義治理,走向馬克思夢想的烏托邦。
 
  不幸的是,中國大陸這個尚未成熟的公民社會夢,現在似乎已夭折,甚至早已胎死腹中。近年來,中共官方對一般民眾的言論、思想、行動控制,逐漸收緊。文化大革命時期那種鋪天蓋地而來的領袖崇拜、政治學習、社會動員、檢舉上報、輿論控制等,又逐漸成為今日中國人民生活的新常態。那些中國社會中的有為菁英,才勉強掙脫出紅衛兵瘋狂暴力的陰影未久,如今再度被噤聲。初嘗基本公民權的平民百姓,在面臨無軌跡可循的黨政暴力衝擊時,基於人身安全的恐懼,只能選擇放棄或逃避,而非據理力爭。最近中國的「潤學」當紅,移民海外成為民眾心願。
  
  在林村,最近幾次中國政府推動打房政策,房地產較多的村民選擇躲避到香港、澳門或海外渡過難關,亦可見一斑。有的村民選擇消費型的自我麻醉,包括酗酒、吸毒、睹博等。當然,仍有一些村民堅持舊有信念,繼續從事公益服務和社區改善的工作。
 
  林村是近百萬中國農村中的一個經典縮影。我有幸在林村的轉型過程中,目睹並記錄下來它所經歷的波瀾起伏和日常剪影,留下一點歷史回憶。作為凸顯中國發展的時間與空間縮影,林村的經驗對我們有兩個啟示。在時間上,林村可說是改革開放的快速版,告訴我們理性適當的公共政策和措施,如何可以加速社會發展,造福群眾。從空間上來說,林村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濱海條件,搭上改革開放的大浪潮,順勢取得令人讚嘆的經濟成果。
 
  不過,林村過去四十年來得以成功的時空際遇,現在卻面臨新興的未知數和政經挑戰。這個我曾有幸參與記錄村民生活與夢想的村子,如今已大樓林立,但仍保有村落型態的人際網絡與無形界線。未來能否繼續順利轉型,克服變幻莫測的政治力量,我衷心祝福並拭目以待。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9612963
  • EISBN:978626961298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6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