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下一代的設計》
如果「設計」是一份禮物,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送到下一代手裡?
這次的封面專題就是從這樣簡單的提問開始。設計,可以是名詞,指的是經過設計的物件、建築、甚至是資訊。透過環繞在我們生活中的這些具體事物,有沒有可能將設計加諸於內,創造出一個沉浸式的環境,讓大人與孩子們都因而開始不同?因此,我們專訪了田中央建築群、追蹤了美感教科書計畫的後續影響、以及從繪本裡找到奇妙的設計手法,由此探索設計具體存在生活、發揮影響力的蛛絲馬跡。
又或者,設計,可以不只是名詞,還是一種思考行為的動詞。這樣的思考能力,有可能透過哪些啟蒙和引導,逐漸化作下一代面對各種處境的解決問題態度?我們邀請5位設計師爸媽分享與孩子們的日常、專訪美國庫柏休伊特設計博物館教育部門(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以及臺北市立美術館兒藝中心,詢問他們是如何啟發孩子的?
而我們也沒忘了設計最特別之處,在於「從手開始帶動思考」的身體感。因此,我們探問了近十多年來,風靡國際間的STEAM如何讓孩子擁有透過「動手實測抓錯(debug)」的批判性創造力?一路推進至封面故事末,也邀請專業教師舉辦了一場小小實體設計工作坊。
面對未來的世界,會有大人設計給孩子們的各式事物;而有一天,孩子們也能開始為自己做出設計。每一個設計從孩子腦海與手中實現的時刻,也就是這份禮物被開啟的時刻!
058 大人小孩都愛的設計選品
064 來上學吧!發現你想要的100種校園生活
專訪田中央工作群、關埔國小、龍山國小
070 搭起教育和設計的理解橋樑 美感教科書追蹤報導
078 繪本設計好有梗
082 設計師與他們的小孩
088 設計好有感?從設計博物館開始
專訪庫柏休伊特設計博物館
教育部代理總監Kim Robledo-Diga
096 培育未來觀眾的樣貌
專訪臺北市立美術館助理研究員郭姿瑩、
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
102 從動手開始的設計思考 STEAM風潮是什麼?
專訪Skyrock Projects創辦人Simon Thomas
108 當自己的設計師!跟著熊貓老師,開始動手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