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藝術&投資 2月號/2024 第377期

今藝術&投資 2月號/2024 第377期

  • 雜誌名稱:今藝術&投資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封面標題:‘11‘- 20藝術大事記
  • 出版日期:2024/02/01
  • 定價:180
  • 優惠價:9517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回望當代‘11‘- 20藝術大事記

「回望當代‘11‘- 20藝術大事記」是延續2011年1月出刊的《今藝術》第220期「回望當代‘01‘- 10藝術大事記」之專題。「也因為這個10 年的臺灣當代藝術發展是如此獨特而關鍵,我們將分別在本期與下一期的《今藝術& 投資》雜誌,以及典藏ARTouch」網站上,以不同的方法和內容來爬梳這個10年來發生的重要事件、現象和趨勢。
社會運動、國際化、建制化、產業化、轉型正義與重建臺灣美術史浪潮,種種因素讓臺灣當代藝術環境在這10年間,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擴展自己的視野與手腳。藝術工作者跑到街頭參與抗爭,卻不只是為了幫抗爭做典型的造形創作;藝術市場隨著MCH 收購香港藝博、舉辦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而產生劇烈的亞洲當代藝術市場板塊位移現象。《博物館法》、《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基本法》…等各個有關於文化藝術環境的法規也開始在這個階段中被架構、被調整,幾乎可視為是當代藝文環境朝向完整建制化的關鍵時期,它也在鄭麗君擔任文化部長期間,讓藝術環境對於產業化的想像,有了更開闊的視野。
當典藏雜誌社在13年前推出「回望當代」以回顧上一個10年時,我還只是一位到處聽團看展跑社運的大學生,臺灣當代藝術的一切對我來說都還是如此陌生,為該專題引言執筆的藝評家陳泰松則是我在學時期的老師。他在文末提到了對「建國百年」的「解構文建」,正好是這個10 年的藝術事件之開場白,殊不知第一年就充滿著許多戲劇性的事件推進當代藝術討論,十幾年前的批評、運動和鬥爭,在事過境遷的今日冷靜看來,或許都還有待商榷。
也因此,在本期專題當中,我們特別邀請了即將於三月出版《藝術運動作為公共平台》新書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CCSCA)副教授呂佩怡,以及在2010年代臺灣當代藝術行動現場中留下許多足跡的吳牧青。請他們藉著回顧自己所經驗的現場,思考2011年至2020年,10年間重要的文化藝術公共事件,以及它背後的意義與影響為何值得我們在現在關注。除此之外,我們的編輯同仁楊椀茹則整理了臺灣當代藝術市場的10年趨勢,
我們可以明顯留意到這10年來的品味變化,與市場流通的風向球。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2011-2020年代」,希望我們編輯台搜集超過300個條目的年表,對你書寫一段屬於你自己的臺灣當代藝術現場回憶,能有所幫助。又或者,你能從中見得臺灣文化藝術政治的風水輪,並且以此迎接下個10年。(企畫/陳晞)
 

編者的話

讓文化成為社會革新的活水

文 ︳嚴瀟瀟


本期雜誌的專題,是一份稍顯姍姍來遲的回望,但我們對其定位並不僅限於「回顧」,而進一步希望在這個充滿變革機遇的時期,可以透過回溯一些脈絡的上游,來進一步理解當下發生之事、顯現之趨勢的來龍去脈,進而為下一步策略和行動帶來不同層面的啟示。

說這是個「充滿變革機遇」的時期,是有跡可循的。從占星學的角度來看,冥王星與土星分別在水瓶座與雙魚座的門檻上來回徘徊了好一陣,沖刷著我們的種種既有認知,意味著此時值得我們破除框架地去思考群體性事務,在迷霧中學會找到經受得住時間考驗的價值。轉念的當下就可以是轉變的開始,但付諸行動才是社會可以向前走的推動力。回顧過去十年的臺灣社會,不難發現有許多勇於行動的人或團體,有些也勤於思考、也會隨變化而調整思考。理想狀態下,這樣一些各不相同的人或團體之間交錯對話與合作,交換思考也尊重和善用彼此的專業,本就並非鐵板一塊的社會就更有可能以多元生長的方式前進。

而藝術或是更廣泛意義上的文化呢,其實本不應在社會公共事務的討論中、在選舉政見的交鋒中敬陪末座,反而當為社會前進提供想像與實驗的契機,若獲得行動的空間,也可以實際地發揮社會作用。

從政府出發的文化政策大都出於良善的立意而設,背後也蘊藏許多或隱或現的價值判斷,而在執行過程中不斷檢視,在審慎評估後大膽引入新機制,也不排斥失敗後再調整,從中引動的革新足以牽動更為深刻的社會轉型。當下數位工具的暴增和對多元價值的普遍共識,是社會的共同財富與助力,而文化政策本身便當如活水,有藉助外力而自我更新、也為社會帶去新解方的動能和活力。文化本身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如此。在轟轟烈烈的選舉結束、等待新局的此刻,視盟在去年底「視覺藝術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圓桌會議」後緊接著出版的一冊《視覺藝術永續發展行動策略》,也不應被束之高閣,值得持續作為下一階段文化界與政府、與社會各界溝通所依託的藍圖。
 

雜誌目錄

EDITORIAL 
16 讓文化成為社會革新的活水
  
COLUMN 
18 作為真誠暴力的行為藝術
 20 我的2023藝術之旅
 22 捍衛人文道德價值的博物館(下)
  
MISSING PIECES 
24 重建淡水日常—杜添勝
  
SPECIAL REPORT 
26 "轉型時期的產業動能何在?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新任理事長陳菁螢談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COVER STORY 
30 被塗黑的歷史——格倫.利貢的「黑人藝術」
  
FEATURE   
34 回望當代 '11-'20 藝術大事紀
 36 11~'20藝術大事紀
 56 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60 "十年一瞬,回望藝術產業的現象與熱潮
吹動市場風向球的時代流變
"
  
OBSERVATION 
64 小世界的大議題:微觀視角其實沒有比較不政治
 68 "從荷蘭歷史到臺灣歷史?
臺南市美術館「臺南囡仔顏水龍─從臺灣出發展望世界的藝術」中的《訣別》"
 72 生成藝術「展」的問題
 76 開放世界中的文化治理與地方創生:2023泰國雙年展觀察
 80 茱麗.米若圖
  
SPOTLIGHT 
82 "從月津港到五條港  融入生活場域、再現歷史空間的燈節創新策展"
  
ART SCENES 
86 "傳承.永續.共創人文新藝 「2023臺灣銀行藝術祭」頒獎典禮側記"
 88 "混種生物及身體變形 嚴瑜哲藝術創作中的顛覆與超越"
 

內容簡介

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從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藝術市場……等等,都是持續關注的重要項目。在選樣上,國內藝術生態是我們的終極關懷,由此推衍至華人藝術及國際藝壇的宏觀視野與觀察,也成為實質上呈現的多元面貌,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提供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也希望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藝術世界的橋樑。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 P.5

各期珍藏

 

詳細資料

  • 條碼:471929410002502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