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高年級生! 打開 人才新藍海 2025 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4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一半。然而,勞動部2024 年報告指出,45 ∼ 64 歲勞動參與率僅有 66%,約35%中壯齡族群提前退出職場。與此同時,台灣
收集西歐地圖!2025年歐洲旅行新趨勢 以往談起歐洲,人們往往傾向以單一國家為目標進行旅遊景點規劃,而如今簽證日益方便,許多旅遊業者也精心推出豐富的跨國、半自助的行程,讓人們不論單一國家或跨國都可以更自由
本期主題:當幕後成為關鍵現場:表演藝術的界線重構 ------ 表演藝術的本質涉及身體的展演,無論是戲劇、舞蹈還是音樂劇場,創作過程中往往充滿親密的肢體互動。也因此,相較於視覺藝術領域,表演藝術界對於身體與性
封面故事《建築還能怎麼觀看?》 今年可是個屬於建築迷的大年。兩年一度、以AI與科技為主題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五年一度的2025大阪世博會,還可以在跳島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之餘,順道一覽安藤忠雄、SANAA、藤本
旅行博物館,以建築起始的城市散策 「未來的菁英,將是那些能夠脫離數位世界,並專注於實體閱讀和觀覽賞析的人」──在近年,不少社會研究發現,在飽受數位洗禮、資訊爆炸的世代中,人們對實體書的興趣再次上升,也重
從古至今關於夢的解析,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夢境,彷彿是一間深夜電影院。
依據造夢者所思所想,播放對應的微電影。
劇情通常怪誕無稽且毫無邏輯,
時而跳脫日常、時而延續現實,
沒有預告,隨時完結。
本期,將從不同面向帶您重新解讀夢話,
深入發掘那些潛意識想告訴你的秘密。
封面主題: 世界教我的一堂課:10 年有成典藏版 成立於 2015 年的《換日線》,即將在今年邁入 10 週年。在全面轉型數位服務前的紙本季刊「畢業號」中,我們將陪讀者朋友一同回顧換日線 10 年來的全球軌跡:從元老級
科學.歷史.自然深入淺出.滿足每一顆好奇的心靈 《BBC 知識》為BBC FOCUS,BBC HISTORY,BBC WILDLIFE三本雜誌的精華本,傾其科學、歷史、自然與攝影等多方面專才匯編的內容,以及精緻壯觀的照片、層次分明的圖
At a Fast-Food Restaurant 速食餐廳必備英語 Part A: Ordering Food Wendy and Ronald are in line for the counter. Wendy和Ronald在櫃台前排隊。 (Wendy = W ; Ronald = R ; Clerk = C) W: I’m going to get the
音樂是心靈的共鳴,是情感的放大鏡。在喧鬧的世界裡,獨立音樂如同靜謐中的一道光,細膩地觸碰我們的內心深處,這些樂音,或嘶吼、或低吟、或沉思,刻畫出現代人心理的眾生相,別於流行樂,更深刻地敘說著關於生活。
新獨立食代 2025飲食關鍵趨勢解碼 全球疫病肆虐,對上高齡、少子化的社會大潮,如何增強免疫力,活得健康?吃得好、吃得對、吃得跟上時代愈來愈重要。《康健》攜手健康行銷團隊「好食課」,剖析國際趨勢、解讀市場數
本期傢飾雜誌雙封面個案: 西班牙卡莫納 星形住宅 SYNAPSE House, Carmona, Spain 法國盧昂 COMPLUVIUM儲雨亭 COMPLUVIUM, Rouen, France
龍砲上膛! 為了補強外野火力庫,味全龍去年季後積極在自由球員市場網羅好手,如願搶下「一號重砲」陳子豪及「酒窩大砲」朱育賢兩位強打者,兩人在1月3日披上嶄新龍袍,期許新球季為龍隊轟下金盃。
※この商品はタブレットなど大きいディスプレイを備えた端末で読むことに適しています。また、文字だけを拡大することや、文字列のハイライト、検索、辞書の参照、引用などの機能が使用できません。※『Aぇ! group 正
是枝裕和,以及《宛如阿修羅》 當愛出現時,地獄就降臨了。 「這次的改編,是我消化遺憾的方式。」是枝裕和+八木康夫獨家專訪 影評家樋口尚文談是枝裕和 解讀向田邦子以及影集《宛如阿修羅》 +plus 是枝名作全分
本期主題:藝術中的自然史 I ------ 在跨學科合作蔚為風潮的今日,自然史與藝術的融合,不僅揭示了科學與文化互動的歷史軌跡,也為當代藝術創作注入新的靈感,開拓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自然史不僅是科學的基石,也為
台灣社會正邁入「超高齡社會」,但已退休者平均月收入竟不到3萬元!想在退休前存到千萬退休金,該怎麼做?本期〈封面故事〉走訪10位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封面故事】 領息穩賺攻略! 債券、高股息誰是最強提款機? 領息族最在意的不外乎穩定性和下跌風險,如果還能兼具資本增值,那就更完美了。然而,當前市場出現關鍵轉變,高股息ETF 配息縮水,還能繼續存嗎?債券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