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彙整的臺灣期刊資源能量風貌報告,以國圖的期刊及引文二大重要系統,統計過去一年典藏的期刊文獻之授權及讀者使用情形、觀察期刊被引用的傳播歷程、分析期刊使用的關鍵詞彙,了解熱門研究主題,呈現每...more
好書大家讀評選活動評選每一本好書,標示適讀年級,並請評委對所推薦的好書撰寫評介。本書收錄2024年好書大家讀活動之優良少年兒童讀物書單及導讀,為家長、學校、圖書館提供值得信賴的好書資料,擴展好書...more
國立屏東大學2024年大學社會責任年度報告充分揭露本校在大學社會責任願景及校務整體發展方向,並涵蓋地方關懷、鄉村發展、鄉村教育與地方創生的執行成果與具體實踐作為。 國立屏東大學於2019年成立「大...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為推展海外華語文教育,並因應全球華語文教學趨勢變化以及華語學習環境改變等情勢,僑務委員會特別邀集專業編撰團隊,以第二語言教學概念,並依據中華民國國家教育院整合華語教學專業人士研發之「臺灣華語...more
本書在研究的方法上,既非就軍事論軍事,亦非單純分析國與國之間的侵略與反侵略,而是從中日雙方國內政爭不斷的時代特點出發。在結合兩國國內各派系你爭我奪、生死存亡的研究架構中,探討中日圍繞華北的互...more
中興湖文學獎舉辦全國大學院校文學競寫,藉以深化校園人文精神,鐫刻成長記憶,提供校園寫手青春發聲的平台,期盼全國文藝青年發揮所長,熱情參加,爭取獎金與榮耀,賽後匯編得獎作品,以為紀念。(共收錄...more
教育部青年署推動「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計畫」,鼓勵青年關心自己的家鄉及生長的土地,以實際行動,協助社區活化與發展。為達此目標,透過系統化的培育方式,從「夢想——行動——翻轉」三階段培力青年,陪伴青年...more
國際生物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 ,簡稱IBO)是一年一度為世界各國高中學生舉辦的生物競賽,由各國先進行內部選拔,各選出參賽者參加。競賽內容為生物學知識與實驗操作,旨在讓各國生物學...more
《保密局臺灣站白色恐怖史料彙編》是國防部保密局臺灣站之情報檔案彙編。本系列與本所於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陸續出版共五冊的《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為同時購入之檔案,依照二二八與白色恐怖兩...more
本書為2015年「臺灣古稀婦女生活史口述訪談計畫」,加上之前2010年「蘇哲夫先生口述訪問計畫」的成果,歷經15年,共收8篇訪問紀錄(六女二男)。書名緣於用臺語進行訪談,故先以母語命名為「查某官个代誌」(...more
黃旺成(1888-1979)先生的日記自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七三年,中間缺一九一八、一九二○、一九三二、一九三八、一九四○、一九四四、一九四七、一九四八、一九五二、一九五四、一九六五、一九六七和一九六九,前...more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管學前及國民教育事務,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教育願景,致力提升整體教育品質及國家競爭力。112年度本署提出「持續推動優質完善的學前及國民基本教育,提升...more
隨社會、環境、經濟及技術轉變所帶來的挑戰,對我們生活及工作方式之影響日益增加,如工作分配及能力需求的改變等,加上退休年齡提升,讓終身學習及終身職業指導變得至關重要,終身學習能讓成人獲得成功所...more
陳懷澄先生(一八七七—一九四○),彰化鹿港人,七歲學習漢文,一九○二年加入櫟社,為創社九老之一。他曾任鹿港公學校漢文教師與辜顯榮家的大和家塾教師。一九二○年擔任鹿港首任街長,且連任三屆,管理街政長...more
長崎泰益號文書(來自長崎陳東華先生寄存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為長崎華商泰益號所留存之明治後期至昭和中期商業文書。此批文書於1974年被發現,其中留存了萬封以上、數量龐大的貿易書信。泰益號創...more
熊式輝,字天翼,江西安義人,在民國歷史上以擔任江西省主席(1931年12月至1942年1 月)及東北行營主任(1945年9月至1947年8月)兩項職務而聞名。熊式輝1974年1月21日逝 世於台灣台中,包括日記在內的個人文稿...more
何橈通醫師畢業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歷任臺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臺北榮總教學研究部主任、陽明大學醫學系主任、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曾任蔣經國醫療團隊醫官。擔任教研部主任期間,推動且成立各種與醫療...more
近年來,臺灣史研究出版物的質、量均迅速增長,如何適時提供正確的出版資訊與完整的文獻書目,進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實為深化二十一世紀臺灣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和基礎工作。有鑑於此,...more
科技的進步,讓閒暇時間與國民所得相對增加,國人對閒暇時間運用、健康的促進以及生活品質的提升也日益重視,而多元的體育運動,能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興趣、工作背景、體能狀態等國民需求,近年來我國政...more
中小學自然領域課程深受當代世界局勢、國家與社會發展、學習者需要等因素影響,其內涵也隨著時代而演進。本書撰寫從民國57年至108年,內容涵蓋自然領域教育課程發展理論、中小學教科書課程標準與綱要時期...more
中小學自然領域課程深受當代世界局勢、國家與社會發展、學習者需要等因素影響,其內涵也隨著時代而演進。本書撰寫從民國57年至108年,內容涵蓋自然領域教育課程發展理論、中小學教科書課程標準與綱要時期...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套教材共計6冊,每冊收錄12課選文及2課語文常識,課文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新詩及古詩等各式文體,內容融入臺灣及泰國地區風土民情、節慶習俗,除為提升該地區學生的華語文能力,作為有來臺升學...more
本書為十冊東巴經典的全文釋讀、譯註,呈現方式為:原文、讀句注音、詞譯、句譯和注釋。內容涵蓋:攘垛鬼儀式——建神座、獻祭糧、點油燈經;隆重攘風鬼儀式——青年男女遷徙記;大型燒天香儀式——東巴教燒天香...more
為協助教保服務人員以教學評量檢視自己的教學,同時有系統的規劃和實施幼兒學習評量,教育部委託專案團隊以課程大綱所要陶養的六大核心素養(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自主管理)...more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係根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2條所訂定,作為幼兒園教育品質之規範,並為培養未來社會公民之藍圖。本書分從總綱及身體動作與健康、認知、語文、社會、情緒、美感六大領域,說明幼兒園...more
本論文集收錄112年10月14至15日假國立臺灣圖書館辦理之「本土教育文化永續—2023本土文化教育研討會」內容,包含論文發表、評論及共學互動海報展示。論文發表及評論聚焦於4大主題,包含「本土文化之復振與...more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圖書館年鑑》完整呈現111年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最新樣貌。專題部分記錄各類型圖書館營運和服務概況、館藏發展、讀者服務、創新及跨域服務、閱讀推廣、建築空間、專業組織活動等。同時...more
本期主題「逆寫臺灣客家移墾史」提供了一個不同的視角,重新觀看臺灣原客(漢)關係的歷史。 臺灣原住民族在臺灣歷史書寫上,山地原住民族通常被扮演了開發時代的負面因素,而平埔族則被漢化而消失;客家...more
本彙編係蒐集與私校教職員退休、撫卹、離職、資遣有關之現行重要且常用之法規及釋例,加以彙整編印,除提供各級教育主管行政機關及私立學校人事人員作為辦理人事業務之工具書外,亦提供各私立學校教職員在...more
本書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於中研院南部院區辦理檔案首展的圖錄,本展覽以「南方・島嶼・人文」為題,分為三個展區,福爾摩沙縱橫行:追溯17世紀荷蘭人來到臺南建城,再到19世紀中葉開港通商至戰後,各...more
本書內容主要在介紹幼兒園文化課程的設計理念,並簡述幼兒園文化課程的緣起,及文化課程的目標、選材、組織、實施與評量,並說明「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與文化課程、生命教育與文化課程之間的關係。書...more
本書分成四篇:第一篇說明學習區的意義、功能,並介紹學習區有哪些。第二篇說明學習區如何規劃,提供規劃的流程。第三篇說明學習區的意涵、布置與引導,提供語文區、美勞區、積木區、組合建構區、數學區、...more
本書由新北市幼兒園現職老師共同編纂,內容結合理論與實務,如幼兒發展中身體動作意義、幼兒園常見特殊需求幼兒特質、課程調整方法與教案設計等,除提供現場教保人員規劃實施園務課程之外,並可提升教保人...more
新課綱的推動,學校扮演著關鍵角色,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學識與核心價值,更要培養他們具有批判思考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技巧。為符應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國家教育重要政策以及本市張市長善政的施...more
本書承續《學習區123-1 學習區初探》將學習區的目標、規劃、執行與引導作更進一步的介紹,內容分成四篇。第一篇學習區的目標,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說明學習區目標的設定依據、第二部分說明學習區分齡指標...more
李慶平,1946年生於北平,籍貫廣東,政治大學外交所畢業,曾任職國民黨中央黨部。1975年前往美國華府,從事黨務、留學生組織工作。1986年任駐美代表處文化組組長。1992年5月起,擔任海基會副秘書長,承辦...more
馬若瑟是「傳教士小說」(這是個二十餘年來新開發的學術研究領域)撰作上的第一人,所著〈夢美土記〉及《儒交信》可見其人風釆。馬若瑟又是《趙氏孤兒》及《詩經》(八首)的法譯者,前無古人,對伏爾泰及歌德...more
2024年總統教育獎56位得獎學生(國小組、國中組、高中組及大專組)的生命故事、未來願望、獲獎具體事蹟及師長期許,本書56個故事的主角皆不因身體的各種限制仍堅定求學的意志,足以作為莘莘學子學習之路的借...more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為慶祝成立九十五周年,特舉辦「挑戰與新生」學術研討會,邀請老中青三代學者撰文,全盤檢視本所各專題領域之發展歷程、既有成果與未來展望。本書所收十三篇論文,即於會中發表、...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