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鄉南外社區的地形以山地為主,大坪溪、大南坑溪、小南坑溪流經境內,山高谷深,水流湍急,適合農耕的地方不多。 有些人說,那裡自古以來一直是父不疼、母不愛的新竹縣北埔鄉邊陲棄兒;但也有人說,那...more
六堆客家人的墾殖路線,可以分為北、中、南三線,其中南線為今新埤、佳冬二鄉,也就是六堆的左堆。南豐村是左堆新埤較早發展的聚落,地理位置在北岸河的南邊,故昔日被稱為「南岸」,因與客家話「難願」諧...more
內埔鄉新北勢是由豐田與振豐兩村所組成,相對於老北勢而言,是較晚開發的聚落。昔日由於位處交通要道,加上礱穀間林立,以及士紳家族背後撐起聚落秩序的隱形力量,使新北勢在過往的客家聚落中佔有一席之地...more
鄭榮興藝術啟蒙於家族長輩的音樂、戲曲表演技藝,自幼成長浸淫於客家採茶戲與客家八音的表演藝術環境間,且如結下永世之緣般,一路以來的生涯志業始終不離客家的傳統音樂、戲曲領域,包括表演、傳承乃至學...more
「客家音樂」是當代臺灣文化的重要表徵,它不僅是國家與地方機構保存永續的重要表現形式、藝術與教育工作者復振發揚的核心內容,也是官方與民間努力讓世界認識臺灣的聲音媒介。然而,文獻資料顯示,早在20...more
「臺北客莊音樂影像故事」系列專輯自2018年首度問世,七年來始終以音樂作為媒介,捕捉臺北客家族群的生活軌跡與人文溫度。今年的全新作品——《亻厓个房間》,聚焦於「客家女性的流變」,以細膩的旋律和深刻...more
《毋記得,無關係》適合7至12歲的兒童閱讀。書中以魔幻寫實的文學筆觸、超現實與寫實交融的視覺技法,帶領孩子探索高齡化社會中的記憶迷宮。透過孩子與失智長者的互動,故事描繪出一幅由「記憶磚牆」堆砌...more
為鼓勵青年以客家故事、議題與文化特性進行書寫,本會舉辦「2024後生文學獎」,徵選短篇小說、散文、小品文、客語詩及圖文創作,期藉由跨世代及跨領域的對話、凝視與沉澱,詮釋客家生活經驗,反思客家在各...more
[客語真好玩-2歲幼幼學客語]是一本針對2歲幼兒設計的客家語學習教材。該教材採用有趣、互動的方式來介紹基礎客家語,幫助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言。教材包含簡單詞彙、句型對話、情境圖片、念謠及...more
本書《書寫六堆300—從歷史出發的多元族群共榮》,論文主要來自2021年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辦理「從歷史出發的多元族群共榮—2021六堆30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後將經過審查、修訂的13篇精彩論文,包含有1篇專...more
本部小說為美國作家Jack London撰寫的一部小說,全書講述在加拿大育空地區淘金熱時期,一隻出生於冰天雪地的狼狗如何馴化的過程。全書以主角白牙的觀點出發,以野生之眼講述荒野與人類世界不同的殘酷,並...more
本作將「客家認同」問題置於全球脈絡下,基於全球化、移民遷徙、族群認同三大議題來探討。過往的客家研究大多以局部性的客家社群為研究主體,也順應族群歷史的脈絡來理解客家認同。因此以全球性的視角來認...more
本作為作者書寫的自傳/傳記文學,特殊之處在於,本作內容以極短篇的散文敘事組成,娓娓道來。將她的成長經歷故事大多以「飲食」為篇名,作為敘事主軸串聯起每一段「記憶」。 由個人擴展至家族成員,其自...more
《The Hakka Cookbook, Chinese Soul Food from around the World》係作者琳達·劉·安努薩薩納恩(Linda Lau Anusasananan)尋找世界各地的客家聚落,並訪談了多位來自臺......more
從《流傳全球的客家食譜》中文譯本,延伸到《客家飲食的寰宇分佈》的團隊書寫,客家飲食從北美、中南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再聚焦臺灣,及客家菜和客家飲食現象的觀察,運用穿越時空的北美大數據資料...more
客委會「六堆300」系列活動「六堆庄頭劇場」之活動實紀。田野裡再田野,六堆庄頭劇場透過劇場手法將客家內涵故事化、立體化,共同尋找六堆文化DNA。抽取淬鍊、穿針引線,將六堆文化以藝文方式傳遞出去,用...more
本書為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天光日个客家」副展區─橫山書法藝術館主題特展專刊,以「未究之境:書法中的客家敘事」為題,展出41位書藝家、共47組件作品。年代橫跨百年迄今,分成「客居家園」、「翰墨書...more
本中心於109年度辦理「1895年乙未戰爭-茄苳腳戰役調查研究計畫」挖掘、紀錄乙未戰爭屏東境內路線並探討戰爭對於客家族群之影響,同時保存客家重要歷史記憶,而為讓研究成果得以廣為文化推廣與加值應用之目...more
鄉間在變,人在流動,界線也一直在變化。淺山地帶,意外旅程,以至客家文化,是否能透過藝術季開展對客家既定印象的另一種可能?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紀錄收錄超過1300位活動參與者、60個在地觀點的參與心...more
《這係麼个花─客家看花圖錄》集結了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的館藏看花,實地走訪拍攝了實踐大學鄭惠美教授、民間收藏者陳盛增、陳達明、洪敦光、葉國平、王嘉靖的藏品,...more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開館迄今已走過第一個10年。回顧過去一年來,面對全球疫情持續挑戰與當代博物館思潮的精進創新,客發中心透過多元、多面向以及多單位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打造嶄新的專業博物館團隊,一方面...more
為鼓勵青年以客家故事、議題與文化特性進行書寫,本會舉辦「2023後生文學獎」,徵選短篇小說、散文、小品文、客語詩及圖文創作,期藉由跨世代及跨領域的對話、凝視與沉澱,詮釋客家生活經驗,反思客家在各...more
《糖ㄅㄅ》以5至8歲之兒童為主要適讀對象,透過糖ㄅㄅ(蒲公英)尋找好朋友細蜂仔(小蜜蜂),以及在故事末尾結識新朋友蝦公夾(鬼針草)、細狗仔(小狗)的過程,讀者能夠認識環境保護、離農、友善農作、氣候變遷...more
「淺山行路人—關於路的多重進行式」展覽專書以四組展覽子題(淺山生態、族群交織、流動記憶、世界細路)作為編輯主軸;三篇專文(「淺山行路人」策展論述、「台三線為何浪漫?」洪廣冀教授專文、「客家與新客...more
曾任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並榮獲第九屆客家貢獻獎「終身貢獻獎」的徐正光教授,對社會學、民族學著有完整的研究成果,其有感這20年來,看見客家文化在臺灣各個角落遍地開花,當初籌備客委會的篳路藍縷,...more
本書主要探索屏東縣車城鄉保力村的客底文化。當地客家人是來自屏東平原六堆地區二次或三次移民,經過清朝的統治、日治時期的歲月,以及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在單一語言政策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下,幾乎已無...more
晴晴和媽媽造訪臺灣最南端的保力客家村,渴望了解這個地方的文化特色。他們遇到社區發展協會志工文哥,展開了一趟充滿驚喜的旅程。首先,他們來到一座小廟,得知廟裡供奉的是「掌牛伯公」,村民深信這位神...more
清代客家族群與臺北地區土地開墾的過程關係密切,無論在平原或丘陵地區,皆能見到客家族群的身影,特別是淡水河南岸的新莊平原一帶(約今新北市新莊、五股、泰山),更有不少客家族群的活動足跡。本書對於客...more
由於飲食文化在客家族群形象與文化意象的塑造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各地客家飲食的研究成果,進行跨國或跨域研究經驗,以更脈絡化地認識多樣性客家飲食文化現象乃有其重要性。基此,客家委員會客家...more
1894年清帝國和日本帝國爆發「甲午戰爭」,清帝國戰敗割讓臺灣。1895年乙未年5月,日本派兵接收臺灣,臺灣民眾從北至南群起抵抗,稱為「乙未戰爭」。雖然參戰義軍包括各族群,但以桃竹苗和屏東的抵抗,最...more
客家八音是臺灣客家族群流傳久遠的傳統音樂,與客家人的歲時祭儀和生命禮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隨著時代變遷,客家八音似乎離生活愈來越遙遠,無論是民眾觀賞舞台場域的轉換、傳統生活儀式的式微、傳統技...more
清光緒20年(1894),甲午戰爭爆發,隔年,清國即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日清媾和條約),以2億兩賠款與割讓遼東半島、臺灣為條件,換取和平。1895年5月8日,日清雙方完成條約批准互換,臺灣依法為日本所有。同...more
大航海時代開啟了全球化的趨勢,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國家急速拓展殖民區域。其中為了中南美洲的建設與經濟發展,這些國家從亞洲各地招募大量華人進行拓墾,眾多客家人也隨之移入中南美洲。 聚焦於這...more
語言巢目標是提供給嬰幼兒自然而然獲得客語的環境,為了讓托育人員能將客語融入在嬰幼兒生活之中,研究團隊密集觀察記錄托育中心的常用語,編寫成19首唸謠,提供給托育人員在生活中融入客語使用。 這19...more
本書為2012年完成的六堆舊聚落調查,依循著《臺南東粵義民誌》中所羅列的各堆聚落,進行以聚落為主體的踏查和紀錄,並透過古今地圖的比對,從聚落的形成、地名沿革、聚落發展與變遷,以及地方特色等內容書...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作家吳...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作家龍...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作家父...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詩人詹...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作家鍾...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作家李...more
客家委員會聯手VERSE為8位客家文學名家規劃7本文選,文體含長篇小說節錄、短篇小說、散文與詩歌,邀請熟稔各作家的專家學者擔任選文顧問並撰寫導讀專文,再搭配作家生平與臺灣事紀年表。本冊為臺灣詩人杜...more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長期積累客語研究的厚實基礎,為擴大客家研究視野,以族群關係的角度,透過與國內外少數族群語言政策規劃與實作經驗交流,讓客語、客家事務、客家學院與世界接軌。 2018年適逢客家...more
流經屏東內埔與竹田兩地的母親河—龍頸溪,長年孕育沿岸定居的客家族群,潺潺溪水彷彿它的呢喃,訴說年代的故事;伯公,亦即大眾所孰悉的土地公,祂親切,如同守護居民的長輩;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燒字紙,...more
本書蒐整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20-2021年,臺灣客家文化館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兩園區之研究出版、文資典藏、展演藝術、文化推廣、公共服務等業務內容,以及南北館所成立十週年之發展與成果。 回顧2020-2021...more
「教材主要適讀對象為學前到中低年級兒童。其以後生文學獎得獎作品為故事原型,並以《小花》為書名,將客家人受原住民扶養長大,以及臺籍日本兵前往南洋作戰等史實及多元文化,融入以未來多元宇宙為背景的...more
風水對客家文化來說相當重要,研究風水不失為認識客家的途徑之一。作者渡邊欣雄教授,自1978年開始到臺灣實地考察,並在屏東六堆客家地區展開長時間的田野工作。 除此之外,渡邊教授同樣於東亞各地進行...more
羅香林等學者的客家研究途徑,即「中原起源說」,是客家研究的一大觀點,也是眾多客家人自身的族群認同。但日本學者中川學透過諸多文獻與辯證,對當時普遍的客家認同進行再思考,並提出「真實」與「事實」...more
左堆蕭屋家族故事,透過調查研究案蒐整過程,挖掘、紀錄這個牽動左堆與六堆發展歷史的家族故事,並梳理蕭屋與六堆地方史、臺灣史的互動發展脈絡,達成文化歷史保存,而為讓研究成果得以廣為文化推廣與加值...more
「賴熊飛大刀」,傳為南臺灣六堆第四任大總理賴熊飛曾使用過的武器。為瞭解該文物的真實性、歷史性、藝術性及文化性,首先是耙梳有關「賴熊飛」的史料,試圖在傳說與史料中尋求平衡,先將傳說本身進行時間...more
本書《故鄉心.故鄉情》文字敘述部分由身兼臺灣文學作家、臺美文學作家黃娟女士口述其一生的經歷及創作動機和作品內涵。另附有紀錄片光碟,內容為其家人敘述戰時的家庭生活、學者對黃娟的作品評論及分析,...more
「臺灣客家與日本國際展」是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簽訂六年學術研究交流合作協定之具體合作計畫之一。2020年於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more
《2020-2021 年雙年報》賡續蒐整2020-2021年本中心兩園區之研究出版、文資典藏、展演藝術、文化推廣、公共服務等業務內容及成果,並配合本中心成立十周年以專文撰寫南北館所成立十週年之發展與成果(含十年...more
收錄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2019至2020年展覽及客家人偶劇表演精華,包括14檔展覽及2部人偶劇,希望將客家展演成果生命延長,觸及更多觀眾,讓客家文化展示舞台更豐富多元。...more
本書《阿公的幸運石》以乙未戰爭中之「左堆茄苳腳戰役」為主要場景,透過主角阿妹與幸運石的視角,穿越時空回到舊時的左堆佳冬鄉-茄苳腳,與六堆居民一同作戰,讓讀者感受戰爭的緊張氛圍外,更藉以傳達客...more
為推廣客語學習、強化客語單字識別度並介紹桃園在地特色文化、美食及景點,再版設計客家桌遊,以「伯公神助攻」為主題,規劃適合8歲以上學童以遊戲方式進行,將客語學習及客家傳統信仰融入遊戲中,期藉此...more
★馬來西亞 2019年 國家圖書大獎★ ★馬來西亞 2021年 國家學術出版協會獎★ 是由馬來亞大學出版社於2019年首次出版英文原著,書名題為 One Crowded Monent of Glo......more
過家來尞繪本,係擁有兩個書名的客語兒童繪本,繪本左翻名為《過家》,故事生動地表現出客家族群喜歡藉由「串門子」熱絡親友,饒富人情味的一面 ; 繪本右翻名為《來?》,則巧妙地帶入客家人「好客」的精神...more
《客.觀》館訊為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首度出版的客家期刊,以《客.觀》作為本刊物名稱,有其雙層意涵,一是從臺灣與全球客家出發來看客家及其周邊族群,二則意味著打破一元化的視角,從不同觀點或角度來綜覽思...more
新竹縣峨眉鄉湖光村6 鄰,一個樸實的小村落,因為獨特的地形而被賦予「獅頭坪」這個蘊含靈性的名字。故事的主角是獅頭坪的開墾祖先-楊姓家族,隨之圍繞著這片土地不停的流轉,將土地上的人物故事與民俗傳...more
臺中市石岡區的土牛庄,位於大甲溪西畔,一年四季溪水潺潺,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因而孕育出豐富的人文故事。這裡是聞名中外的客家老伙房,自清領時期以降,為防止漢人與原住民族因拓墾衍生不斷的衝突,...more
新竹縣竹東鎮的大鄉里,古名大窩,得名於其地形凹陷的樣子,為三面環山,向西南深入的坑谷地區。如今雖已沒有那古老的地名,在街道巷弄之間信步穿梭,仍能從一磚一瓦中,看見老大窩的今昔風貌。有聚落的地...more
苗栗縣西湖鄉四湖庄,現已劃為四湖村,全村面積雖小,卻蘊含著龐大的文化能量。自清領時期道光年間即興建了雲梯書院,而後延伸設立鸞堂、地方宮廟,其孕育的人才多不勝數,從清末科舉人數之眾到日治培育醫...more
苗栗縣大湖鄉大南村,早期是原住民族泰雅族人的聚落,後來漢人進入開墾,又經日人的理蕃管理,大量客人遷徙至此落地生根,以大南為鄉。如同許多土地開墾史總是與原住民族有著深深的糾葛,大南也不例外,在...more
新竹縣湖口鄉,有一處名為羊喜窩的客庄,「羊喜」為「羊屎」諧音,因有原住民族牧羊或野生山羊活動,在山谷中留下羊屎而名之。「窩」是指三面較高、凹口向低處發展的地形,通常是有河流發源的地方,而在客...more
《客家:歷史‧文化‧印象》為飯島典子、河合洋尚、小林宏至等三位日本學者透過歷史文獻回顧、田野調查等研究成果,完整呈現客家的多元樣貌,從「歷史與地理」、「生活與習慣」以及「再現與認同」三方面切入...more
本作以「人物」為切入視角,透過描繪對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客家人們,展現出客家人出眾的特質。以作者高木桂藏與客家人相處的經歷揭開序幕,帶領讀者進入歷史之中,敘說朱一貴、洪秀全、孫中山及鄧小平等客家...more
本書係介紹2021年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展出之「大武山下走相逐-六堆運動會」特展,從六堆運動風氣的養成、六堆運動會的籌劃過程、六堆忠義祠的重要性等不同脈絡,介紹六堆運動會,以及透過選手、教練、裁判...more
本書從聯合國世界記憶計畫所傳達世界上少數族群語言之特殊與人類珍貴的共同價值,以及客語推廣的角度出發,記述19世紀西方傳教士及教會記錄典存客語史料的歷史,以淺顯易懂的筆法,讓一般大眾都能夠瞭解客...more
本中心前於辦理客籍攝影家作品數位典藏計畫,調查具代表性的客籍攝影家及作品並進行數位典藏,及時保留因天災、保存條件不佳而消失的客家歷史影像。為活化再利用客籍攝影家數位作品典藏成果,以客籍攝影家...more
臺灣第一本・深入客語語法主題論述專書 本書專注於臺灣客語語法研究,以客語語法結構的變異為主軸,探討詞法與句法之語法結構變異、小稱音與詞彙語法之間的互動介面,同時以共時語法比較與歷時語法比較...more
「六堆史料叢刊」的文獻整理,不僅表達對六堆先民的懷念之情與敬佩之意,亦盼能夠吸引學人投入清代六堆鄉村社會的歷史研究,從而幫助我們貼近和認識六堆先祖,使六堆客家人更加了解自身的文化及歷史。...more
「六堆史料叢刊」的文獻整理,不僅表達對六堆先民的懷念之情與敬佩之意,亦盼能夠吸引學人投入清代六堆鄉村社會的歷史研究,從而幫助我們貼近和認識六堆先祖,使六堆客家人更加了解自身的文化及歷史。...more
邱忠均將版畫與書法、彩墨的創作體會互為應用,長年從書法運行中深刻的體驗、木板(保麗龍板)的紋理趣味、同時蘊含水墨渲染效果,成為其作品鮮明的特色,是國內少數以水印木刻為創作媒材的版畫家,回顧邱忠...more
邱忠均將版畫與書法、彩墨的創作體會互為應用,長年從書法運行中深刻的體驗、木板(保麗龍板)的紋理趣味、同時蘊含水墨渲染效果,成為其作品鮮明的特色,是國內少數以水印木刻為創作媒材的版畫家,回顧邱忠...more
鍾肇政先生於2020年5月16日晚間在桃園龍潭老家辭世,享期頤之壽。鍾肇政先生是創作力旺盛、產量豐富的客籍文學家,更是大河小說開山始祖,被稱為「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先生除用文字表達對臺灣這塊土地...more
近年來,台灣客家研究從台灣客家與「原鄉」懷舊對照的典範,移轉到台灣客家與各國「他鄉」的關切比較,形成「全球比較的新典範」。新典範包括台灣和在世界各地「他鄉」客家進行的「海外客家研究」。本書所...more
苗栗縣大湖鄉的富興村,是進入苗栗內山最主要的入口,雖然現在放眼多是鮮紅嬌豔的草莓園,但自古這裡卻是臺灣泰雅族傳統勢力範圍。清咸豐11年吳定新率56家丁入墾大湖時,這塊位於鷂婆山下的心形臺地,便是...more
靠近苗栗縣內山的獅潭鄉,自民國60年代以來,因為加工業的快速發展,人口移出率增加,直至今日,獅潭鄉還是全縣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域,但卻有著超過90%的客家人口比例,展示著客庄文化獨特的風貌。獅潭從清...more
雲林崙背鄉,舊稱崙前村。以崙前順天宮為信仰中心,是詔安客家先民在臺灣最早聚居的客庄之一。崙前村以及「面前厝」、「崗仔背」及「溪底」所聚集而成的「崙前聚落」,隨著時代的更迭,賦予一個個鮮明的文...more
屏東縣內埔鄉的東勢村,從清領時期開始,外來移民不斷進入東勢村,隨著人口逐漸增長,慢慢在這裡形成了緊密的聚落。不只是東勢庄,也有大路關人所遷移定居的大和庄、北客南遷的臺北庄,這些聚落都擁有各自...more
苗栗縣西湖鄉鴨母坑(金獅、龍洞村),舊名阿末坑,原是平埔族人之地,清初漢人從粵、閩渡海來臺開墾,因多數是山崗、壁壢,謀生困難,早期以龍眼、木炭、竹篾為主要產業,被視為鴨母坑三寶。 鴨母坑因環...more
客家和六堆史是台灣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部份,卻也是文獻難徵、前賢忽略的部份。 鄭氏東渡至乾隆初(1661-1736),漢移民來台者,福、客參半,與原住民雜居共墾。此後,民變、械鬥、外來侵擾頻仍,加上隔者流...more
根據相館主持人的興趣鋪陳,有系統地整理每幀相片的時代背景,流瀉頭份林照相館的「家鄉素描」、「小鎮日常」、「幸福定格」、「相館開箱」,交集許多大家族的過往,其中也不乏小人物的精彩事蹟。...more
根據相館主持人的興趣鋪陳,有系統地整理每幀相片的時代背景,流瀉珊瑚照相館的「銀鹽顯影」、「望鄉山日記」、「手工彩繪」、「膠卷映像」,交集許多大家族的過往,其中也不乏小人物的精彩事蹟。...more
根據相館主持人的興趣鋪陳,有系統地整理每幀相片的時代背景,流瀉南美照相館的「禪時慢味」、「箇中滋味」、「尋常風味」、「人生百味」,交集許多大家族的過往,其中也不乏小人物的精彩事蹟。...more
根據相館主持人的興趣鋪陳,有系統地整理每幀相片的時代背景,流瀉玉光照相館的「山村生活」、「故里人情」、「蓬島仙境」、「原客一家」,交集許多大家族的過往,其中也不乏小人物的精彩事蹟。...more
第1冊:根據相館主持人的興趣鋪陳,有系統地整理每幀相片的時代背景,流瀉玉光照相館的「山村生活」、「故里人情」、「蓬島仙境」、「原客一家」,交集許多大家族的過往,其中也不乏小人物的精彩事蹟。 ...more
《恁久好無?安娜!》繪本故事是從「世界記憶」的角度發想,以「現代」與「過去」交錯,從客家小孩的視角來描繪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於客家聚落因傳教而保留客家語料的歷史背景;故事從阿公與孫子一起出國旅行...more
「承蒙」,是客家人說謝謝、表示感激、誠心致意的幾種方式之一。本書以承蒙為標題,所表達的是客家族群對臺灣社會的謝意,因為,後者充沛地滋養了客家文化。展示臺灣客家文化,事實上就是試圖呈現客家文化...more
1960年代兩個臺灣農村的田野調查報告,打鐵村為客家聚落,中社村則以閩南裔居民為主。作者意圖透過兩個村落在經濟、社會組織等層面的比較,探討宗族組織在漢人地方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more
本田野紀實再(第二)版目的,是以2019年7月初版(以臺灣北部客家地區案例為主)為基礎,加入持續訪查的臺灣南部客家地區案例及相關論壇等資料,透過臺灣南、北客家地區有關姑婆牌位、入祖塔(家塚)的比較視野...more
記錄2018-2019本中心肩負起臺灣客家文化傳承、深耕與推展之業務概況,另一方面更強化策略聯盟與多元學習,建立合作交流平臺,以求各面向業務能更精進、穩定發展。...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