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拉丁美洲,這裡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孕育了以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瑪雅文明充分展現了古代美洲人的智慧,在文字、數學、建築和天文曆法方面成就斐然;阿茲特克人則充...more
本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的一種,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拉丁美洲獨立鬥爭簡史。本書幾乎以電影的方式一幕接一幕地進行,作者約翰·查爾斯·查斯汀向讀者介紹了拉丁美洲的主角、基本概念、關鍵事件和主導趨勢,這些...more
從原子彈到全球霸權,揭開美國崛起之路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1945年,為了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場堪稱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美國在日本本土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戰爭結束,世界千瘡百孔,至少6000萬人的...more
這本書講述的,是美國何以成為美國的故事。故事該從哪裡講起呢?或許,可以從1492年哥倫布踏上美洲大陸講起,全球化的齒輪自此開始轉動,世界的東半邊和西半邊不再彼此隔絕。也可以從五月花號載着一群“朝聖...more
20世紀後半葉以來,水門事件、伊朗門事件、反恐戰爭等一系列危機事件為總統擴權提供了藉口,致使美國原本三權分立的政體逐漸失衡。 總統以民意的名義掏空了立法和司法分支權力的同時,又動用“家臣”律師為...more
1492年,哥倫布的航行將兩個大陸聯繫在一起,最終造就了一個不僅連接而且糾纏交織在一起的世界。本書以時間為序為我們展示了:美國國家的創建及其經歷移民、戰爭和發明創造后的擴張;陷入內戰;捲入歐洲戰...more
《美國小史》的作者許倬雲先生在美學習工作和生活了六十余年,他將其東西方歷史研究的學術背景與在美國社會的親身經歷結合起來,以極為精簡的文字,介紹了美國社會、經濟、文化以及政治、軍事等方面近三百...more
本書是一部動物視角的美國早期殖民史,講述了一段北美動物抵抗殖民進程的血淚史。 本書作者以北美地區豐富的生物資源為切入點和線索,將野生動物視為英屬北美殖民進程的參與者並以“河狸、狼、魚、鹿和野牛...more
古巴,是加勒比海上面積最大的島嶼,也是1492年哥倫布在首次美洲航行中最先踏足的土地之一。這裡豐饒的水土,加之一船又一船非洲黑奴,使得古巴成為西班牙帝國王冠上的明珠,為歐洲帶去源源不斷的蔗糖、咖...more
跨越千年的瑪雅文明是如何在本土與異域被不斷認識、刻畫和重構的?本書勾勒出古代瑪雅世界的概貌,包括器物、思想、建築、族群身份等各個層面,並集中梳理倪了過去五個世紀古瑪雅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史。 ...more
本書講述了阿根廷的歷史。按照時間順序從前殖民時代到現代,每一章都講述了特定時代最重要的事件,包括阿根廷早期文明的發展、西方殖民者的活動、阿根廷人民為建立自己的國家進行的鬥爭,及現代阿根廷所面...more
美國是如何打破孤立主義,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這一歷史性決策是如何做出的,不同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是如何進行的,美國人民面對歷史轉折關口,又經歷了怎樣的觀念轉變?本書是美國暢銷作家琳內·奧爾森針...more
美利堅合眾國雖然歷史不長,但卻從一個殖民地附屬國發展成為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經歷了獨立戰爭、內戰、工業化、進步主義運動、兩次世界大戰等重大事件。本書從社會歷史學的角度,講述了美利堅文明的...more
本書完整記述了美國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在崛起過程中的黑暗面。好萊塢知名導演奧利弗·斯通與歷史學家彼得·庫茨尼克攜手,全面整理、分析了美國從威爾遜到特朗普這18任總統任內對外軍事干涉的歷史,...more
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75萬南北方士兵戰死沙場,美國人隨即面臨修復戰爭創傷、化解區域敵意、重建美利堅聯邦的挑戰。最艱巨的挑戰則是:如何在奴隸制的廢墟上創建一個新的自由勞動體制,如何將400萬奴隸...more
《巴西之根》是巴西現代史學和社會學的奠基著作之一,一部推動了20世紀巴西社會“重塑巴西”運動的主要著作。本書作為巴西本土知識分子剖析巴西國民性的經典學術專著,對當時處於迷茫中的巴西年輕人產生了巨...more
本書從1859年約翰·布朗襲擊哈帕斯費里這一暴力行動入手,分析了當時的美國如何被逼入絕境,為何對奴隸制的爭論會導致南方脫離聯邦,並得出結論:美國內戰並非不可避免。 本書將大量筆墨集中在美國內戰本身...more
本書作者邁克爾·D.科是古代中美洲和瑪雅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一生致力於探索古老而神秘的瑪雅文明。他認為,應該為瑪雅文明撰寫一本簡明扼要,同時相當準確完備的書,供學生、旅行者和對此有興趣的公眾參...more
本書曝露了長久遺失在歷史中的、美國國會內部上演的暴力故事。作者利用豐富的資料,發掘其中塵封的信息,揭示出在美國內戰爆發前的30年裡,參眾兩院頻頻發生的肢體衝突。立法會議經常被決鬥威脅、揮拳和杖...more
本書是“新美國史學”的結晶,作者以“自由”為主線,採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視角,將新社會史的研究成果融入對經典美國史學題目的重新解釋之中,凸顯被傳統史學所無視的美國群體的歷史經驗,呈現了一種以多元互...more
本書考察了拉美史這一既充滿生機活力又面臨重重危機的研究領域在北美、拉美和歐洲的發展。作者馬歇爾·C.埃金在簡要討論了“拉丁美洲”概念的內涵和歷史后,勾勒了20世紀60年代前拉美史的發展歷程,然後重點...more
巴西,這片豐饒的土地,是印第安人的歸園田居,是最初到來的歐洲人心中“難以捉摸的人間天堂”。探險家、傳教士、牧民、淘金者,自東而西,遍及大陸,書寫巴西最壯麗的史詩;歐洲人、非洲人、美洲人,融合同...more
美國革命為北美贏得了自由與和平,卻給世界帶來了影響深遠的災難性後果,它所引發的革命暴力和帝國鎮壓不僅波及了歐洲,也波及了南美洲、澳大利亞、非洲和亞洲;它不僅為現代早期的卓越帝國埋下了崩潰的種...more
阿茲特克人的歷史長久以來不斷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從16世紀最初的殖民者撰寫的書面材料到21世紀的電影和書籍,對阿茲特克人的描繪數不勝數,但大多基於西班牙語文獻和考古發掘成果,原住民始終是沉默的被...more
這些危機事件均蘊含著美蘇直接軍事對抗的可能性,甚至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萬幸的是,六次危機均止步于“危機”…… 趙繼珂,歷史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more
印第安帝國的皇帝真的一見到征服者就俯首稱臣?印第安戰士真的是一群崇尚活人祭祀、茹毛飲血的野蠻人嗎?西班牙人征服美洲的過程中,當地原住民有沒有打過勝仗?為什麼皇帝被殺後,人數眾多的印第安人沒有反...more
本書簡明扼要、深入淺出地勾勒出一幅比較完整的美國歷史畫卷,清晰、辯證地為讀者勾畫出從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到當代社會的美國歷史發展的整體軌跡,展現美國從一個落後殖民地走向世界頭號強國的冒...more
瑪雅文明湧現了若干個取得燦爛文化成就的城邦,其中位於瓜地馬拉北部的蒂卡爾是瑪雅文明最早、最大的神殿遺跡,它坐落于原始森林中,如今它已成為參觀量最大的瑪雅遺址之一。 本書的作者憑藉數十年的發掘...more
美國歷史學家小約翰·沃馬克所著的《薩帕塔與墨西哥大革命》(Zapata and the Mexican Revolution)雖然寫于1968年,但至今仍舊是認識薩帕塔這位拉丁美洲大眾偶像的核心書目。沃馬克是美國拉美史研究的代表人...more
1521年,一個龐大的帝國隕落了。阿茲特克人在中美洲統治了約200年,但西班牙人步步逼近,渴望將這片新大陸據為己有。阿茲特克豐富的文化和整體文明在此終結。但即便如此,阿茲特克文明的遺產依舊存留至今...more
本書是筆者計畫完成的美國酒史三部曲的第一部,涵蓋了殖民地時代與合眾國的初期階段。酒在這個歷史時期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可謂居功甚偉。它關係到殖民地人的生死存亡、美國革命的最初起源、西部農業商業化...more
從公元11世紀起,許多探險者競相踏足這片無主之地。幾個世紀之間,它遭遇英法殖民者的激烈爭奪,成為歐洲和北美對抗的中心戰場,直到1867年成立責任政府,加拿大正式作為獨立國家走上世界舞台。 本書以詩...more
本書是一部關於1830年至1910年間美國政治和經濟轉型的顛覆性作品。作品聚焦於美國南北戰爭前後80年的歷史,講述了美帝國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歷程,介紹了工業資本家、金融家和無產者,奴隸主和奴隸...more
這是一部反思美國現代社會轉型和改革歷程的偉大經典,是美國著名歷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開創了政治文化史的寫作範式,曾獲1956年“普利策歷史獎”,被譽為“關於20世紀美國歷史的...more
1945年8月6日8時16分02秒,人類歷史上第一枚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被引爆,爆炸當量相當於1.25萬噸TNT。3天後,原子的偉力降臨長崎。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兩枚不起眼的炸彈為死傷人數過億的...more
到19世紀後期,美國富人和窮人幾乎每頓飯都期待能吃到高品質的新鮮牛肉。美國的牛肉生產已經從小規模的當地語系化經營轉變為遍佈全國的高度集中化的產業。這本書講述了關於誰將從這個新產業中獲得好處,以...more
本書是瑪雅學泰斗邁克爾·道格拉斯·科的經典之作。書中,科不僅介紹了瑪雅古文字的相關知識、破譯歷史,還以一種內部視角,以“瑪雅古文字是象形文字”這一觀念的建立、固化、鬆動、潰敗為線索,生動地講述了...more
一本美國文化史。它是由一位留學美國的中國學者撰寫的,作者是一位地理學家,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地理資訊科學專業,現在威斯康辛大學麥迪森分校攻讀地球科學博士學位。 他在美國求學的近十年裡,開車...more
在太空時代的黎明,地球軌道飛行技術的突破是令人驚嘆的獨創性壯舉,但這種尖端技術無疑打破了當時微妙的全球力量平衡……在登月50年後,歷史學家羅傑·勞尼厄斯在本書中回顧了太空競賽的歷史,引人入勝地探...more
本書從普通民眾視角入手,將地理、文化、政治、軍事、外交、社會和經濟巧妙地交織在一起,講述了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的發展進程,回顧了普通美國人如何隨着歷史變遷,經歷挫折、抗爭,在世界觀、性格和...more
《瑪雅史》為美國知名考古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教授羅伯特·J.沙雷爾和學者洛·P.特拉克斯勒合著的瑪雅文明史研究巨著。作者拋棄了出版於1950年代的學者西爾韋納斯·莫利《瑪雅三千年》的傳統版塊講解...more
基於大量原始資料詳細研究了四位元重要總統所說的謊言:佛蘭克林·羅斯福與雅爾達協定、約翰·甘迺迪與古巴導彈危機、林登·詹森與第二次東京灣事件、羅奈爾得·雷根與1980年代的中美洲。阿爾特曼從實用性的角...more
本書是一本墨西哥的簡易指南,本書敘述了從前哥倫布時代開始,經過歐洲的入侵及殖民,到新西班牙在19世紀的崩潰以及共和國建立的墨西哥歷史。結合對墨西哥在政治、社會、經濟以及文化歷史的綜合描述,本書...more
本書是一部介紹人類學家弗朗茲·博厄斯早期學術經歷的傳記。作者路德·穆勒-威勒通過梳理研究博厄斯於1883-1894年出版及發表的關於因紐特人和北極的作品,還原了後者最重要的一個人生階段,即在這十年中,博...more
古阿茲特克文明是墨西哥古代阿茲特克人所創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佈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於14世紀初,1521年為西班牙人所毀滅。阿茲特克是古代墨西哥文化舞台上最後一個角色...more
本書已收入“地區研究叢書”,該叢書系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本書展現了人類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即在16世紀,拉丁美洲是如何在新的文明相遇中誕生的。從15世紀的帝國黎明,到16世紀的征服時代,再到19世紀的帝...more
這本書用一個全新的框架來講述美國邊疆史,作者強調了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產生,是促進合作和化解衝突的關鍵。最終馴服西部的,是普通人之間的日常交往孵化出的法律制度,而非西部片描繪的英雄與壞人的對峙...more
瑪雅人生活在拉丁美洲的叢林之中,開創了偉大的瑪雅文明。瑪雅文明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和神秘傳說。本書記錄了瑪雅人的文字、先進發明、宗教獻祭儀式、迷人的藝術品以及摧毀瑪雅城邦的殘酷戰爭。書中也收...more
本書從南方的視角剖析了南方一些州脫離聯邦的原因及美國內戰的本質,犀利指出奴隸制並非美國內戰的根源,翔實地敘述了內戰爆發的原因、戰爭前夕南北矛盾的性質、戰前準備及戰爭的進程與影響。 傑弗遜·大...more
拉丁美洲在地理上通常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島。本書梳理拉丁美洲從遠古到現在的發展歷程。作者把拉丁美洲上下古今的歷史劃分為五個發展時期:1、古代時期從遠古至...more
本書為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的一種,本書介紹了中美洲從16世紀至當代的歷史。中美洲各國具有相似的特點,比如相似的地貌特徵和氣候條件、類似的被殖民歷史、相近的文化傳統,等等。基於這些共同特徵,中美洲各...more
本書是介紹中美洲考古學和文化的權威讀本,涵蓋了從史前到殖民時代完整的歷史。2005年首版獲得美國考古學會圖書獎最佳圖書。這是該獎唯一一次被授予一部世界主要文化區的通史著作。此中文版由最新第三版翻...more
墨西哥,全稱墨西哥合眾國,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伯利茲、危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為美洲面積第五和世界面積第十四的國家...more
剛進入20世紀的時候,美國的大豆產量少到沒有人費心去統計,而到了2000年,大豆成為這個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僅次於玉米。來自中國的大豆,如何從鮮為人知變得在美國農場、文化和烹飪中無處不在...more
《魂歸傷膝谷》為美國作家迪伊·布朗的代表作,是一部展現印第安人淳樸頑強和美國西進運動血腥殘酷的不朽名著。通過整理目擊者的敘述、部落的歷史和其他檔案文件,作者從美國印第安人的角度彙編整理出一部...more
隨著美國獨立戰爭的結束,各殖民地宣佈脫離英國而獨立。美國把目光轉向西部,奪取這片廣闊土地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美國西進運動》一書將揭示這些野心勃勃的定居者所面臨的阻力——從原住民到不利地形,探...more
《時空家園》是一部研究歷史的學術著作,是追溯原住民歷史的一段旅程,也是探尋原住民歷史意識的一段旅程,共有六篇。本書描述、分析了大變革時期影響加拿大原住民斯道羅民族社會發展的內外因素,所涉史料...more
1890年的美國,正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紅利吃盡、產能過剩、老牌列強林立、國內利益集團壟斷……然而,這也正是美國崛起關鍵十年的開始。但與以往任何國家都不同,美國走上了一種新型帝國之路:它不直接掠奪...more
《潘恩與革命時期的美國》是當代著名史家埃里克·方納的成名作之一,自出版以來就成為研究美國早期史的必讀經典。作者深受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社會史以及美國“新勞工史”的影響,試圖從潘恩的生平際遇和多本著...more
在《門外之民》中,著名歷史學家、“工匠研究教父”阿爾弗雷德·F.揚挑戰了正統敘事對美國革命時期“大人物”的強調,探究了技工、主婦等在政治權力之外的普通男女在決定事件發展方面的作用,他們對美國“建國者...more
本書詳細解讀了1841年到1850年間美國從法屬路易斯安納往西到太平洋流域的領土擴張歷史,指明了為西進運動帶來推動力的真正力量,以及這些力量是如何運作的,也論及對西進所涉及的文化現象、社會結構的變化...more
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具有影響力的政治學名著之一。《決策的本質》原作以獨特的視角審視了冷戰時期的關鍵事件。此經典著作的第二版不僅僅是修訂,更是重寫:重新解釋了古巴導彈危機前後的理論及事件;也融...more
從西元11世紀起,許多探險者競相踏足這片無主之地。幾個世紀之間,它遭遇英法殖民者的激烈爭奪,成為歐洲和北美對抗的中心戰場,直到1867年成立責任政府,加拿大正式作為獨立國家走上世界舞臺。 本書以詩...more
南北戰爭是美國第一次得到大規模影像紀錄的國家經歷。這本圖文書中的資料由史密森學會提供,該學會成立於1846年,包括19座博物館和9個研究中心,南北戰爭紀念品就包含在其大量藏品中。 這本書綜述了戰爭...more
近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移民政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轉向收縮、封閉、排外。如國會山騷亂事件所示,美國種族、宗教、政治問題在過去三個世紀的醞釀之後,終於在近年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而這也牽動著美國...more
城市化是許多世界大國曾經或正在面對的問題。本書以波士頓為個案,分析了1880—1970年代近一個世紀里美國的城市化問題。本書顛覆了許多有關美國發展的神話和假設,指出世人以為的波士頓,只是其中5%人口的...more
本書是巴西記者勞倫蒂諾·戈麥斯撰寫的通俗類歷史著作,講述了葡萄牙若昂六世流亡巴西並再造巴西的故事。19世紀初期對歐洲王室來說是夢魘與恐懼交織的時代。那時,國王和王后受到迫害,被監禁,被放逐,甚...more
本書將通過重點講述科潘古城遺留下來的石碑、雕刻的文字符號以及競技場等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帶我們了解科潘古城的歷史文化,探尋神秘科潘古城的失落之謎。...more
“9·11”事件之後,澳大利亞知名暢銷書作家唐·沃森歷時超過半年,行程39000多公里,完成了橫跨美國大陸的腹地之旅。通過敏銳的觀察、靈性的對話和深入的思考,沃森探索了這個對他自幼便產生巨大影響的國家,...more
這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歷史,它改變了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面臨革命。1917年3月5日,伍德羅·威爾遜在他的第二次就職典禮上宣布:“我們不再是一群鄉巴佬了。”他在美國加入第一次...more
本書從軍事、外交、政治、社會及知識層面,概要性地講述了美國革命及新國家誕生的歷史,重構了18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那些☆終導致革命發生的騷亂事件,以及波士頓茶黨和“自由之子”在推動從抵制到全面反抗過...more
17世紀,一批批英國移民者橫跨大西洋,經過漫長而凶險的航程,湧向北美大陸。他們有各自不同的目的,或追求財富,或渴望自由,或效忠國王,或想改變命運……狂熱的克里斯托弗·紐波特,懷揣發財夢,瘋狂地在...more
本書主要研究了殖民主義給哥倫比亞印第安人社會帶來的影響,以及當地印第安人運用薩滿教進行的“治療”行為。 全書由“恐懼”和“治療”兩大部分組成,作者以大量文獻資料和自己的田野調查資料指出,殖民主義和...more
象徵奇跡的摩天大樓建成之時,即是一國經濟行將衰退之日?無休止地建造摩天大樓才能彰顯與守住舊金山世界級城市的地位?無休止地建造摩天大樓是誰的主張、契合了哪一群體的期望與利益?本書講述了20世紀70年...more
美國內戰結束後的1865年至1877年,史稱“重建時期”,這段時間重建的不僅是南方經濟,更是整個美國的民主,其餘波在100年後的1960年代乃至今天的美國依然存在。 道格拉斯·R. 埃格頓在探索美國的州和地方政...more
《美國的分裂》追溯了美國曆的三次移民高潮和它們在美國引起的排外主義浪潮,審視了一個又一個多族群的經驗教訓,指出美利堅民族的經典形象——種族、財富、宗教和國籍被“大熔爐”同化——正在被讚美差異和放棄...more
二戰中最慘烈的步兵交鋒,一群美國大兵在陰森恐怖的森林裡為祖國而戰,為手足而戰為自己而戰的熱血故事。 1944年11月16日,美軍第22步兵團鬥志昂揚地開進了德比邊境的許特根森林,希望打通到達魯爾河的道...more
這是一本極具啟迪意義的思想史研究之作。其主題聚焦西部作為農耕烏托邦——19世紀美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世界花園”神話——的興衰。史密斯教授在研究中恰如其分地融匯了不同領域的素材,尤其重要的是,對於親身...more
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內戰的發彈落在了薩姆特要塞——美國曆為血腥的戰爭拉開了帷幕。僅僅四年時間就有60多萬人被殺。本書探討了衝突的起因,包括引起爭端的奴隸制問題,北方維持聯邦統一的努力,以及南...more
在本書中,作者Sarah Churchwell描寫了20世紀美國人對於兩種靈魂的激烈鬥爭,令人驚歎。爭論的焦點在於“美國夢”和“美國優先”這兩種不同的美國發展願景。“美國優先”總是與權力主義和白人優越性聯繫在一起。...more
有文字記載的瑪雅人的故事已經流傳了1600多年。事實上,早在西元4世紀初,瑪雅人就已經開始在石碑上刻下他們最早的記錄。 瑪雅人以這種方式記錄了自己1200餘年的歷史(西元320年—西元1541年)。儘管我們從現...more
巴拿馬運河一直被視為美國在20世紀的輝煌成就:憑藉在政治、經濟和技術上的現代性,美國征服並改造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成為西方“文明”治理的“落後地區”的標杆專案。然而這一文明與技術的成果像是修辭上的勝...more
本書徹底顛覆了美國例外論,以大膽的、全新的全球視角來看待美國的歷史。論證美國和其他西歐國家遵循了類似的發展軌跡,走上帝國擴張道路,成為全球化力量的仲介。 作者以全球化的三個階段分析美國歷史。...more
本書是一本關於巴西的通史。作者對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如航海日誌、旅行記錄、政府報告、莊園主筆記、叛亂檄文等等,進行抽絲剝繭般的提煉,按照歷史進程,從大航海時代講起,勾勒出巴西歷史的輪廓,突出...more
《歷史的碰撞:1493》前傳、美國國家科學院傳播獎2006年度獲獎圖書、《世界簡史》作者麥克尼爾推薦 500年前,哥倫布到訪之前的美洲大陸究竟是個什麼模樣?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 長久以來,對於哥倫布抵...more
你無法用平靜的語氣去談論一個一生追求轟轟烈烈的人;談到玻利瓦爾,你必須站在山巔之上,或立於雷電交加之中,或緊握自由的拳頭、腳踏暴政的屍體。——何塞·馬蒂 “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領導六個南美國家擺...more
張五常作序推薦。產權理論與經濟史的實證典範之作。對於產權如何形成,霍布斯和盧梭提出了社會契約論,加州淘金熱則提供了難得的實例。 淘金熱是美國西進運動史上的重要一環,當年的加州尚無政府管轄,似...more
19世紀美國西部拓疆的歷史,全程伴隨着與印第安原住民的激烈衝突。這些規模大大小小持續數十年的武裝衝突,被後世總括為 印第安戰爭 。 本書以通俗的文筆全面記錄了“印第安戰爭”的緣起、發展、高潮與落幕...more
阿蒂卡監獄是紐約州最臭名昭著、戒備等級最高的監獄,1930年代啟用,到1971年爆發囚犯起義時,從未經過現代化改造。設施老舊,卻人滿為患;2000多名囚犯只配了2名醫生,囚犯飽受病痛折磨,精神更是緊繃;...more
《反革命》一書是美國傑出的政治理論家、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和政治科學教授伯納德·E.哈考特對當代美國人敲響的警鐘。本書追溯了反叛亂戰略的歷史性變革: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阿爾及利亞、越南等地的反殖民...more
在本書中,秘魯裔作家瑪麗·阿拉納用豐富的歷史資料和扎實的紀實寫作將三位當代拉美人的故事與拉丁美洲過去千年的歷史無縫編織在一起,從而闡釋了自前哥倫布時代至今,定義拉丁美洲的三個恒久主題:來自外...more
本書是一部講述美國種族問題的上乘之作,是有關美國種族暴力深刻根源的血淚控訴。 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佐治亞州福賽斯縣是一個大型非裔美國人社區所在地,其中居民包括部長和教師、農場主和農場工人...more
從人類能夠駛入海洋開始,海盜就出現了。任何一種文化、任何一個國家,只要它的船隻在海水中放下過一支槳、在海風中升起過一張帆,它就肯定與海盜鬥爭過。作家埃裡克·傑·多林以地理大發現時代為背景,生動...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