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空間就是性別

空間就是性別

  • 作者:畢恆達
  • 出版日期:2004/09/30
內容連載 頁數 1/2
最近流行懷舊風,鳳飛飛、黃鶯鶯、羅大佑、費玉清等歌手都開了個人演唱會,且場場爆滿;連五年級的同學都在報紙副刊撰寫起憶兒時的青春記事簿。而我成長於四○年代台灣的鄉村,家裡沒有電視,陪伴我度過每一個週末夜晚的是廣播劇,小學老師是當時可以想像未來職業的極限,女性主義是一個還未出現的名詞。

一路從國中考上高中、大學,順著前人行走的軌跡,男生應該讀理工,按照分數分發考進了台大土木系,轉眼要升大四,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不想當一輩子與電腦、混凝土為伍的土木工程師,於是選擇土木研究所中最接近人文社會科學的都市計劃組就讀,以高層國宅的鄰里關係為題進行碩士論文研究,竟就一路轉至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環境心理學。

第一年的研究方法與詮釋學課程開拓我學術的視野,身邊黑人、窮人、女人、同性戀者圍繞的學習環境,啟發我從邊緣位置看待社會的觀點,從此不再相信知識存在一個阿基米德點,可以站在那裡舉起整個地球。受到知識社會學、詮釋學影響之際,是大量閱讀女性主義著作,才讓我得以把哲學思辯與經驗研究連結起來。如果男人有月經、精子求愛、社會科學中的性別歧視等文獻,帶給我深沈的震撼。只是當時身處異國,女性主義於我,大致還是思想的啟發,我並未立志從事性別研究,因此錯過CUNY婦女研究學程的博士課程,博士論文也沒有從性別的角度進行分析。不過事後回想,選擇以日常生活的物作為論文研究主題,以深入訪談作為研究方法,其實暗中已與女性主義不謀而合。回台灣任教之後,帶著性別之眼,開始大量閱讀發生於自己生活周遭以及社會事件中的性別意涵。

處身於工程領域的學院,身邊的教師幾乎都是男性。工學院的系所主任會議中只有二位女性參與,然而一位是院秘書,一位是負責記錄的職員。母親也告訴我她從小在「豬不肥,肥到狗」的社會中,課業的優異表現遭到漠視,以致考上師專卻無法就讀而被迫留在家中養豬的性別歧視經驗。此後,開始投入性別與空間的研究領域,從住宅空間、公共街道、廁所、運動,一直到男性研究,而報紙「環境觀察」專欄寫了半年之後竟成為「性別觀察」專欄。《空間就是性別》就是我這十餘年來,閱讀、研究、實踐性別的成果。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