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郭台銘與富士康

郭台銘與富士康

  • 作者:徐明天
  • 出版日期:2008/07/28
內容連載 頁數 7/12


不惜成本購買好機器

一九八○年,鴻海進一步擴充中和連城路的工廠來生產家電產品零組件,並且成立了化學電鍍部門。
一九八二年,鴻海終於在土城中山路買下了自己的廠房。這間廠房占地約二、二○○平方米,主建築物是四層辦公室和三層廠房,廠房區隔成「沖壓廠」、「模具製造廠」、「電鍍廠」、「插座接頭零件裝配廠」、「D型電腦連接器裝配廠」及「倉庫」和「餐廳」等。不過,廠房面積不夠大,射出成型還要在外面另行租廠房。
除了擴建廠房,郭台銘還盡力購買國外最好的設備。一九七九年,郭台銘就認識了美國最大的遊戲機公司亞泰瑞公司的採購人員方國健。亞泰瑞是鴻海的第一個海外客戶,郭台銘一直想跳過代理商和亞泰瑞直接做生意,但這要冒得罪中間商的危險。有一次郭台銘聲稱:「我有『祕密武器』,能把產品成本一舉大幅下降到『嚇死人』的地步。」後來有一天,郭台銘神祕兮兮地把方國健他們帶到板橋廠二樓,向他們展示了一臺圓形機器,它利用震動來推動螺旋軌道上的頂針,並調整為同一方向,然後再落入塑料質連接器的針槽裡,可以省掉用人工一根一根插針的費用,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這種機器還能保證產品品質。就連方國健這樣見過大世面的人,也為鴻海有這樣先進的設備而稱奇。
一九八三年,鴻海購買日本設備,生產電腦業使用的電腦連接器。一九八四年,為了建立金屬電鍍單位,直接從美國引進全自動連接線選擇性鍍金設備和電鍍檢測設備,花費了將近二五○萬元人民幣,大約是鴻海當時營業額的十分之一。
一九八六年,購買瑞士高速連續沖床,進一步引進日本精密機械製造設備和技術。
一九八七年,鴻海一口氣再投資了二、五○○萬元人民幣,買了四十八部第四代電腦自動化伺服塑料射出成型機。當年鴻海的資本額也不過四、五○○萬元人民幣,這筆投資超過資本額的一半。接著郭台銘又連續從美國引進自動化裝配生產設備,成立了「自動化研究部門」,進行「連接器前段加工的自動化」和「Cable測試儀器」及「Cable去皮機」的自行開發和製造。
當時鴻海購買的九成設備都是外國設備,而外國設備的價格比本地貨要高出一倍以上,但由於許多零件屬於「高硬度玻璃纖維特殊工程塑料」,所以郭台銘寧願選購更耐磨的機器,而國外機器除了耐磨性佳,也更為精密,壽命也比較長。郭台銘認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引進海外管理理念

引進國外先進的機器設備,大大提升了鴻海的加工能力,同時,鴻海也在悄悄做著另一件事情——提高管理能力。郭台銘強調:「跆拳道打得好,一定是馬步扎得穩。你知道少林寺和尚武功千變萬化,是過去多少年挑水上山的結果嗎?」
和引進設備相比,提升管理是看不見的慢功夫。郭台銘的辦法是鼓勵員工直接實驗摸索。「學習的方法,就是在工作中學習,學習後工作。」
鴻海提高管理的方法,也是從國外公司引進的。日本的設備好,管理也不錯。一九八八年,鴻海推行了日本的「5S」管理,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上下工夫。同年還以「色管理表」首度獲得宏碁公司「衛星體系工廠」第二名的成績。
那時候,郭台銘經常借機會找一些國外大公司的高階主管聊天,向他們請教企業管理的思維方式以及外國公司的運作體系,常常一聊就是幾個小時,表現出一副求學若渴的態度。
鴻海也重視引進國外的現代管理手段。例如,與美國迪吉多和麥克唐納公司簽約引進了CAD/CAM軟體系統,用來進行管理和成本控制,降低生產成本。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力投資培訓員工,提高員工素質。例如一九八七年,鴻海公司支出二一九萬元人民幣作為教育訓練總經費,占總營業額的一.六七%。也在這一年,員工總人數為一、○○○人的鴻海派到國外受訓研習的幹部即超過二○○人次。一九八八年,由於員工教育訓練方面的優異成績,鴻海還獲得了臺灣工業總會頒發的「教育訓練績優廠商獎」。郭台銘認為:「訓練工作是公司成長最主要的基礎。」
一九八八年,鴻海員工人數達到一、○○○人,營業額正式突破二.五億元人民幣。這一年鴻海第一次設立「世界級企業」的目標。這時鴻海經過了十多年的淬鍊,已不再是當年那家擔心撐不過明年的小公司了。
一九八九年,鴻海繼續獲得神達電腦「免檢入庫合格」的供貨商資格,以及宏碁頒發的「優良協力廠商」獎。這一年,郭台銘對內公布了「二十二職等」的晉升管道,稱做「職務系統前程規劃制度」,強調借著人事公平、公開原則,讓員工瞭解自己在公司內的職務晉升之道、預知自己前程,同時,也借著這項前程規劃制度,瞭解公司的發展目標。這也是鴻海內部走向制度化的最重要一步。
鴻海的管理日新月異,逐年提升。

臺灣交通銀行雪中送炭

中小企業遇到的困難中肯定少不了資金的困難。
「我想任何企業的經營,都會有順境,也都會有逆境。在逆境時,尤其需要銀行服務……如果經營不好,不一定是公司經營方法不對,有可能是時機不好,所以我們更希望銀行瞭解企業的困難,提供資訊、加強聯繫、協助企業渡過難關。」這是郭台銘早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的一段話。由於中小企業資源不多,申請貸款困難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多少年以後,郭台銘還記得最早銀行給他支票,是一次發十張,用完再發。而郭台銘常對外界講的笑話是,當年臺灣還實行《票據法》,小企業退票,老闆要坐牢。於是有些老闆在登記註冊企業時,就把負責人的名字寫成老闆娘的。一旦出了事,老闆娘去坐牢,老闆在外面繼續張羅生意。而對鴻海之所以設在土城,郭台銘開玩笑說,是因為離當時專門關票據犯的「土城看守所」很近,萬一他因為鴻海退票被抓去坐牢,家裡探監方便,他也可以順便交代公司業務。
中小企業貸款困難,也就會對支持自己的銀行念念不忘,感恩不斷。鴻海到大陸投資以後,臺灣金融界要抽公司的銀根,郭台銘索性只留下臺灣交通銀行,其他的貸款項目都轉向海外銀行。因為臺灣交通銀行是最早支持郭台銘的銀行。
一九七九年以前,鴻海擁有的「廠房」只不過是租來的兩間小店面,根本不敢奢望走進交銀的大門申請貸款。一九八一年,臺灣交通銀行成立了中小企業服務處,開始扶持中小企業。郭台銘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找到當時中小企業處的楊襄理,沒想到楊襄理不但耐心聽完郭台銘的說明,還親自參觀工廠。楊襄理看到鴻海的模具做得比別人小而精密,於是很快就核准了郭台銘的貸款申請。
一九八六年,郭台銘接到大量訂單,需要擴廠,於是再次向臺灣交通銀行申請貸款。當時第一線經辦人員要求鴻海提供更詳細的資料,而郭台銘希望能親自和張天林經理做簡報、向他介紹鴻海的計劃。張天林人很嚴肅,提的問題也很尖銳。彙報完了,張天林說一星期會有回音,結果四、五天就核准了。
這是一筆很關鍵的貸款,用這筆資金,工廠從六、六○○平方米擴增到一三、二○○平方米。當時整個投資金額是一.七五億元人民幣,因為這個廠整合了電腦生產一貫作業。宏碁董事長施振榮曾評價說:「鴻海不但是全臺灣第一,即便在全球較大的連接器領導廠商中可以與之相提並論的,也不超過十家!」
郭台銘之所以能夠獲得臺灣交通銀行的貨款,主要是因為他的信譽,及每一筆貸款使用的效果都非常好。因此,交通銀行的內部刊物還專門採訪了郭台銘,把鴻海列為銀行的優秀客戶。
郭台銘獲得貸款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總能繪聲繪色地描繪出公司的藍圖,打動銀行業務人員的心。並且,他的藍圖總能實現。因此,銀行都願意跟他打交道。

12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