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4年博客來端午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新興外語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答案卷上可以給個愛心符號嗎?

  「你可以用『由於』二字來造句嗎?」

  小學二年級的國語課,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結果有孩子回答:「章魚跟『魷魚』都要沾醬油來吃。」

  這不是很棒嗎?孩子雖然缺乏經驗,卻努力動用自己貧乏的智慧來了解這個世界。

  這答案看起來像是白痴造句法,但這也正是「不受常識限制的彈性思考」。

  但是孩子進入學校體系之後,受到對與不對的二分法學習洗禮,漸漸沒有自己解釋世界的空間了。

  孩子的環境適應力相當驚人,學校卻利用這種能力,讓孩子學習如何以最快速度拿高分。只要記住事先準備好的答案就能得分,大腦自然會全力強化模式辨認能力。

  越是優秀的孩子越有這種傾向,他們的成績雖然好,卻缺乏想像力。反之,無法跟上老師教導模式的「非資優生」,卻能保留自己解釋、理解世界的思考方式,所以總是能用脫序的發言逗大人發笑。

  當我們看到這些非資優生的考試答案卷,可能不時要沉思一下:這種答案可以打○嗎?

  打分數的不乏第一線教育者。有位物理老師在孩子的空白答案卷上打了圈。因為問題內容是「如果沒有摩擦力會如何?」沒錯,如果沒有摩擦力,鉛筆芯就無法在紙張上留下黑色痕跡,自然也無法寫字。

  學生可能只是單純不知道答案,所以繳白卷。但是老師這樣做,就能讓他永遠記得「摩擦」的知識。你也會發現,有些考題其實繳白卷也算正確答案。

  其實教育人類如此重大的工程,本來就不該靠機械式的○╳決定,而應該注重找出答案的過程,以及過程所包含的意義。所以分數不一定要是○╳,也可以是☆、♡等各種評價才對。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