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泥花散帖

泥花散帖

  • 作者:馮傑
  • 出版日期:2011/05/27
內容連載 頁數 4/6

辣椒是窮人的饞

傳統畫家在畫《清白圖》時,畫完白菜,餘興未盡,就在一邊添上幾支辣椒。若幾尾紅魚。般配。辣椒屬平民日子裡的道具。

那時我們家貧樸,辣椒的辣就像生活中的味精。是點睛之筆,讓人們忘記日子裡的苦與艱難。走在鄉村,冬天屋檐垂落的一串紅椒分明有讓人鼓起向上的勇氣。

從形狀上看,柿子椒算是素椒,「狗尿椒」是最辣的,「朝天軸」是辣中的極品,一般用於觀賞,極少有人敢吃。用途可多作爲鄉下人打賭的道具。

辣椒下來季節,姥爺用鹽水泡滿滿一缸青椒,吃飯時,就隨手撈出幾個,算是最好的菜。看到姥爺這種吃法,我就也撈一支青椒效倣,卻不得不叫喊苦辣。那種辣,繞樑三日。有時沒有青椒,姥爺會將乾椒在掌中挫碎,放進碗裡。顯得更暴烈。

鄉下的日子就是這樣過去的。簡單,厚重。

我問過姥姥,姥爺爲啥那麽喜歡吃辣椒?我姥姥說過一句哲學家永遠說不出來的鄉下話:「辣椒是窮人的饞啊。」

在沒有大魚大肉的時代,我們鄉下人,就是靠這種方法解饞的。簡單,有效。它是窮人的權利,且還不用去央求他人。真不知道,沒有辣椒的日子該怎麽過?

二○○八,八,一

耿餅

耿餅,是風乾的記憶。

我姥爺稱呼柿餅爲「耿餅」,那時我沒來得及細問。只知道耿餅就是柿餅的別名。像人有乳名。

三十年後,看《儒林外史》,第一回裡記載王冕自山東歸來回家,有一段瑣碎的文字,是好文字:「打開行李,取出一匹蠶紬,一包耿餅,拿過去拜謝了秦老。」後面有注釋,才知道爲什麽叫「耿餅」。

也知道我三十年前吃過,並且瞎吃了三十年。

山東菏澤與我們那裡一河之隔,黃河爲界,河東河西。菏澤耿莊出產柿餅,故叫耿餅。耿餅以耿莊爲中心去劃半徑,因爲近,自然是要銷到我們北中原那裡。菏澤古稱曹州,當年那裡有個黃巢,和我們長垣縣的王仙芝配合,折騰了一番。這耿餅更早叫曹州耿餅,據說,在明代就是貢品。皇帝曾坐在龍椅上,一邊上朝批閱奏章一邊嚼柿餅。

耿餅特徵是小而厚,橙黃透明,霜厚無核。近似明人小品。

我們北中原鄉村集市上是這樣賣柿餅的:

先用細長的柳條將柿餅一枚枚穿起來,一串串掛在車上,我們戲稱爲像是穿「驢糞蛋蛋」。那時,我跟在姥姥後面在鄉村走親戚,我們送去杏果,來時,親戚就多回贈這樣的柿餅,叫「壓」。

至今,北中原偏僻的集市上還有這樣的賣法。古風猶存。讓我看得恍然如夢。

柿餅上的那一層白粉,叫柿餅霜,屬自然而生。常被姥姥收集起來,用紙包好,儲存到瓦罐裡。每當我爛嘴或舌頭潰瘍時,就敷上一抹柿餅霜,很快就會痊癒。

在嚴冬鄉村,吃柿餅時我先用舌尖舔舔,再慢慢收回。感覺柿餅霜就是耿餅出的一層細汗。

二○○七,九,五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