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竹久夢二的世界

竹久夢二的世界

  • 作者:劉檸
  • 出版日期:2012/06/01
內容連載 頁數 1/3
他萬喜•處女畫集出版•「子愷漫畫」
明治四十年(一九○七)一月二十四日的《平民新聞》上,有篇標題很長的記事:『青年畫家竹久夢二以其飄逸奇警的諷刺畫才,理應為本報讀者廣為熟知』。

下面是一段消息:『維納斯女神也為其心根所感動,遂把大眼貌美的可人兒許配與他。日前已舉式喜結良緣,並於牛込區宮比町四番地構築愛巢。蓋近來畫家所繪之婦人,多為明眸美女,原來皆係以夫人為模特兒之創作耳。』以不無逢迎之虞的措辭,如此煽情地報導一位畫家的婚事,微妙地凸顯了夢二之於報紙的『台柱』角色。

這位被夢二娶進家門的『 美目盼兮』 的美女, 名叫岸他萬喜(Ki s h iTamaki),是富山治安裁判所法官岸六郎的次女。他萬喜在前夫,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的洋畫家、高岡工藝學校美術教師堀內喜一死後,進京投靠兄弟他丑,在早稻田鶴卷町開了一爿小店『鶴屋』,專門經營彼時頗流行的手繪明信片。開業第五天,一位長髮、表情異樣的青年來店,問有沒有雁次郎的手繪明信片。被告知沒有後,又問可有售繪有藝伎的明信片。被告知只有圖案和風景時,青年好像有點失望,悻悻而歸。這個長髮青年就是夢二。很快,就帶了些其手繪的關於棒球『早慶戰』的明信片來寄售,為他萬喜的小店增色不少。

他萬喜明眸皓齒,身材豐滿,加上新寡孀居,求愛者甚眾。夢二一介藝青,隻身闖蕩京城,全無優勢可言。但夢二拿著戶口本向他萬喜的兄弟夫婦求婚的真誠,感動了他丑一家,終於抱得美人歸。如此,夢二結束了與窮哥們一起賃屋自炊的單身生活,進了自己選擇的『圍城』。旋即入社《讀賣新聞》,月俸十五圓,並開始在太平洋畫會研究所研習洋畫。

作為夢想靠藝術立身揚名的藝青,夢二最傾倒的洋畫家是藤島武二,據說『夢二』的筆名即包含仰慕大師之意。當時,畫家成名的惟一途徑是畫所謂『大畫』,參加官展,夢二自然也無法免俗而無視這個出世的『窄門』。但看了夢二作品的藤島卻對夢二說,你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不妨照這路子畫下去。這對一個未受過專門藝術教育的在野藝青來說,可謂莫大的鼓勵。從此,夢二徹底放棄了以參選官展而出世的『龍門跳』之想。

擁有了『專屬模特兒』的夢二,很快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的美人畫,這種後來被稱為『夢二式美人』的作品,風靡了大正時期的東洋社會。其特徵,用日本美術評論家大木惇夫的話說:『夢二所畫的年輕女性,無論哪一個,都長著惆悵的臉,眸子大而圓,眼睫細長,那種明顯的夢想型、腺病質的樣態,好像馬上就要折斷似的,有種難以名狀的易碎之美。』其實,他萬喜本身,就是這種易碎的、但本質上卻是強悍的性格(或者說易碎的外套裡面,是強韌的芯子)。

『鶴屋』很快成了年輕人的沙龍,文青藝青,俊男美女,各色人等,熙來攘往。而他萬喜,這個年長夢二兩歲的豐滿、風騷、才氣煥發的女人,則是君臨天下的女王。他萬喜做作、誇張的性格和夢二的內向、善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二者相互碰撞,相互激發,越發強化了這種性格上的反差。

明治後期、大正初葉的日本,整個社會沉浸在戰勝俄國,『升級』為亞洲第一強國的自負中,連青年女子都流行把劉海誇張地蓬起、露出額頭的髮型,並為紀念攻陷旅順而美其名曰『二○三高地』。看上個世紀初的老照片,當時東京日本橋、銀座的大街上,滿街淨是撐著遮陽傘、蓄『二○三高地』式髮型的摩登女郎。夏目漱石發表了傳世之作《我是貓》,上田敏翻譯了詩集《海潮音》,女性雜誌《婦人畫報》出版發行,日本YWCA創立⋯⋯自明治維新始,積兩代人之功不懈攝取、消化、吸收的西洋文化,彷彿一夜之間突然遍地開花,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開放的空氣,把東洋社會帶進一個後來稱為『大正民主』的新時代。

夢二和他萬喜忙著參加各種派對,有時甚至會在化裝舞會上折騰通宵。夢二心中深藏已久、連自己也不自覺的某種朦朧的渴望漸漸甦醒,但日常、瑣碎的婚姻生活顯然無法滿足。另一方面,他萬喜過於開放的性格和氾濫無度的愛也傷害了夢二。據說,一度頻繁出入夢二家的文青、後成為作家的浜本浩十八歲時,曾受到過體態豐滿的他萬喜的誘惑。而她與美少年、後成為著名畫家的東鄉青兒發生關係,雖然是在與夢二分手之後的事情,但後者仍然無法完全釋懷,不過這是後話。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