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_領券
內容連載 頁數 2/4


看看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有多少的關係,諸如親子、伴侶、朋友、同事、伙伴、部屬之間,發生的真實互動情況,當一個人表露自己內在的感受與對於一個經驗的體會時,他此時需要的是一份情感上的理解與支持,或是一份共鳴與連結,但另一個人常是有聽沒有懂的自顧自的回應;表面上是在聽,但內在卻是不斷的分析與評價,以至於當聽到一個段落,傾聽者自認為已聽到「事情」的重點,或是問題的關鍵點時,就開始給予評價式、分析式的回應:像是「你想太多了啦」「你之所以有困擾就是太閒了」「你根本是在庸人自擾,這種事有什麼好在意的」「如果覺得不喜歡不高興,那就不要做了呀」「你就是太沒用,硬不起來,才會一直被欺負」……

這些聽起來像是關心的話語,卻是很令對方感到挫折與沮喪的回應。因為沒有站在體會對方感受的根基上來理解來龍去脈,去給予同理心的回應。

我與你同在

如果一段關係沒有同理心的存在,我們可以大膽斷言,這段關係必然會有許多衝突與對立,甚至是疏離、難以親近的關係。久而久之,關係會漸漸有了冰點,漸漸產生一種不如不說、不如不交談的冷漠感。

然而,要有同理心能力的關鍵,是一個人也要願意去感受與理解自己的情感,並且願意坦誠覺知。對自己的感受誠實者,便能對自己的情緒歷程、情緒感受有所經驗,有所面對。反之,若採取壓抑或漠然的態度,則是對自己的情感經驗一無所知,也無法細緻的理解自己的情緒歷程與原由。當他人在表達情感經驗時,自然也會對他人的情感歷程與情緒反應無法體會、未能理解,甚至感覺到莫名其妙,而任意批評或否定。

台灣社會對於同理心(也是一種情緒智慧)的忽視,以致我們在成長歷程中失去許多發展同理心能力的機會。而無法具有同理心,對於關係的傷害與影響是很巨大的。我們都期待與渴望在關係中被理解、被懂、被接納,如果我們在關係中所進行的分享與表達,不僅沒有讓我們關係之間更靠近、更相互理解,反而接收到更多的評價與論斷,我們一定會對這樣的關係感到不安、沮喪,與挫折。

同理心的存在

當同理心能在關係中存在,被彼此體驗,關係才能透過被懂、被理解與被接納的歷程,不斷的經歷著滋養。

感情,是需要滋養,需要灌溉,需要呵護的。

如果,關係中有一人始終感受不到對方的同理心對待,漸漸的,他也會開始拒絕以同理心對待對方。其實,人與人之間是一種相互的影響,與相互循環的歷程。我們收到什麼,就會給出什麼;我們得不到什麼,也會無法給出什麼。

而人與人之間,也很常見所給出與想獲得的有所落差與失誤。

像是常見父母給出的是物質、金錢,卻想獲得孩子們的愛與體貼。這是一種很失誤的觀點及行為。當父母以給出物質與金錢(往往這是上一代自己小時候的缺乏與渴望)來表達關懷與照顧時,孩子接收與感受到的是物質與金錢帶來的感覺,像是感到好用、想追求更多的享受、可以任意使用物質等等,卻不是接收與體會到來自「父母」的愛或關懷,或情感交流的感覺。

可是很多父母,卻是在努力工作,提升家庭物質享受能力的同時,感覺到疲累與犧牲,而想要跟孩子要一種感謝,或是一種貼心,希望孩子可以來聆聽自己的心情,或承接自己的情緒,以作為對父母親犧牲付出的回報。

這很弔詭不是嗎?

人和人的連結

孩子成長的早年階段,不一定會渴望物質的豐厚或名牌物件,他們要的是陪伴、情感連結、愛與安全的感覺。但是當家庭的大人難以提供與回應,只是不斷的加深孩子去體認物質世界的重要,大人的辛苦與忙碌也是為了給孩子豐厚的物質生活時,漸漸的,孩子會將對父母親的情感需求割捨,並且慢慢的與物質產生連結,在一點一滴的影響下,孩子更熟悉的是物質,更習慣的是與物質的接觸,而非是人或情感。

這是上一代給的訊息,潛移默化,無從迴避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這四十年來台灣追求物質生活條件與物質享受的影響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薄弱與疏離。人與人之間好似都剩下條件與需求供應的交換,情感的連結與愛的分享越來越少。

而在這樣的塑造下,人們也誤以為建立關係與維繫關係的方式是透過金錢或物質。所以諸如建立友誼、建立伴侶關係、建立任何親密情感,也沿用了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所體會到的,唯有我們有能力給予物質條件或金錢,別人才會需要我與肯定我。而當我們給出物質與金錢時,內心想要獲得的卻是心理的需求,像是價值感、自尊,更多人想要在關係中獲得重視、被在乎與視為唯一的感覺。但是,卻一次次的發現,即使付出許多金錢,給出許多物質,也沒有真的為自己換來想要的愛與重視。甚至好像被對方利用似的,只有當對方有金錢與物質需求時,才會想到我們。
4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