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暑期閱讀
內容連載 頁數 1/1
與天神耳語的天湖──納木錯湖

納木錯湖高高在上,意為「天湖」,湖面海拔約四千七百一十六米,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湖水來自念青唐吉拉山融化的冰雪。在當雄有一條公路通向那裏,約六十公里,但要翻過一座海拔五千一百九十米的那根拉山口,才能到湖邊。我們計畫上午去納木錯,下午去拉薩,既順道又不浪費時間。

車行五六公里,我們就到了納木錯景區大門,不湊巧,裏面出了交通事故,正在清理,需要等待。誰知,足足等了三個多小時才放行。汽車一進大門就開始爬山,半小時後我忽然發現,油箱指示燈顯示油箱沒油了。真晦氣,在大門口等了那麼長時間都不知道加油,現在沒辦法只能調頭回當雄縣加油,因為景區是不可能有加油站的,盲目上去,是回不來的。在當雄加好油,吃完中飯,已近下午兩點鐘了,我們又重新向納木錯湖進發。那根拉山坡度太大,汽車似乎也有了高原反應,在昨天一整天的高原行進中,發動機故障燈已顯示出來。今天,也許實在太累了,仍擺脫不了高原反應的夢魘,發動機發出怪叫的聲音,即使油門怒吼,也只能緩慢地爬動。快近山口時,忽然車子上不去了,油門已踩到底,它仍紋絲不動。情急之中,我只能一鬆一踩,採用點油門的方式,車子終於稍微有點挪動。按我們的術語就是:拳頭收回來,打出去才有力量。就這樣,一鬆一踩,汽車喘著粗氣拼命叫著,終於爬到了那根拉山口。

站在那根拉山口上,俯視腳下的納木錯湖,猶如一個形狀規則的藍寶石靜靜地嵌在山丘雪嶺之中,湛藍一片。我們急不可待地向湖邊衝去,誰知上山坡險,下山同樣如此,我不停地踩剎車,控制車速。險情也就是在此時醞釀,由於長時間地剎車,導致剎車片過熱,剎車系統突然失靈,怎麼踩剎車板也踩不下去,車速無法降下來。心慌著急,眼看與前面的車越來越近,幸虧,是一段稍平的路,我用盡力拼命踩剎、靠邊、拉手剎,終於使之停了下來,避免了一場追尾事故。下車檢查,也看不出什麼問題,只好採用褚軍老師的辦法,試著用礦泉水把四個輪子剎車片澆了個透,使其降溫。你還別說,這一招還怪靈的,重新上路,剎車基本正常了。

我們沿著湖邊公路,直接開到了深入湖中的扎西多半島。停車場離湖邊有兩百多米的路程,我們緩緩地向湖邊走去。近了,我終於觸摸到納木錯湖水了,嚐了一口,不怎麼鹹,比青海湖淡多了。平靜清澈如藍寶石一樣的湖水,似無邊的錦緞直鋪對岸雪山腳下,岸邊連綿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上空,綻放出連綿的朵朵白雲,它們不規則地或沿湖岸,或向湖的上空飄蕩。藍天白雲,雪嶺冰川,倒映其中,相互輝映,使之平添了幾分豪氣,彰顯其摩天接雲的天湖本色,朦朧著天湖與﹁神山﹂念青唐吉拉山的天神情意綿綿,竊竊私語的意境。如此高雅、聖潔、靈氣、離天神最近的湖能不成為藏族人心目中的「聖湖」嗎?

我想,納木錯的美,不僅僅體現在她與天最近的自然美,還有她的人文美。湖邊山丘高掛的經幡,隨風舞動;虔誠的拜佛者,不為遊覽只為轉湖朝聖,他們臨湖而跪,雙手合十,感激「聖湖」,寄託「聖湖」,人與湖融為一體。從科學角度來說,納木錯是兩百萬年前由喜馬拉雅山運動斷裂凹陷而形成的巨盆,後因西藏高原氣候逐漸乾燥,湖面大為縮減,現存的古湖岩線,至今仍清晰可見。正是這些緣故,納木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湖之一。

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天湖」,蹲下站起來,頭都眩暈,不是我們凡人久留之地,一個小時後,我們惜別納木錯,重上那根拉山口,開始奔向拉薩。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