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內容連載 頁數 1/12
〈魔鏡啟示錄〉
 
日前在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在哈佛演講稿成書的《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突然感覺這年頭當作家真是不容易,除了要寫出好東西之外,還要能把自己如何寫作講得頭頭是道。我佩服帕慕克除了小說寫得好,一場場演講的內容也是才思敏捷,旁徵博引。但是,讀完了他的演講,就真的能夠窺得作家那顆如裝了千瓦電流的腦袋裡,靈光如何同煙火一般炫耀引爆嗎?
 
說起閱讀與創作,那真的仍然是滿神秘的一件事,能被具體形容或理性分析的部份,絕對不足以概括這項人類數千年來一直不曾中斷的行為。
 
同樣的,讀著帕慕克,我一方面不時欽佩著他把自己的創作與閱讀做了如此精彩的鋪陳與分享,但同時也更讓我一點一點沉入了我個人潛意識中無法言說的,與文字之間四十年來的糾纏癡愛。
 
類似帕慕克這樣的大師文學講堂我也讀過不少,像是波赫士、昆德拉、卡爾維諾等等,他們的演說也都有結集成書。為什麼要讀有關他們如何閱讀、如何寫創作的說法呢?就我個人而言,通常是想獲得一些吾道不孤的驗證吧?
 
也就是說,如果我沒有類似的經驗體會,那讀起他們的說法恐怕如小和尚聽講道一般霧裡看花。因為,就算是於我心有戚戚焉,那也不是具體的,就像是帕慕克一直在強調,讀小說的樂趣是在尋找那個「核心」,但這終究還是一種文學隱喻的說法,核心的意涵到頭來還是有著個人的想像成份。
 
帕慕克還說:「因為我們忘記作者之時正是我們相信小說世界是實際的、真實的世界之時,我們相信作者的『鏡子』(這是對於小說描繪或『反映』現實的舊式暗喻)是一面自然完美的鏡子。事實上,當然沒有所謂完美的鏡子。每個讀者一旦決定看一本小說,便會根據自己的嗜好選擇一面鏡子。」
 
作者的鏡子,讀者的鏡子,鏡子中的鏡子,是不是很像是走進了鏡相迷宮呢?
 
就連帕慕克也無法不拋開隱喻。這倒讓我鬆了一口氣:本來就不可能說得一清二楚的嘛!那麼要來談關於我的閱讀,應該純屬自說自話,端看讀者是否心有靈犀與我聲氣相通就好。
 
好吧,那我也從我的「鏡子」來說起。我在選擇什麼樣的鏡子?應該是比較像童話裡的那種魔鏡,讓我可以對它說:「魔鏡魔鏡,請你快點告訴我……」
12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