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閱讀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1
節錄自〈間差社會〉
 

底下舉出韓國社會幾個明顯且絕對性的例子,加以說明筆者所提的「間差社會」結構以及形成。
 
眾所皆知的,韓國人特別注重「三緣」。
 
除了臺灣、大陸所熟悉的「血緣」之外,韓國人還特重「學歷」以及「地緣」關係,甚至在韓國語也有出現,形容出身同一所學校,互相提攜拉拔;或者是出身同一個故鄉,若有人發達,也不會忘記「內舉不避親」,雇用出身同鄉者的現象,分別以「학연」(漢字「學緣--」)、「지연」(漢字「地緣--」)來指稱前後兩者。
 
具體一點來說,韓國人大學畢業之後進入社會工作,最常被遇到的上頭前輩問的問題,就是「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萬一是出身於名牌學校(S. K. Y.,國立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三所學校簡稱),莫不讓聽者有人上人、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萬一發話詢問的學長姐剛好也出身這樣的學校,學弟妹馬上就會報上自己的「學番」(학번,學號,多在學號前二碼標示出此人於西元幾年進入這所學校就讀),然後繼續跟學長姐「認親」。當然,在職場上,這些學長姐也都會對出身同校的學弟妹特別照顧,只因為「我們」都是出身於同一所學校。
 
所以,「大學聯考決定韓國人的一生」此話不假,考上好的大學,對於韓國人光宗耀祖,保障未來的前途的想法,仍然是深深刻印在韓國人的心中。
 
繼之,「地緣」也是韓國人出社會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韓國人特愛同鄉關係。例如最有名的例子,活生生發生在韓國政壇的實例,當年韓國總統朴正熙、全斗煥和盧泰愚總統都曾經把政府要職給予他們的同鄉。而這種風氣太過頻繁,以致韓國當地人民將他們所啟用的人才通稱為「TK幫」,也就是在上位者的故鄉「大邱」(Daegu,대구)和「慶尚」(Gyeongsang,경상)兩地的縮寫。到了1988年12月,當時就職的韓國總統盧泰愚,他底下的每位資深員工有個特性,也就是都是跟盧泰愚畢業於同一所高中(地緣加上學緣)。當他的繼任者金泳三當權時,「地緣」風氣仍然盛行,因為金泳三身邊僱用的全是來自他家鄉釜山地區的「一幫子」人。之後,金大中接任金泳三之後,也不甘示弱地,大張旗鼓聘用他家鄉全羅道的人來代替釜山人。
 
從這樣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韓國最高層政治領域的「上樑」都這麼幹了,即可推想出處於「下樑」的韓國大大小小公司的人才選拔、雇用標準,一定也是八九不離十,「地緣」、「學緣」關係的發酵。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