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3/5
只要是健康的人,大家生來都能跑、能跳。只是跳躍的成績如何,會因為平日的肌肉訓練或助跑速度而改變。花多少工夫去培養品味,能不能運用自如,其中的差異就是所謂品味好壞。
 
本書也將說明培養品味的方法。
 
品味本身一點也不神祕,也並非少數人才擁有的天賦。了解方法,做好該做的事,花費需要的時間,任何人都能擁有好品味。
 
我想告訴各位,你我擁有的品味本身並無差異,差別只在於怎麼培養,怎麼運用,以及怎麼鍛鍊。
 
品味好壞攸關個人及企業存亡的時代
 
有些人認為「品味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反正自己既不是創意總監也不是設計師,從事的工作似乎也不受到品味好壞的影響,平時講到品味,大概只有挑選衣服的場合吧……。
 
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
 
我並不覺得有任何一項工作不需要品味,假使真的不需要,身為一名商務人士,品味好的人一定也比品味差的人占有優勢。
 
就像前面提過的,品味是讓無法數值化的現象呈現出最佳的樣貌,是每個人天生都擁有的能力。
 
若以水作比喻,品味就像是每個人原本都擁有的水。
 
有些人會去思考如何在最適當的時刻端出最適當的水,用理想的方式呈現。比方說,炎炎夏日,在冰涼的水中加幾滴檸檬汁,冬天則沖泡一入口就讓身心溫暖的熱茶。
 
有些人則從不在意這些,永遠端出同樣的水。比方說,三百六十五天的都是冷掉了、喝起來不太新鮮的水。
 
前者就是品味好的人,後者就是品味差的人。相較之下,誰會受歡迎一目了然。
 
再接著以水當例子來思考品味。
 
在高度經濟成長期,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價值。只要能大量、迅速端出水來,不會有人在乎品質,當然也不在乎口味或呈現方式,換言之,這是「量勝於質」的時代。
 
然而,到了高度經濟成長期的後期,大家開始追求水的品質及安全性,使得各項技術開始發展:精緻的水、乾淨的水、鹼性電解質水紛紛誕生,進入了「重質不重量」、「以技術提升品質」的時代。
 
可是技術的改良,最後仍會到達極限。隨著各個企業或國家的技術能力足見提昇,「優質的水」就成了基本的要件,一旦優質的水成了理所當然,就不會產生附加價值和利潤,整個大環境就會變成技術難以突破,企業也難以成長。
 
日本很幸運地度過了泡沫經濟崩壞後的金融危機,緊接著又有IT革命的刺激,讓社會經濟得以重生,但卻也即將遭遇瓶頸。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