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6
里卡多:在我們這波學生運動的每場會議,沒有人會否認梅利亞是我們的主席,前一個世代也是這樣認定。他是我們這個世代最偉大的成員,即便是對抗共產黨的人也是這麼想。不久前,古巴政府出版了一些論梅利亞的著作,他是那個時代捍衛蘇俄革命最傑出的人,但後來他說,他希望列寧在蘇俄的作為不會在古巴重現。追隨另一個不同歷史的國家之革命,是一回事,但事情不止於此。梅利亞說:「我們希望人們以自己的腦袋思考,而不是透過別人的腦袋思考。」我們並不想要他說的那種「被人指揮的腦袋」。不過,那樣的精神消失了,多年之後,我發現了梅利亞從來沒有在任何共產黨報紙刊登過的文章。這是一個政黨的年輕領導人,外界卻多半以為他是蘇俄路線的追隨者!
 
馬里亞特吉是祕魯理論家,也是布爾什維克的另一個支持者,卻主張要有一種不同的、原創的、無法被複製的社會主義。他將這個過程稱為「英雄般的創造」。「創造」意味著它必須有獨創性,或透過行動產生;「英雄般的」則意味著它應該透過鬥爭成形。
 
「英雄般的創造」這個詞正可以用來描述古巴革命的誕生經驗。它成形於古巴爭取主權的漫長鬥爭中,可以回溯至對抗西班牙的獨立戰爭(1868-1878,1879, 1895-1898),被迫流亡、一八九五年在戰役中捐軀的馬蒂之領導,一九三三年馬沙杜政權的推翻,接著是一九五○年代,即年輕十歲的菲德爾與里卡多的世代。這是綿延九十年的過程,其間不時遭遇挫敗。很多人會說,革命的根源還要更深遠,起自原住民戴諾族(Taino)與非洲奴隸的起義。重要的是,古巴革命是古巴的創造,而不是外國強權植入的事件。里卡多以「英雄般的」稱呼革命,因為它的確是逐級而上,將意志化為行動,與帝國主義者及寡頭執政者搏鬥的行動,這是許多代夢想家努力的成果,他們經常在「無祖國,毋寧死」(Patria o Muerte)的吶喊中捐軀。古巴主權因此是以血封印,而不是哲學命題。
 
不用說,「創造」僅能指涉誕生的階段。回到一九六○年,彼時的革命青年很少會想到自己中年或之後,會有何種英雄行徑。
 
早在革命之初,革命分子內部就出現了「權力鬥爭」。有些人認為,古巴只需要體制改革,有些人則認定非起義不可,兩者產生了尖銳的衝突。各級別的革命青年對戰術也有歧見。里卡多的朋友弗魯克托索遭遇不測,可說是個引爆點,加深了原有的歧見。里卡多與弗魯克托索在大學時走得很近,他們都參與了學生對政權的抵抗。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