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6/8

外向的共感人則相反,社交時侃侃而談,互動程度高,也能享受開玩笑的氣氛。外向者有辦法長時間待在社交情境中,不會感到精疲力竭或接收到過度的刺激。
 
一個人是如何變成共感人的?
 
許多因素都會讓一個人成為共感人。有的嬰兒來到世上時,原本就比其他孩子敏銳,那是一種天生的氣質,打從他們出生就看得出來。他們對光線、氣味、碰觸、動作、溫度、聲音特別敏感。此外,我從自己的病患與工作坊成員身上,觀察到某些類型的敏感可能是遺傳。高敏感孩子的爸媽,也可能具備相同的敏感特質。此外,教養風格也有影響。小時候如果被忽視或受虐,成人時期的敏感程度會連帶受影響。我治療過的部分共感人士早期有過創傷,例如身心遭受虐待,或是父母酗酒、憂鬱、自戀。被慈愛家長帶大的孩子,通常會發展出健康的防衛機制,但受虐兒的相關心理機制可能被破壞。這樣的孩子受到成長過程的影響,一般不覺得家人「看見」自己,認為自己在這個不歡迎敏感特質的世上是隱形的。不過一般說來,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造就的共感人,他們並未和其他人一樣學會自我保護、抵抗壓力。我們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就在這裡。亂發脾氣的人、擁擠的人群、噪音、亮光等有害刺激,都能讓我們心煩意亂,因為我們的感官超載閾值非常低,一點點刺激就會引發很大的反應。
 
共感的科學
 
目前有不少的科學發現,足以說明為何會有共感體驗。以下是我個人特別感興趣的幾種解釋:
 
鏡像神經元系統
 
研究人員發現,人腦中有一群特化的細胞負責同情心,每個人因此能夠感受到情緒,分享他人的痛苦、恐懼、喜悅。共感人由於鏡像神經元特別敏感,別人的感受會深深引發我們的共鳴。這是怎麼回事?外在事件會觸發鏡像神經元。像是另一半難過時,我們也會感到難過。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到傷心。朋友要是快樂,我們也會感到快樂。相較之下,科學上認為心理變態者(psychopath)、反社會人士(sociopath)、自戀者則患有「同理缺失症」(empathy deficient disorder,詳見第五章),也就是他們缺乏同理其他人的能力,背後原因可能是不活躍的鏡像神經元系統。我們必須小心這種人,他們無法給予無條件的愛。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