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

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

  • 作者:蔡怡佳
  • 出版日期:2019/10/25
內容連載 頁數 4/5

當心理學於十九世紀末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時,宗教曾經是心理學建立過程中好幾位重要的心理學者所關注的主題,包括被稱為心理學之父的馮德(Wilhelm Wundt)、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精神分析的創立人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以及分析心理學的創立人榮格(Carl G. Jung)。雖然宗教是這些理論開拓者的重要關注,但在心理學逐漸朝向自然科學典範發展的過程中,對於宗教心理的探究卻越來越被忽略。以課程為例,「宗教心理學」極少出現在當代心理學的課程架構之中:普通心理學的教科書很少提到宗教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相關的課程也很少在心理學系開設。這個現象與心理學的知識越來越朝向實證論的科學有關:普通心理學的知識以基礎心理歷程為基礎,企圖建構一般人之心理法則;宗教經驗很難用實驗室操作的方式探究,也難以用一般的心理法則提出簡單的解釋。除此之外,宗教經驗的「非理性」性格也和心理學之「理性」性格隱然衝突。承襲美國心理學傳統的台灣心理學界,也有類似的現象;在台灣,宗教心理學是一門幾乎不曾出現在心理學系的課程,宗教的課題也很少得到心理學家的關注。即使西方心理學界有越來越多的學者以主流心理學的立足點投入宗教心理學的工作,台灣心理學者大多仍承襲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近代學者對宗教否定或是冷漠的態度,對於宗教課題的研究相當忽視。這種以宗教為對象,學科為理論工具的思維,在西方(尤其是美國)的發展過程由於主流心理學對宗教現象的淡漠,反而造就了「宗教心理學」在心理學的「他處」發展的契機。這個「他處」就是人文取向的宗教研究。在宗教研究中,宗教心理學已經成為宗教研究重要的理論視角,與宗教人類學、宗教社會學等社會科學並置,為宗教現象的提問激發了許多可能性。雖然宗教心理學處於主流心理學的邊緣,但在宗教研究跨領域的背景中,它有了自身的發展軌跡,本書即是希望在宗教研究的脈絡中,討論宗教心理學如何作為研究宗教現象的理論視角,以及能夠對宗教研究提出哪些有意義的問題。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