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金石之光:篆刻藝術與印章碑石

金石之光:篆刻藝術與印章碑石

  • 作者:顧文州
  • 出版日期:2020/04/01
內容連載 頁數 4/4

就碑刻書法而言,碑刻在西漢時,極為罕有,到了後西漢後期突然大增,即到了東漢,隸書逐漸成熟,東漢前期的隸書碑刻和刻石,由於它是承襲了西漢末期的書風,所以其筆畫無波勢和有波勢的兩種風格並存。
 
到東漢中期以後,由於當時樹碑的風氣很是盛行,石刻漸多。這時期的漢隸比起東漢初期,其點畫撇捺顯明,已完全脫離了篆意,已變為純粹的隸書了。到了漢桓帝、漢靈帝時,隸書定型化,即漢隸已到了完全成熟的時期。
 
這個時期,漢碑的精華,包括筆法、結體、風韻和格調,而且是大力加工和異彩紛呈的時期,因而書法日趨精巧了。這種法書出自森嚴的官定標準書體,成為漢隸的極盛時期。並且遺留下許多碑版,漢末以來陸續有所發現。
 
由於在東漢時期樹碑立傳之風很是盛行,碑版書法多種多樣,筆法互異,體態不一,風格亦不一,但都屬成熟的隸書,成為後人學習的善本,其最具有代表性者亦相當多。倘按風格神韻,大致可分為五大流派:
 
屬於工整精細,法度森嚴一派的有《乙瑛碑》、《史晨前後碑》、《禮器碑》等,是隸書的正宗。
 
屬於飄逸秀麗,圓靜多姿一派的有《曹全碑》、《孔廟碑》、《韓仁銘》等,這一派是漢隸的精品。
 
屬於風神縱逸,爛漫多姿一派的有《石門頌》、《楊淮表》、《封龍山頌》等。
 
屬於方整寬厚、茂密雄強一派的有《張騫碑》、《鮮於璜碑》、《衡方碑》等。
 
屬於氣度寬闊,厚重古樸一派的有《郙閣頌》、《魯峻碑》、《夏承碑》等。
 
墓碑在漢代占據主要地位,在中國東漢初期開始流行起來。從那時起,立碑的習俗就一直延續到現代。所以,至今保存下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石碑,成為中國古代書法發展演變的可靠見證。
 
閱讀連結
 
蔡邕是東漢文學家、書法家,他不僅功在《熹平石經》,還創造了書法中一種特殊的筆法「飛白體」。相傳是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造的。
 
「飛白體」的筆畫有的地方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在書寫中產生力度,使枯筆產生「飛白」,與濃墨、漲墨產生對比。利用「飛白」使書寫顯現蒼勁渾樸的藝術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豐富畫面的視覺效果。當然書法的功力在「飛白」中也能充分體現出來。
4上一頁 1 2 3 4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