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一所生命的學校:A School of Life

一所生命的學校:A School of Life

  • 作者:葉本殊
  • 出版日期:2021/03/25
內容連載 頁數 1/1
什麼最珍貴
 
有一次在慧光師父超重的行李中, 發現全是媽媽樂洗衣板!
 
這些都是要帶到尼泊爾給小沙彌使用的。
 
來自喜馬拉雅山區的小沙彌,
 
在過去貧困的生活中沒有整潔的概念,
 
為了教導小沙彌珍敬十方大眾的供養,
 
慧光師父特別嚴格要求關於衣物的洗滌和照料,
 
在菩薩沙彌學院, 每位沙彌都會擁有一個自己的洗衣板。
 
每次出發前往尼泊爾, 菩薩寺就像似大型的集貨場,
 
上百公斤的生活物品,
 
考驗著我們如何打包才能順利通關的智慧。
 
到後來幾乎不需磅秤了, 用手掂起行李便大約知道重量,
 
但每次依然超重。
 
我想, 裝在行李中最重的, 應該就是慧光師父的愛了。
 
師父總是想得很細微,
 
在夏天時, 就開始想著小沙彌的冬衣……
 
那一天午後艷陽高照, 看著小沙彌一個個蹲在地上,
 
賣力地用洗衣板洗著短褂, 一寸一寸地刷洗。
 
從山間飄來的白雲, 正一朵朵地越過學院的天空,
 
愛顯得如此平常而珍貴!
 
愛沒有遠近
 
2014年5月,慧光師父遠赴尼泊爾
 
開辦菩薩沙彌學院,
 
從招收第一期10名小沙彌開始,
 
展開在尼泊爾艱辛的弘法教育。
 
很多人問師父,
 
為什麼不選擇在台灣辦學, 而去到遙遠的尼泊爾?
 
師父說:
 
因為愛沒有分遠近啊!
 
最早期佛法也是從遙遠的印度傳來的,
 
更何況佛門廣大,
 
我們沒有理由捨棄任何一個來到面前的因緣。
 
誰可以幫忙
 
在沙彌學院, 如果你問了一句:「誰可以幫忙啊? 」
 
小沙彌立刻從四面八方衝過來,
 
熱切地擠到最前面說:「我! 我! 我! 」
 
在山區長大的孩子個個力大無比,
 
有一次帶他們進入災區賑災發米糧, 這才見識到,
 
每個人扛起一包30公斤的大米, 完全面不改色。
 
學會珍惜
 
剛到學院的沙彌, 最先被嚴格要求的事就是珍惜物品。
 
因為原先貧困的生活本身擁有的東西就不多,
 
所以把物品弄壞了也不會心疼,
 
頂多就是再回到沒有的狀態。
 
慧光師父不允許他們任意或輕慢地毀損物品,
 
師父說這樣浪費東西, 福報很快就會用罄。
 
有一天師父跟沙彌說了一個譬喻—
 
「愛護常住物, 如護眼中珠。 」
 
珍惜由大眾發心供養的物品, 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
 
11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