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內容連載 頁數 1/8
★ 老闆好像外星人?理解職場中的非線性溝通

《異星入境》(Arrival, 2016)

「任何衝突中掏出的第一個武器是語言。」

《異星入境》電影改編自美籍華裔作家姜峯楠的推理小說《妳一生的故事》(Story Of Your Life)。有別於一般科幻片較專注於特效拍攝手法,《異星入境》全劇帶著沉靜而哲思的氛圍,如壟罩一襲暗紗。它探討著「語言、時態與選擇」,以「非線性」的概念貫穿了整部電影,又以「溝通」做作為劇情發展的關鍵要因。

劇情描述十二個卵型不明飛行物體,某日無預警降落於世界各個地區,造成人類一陣恐慌。語言學家露薏絲.班克斯被軍方徵召前往營地,嘗試利用其語言學專長,協助理解外星人動機為何。外星人的溝通模式有別於人類文句行列的線性組合模式,是以非線性文字(符號)方式呈現。看起來像一圈又一圈的潑墨,每噴造出一個圖像,就是一個語境,更甚一行意思。與其說是閱讀,倒不如說是領會,是一種較高等的溝通形式。

與露薏絲對話的外星人,是長得像章魚一樣的七足怪,身形巨大而令人心生畏懼。過程中露薏絲持續解譯,逐漸地能從英文跟外星文之間,找到語意對照並溝通對話。

然而,語言是主觀的,不同人使用不同解讀方式,或將導向截然不同結尾。一番溝通後,他們終於問出最想知道的問題:「降臨地球的目的為何?」解讀後答案竟是「提供武器」(Offer Weapons)。世界各國片面解讀這句話後,以為是外星人的宣戰,於是產生對立態勢,蠢蠢欲動,準備發動戰爭。然而露薏絲基於專業敏銳地判斷,明白語言存在著主體與客體的認知差異,在外星人認知中,weapon可能不是武器之意。於是露薏絲竭力找出真正意涵,最後明白:外星人降臨的來意是「禮物」(gift)——帶來他們的「非線性觀點」當作禮物,因為三千年後,外星人預知到他們將會需要人類的幫忙,而此行便是想賦予人類這樣的預知力量。
8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