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反詐騙!不碰ATM、網銀、不說信用卡,認證藍勾勾FB粉絲頁詳情

夏日漫博
縱橫阡陌:彰化與臺灣農業發展

縱橫阡陌:彰化與臺灣農業發展

  • 作者:楊明憲
  • 出版日期:2023/12/10
內容連載 頁數 4/5

四、臺灣登場
 
最早有關介紹臺灣的文獻是《東番記》,是明朝陳第於1603年(明萬曆31年)所寫的文章,內容記載臺灣西南部地理與臺灣原住民的雜記,但全文僅有1,400餘字。由《東番記》書名可知當時臺灣仍是相對落後,未受朝廷教化的生番之地。其實,在17世紀,世界各國和中國已歷經唐宋盛世,也有許多文章傳世,但臺灣仍是化外之地。如果蘇東坡在1097年被貶謫流放到臺灣,而不是海南島的話,則歷史對於臺灣應會有更多的記載。但仍可以想像,當時的海南島是半開化的蠻荒之地,蘇東坡稱之為「天涯海角」,海南島儋州百姓懶於耕種多荒田,以打獵為生,五穀、布、鹽、鹹菜等都是從大陸運進來的,當地人只以芋頭為主食,但已有簡陋的房子可住。不知當時的臺灣是否也是如此?或是較海南島落後?
 
連橫所著《臺灣通史》一書,完成於1918年,仿司馬遷《史記》體裁,分紀、志、傳三部分,記錄自隋朝大業元年(605年)至清光緒21年(1895年)。在卷一〈開闢紀〉,即記錄隋大業元年至明永曆15年(1662年),但諸多較模糊或考據仍有爭議的記載,主要是資料極為有限。〈開闢紀〉一開始即從「臺灣固東番之地⋯」談起,「終唐之世,竟無與臺灣交涉也。歷更五代,終及兩宋,中原板蕩,戰爭未息,漳、泉邊民漸來臺灣,而以北港為互市之口。」但中國大陸與澎湖相對交流較多,元世祖至元18年(1281年)在澎湖正式設巡檢司,隸屬福建同安,使澎湖納入中國大陸版圖早於臺灣403年。連橫謂:「當是時,澎湖居民日多,已有一千六百餘人,貿易至者歲常數十艘。」臺灣早期因兩岸沒有往來,故未發展出與大陸相近的文化水平。這與明朝(1368~1644年)長期實施海禁政策閉關鎖國有關,海禁政策是基於海防安全考量,因海上倭寇(海盜)猖獗,並為防止沿海反叛勢力私通倭寇,集結成叛亂團體;另一方面,這也與大陸地大物博,不需要依賴對外貿易有關。
5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