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王民信遼史研究論文集

王民信遼史研究論文集

  • 定價:500
  • 優惠價:945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2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遼史研究為王民信長期關注的議題之一,也用功最力。本書從作者數十篇論文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八篇集結而成。所收論文,特別重視主題的多樣性,內容包括:遼宋之間的澶淵之盟、契丹統統治下的不同族群、遼朝的漢姓集團和賜姓、遼朝的地理與其行政機構等。各篇論文,雖字數長短不一,但皆可見作者見長的細膩考證。

  本書將作者畢生的遼史研究彙於一冊,不但可彰顯作者長期研究此議題的概要,亦可使讀者一次獲得作者遼史研究之精華。

作者簡介

王民信(1928-2005)

  出生於重慶市,1955年畢業於臺大歷史系,自1957年起在臺灣大學圖書館服務,直至1989年退休前後共歷三十二寒暑,可謂大半生均奉獻給臺大圖書館。工作之餘,他長年致力於史學研究與撰述,從未稍停,所遺文稿近六百萬字。

  王民信早年師從遼金元史大家姚從吾,也曾受教於札奇斯欽,因而其研究、撰述以遼金元史為主,亦涵蓋唐、吐谷渾、西夏、高麗、宋、琉球、五代等,著有《契丹史論叢》、《沈括熙寧使虜圖箋證》等書,以及發表在中外學術刊物的論文上百篇。

 

目錄

序言
出版緣起
契丹統治下的渤海人民
遼朝統治下的奚族
遼朝奚族「撒里比部落」
《遼史》裡的麻答是誰?
灤河之變 ── 遼朝叛亂研究
遼太祖諸弟叛逆探源
遼漢人賜姓研究
遼朝時期的康姓族群 ── 遼朝漢姓集團研究之一
遼宋澶淵盟約締結的背景
澶淵締盟的檢討
蘇頌「華戎魯衛信錄」── 遼宋關係史
遼朝的理財機構 ── 五京諸司使及南面財賦官
遼朝鞫獄考
遼「東京」與「東京道」
從遼上京興建看塞外都市發展之情形
黑山、永安山、犢山考 ── 遼朝地名考
遼「木葉山」考
試論《大遼國權州西會龍山碑銘》刻石的動機引用

 

  先夫王民信,早年師從遼金元史大師姚從吾教授,因而對邊疆史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撰寫的研究論文多以吐谷渾、唐、宋、遼、金、元、高麗以及西夏為題。或為緬懷故土,或為治史所需,自1989年開放大陸探親後,民信得以前往大陸親臨「邊疆」實地。每年前往,未曾間斷,足跡遍及東北、塞北、內蒙、青海、新疆、絲路、承德和呼和浩特……,每次回來,皮箱裡總是裝得滿滿的一大箱史料和書籍。這些書籍材料,都是他的寶貝。民信的生活一向簡樸,從不考究吃穿,買書卻是他的最愛。1960年代,臺灣關於中國邊疆的史學資料有限,收入不多的他,會用幾個月的薪水去買想要的書。幾十年下來,家裡從書房、客廳、臥室到陽台,舉目所見全都是書。

  公餘之暇,民信除了和朋友往返、爬山、唱歌外,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和寫作。他的書桌,總是攤滿了翻開的各種古籍書刊,書中間還夾著許多標籤,雜亂的堆疊在一起。看似一片混亂的書桌,在他心中卻自有秩序。那是他的世界。

  1989年,民信退休之後,只要在家,總見他伏案寫了又寫、謄了又謄,從沒說累。有人邀稿,就把適合的文章稍加整理以發表,其他研究則繼續收存於抽屜,有的一放幾十年。山友羅聯添教授,常感嘆時光飛逝,每每提及整理文稿的事,民信也深有所感。生前最後幾年,他更是不停地修訂舊作,希望能彙集成冊。

  1996年,兩個小孩分別出國,為了和孩子通訊方便,我開始學電腦。那時,他曾希望我能幫他將文稿打字輸入電腦。我說:「自己學會輸入,還可省了校對的功夫,不是更好!」可惜他以眼睛不好為由,一直沒用電腦,再加上不麻煩人的個性,此後再也沒提要我打字存稿的事。我們因工作不在同一領域,除基本的生活交集之外,各有空間,他忙他的、我忙我的。不知九年後,這竟成了我心中的一大愧咎。

  2005年7月6日,民信因心肌梗塞驟然辭世,留下藏書近五千冊及許多文稿。藏書中,很多是兩岸交流後從大陸帶回的珍愛寶貝;文稿更是他數十年研究的心血結晶。感念他一生治史情懷,我遵其遺願,於2006年4月27日將藏書與文稿全數捐給他一生與共的臺灣大學圖書館。感謝臺大圖書館前館長項潔教授同意,將藏書、文稿設專櫃典藏。臺大圖書館已有的重覆書籍,則由臺大舊識齊益壽、洪國樑兩位教授推薦,轉贈世新大學。相信這兩所學校會善待他的愛書,讓它們發揮最大功用。

  為了捐贈民信的文稿,我著手整理,其中有的是已刊稿,有的是未刊的手寫稿。眼見這一疊疊將近六百萬字的文稿,真是千頭萬緒,不知從何下手。我只好先按照文章內容分類歸屬,再依文章標題排列,一份份掃描成圖檔,輸入電腦。掃描時翻閱文稿,其中有的註明了定稿日期;有的註明了日期但沒有「定稿」兩個字;有的雖沒寫日期,但似乎是已經完稿;還有尚未完成或因掉落而不知該如何歸屬的零星章節。怎樣取捨是一難題,幾番考慮之下,我最後還是決定全部保留,呈現他一路走來最真實的原貌。掃描的工作很不容易,因為許多手稿的稿紙太舊,在機器上很難順利處理,必須先一張張拷貝後再掃描,拷貝可費了不少功夫。種種意想不到的問題,都成了很大的困惑,好在有姪兒在百忙中抽空,為我解決了一個個難題。

  民信的文稿,初期以關於南北朝、唐、吐谷渾的較多,之後宋、遼、金、元都有涉獵,晚期則以高麗和西夏為主。其中,從幾千字、幾萬字,到幾十萬字的文章皆有。他寫作,只為了有感而作,自得其樂。因為論文主題不是熱門的研究,在期刊雜誌上發表則受限於篇幅,因而許多文稿雖已完成多時,卻沒有機會刊出。

  2009年10月回臺,我把掃描好的光碟交給臺大圖書館。感謝陳雪華館長的支持,將民信的研究光碟製作成《王民信先生中國邊疆史研究合集》的紀念光碟,加以保存,並提供圖書館讀者查詢利用。10月下旬,前臺大圖書館館長、現任臺大出版中心主任的項潔教授表示,臺大出版中心會從民信的文稿裡選出若干篇論文,找人打字,並於2010年底前完成出版兩本論文集,即《王民信遼史研究論文集》、《王民信高麗史研究論文集》。知道這消息,我喜出望外,真的不敢相信,民信辭世快五年,終於有他的研究出版了,也擱下了四年多來心中的一大牽掛。著作能出版,應該是民信最大的心願,也是我深切的盼望。

  本書能夠出版,得到多方人士的熱忱幫忙。除了陳館長、項主任之外,在此要特別感謝黃寬重先生、徐秉愉女士,耐心細讀並挑選出輯成這兩本書的論文。另也要感謝韓竹平、梁君卿、周利玲、黃呈祥諸位,以及許許多多疼惜民信、關心民信的親朋好友。上蒼的厚愛和朋友們的熱忱付出,我將永銘於心。

潘珊豪
2010年8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244953
  • 叢書系列:人文研究系列
  • 規格:平裝 / 447頁 / 15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韓國先鋒作家金英夏首度來台|最新長篇小說《告別》電子書88折、系列作品任選兩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50週年(止)
  • 飲食保健書展
  • 輕小說大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