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我的日常推理

我的日常推理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日常之謎」代表作家中的阿嘉莎.克莉絲蒂!

  寫盡日常中細微的古怪,道出生活中暗藏的驚奇!

  ●榮登「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年度10大推理小說!

  謎人俱樂部開催中!(詳情請見書內說明)

  你有沒有仔細看?仔細聽?
  千萬別放過日常生活中任何一個小細節,
  因為那都可能埋藏著驚人的惡意……

  OL若竹七海莫名奇妙被派任為公司刊物的總編,主管還特別要求必須刊登小說來增加可看性。學生時期是推理小說迷的她,只好寫信向大學學長求助。沒想到學長引薦了另外一個朋友,對方願意以自己周遭生活為題,每個月寫一篇推理小說,唯一的要求是──作者必須匿名。

  於是,若竹七海每個月都收到一篇以「我」為主角的小說:瀧澤告訴我,他晚上都會夢到一個哀怨的女人跟他說話,沒過多久,瀧澤居然離奇死亡;坊野最近常常突然昏迷,醒來之後發現家裡多了好多平常不會買的東西,為了找出真相,他請我來跟蹤自己;芳野學姊發現男朋友的弟弟寫給朋友的留言:別讓哥哥活著……

  一年過去了,當若竹七海手上握著第十二篇小說,感到自己的心情已經從期待逐漸轉成恐懼。因為她發現,這些推理小說居然愈寫愈深、愈寫愈奇,愈寫,愈像「真的」……

作者簡介

若竹七海Wakatake Nanami

  1963年生於東京,立教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1991年以《我的日常推理》嶄露頭角,立即榮登「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年度10大推理小說,更被推理大師逢□剛譽為才女,成為備受矚目的文壇新星!

  1992年,若竹七海又以《閉鎖的夏天》入圍第38屆「江戶川亂步賞」,之後更於2001年以《惡意的兔子》入選第126屆「直木賞」,並於2002年入圍第55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

  若竹七海是「日常之謎」的代表作家之一,「日常之謎」就是從日常生活中的謎團所發展出來的推理小說,親切的情節、輕鬆的文字,讓人讀來妙趣橫生,因此在本格派、社會派當道的日本推理文壇,能夠自成一格。若竹不同於另一位「日常之謎」新秀米澤穗信作品中有如輕小說般的青春氣息,往往以獨特的冷靜筆調,描寫生活中左鄰右舍所發生的各種神祕事件,包括謀殺和犯罪,更深刻描寫出人性的黑暗,讓人讀後仍覺得餘韻不絕。而這種有別於「冷硬派推理」的「舒逸推理」(Cozy Mystery)風格,也奠定了若竹七海在「日常之謎」推理作家中的特殊地位。

  除了「日常之謎」的推理作品,若竹七海的寫作題材十分多變,也包括了青春推理、歷史推理和恐怖小說,並曾嘗試劇本、旅行散文和文藝評論。其他作品有《古書店的屍體》、《到死都改不了》、《木蘭花殺人事件》、《貓島大宅的騷動》、《火天風神》等。

譯者簡介

涂愫芸

  東吳日語系畢業,遊學日本三年,任職日商七年,現為專職翻譯。譯有《少年陰陽師》系列、《鹿乃子與瑪德蓮夫人》、《豐臣公主》、《鹿男》、《鴨川荷爾摩》、《荷爾摩六景》、《華麗一族》等書。

 

推薦序

「非典型」日常推理

  近年來台灣陸續引進各種以「日常推理」為號召的小說,像是北村薰、米澤穗信、光原百合、近藤史惠等人的作品。按照一般印象,日常推理「通常」不涉及真正的犯罪,內容多半清新溫厚,愛好者樂此不疲,但我卻一直覺得不對胃口。這種結果是必然的(日常推理的本質不適合我?)還是偶然的(我只是剛好不愛某些作品的背景∕人物∕氣氛,換個作者還是有機會)?為了辨明此事,我做了一番小小的考察。

  首先我想先確定,「不涉及犯罪事件」就是日常推理的必備條件嗎?(而我這種讀者對日常推理的不滿足,難道就是因為「少了真正的犯罪」嗎?)讀過《空中飛馬》的人應該記得,其中一篇牽涉到「遺棄」,其他故事中也不乏「只差一步就該報警」的事件,前面被我拿來舉例的幾位作家,偶爾也會以犯罪事件作為恬淡故事的高潮,所以用「有沒有犯罪」來做區隔,顯然不完全中的。那麼,比較理想的區隔方式是什麼呢?

  曲辰在「匠千曉系列」的導讀裡說:「日常推理強調的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氛圍,將目光投射到我們每天都經歷的日常事情,將或有不解之處膨大變形成舞台上的焦點,然後靠著個人的經驗與才智來推敲出真相。」不論是《春季限定草莓塔事件》裡三個人拚命想另一個人怎麼泡熱可可(卻偏偏不走過去問),還是《解體諸因》裡高中老師邊開車邊破解分屍案,都適用這個定義。曲辰還這般形容「匠千曉系列」主角群的解謎態度:「所謂的解開謎團比較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解開也不會帶來任何困擾(可能帶給讀者的困擾比較大)。」——說來也巧,奧希茲女男爵的《角落裡的老人》把看報紙破案當成日常消遣,他即使知道真相,也沒興趣告訴警方,可是平常卻不會有人把《角落裡的老人》當成日常推理——不過近藤史惠的日常推理作品《老人與長椅》,確實和《角落裡的老人》有所呼應。

  這麼東拉西扯的,「日常」與「非日常」推理之間的界線好像又糊掉了——不,也許這中間本來就有彼此重疊的模糊地帶。這樣說來,我對過去讀過的「日常推理」欠興趣,果然也不是什麼本質上的不合吧?合乎我胃口的日常推理,必定存在於某處——而在閱讀若竹七海這本《我的日常推理》時,我找到了。

  這部作品的開頭,乍看也相當「清新」:在建設公司裡編輯內部刊物的若竹七海,寫信央求學長佐竹替刊物寫短篇推理小說。佐竹自己沒答應,卻介紹了一位匿名作家給若竹。這位匿名作家「不擅長無中生有」,卻可以針對自己或他人的體驗做出「意想不到的詮釋」。於是,脫胎自日常生活的十二篇小說按月寄來了,而且內容意外地多樣化,幽默恐怖愛情親情無所不包,甚至還夾帶兩篇「鬼故事」——這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多方面的才華,若竹七海後來的作品不但有本格推理、冷硬派和歷史推理,也有恐怖小說和災難小說——連敘述方式都偶有轉換,不致流於公式化(某一回很像是劇本,以連綿不絕的活潑對話,生動傳達電話往來的內容)。隨著時光流逝,若竹對於匿名作家的身分也愈來愈好奇,終於在一年連載結束以後,見到了那位神祕的作者……
然後呢?

  不,接下來發生的並不是心靈之交的感人相會,而是若竹針對既有的材料(也就是各位讀者能夠看到的全書內容,線索都擺在你面前囉,真正的本格迷會為之熱血沸騰吧!)進行「意想不到的詮釋」;匿名作家也有了意料之外的回應——整本書的意義因此有了奇妙的翻轉,害我剛看完結尾的那天晚上,緊張到差點睡不著!大部分的「日常推理」就算點出人心有兇險的一面,都還是有個溫馨取向的安定結尾,誰想得到這本以「日常之謎」貫串的小說,竟然會出現一個隱藏著不安的懸疑結局?這實在太特別啦。不管你對日常推理是喜歡、討厭還是無感,都應該試試看——保證讓你對日常推理的潛力與發展性,有完全不同於過去的看法。

「推理評論家」顏九笙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327752
  • 叢書系列:推理謎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封信
佐竹信寬學長:
最近可好?聽說你還是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我的反應是「這樣啊」、「果不其然」,因為我不相信你是那種會被牽著鼻子走,或是不小心忘記自我的人。想必你出社會後,一定也活得泰然自若。我還是忘不了那次地震發生時的事。

很久沒寫信給你了,這次除了敘舊外,還有事想拜託你。我現在工作的地方,要開始發行公司內部刊物。一般公司內部的刊物,從最上等到最低等都有,樣式千百種,有外包製作、全部彩色頁的豪華版,也有靠文字處理機或影印製作的純手工版。

我們公司比較接近最低等,但是偶爾也會加入彩色照片,所以算是還不錯的刊物。沒想到,公司竟然派我負責編製。

這是公司的一大失策,我現在服務的公司是大規模的建設開發公司,員工超過兩千人。老實說,我覺得工作毫無樂趣可言,正打算辭職時,就接到了這樣的指示。

公司說,預算就那麼多,一年出十二集,加上特輯是十三集,每集四十八頁,可以去採訪全國分店、營業所和客戶,要我目前專心做這份工作。既然公司都這麼說了,換作是其他人,應該也會全心全意投入。

但是,什麼都不懂從零開始,就要印製兩千本的刊物,再怎麼全心全意地投入還是很辛苦,儘管我在學生時代編製過社團雜誌,那時雖然是輪流制,也算當過總編輯。

所幸,有同部門的前輩們幫忙,靠關係幫我蒐集到各家公司的內部刊物。參考後,大致擬定了編輯方針。總務部也開會同意了,現在開始一點一點地蒐集資料,照相機也準備好了。儘管有點繁瑣,但是,連不認識的人都叫我「內部刊物大姊」,為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

言歸正傳。
前幾天開會,有人提議盡量避免工作和訓話之類的生硬內容,把重點放在娛樂方面。除了俳句、旅遊紀行之外,還可以嘗試刊登小說。這是個大難題,因為沒有向知名作家邀稿的預算,雖然公司裡也有人喜歡寫小說,但寫的都是老派艱澀的純文學,沒有適合刊登的作品。

所以,我想拜託學長,不知道學長是不是還有繼續寫小說?可不可以一個月幫我寫一篇,大約三十頁到四十頁稿紙的短篇?我記得學長喜歡寫長篇,總說短篇的口感比魚肉山芋餅還要差。可是,我實在沒人可找了。

題材可以是戀愛小說、SF小說,寫什麼都可以。不過,我個人是偏好推理小說。

現在是二月底,下個月的月底就要發行月刊第一集四月號。拜託你,就當是幫我一個忙,成為短篇小說家吧。我一輩子都會記住你的恩情,也會付你稿費。要不然,把學長的照片修得漂漂亮亮,在雜誌上刊登作者近照也行。我還可以介紹總務課的漂亮女生給你認識,不過,僅止於介紹喔。

為了鄭重起見,順便附上我們公司的媒體資料,期待你的回覆。

你可愛的學妹 若竹七海

會員評鑑

3.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劇透警告
我剛剛看完這本書,小說設計的真的很驚訝,整個格局包含詭計接穿。


根本就是超強的創意結合武功高強的絕技。


看到有讀者說「本書的劇情與場景都是相當尋常且普通」?書名就跟你說日常推理了你是要去哪一艘船看見福爾摩斯跟亞森羅蘋開槍?作者大有來頭的名號又怎麼樣,評論書的大局還是要著眼大局,論創意,這本書用書信體跟雜誌上連載的小說作為鋪陳,就有一種看故事裡的故事裡的故事的三層次滋味,好像吃了千層塔蛋糕一樣,結尾的最後一口卻暗藏布丁的口感,震撼了這是一個普通甜點的認知。


若你把他當作一篇一篇一篇的短篇小說就完全錯誤,這本的精華就是把一篇一篇的小說串連起來鋪陳最大的故事,所以每一篇的技巧跟詭計在讀者正在驕矜自喜的說「好簡單」或是「好普通」就已經步入陷阱了!因為那些只是故事中編里的匿名投稿罷了,你陷入了作者編織的夢境還不自知就是若竹七海的超強功力。


當你解出一篇一篇的短篇小說詭計,你又更中計了!天啊,這是怎麼樣的創意才能寫出這種格局的小說啊?最巧妙的就是全部故事符合日常推理但又超脫日常,最後回歸日常推里的三種層次,不敢說是見山是山,但是可以知道這種規模的大設計實力出奇。


要把這書當作一個大格局來評論才有看懂。

看不懂的被小陷阱困住,就像故事裡的若竹七海一樣,那就是你自己功力的問題了。
展開
user-img
4.0
|
2011/09/02
老實說,我對日常推理類型的小說實在不太感興趣,原因是此類型的小說一方面太過執著於推理,常會陷於「為現象強找理由」的處境,另一方面有些日常推理類型小說實在欠缺犯罪感,也就是說不一定有「案件」成案,解決謎底的必要性不高。而「我的日常推理」一書就刊載連續12篇日常推理(有幾篇屬於怪談類),若不是好評不斷,否則本人並不會感興趣。說實在的,12篇故事的精彩度並不怎麼樣,但因已率先知曉內容絕對不像表面般簡單,我也不斷地尋找蛛絲馬跡,想要猜出若竹七海所佈的局究竟是什麼。可想而知的,本人當然是失敗了,結局的兩次高潮絕對會讓人瞠目結舌,此作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啊!
展開
user-img
4.0
|
2011/06/13
所謂的推理迷應該就是如此吧!!從日常生活的枝微小事去推敲出事情的全貌,最令人驚訝的是結尾...雖然知道能將每篇做串連結合,但是卻推理不出那驚人的結局!!著實令人驚奇...
展開
user-img
3.0
|
2011/06/09
閱\讀這本書之前,是充滿了一些期待,因為作者若竹七海是位入選直木賞、江戶川亂步賞和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等三大小說獎,本書也是第一本引進台灣的若竹七海的小說;此外本書的譯者所翻譯過作品如《豐臣公主》、《鹿男》、《鴨川荷爾摩》、《荷爾摩六景》和《華麗一族》..也相當整齊,再加上台灣一線的小說出版社,以及如排山倒海的佳評,本書似乎具備了一本書的好看方程式中的參數。

不過,個人EQ很低的我看完本書之後,心中浮出了小小的疑惑:真的這麼好看嗎?

本書是這樣的:社會新鮮人OL若竹七海正被公司委以重任,擔任公司內部刊物的總編輯,由於經費有限,她寫信向學長求助,急需推理短篇小說刊載,學長無暇幫忙,但介紹一位喜歡寫短篇推理小說的朋友,這位朋友有個特色,「他沒有無中生有編造故事的能耐,但是他有奇妙的才能,可以針對自己體驗過的事,或從他人聽來的事,做意想不到的詮釋。」,唯一條件是必須匿名刊載,於是12篇短篇推理小說拉開序幕…. 本書正是由十二篇短篇推理小說組成,故事表面上各自獨立,至於劇情基於書評道德就不便多加說明。

我認為各短篇小說中過度重視「本格派」細節,老是在那些完全不合常理的細節與線索中打轉,如用法國菜點餐\順序洩露社區棒球隊的暗號給敵對社區的球員,不然就是玩一些花花草草的日文徘句與諧音之類的把戲,否則就是運用一些困難到爆的障眼法,故意把伏筆藏在尋常讀者完全無法發現的地方,閱\讀的過程簡直就是推理作文班的考試,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文學院或日文系畢業的學生,更何況本書的劇情與場景都是相當尋常且普通,宛如身邊的宅男宅女興沖沖地告訴你線上遊戲的一些破關秘訣之類引不起興趣的故事。

作者很喜歡安排一些出人意料之外的小結局,只是我認為「出人意料之外」這個梗要有可看性、合理性,而不是為了「轉彎」而轉彎,當然十二篇短篇小說中也不乏一些佳作,如七月號的「紙盒之蟲」。

本書的主角是位編輯,故事背景也是與雜誌的編務有關,所以自然會吸引到許\多從事相關行業的朋友喜歡,或許\這本書會引發文學界專業人士的共鳴,對於廣大一般讀者而言,拿掉感同身受這種小圈圈樂趣,恐怕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展開
user-img
4.0
|
2011/04/10
短篇推理沒有冗長的贅述又跟生活貼近,讓人讀起來就像在聽友人的八卦般親切,最後結局也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看似不相關的各篇故事,其實也有所關聯,而衍生出一個額外的故事,算是一種驚喜,我很喜歡這種以幫助他人解決困境的推理,看完後非常期待若竹七海的後續作品!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日系推理】當代文學經典書展|【反抗文化經典】《在路上》特價199元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50週年(止)
  • 飲食保健書展
  • 輕小說大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