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

裁判的形成︰法官斷案的心理機制

  • 定價:132
  • 優惠價:8711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表達的學術旨趣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研究法官裁判活動這一法律問題。法官裁判是人的現象。凡是人的現象,都有一定心理活動規律,都可以成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每一種法律制度、司法政策和每一個法律活動的研究都應建立在對人的本質的看法和對決定人的行為的方式的理解的基礎上,法官的裁判活動也不例外。本書試圖對這種信念進行檢驗,關注法官裁判活動的原理和規律。

我們當初之所以決定以“裁判的形成”為議題,主要是針對當下法學理論和法官斷案實踐不斷反思和觀察的結果。長期以來,在我國法學研究中,很多抽象的理論已經被深入研究,像正義、公平、理性、本質、功能、範疇、權利等問題備受法學界重視,而對司法領域中法官究竟如何斷案、影響法官判斷和決定的具體因素,以及裁判的策略和技術等實在的理論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雖然近年來,以審判解釋為主要議題的法學方法論蓬勃發展,法官斷案的裁判過程是一個心理過程也已被許多法學家作為一個命題提出,但是許多法學家卻認為關于裁判過程的研究屬于心理學家研究的另一種議題,或者因為自身缺乏相關心理學專業知識背景而對法律究竟怎樣被適用、法官究竟怎樣斷案的真實過程往往難以達成共識。這直接導致了理論視野的狹隘,以及司法實踐真正失去科學理論的支持。我們的願望是,試圖以自己對裁判活動的親身經歷和感受,通過學術努力,借助心理學的知識把裁判的形成機制闡述清楚,應用它去改善法官現在或將來的行為表現,以及應用它去促成司法政策的變化和法律制度的完善。
 

目錄

總序
主編按語
引論
第一節 司法中的困惑︰法治理想與現實的反差
第二節 法學新動向︰關注司法中人的因素
第三節 從裁判的心理機制切入
第一章 案件事實的建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事實的感知和注意
第三節 事實的形成
第四節 事實建構的偏離與成因
第二章 裁判規範的發現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法條認知
第三節 裁判規範的發現
第四節 發現偏離與法感培養
第三章 事實與規範的匹配
第一節 事實與規範的關系模式
第二節 模式背後的機制
第三節 事實與規範在互動中匹配
第四節 匹配的完成
第四章 裁判的趨同與分歧
第一節 裁判形成中的穩定性因素
第二節 裁判形成中的變動’性因素
第三節 裁判趨同與分歧的關系
第四節 裁判中人的因素的凸顯
第五章 裁判中的法官
第一節 裁判中人的因素
第二節 人的因素的形成
第三節 法官的理想心理素質
第四節 法官的人格和背景對裁判形成的影響
第六章 裁判的評價標準
第一節 研究裁判標準的必要性
第二節 裁判的幾種標準
第三節 心理標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特殊意義
第四節 兼顧法律標準和心理標準
參考文獻
後記
 

每當湖北法官進修學院的法官培訓班開始,我都會向學員們提出一個同樣的問題︰法官怎樣辦案?

很多人告訴我:我們已經系統地學習過法律知識,辦案多年有一定的審判經驗,連這個都不懂,如何當法官。更有人不屑地反問︰這個問題需要回答嗎?有一句人人都懂的話你不知道嗎?“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嘛,法官當然是根據事實和法律辦案。

對啊,法官當然是根據事實和法律辦案。我接下來要問的是︰法官根據什麼樣的事實和法律辦案?什麼樣的事實是法官辦案的依據?對于當事人雙方從各自的利益角度出發所提供的證據、做出的陳述,在何種情形下法官可以采信,如何采信?為什麼許多不同的事實可以適用同一法律,而有些基本相同的事實卻不能適用相同的法律?為什麼不同的法官在適用相同的法律時會出現完全相反的理解?為什麼有許多法官認為正確的審理結果不能為社會所認同?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時法官怎麼辦?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應如何行使?法官如何做到相同案件相同處理?法官如何做到讓公正看得見?……

在一連串的問題提出後,大多數人會保持沉默,也有人會說沒想過。而在審判實踐中,這些問題無時不在困擾著我們。它們的存在即清楚地表明︰“怎樣辦案”遠不是人們想像中的一個低級的、幼稚的、簡單的問題,更不是一句“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就能解決的。

通常,我們從大學法學院接受法學教育,學習法律知識,這是成為法官的前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律是由精神、理念、宗旨、原則、制度、規範所構成的科學體系;懂得了法律規範的功能、作用和邏輯結構;明白了法律“是實踐而不是設計的產物”,法律的生命在于實踐;也準備好了將所學過的知識正確地應用到實踐中去,雄心勃勃,要做一個公正的好法官。

但是,只要進入法院,實際接觸案件,很快就會發現︰做法官不是那麼簡單。法官面對的是千姿百態的生活,是萬千氣象的社會,是比法律原則、制度和規範邏輯復雜得多的現實︰

當事人的行為永遠不會照著法律“假定”的那樣“規範”地發生,他們之間的關系層層迷霧。在法庭上,他們的陳述相互矛盾,提供的證人證言完全相反,書證物證零散……發生的事情常常讓你感到匪夷所思,怎麼也理不出頭緒,不知道從哪里著手才能理清這一團亂麻。雖說法官是“坐山觀虎斗”,但卻不是“現場秀”,當事人是在“法庭”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所“表演”過去的事情。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他們趨利避害,希望法官更加相信自己。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的行為實在難以判斷︰要麼是將所有的證據無論怎麼排列與法律的規定都差那麼一點;要麼是像這又像那,難以做出非此即彼的定論;要麼恰恰出現了法律沒有“假定”的情形;要麼是法律“假定”的情形已經遠離了現實生活……法官似乎永遠生活在證據不足與法律不夠的社會中。

我們十分困惑。如果說,法官的審判活動無一例外地要經歷“獲得案件事實一擇取法律規範一解釋法律規範一對法律規範與案件事實的價值和邏輯關系進行內心確信一形成判決”的思維推理過程,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順利地獲得案件事實、正確地擇取法律、妥帖地解釋法律規範、合理地對法律規範與案件事實的價值和邏輯關系進行內心確信、形成有說服力的判決?這些都是法學院從來沒有教給我們的,而我們已經掌握的法學院知識卻無法派上用場。

還有,在中國法官隊伍來源復雜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在沒有經過專門法律訓練但有長期實踐經驗的法官中不乏優秀人才;而專門法律院校畢業成長為法官的也並不是個個優秀;一個新畢業的法律博士並不一定比長期從事審判工作的復轉軍人更能審案、更能把案件審理好。

這又是為什麼呢?法學院——法官,軍隊——法官,如此巨大的背景差異卻出現了饒有興味的結果。

因為法官是一種職業,“職業是這樣的一種工作,人們認為它不僅要求訣竅、經驗以及一般的‘聰明能干’,而且還要有一套專門化的但相對(有時則是高度)抽象的科學知識或其他認為該領域內的某種智識結構和體系的知識。……因此,經濟學是一個職業,而商業不是,理由是你無須掌握一套抽象的知識也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但是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經濟學家卻不能如此。木匠也不是一個職業,盡管其所涉及的訓練要比商人更為專門,但是它並不要求有很高程度的智識訓練,沒有能否勝任的問題。”是職業要求法官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方面的素質︰系統的法律知識與適用法律的基本技能——訣竅、經驗以及“聰明能干”。缺乏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都不能真正滿足法官職業的要求。

……
 

詳細資料

  • ISBN:9787503679513
  • 規格:平裝 / 27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現代出版,由此開始。商務印書館暢銷展,精選滿888現折88。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翦商作者新作79折
  • 針灸匠張寶旬
  • 浪漫小說精選3本72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