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1
「大小通吃」的聰明學習策略
在這個數位革命、全球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任何學生和專業人士都無法承擔停止學習的後果--倒不是因為他的智商在退化,而是環境變化得太過迅速,以至於他原先具備的智能已經不再足以應付競爭了。「不管幾個笨蛋加在一起還是笨蛋」,一個充滿笨蛋的組織也就必然要面對衰亡的命運。可見「學習」在今日的企業生存和個人事業中是多麼地重要了!
但是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有限,而需要學習的東西又太多,唯有學習效率高的人才能在同樣的時間壓力下脫穎而出。曾經擔任日本小泉內閣金融、經濟、總務等大臣的竹中平藏先生所寫的這本有關學習方法的書,二○○八年十月在日本出版迄今一直暢銷不衰,就是因為他大力標榜「方法不對,學什麼都沒用。」換言之,學習固然重要,但是「聰明學習」更重要。所以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先學習「聰明學習」的方法--這個訴求果然很聰明地勾起了讀者的好奇心。然而上班族和學生、主管和員工,每一個人學習的領域和目標都不一樣,怎麼可能會有「大小通吃」的聰明學習法呢?
竹中先生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他先設計了一個學習矩陣,把學習的範圍分成記憶的學習(A)、工作的學習(B)、興趣的學習(C)、和人生的學習(D)四個區塊。這樣一來,許多困惑學習者的現象就能雲開見月了。譬如擅長A類記憶學習而被視為優秀學生的人,在實際進入職場擔任主管的時候,可能會因為缺乏判斷力(與B工作專業有關)而顯示出不適任;而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面對不同的挑戰,也必須調整在這四類學習領域的時間分配和優先順序。因此學習者必須因時制宜利用不同的學習策略,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這本書的價值並不止於抽象的理論,作者分別在基本學習法、記憶學習法、經濟學習法、英語學習法、生活學習法五個面向,根據自己的經驗提煉出具體可行的心法--亦即關鍵態度,讓讀者能夠有效地遵循。我把他的心法和我自己數十年來的學習經驗做了一番印證,覺得十分中肯受用。竹中先生觀察到:人本來就容易耽於安逸,如果不設定期限,學習引擎就不會發動,所以最好先設定終點,然後往回推定每月或每周的目標,就可以按表操作了--的確一針見血道出許多失敗學習者的「心障」。
作者坦率地指出:所謂資格考之類的讀書,不過是測試記憶力的戰爭:想要提高分數,除了反覆練習沒有其他良方。而在英語學習法上,作者一針見血地挑明ESL「英語是第二語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和EFL「英語是外國語言」(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不同。對多數日本人而言,應當把英文當成「外國語言」來學習,而不要浪費時間在效率不佳的「第二語言」的教材和方法上。這個觀察真是深獲我心,因為英語在台灣的使用情況和在日本很相似,我曾在許多場合呼籲台灣的英教學者費心發展適合台灣環境的英語學習教材,不要過份依賴進口的「第二語言」教材。但因人微言輕,這個呼籲一直未受重視,至今仍少見正統英語學者願意把時間精力花在編纂「外國語言」的教材上。竹中先生堅定地主張讀出聲音背誦英語演講是鍛鍊「外國語言」的基本功,我也高高舉起雙手贊同。
有趣的是竹中先生根據自己多年被批判的經驗,歸納出三種批判者的類型:「為反對而反對型」(永遠的反對)、「永遠的真理型」(忠誠的支持)、「貼標籤型」(妄下激進的定論)。他認為批判的基本原則是「提出具體的對策」,不然就會像「植物學家對園丁的指指點點」,永遠是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廢話」罷了。具此檢視我們台灣當前的「名嘴亂象」,我亦不免莞爾。
作者在結束本書前提醒學習者要能成為「傾聽」和「誇獎」的高手,誇獎別人時也等於傾聽自己,方能克服學習的孤獨--這是近乎哲學的思考了。他提醒年輕人「別急著辭職」,因為「小鳥要在逆風中才能起飛」:要有強韌的意志力告訴自己:「你一定做得到(You can do it !)」。總之,竹中先生的這本書不但理性地解析「聰明學習」的方法,也感性地激勵了學習者的熱情,難怪會受到日本讀者如此高度的肯定了。
元智大學、交通大學副教授 尤克強
推薦文2
為一輩子的成功奠下馬步功
「無論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基本功,就不可能會達成。」這是竹中平藏在本書裡寫下的一段話。
當我讀到這句話,就決定為本書寫一篇推薦文。
作為一個日本人,而且是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內閣裡,最重要的財政經濟大臣來說,卸任公職後的竹中平藏,相當憂慮當今日本年輕人「總是想略過腳踏實地的基礎,希望一蹴可及直達終點」,而寫下了這本談論基礎學習觀念與方法的書。
對於身為台灣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擔任過國會助理、財經記者,以至於現在不斷在寫書、寫部落格的我來說,其實也有相同的憂慮。
我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我很喜歡這本書。
原因之一是,在當今資訊爆炸、網路資訊完全公開透明的年代,我發現缺乏獨立思考與基礎學識的問題,在年輕人身上非常嚴重。(許多年輕人竟然連學校作業都搬上Yahoo知識+上面來發問,卻不願意動腦想答案,真是匪夷所思。)
其二,當今職場工作者,許多人只知道為了提升職場競爭力而努力K書、考證照,卻不知為興趣、為人生的生存意義來學習知識,這種知識貧脊症和功利主義症候群,在台灣也相當氾濫。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又不知從身邊的生活與興趣來進行鮮活學習的人,卻又妄想一蹴而及的成功與致富,其結果自然是竹中平藏在書裡所批評的:「一個不懂三級簿記的人卻要跟別人討論應用總體經濟學一樣,不懂得基礎的人,絕對成不了大事業。」
台灣這幾年的政經環境變化得相當劇烈,包括全世界都是這樣。但世界即使瞬息萬變,我卻相當認同竹中平藏說的:「只要確立了自己認定的基礎,就算情況如何改變,也都不會感到困惑。」
我很晚才發現到基礎學習與獨立思考能力,在變動的社會中是一個多麼寶貴的資產。如果這本書早點面市的話,我也許更早就能把腦袋中從年輕時苦讀而來的基礎知識挖出更多來變成黃金。
竹中平藏說:「不隨便忽略基礎,腳踏實地練習揮棒或傳球的人,最後才能贏得大局。」我很明白他這番道理,因為我也服膺這套馬步功哲學,我在大學時就曾經花了三年半時間,瘋狂地把大學圖書館裡從一樓到五樓的各學科領域之重要經典類書籍,全部涉獵過一遍。對目前許多書籍的內容過於簡單,常感到不忍卒讀。但竹中平藏這本書卻寫得相當有味道,他以自身為例,談他個人的學習方法,也談他身邊偉大人物(如小泉純一郎)的學習之道,這使得本書充滿了生動的人味,卻又不失條理化的節奏。
這本書雖然談的是學習方法、流程與步驟,但更多的是一個傑出日本政務大臣的成功哲理與奮鬥心法。對於茫然於未來的台灣年輕人來說,我覺得很適合閱讀這本書,以更早奠下成功的馬步基礎!
Yahoo!奇摩理財專欄作家 王志鈞
前言
學習是一件快樂又崇高的事
所謂學習,就是改變。
我所生長的和歌山市,是一個典型的鄉下小地方。我父親在商店街做小生意,我是這個平凡又普通的家庭裡的次男。記憶中我曾經一邊看著父親工作的身影,一邊納悶著:為什麼這麼辛苦地工作,生活卻不能再富足一點呢?現在回想起來,也許就是那個念頭,激發我要好好讀書的強烈動機。
那是一個看不見未來的年代,所以我小小年紀卻已經感到茫然與不安,覺得自己如果不堅強一點,一定會無法生存。如果只知玩樂,肯定會一事無成。因此直到現在,偷懶、草率行事都是我最不擅長的事。
我也覺得,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得到一樣的結果是一件非常不公平的事,可能是因為從小的親身經歷讓我有了這麼根深蒂固的想法。小學的時候,我是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在班上一點也不起眼的小孩。對於暑假作業,我如果不趕快完成就會坐立難安。因為我很討厭被追繳作業的感覺,所以總是在開始放假的第一、二天就趕快全部寫完。另外,每次我在作業簿上寫很多漢字的時候,老師就會為我蓋下「很好」的印章,那是我最高興的事,也因此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接著,我進入公立中學、高中繼續求學。由於高中老師的一句話:「竹中,如果想把社會變得更好,就讀經濟學吧!」讓我決定進入大學攻讀經濟學。因此,可以說是老師當時的一席話,把我引導至今天的地位。
無論是歷經上班族時期還是學者時代,抑或是進入政壇擔任大臣,在我心裡「想要讓社會變得更好就要學習經濟學、要加以應用」的「志向」一直都沒有改變。
就讀大學期間,窩在租來的狹窄小屋,深怕成績落後而埋首書堆的情景,以及和朋友熱烈討論的情形;還有在美國留學時期,為了預習隔天上課的內容,而翻遍字典挑燈夜戰的光景。每當回想起這些過往,總覺得有時候讀書雖然辛苦,但還是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快樂、有趣。而且,我相信未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當時的努力與辛勞所培養出來的力量都不會消失。畢竟,一步一腳印踏上的台階,不會輕易就跌下來。
如今,放眼世界,除了中國與印度的崛起受人矚目之外,我感覺到日本的國力正在下滑當中。假設日本這個國家的力量真的陷入衰退當中(當然,在政治與經濟體系方面也有問題),我擔心這也代表每一個日本國民的力量正在衰退當中。
辭去大臣的職務之後,我走訪了世界各地,看到很多成長中的經濟和已經成熟的經濟。一到創下高度經濟成長的中國,在北京的大學裡,無論老老少少都非常積極爭相發問,我當場就被那股好學的力量懾倒。
為了要讓日本這個國家變得更富足,我認為每個日本人都有必要再學習、再成長。這並不是指準備考試的學習,而是要培養身為人的能力,擁有能夠思考、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希望我所實踐過的經驗能對讀者有幫助,雖然有點不好意思,還是把有關學習的方法寫了下來。
學習是一件快樂又崇高的事。當你想要知道些什麼、想要改變自己的時候,我想你的學習就已經開始了。
結語
學習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基本能力
「好好讀書,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小時候,我想每個人都曾被告知這樣的話。也許從此我們就是這樣努力用功過來的。然後,長大後才赫然發現這個世界正以驚人的速度在變化,整個知識體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到底應該學習什麼、如何學習才好,我想這是每個人都在煩惱的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這一點,並在反覆不斷的摸索與失敗中走了過來。這本書針對「學習」這個攸關人生最重要的課題,真實地記錄了我自己的嘗試與失敗。
叫人學習很簡單,但是進一步詢問具體上該學什麼、如何學,則是相當困難的問題。就我自己個人來說,網際網路、金融財務工程、環保問題,至少都是這十年來必須學習的專業領域,英語或會計、簿記則從以前開始就一直是重要的技能,這幾年基於戰略的角度,其重要性日漸升高,對於所需能力內容(例如,英語方面需要直接溝通的能力,會計方面則需了解市值主義會計等)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我認為這個一定要學習的領域還在持續增加。另外,文學或歷史、音樂及繪畫......等可以豐富人生的學習也要留意。隨著人生歲月的累積,還是會想讀讀有名的著作或小說、欣賞具有傳統的藝術。這些也都是人生重要的學習。
可以說,所謂學習既可包括如升學考試般程度明確、有範圍的學習,也包括可以終其一生、沒有範圍的學習。當你茫茫然「不知道該學什麼?該如何學?」而裹足不前時,有必要先確定自己究竟需要哪一種學習。只要目標決定了,就可以選擇適合的方法。在這本書中,就是想要將這些訊息傳遞給大家。我在小學低年級的成績非常普通,甚至應該說,並不是會讀書的小孩。矩陣學習法就是這樣的我自己摸索出來的。
我在書中也提過年輕時所聽到而永遠無法忘懷的一句話:「不管幾個笨蛋加在一起還是笨蛋。」這句話雖然是很強烈、刺耳的表現方式,卻也突顯了非常重要的觀點。那是「新興事業」這個名詞剛被啟用的一九七○年代,我在參加未來學的研討會上聽到的,說這句話的是我當時的上司佐貫利雄博士。就算大企業聚集再多的幹部、再怎麼研究商討也想不出什麼對策,但是在新興事業裡,只要有一位優秀的經營者或一群擁有志向與智慧的夥伴,就能做出偉大的事業......。簡潔地道出大企業的問題點與新興事業的優點。
不用我多說,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國際競爭的時代,也是數位革命的時代,「不管幾個笨蛋加在一起還是笨蛋」這句話,越來越能帶來真實的感覺,作為武器的「知識」益發重要。另一方面,隨著人口平均年齡不斷攀高,越來越多人渴望追求更深、更廣的知識,這就是提升教養、聯繫人與人之間的知識。
為了豐富人生,我們今後也都應該繼續追求這兩種知識。
在本書出版期間,受到佐藤留美女士、還有幻冬社福島廣司先生、鈴木惠美女士大力協助。與其說受到你們的照顧,應該說因為有各位的激勵,我才終於能把我的經驗全部訴諸於這本書來呈獻。再次由衷表達我最深的謝意。
這本書若能對各位在學習上有任何幫助,我就感到非常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