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照顧展
凡夫俗子看三國

凡夫俗子看三國

  • 定價:270
  • 優惠價:9243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1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笑看三國,在風雲變幻中體會人性
天下紛爭,看群雄爭戰沙場展謀略

  我們就是生活在三國的人際關係海洋裡
  凡夫俗子對三國英雄人物的欲望與內在精神進行現代解讀
  讓我們看到人生的渺小和人性裡潛藏的善惡

  三國還是一樣的三國,奧秘已經是全新的奧秘。錯過了本書,你就會錯過一次尋寶的經歷,錯過一次提高人生修養、洗滌人性污垢的絕佳機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三國,一個關於欲望、勇氣、謀略與耐力相互較量的戰場。

  羅貫中洋洋灑灑,下筆千言,把近百年的天下紛爭,風雲變幻,盡述於筆端,不但精彩好看,而且非常好玩。

  當然,他是以非常嚴肅的態度和非常嚴謹的筆法來寫三國歷史的。我們之所以能夠從中看出好玩的東西,在於他在無意之中,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幕黑色幽默的大戲。

  當我們一次次重拾經典,對三國英雄人物的欲望與內在精神進行現代解讀時,都可以在這些英雄漸行漸遠的身影裡,看到人生的渺小和人性裡潛藏的善惡。無論仁者、義者、勇者,還是智者,誰也無法超越生命的自然法則,而成為永恆的神話。

作者簡介

張二憨

  雄性,文科班老男孩,生在寶島臺灣,但卻輾轉大陸東北生活近20年,遂自稱「臺灣東北人」。

  想當初在抓周時,二憨曾在玲琅滿目的器物中抓得一本《論語》,自此浸淫書海,終日與書為伴,冷落了美女江山,死性不改到如今。

  雖名「二憨」但野心卻很膨脹,自認與曹植、王勃之才差距無幾,在吃飽飯閒散之際,幹盡了揮筆潑墨,暢敘幽情之事。

  你可不要認為他只是個仰望星空、忘卻大地的書呆子,二憨還是深諳「光讀書是不夠的」這個道理,在旅居東北近20年間,其足跡行遍東北大地,在行走和尋找中,他深入現實生活,追尋書本之外的智慧和感悟。

  在東北的日子裡,為了零距離進入這個人人都想當老闆、賺大錢的發財時代,二憨自拉隊伍,自樹大旗,開起了公司,滿滿地過了一把老闆癮。

  怎奈時乖命蹇,正當他躊躇滿志之際,一場無情的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一夜之間,他的公司垮了,員工散了,一切歸零,夢斷創業路。還因積欠大陸官方稅金無奈成為臺流,輾轉各地過著接近流浪的生活。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心若在夢就在,一切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擦乾眼淚,他生出重整河山,縱橫江湖的念頭。既然當老闆做公司不行,那麼做個得力的員工總該能混碗飯吃吧。可惜,他幾番找尋也沒有遇到一個能給他飯碗的人。屢次遇挫並沒有摧垮二憨那顆寫滿倔強、充滿抱負的心,在別人那裡求不到飯碗,就自己給自己一個飯碗好了。

  二憨當真是說出手就出手,他重整旗鼓,在鄂蘇皖交界處的一條街巷裡開了一家小而不起眼的麵食店,主營擔仔麵。

  當壚賣酒之餘,張二憨依舊不忘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他不止一次對身邊友人表白說,他張二憨這輩子最瘋狂最過癮的事就是花了兩年時間寫出一套《凡夫俗子解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叢書了。

  這兩年是他一生中最爽快,最逍遙的日子,也是他感覺自己最爺們、最兇猛、最聰明智慧的日子。那種快感遠不是數鈔票所能比擬的。

  張二憨之所以敢拿四大名著下手除了對這套書的喜歡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內心的憤怒。作為一個長泡書店的人,張二憨發現,在書店裡,書架上最龐大的「家族」當屬四大名著讀物了。世界上沒有誰能說清四大名著到底出了多少版本,圖畫本、縮寫本、簡編本、連環畫……好像做出版的人把各種能想出來的形式和辦法都想到了。

  四大名著得以發揚光大不是什麼壞事,在張二憨看來,這正說明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厚愛。可是令他憤怒的是那些借四大名著作「馬甲」的衍生出版物,這些打著「所謂後現代文學的」作品一再「強姦」、「蹂躪」「褻瀆」著為張二憨所喜歡的四大名著,這讓他很難容忍。

  當然,世界上有1000個讀者,就會有1000個莎士比亞,但是,如果毫無原則和水準地給四大名著「變臉」和「整容」,那就是糟蹋藝術了。既然超越不了,又何必給力糟蹋呢?

  劣行當前,最強力的抵禦就是挺身而出,起來反抗,這個道理張二憨很清楚。與其讓別人糟蹋,與其哀歎別人的糟蹋,不如自己出來標新立異、扶正祛邪,以正視聽。無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罷,還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也罷,總之,他要發聲,要說出一個凡夫俗子的感受。於是,就有了這套《凡夫俗子解讀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系列叢書。

  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張二憨對讀者不敢報太大的期望,更不敢奢望多少掌聲。無論各位讀者怎樣看,這些文字都不過是二憨閱讀四大名著之後的某些想法罷了,純當是配合諸位讀者的一次團體娛樂吧。如果讀者讀過之後叫一個好字,那便是張二憨三生之幸了。

  當然,張二憨期望這套書能大賣,讓他賺足版稅還清欠稅,能夠回復清風自由身回到寶島臺灣。

  2011年5月二憨在台灣成立部落格,邀請大家一起來聊聊
  blog.udn.com/tailiu

 

目錄

第一章 三國鬥法之借刀殺董卓——星光璀璨還是百夫爭漢
董卓篡政:是金闕也能燒化
袁紹討賊:我正義我怕誰
孟德掠主:皇帝真的在我家
孫堅匿璽:將玉璽攥在手中
劉表割據:劃出一塊自留地

第二章 三國鬥法之敲山震皇叔——是兄弟才講義氣
桃園三結義:一頭磕出三兄弟
三英鬥呂布:這才是三娘教子
煮酒論英雄:一個人酒壺,兩個人夜壺
千里走單騎:闖關遊戲好好玩
敗走華容道:落單了就放你一馬

第三章 三國鬥法之縱色戲英雄——美女別動隊,別動也不對
貂蟬戲呂布:美人計看你反不反
伏皇后避禍:躲入牆壁也躲不過
甘夫人生子:甘拜的何止下風
小喬出嫁了:我姐夫是老大
孫尚香成婚:騙色也騙財

第四章 三國鬥法之溫火烹諸葛——三顧茅廬找廁所
隆中對:對眼對出三燒餅
火燒連營:不聽兄弟言,吃虧在眼前
臨終托孤:這個遺產歸你了
出師表:有決心還得表一表
六出祁山:你看我表現多積極

第五章 三國鬥法之關門捉走狗——灌水殺人都好玩
孔融讓梨:讓誰大梨,就是讓誰出局
楊修雞肋:食之不無味,棄之不可惜
管寧割席:分床了就別來找我
華佗身死:妙手回春也救不了自己
曹植賦詩:想活命還得靠老本行

第六章 三國鬥法之連環套犬馬——舌戰群儒,不是蛇戰群鼠
蔣幹中計:不是逗你玩的
魯肅力排眾議:我看好劉皇叔
孔明舌戰群儒: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徐庶被拘:有話今天不想說
陸遜出將入相:看熱鬧才熱鬧

第七章 三國鬥法之裝神嚇暗鬼——借來一股枕邊風
築壇借東風:你看我神不神
空城計:有膽你就進來
木牛流馬:誰都有拿手的絕活
隴上妝神:張天師住我隔壁
嚇退活司馬:做鬼也不放過你

第八章 三國鬥法之放火燒孟德——赤壁不是我燒紅的
闞澤密獻詐降書:玩的就是心理戰
周瑜打黃蓋:其實一點也不願意挨
草船借箭:智力比拼的最高境界
龐統獻計:別以為連在一起就是航空母艦
周瑜縱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第九章 三國鬥法之借屍還陰魂——三鍋鼎立水煮魚
聯吳抗曹:兄弟來給你壯膽
曹丕稱帝:我不是小鬼當家
孫權霸江東:其實我也想當皇帝
劉備登基:我才是正統
間吳抑蜀:誰也別玩過界

第十章 三國鬥法之抽梯曬好漢——大意失荊州,弄得無路走
皇叔躍馬過檀溪:不僅僅是傳說
趙子龍單騎救主:為政治秀買單
關雲長單刀赴會:一場不對等的談判
張翼德大鬧長板橋:驚天動地一聲吼
關公大意失荊州:麥城不是好地方

第十一章 三國鬥法之拋磚砸蠻夷——打了七次才降服
臥龍弔孝:帥哥真的生氣了
智取漢中:動動心眼就搞定
刮骨療毒:真的勇士,敢於面對活體解剖
力斬五將:這才叫老當益壯
七擒孟獲:讓你輸的心服口服

第十二章 三國鬥法之渾水摸小蝦——我斬馬謖,是因為怕輸
黃忠不服老:老將出恭,最少一刻鐘
馬謖失街亭:紙上對決也是對決
姜維歸降:伯約是個有為青年
魏延造反:天生就是一副造反的模樣
廖化做先鋒:終於輪到我出場了

第十三章 三國鬥法之打草驚司馬——洗洗再裸奔
突襲陳倉:偷襲就像偷雞
劫寨破曹:親兄弟也靠不住
張郃中計:不動腦就動手
司馬探病:做女人又何妨
計出錦囊:我留了一手

第十四章 三國鬥法之偷梁換砥柱——天下一桶官二代
曹奐被廢:升級就要清算
諸葛瞻戰死:老子英雄,兒差點好漢
司馬昭臨朝:走在街上,回頭率就是高
阿斗樂不思蜀:哪裡好玩哪裡有我
孫皓降晉:嘴上永遠不服輸

 

前言

  《三國演義》中隱藏了太多的秘密。它不僅是三個割據政權的紛爭,也是構成皇權三股力量的角逐:仁德、智勇、忠義的分離,最終導致天下三分。曹操行仁德之政,把中原迅速納入自己的帳下;孫權信奉智勇,將江東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心;劉備講究忠義,奪得了西蜀作為自己的基地;諸葛亮智謀過人,導演了六出祁山的個人秀;司馬懿沉穩老練,最終笑到了最後,使天下歸一。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三國,一個關於欲望、勇氣、謀略與耐力相互較量的戰場。羅貫中洋洋灑灑,下筆千言,把近百年的天下紛爭,風雲變幻,盡述於筆端,不但精彩好看,而且非常好玩。當然,他是以非常嚴肅的態度和非常嚴謹的筆法來寫三國歷史的。我們之所以能夠從中看出好玩的東西,在於他在無意之中,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幕黑色幽默的大戲。當我們一次次重拾經典,對三國英雄人物的欲望與內在精神進行現代解讀時,都可以在這些英雄漸行漸遠的身影裡,看到人生的渺小和人性裡潛藏的善惡。無論仁者、義者、勇者,還是智者,誰也無法超越生命的自然法則,而成為永恆的神話。

  我們就是生活在三國的人際關係海洋裡,白臉的曹操、紅臉的關公、偽善的劉備、魯莽的張飛,小氣的周瑜、機智的諸葛,都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各色人等。我們時時刻刻與這樣或那樣的人物打交道,只不過不再是真刀真槍、你死我活的拼殺,而是一場溫文爾雅的私下較勁。三國的智謀也是生活的藝術:蔣幹鑽進了老同學周瑜設下的圈套,生活中同樣有人被誘騙了;諸葛亮唱出了空城計,你的老闆也玩了這個把戲;司馬懿被人嘲笑像個女人,你身邊的同事也有可能被稱為偽娘;古有木牛流馬運軍糧,今天你也可以搞出新奇的小發明。至於貂蟬的連環計,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幾乎成了我們茶餘飯後不變的話題。

  三國還是一樣的三國,奧秘已經是全新的奧秘。錯過了本書,你就會錯過一次尋寶的經歷,錯過一次提高人生修養、洗滌人性污垢的絕佳機會。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598487
  • 叢書系列:智讀經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董卓篡政:是金闕也能燒化
東漢末年的那些事,想必讀者都很清楚。每個人治世襲的朝代,都會經歷由盛而衰,最終走向滅亡的過程。完全不會像王朝的開創者想像的那樣,江山永固,萬古長青,源遠流長。常言說得好,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為什麼皇權不能永遠世襲下去呢?我覺得問題就出在人治和世襲上,人治的害處我們都知道,這個問題早就讓學者們分析得體無完膚,沒有一點遮遮掩掩的地方了,下面我就重點聊一聊世襲的害處。

富貴人家的孩子難養,皇帝家的孩子更難養了,十畝地一棵苗,越長越金貴,想養大,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有人可能說了,皇帝妻妾成群,有成百上千的女人,敞開肚皮生就是了。再說,皇帝家那麼富有,不愁吃不愁喝,養幾十個、上百個孩子,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所以,皇帝家應該人丁興旺,子孫遍地才對。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回事。皇帝家的孩子難養活,自古如此,為什麼呢?讀者可以想一想,一個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要想養大,添雙筷子添個碗就可以了,粗茶淡飯,破衣爛衫,花不了幾個銀子。而一個帝王家的孩子,一生的開支可就了不得,幾乎是舉國之力,才養活那麼幾個人丁。如此龐大的資源消耗,人不害怕,生物的遺傳本能也會害怕,所以皇室的子孫越生越少,也越來越難養活。漢代也逃不過這一規律,到了東漢末年,很多皇帝都是年幼登基,根本無法掌握朝政,這就為外戚、朝臣和宦官們把朝廷搞得一塌糊塗,埋下了隱患。

到了漢獻帝當上皇帝時,國家的權力落在董卓的手裡。董卓原是在西北當邊防軍司令,漢靈帝死後,十常侍,也就是十個太監,開始把持政權,把朝政弄得烏煙瘴氣。這些太監大耍兩面派手法,玩弄太后和皇后於手掌之上。為了對付十常侍,皇后的哥哥何進命董卓進入首都,結果讓董卓撿了個便宜。

董卓這個人,腦瓜不笨,可惜眼光短淺了點,自以為大權在握,便飛揚跋扈起來,對待皇帝連做個人臣的樣子都不裝一裝,看著小皇帝不順眼,一聲令下就給廢了,重新選拔漢獻帝當皇帝。獻帝是一個九歲的小孩子,當然做不成什麼事,只能聽任董卓擺佈。

董卓出入皇宮,肆意凌辱嬪妃,就連皇帝的龍床他也隨便睡在上面。出門遊玩,看到老百姓在集市上做買賣,就下令殺死所有的男人,搶奪女人和財物,分發給部下將士。如此張狂的舉動,引起天下人的不滿,袁紹、曹操、孫堅、劉備等人,紛紛舉起討伐董卓的大旗,並組建了由十八路諸侯參與的聯盟軍,由袁紹出任總指揮。董卓招架不住,聽信手下人的話,把首都從洛陽遷到了長安,臨走時,下令一把火燒毀了洛陽的皇宮。

董卓是一個很有故事的人,最著名的就是他和貂蟬之間的糾纏。董卓脅迫皇帝逃到長安以後,很多人都想除掉他,尤其是大臣王允,決心用美人計來借刀殺人。他先把貂蟬許配給天下第一英雄呂布,接著又將她獻給天下第一高官董卓。呂布是董卓的乾兒子,老子搶兒子的女人,當然說不過去,於是父子兩人就打了起來。結局不用說,呂布輕輕鬆鬆就把董卓送上了西天,一個不可一世的梟雄,就這樣栽在女人的手裡,再一次注解了「英雄難過美人關」這一千古定律。

羅貫中演繹的三國風雲,當然不是為了簡單的圖個熱鬧。由十常侍引出何進,由何進引出董卓,由董卓引出十八路豪強,而這一切表演,都是打著「忠」的旗號,忠君報國成為了所有人粉墨登場的最好理由。很有意思的是,在一個「忠」字的陰影下,眾多「忠臣」很快把國家瓜分完畢,漢獻帝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董卓燒了皇宮,這個舉動非常大膽。由他來完成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艱巨工作,羅貫中大概也是掂量了很久。燒毀皇宮,秦朝末年發生了一次,就是楚霸王項羽燒毀阿房宮那次,第二次就是董卓。燒毀皇宮絕非小事,那是對一個政權的否定,能有此膽量的人,必定是狂妄至極的人。也許是漢代統治時間太久了,各種力量經過長久的壓抑,終於來了一次徹底的爆發。這一把火,不僅點燃了天下紛爭的戰火,也開始了各種力量的大洗牌,正式拉開了天下合久必分的序幕。

這不僅是政權的爭奪,更是各種文化的較量,仁孝、忠義、誠信,三大文化根基,開始了激烈的碰撞。並在武力的掩護下,逐漸分野,最後慢慢顯示出各自的脈絡,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董卓此舉的意義,不僅顯示了武力的殘酷和野蠻,更是預示著文化的危機和重生。

袁紹討賊:我正義我怕誰
提起袁紹,一般人都會以為他是典型的無能者+野心家。「演義」中描寫他:「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做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 在漢末宦官勢力與外戚勢力惡鬥之際,他出了一個餿主意:讓西北狼董卓領軍進京,這直接導致漢末朝綱的崩塌。在與董卓鬧僵以後,袁紹高舉討伐逆賊董卓的大旗,將曹操、孫堅、孔融等十八路諸侯的兵馬召集在自己的麾下。

討伐董卓的檄文是曹操最先發出,他自知威望不夠,就拉袁紹入夥,並推舉袁紹為盟主。袁紹是一個富家子弟,其名為「四世三公,名滿天下」,其勢為「門生遍朝庭、世交布海內」,其地為「天下九郡擁其四」。起初,他的來頭很大,氣勢非凡,很快地成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可是在討伐董卓這樣投資規模巨大的行動上,袁紹除了一個「盟主」的虛名外一無所獲,而曹操則累積了軍事統帥的經驗,孫堅獲取了傳國玉璽,連原本一無所有的劉備三兄弟也博得了「三英戰呂布」的威名。董卓被滅後,聯軍也就失去了討伐的目標,頓時有點不知所措。

袁紹本以為機會來了,自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朝廷幫掌門人,沒想到十八路追隨自己的諸侯,各懷鬼胎,一看董卓被打死了,紛紛自立門戶,來搶勝利果實。其中最有野心的就是曹操,他直接把皇帝搶回去,與袁紹公開作對。

亂世出英雄,但是富家子弟在亂世,卻很少有傑出人物出現,反而是那些落魄的人,能夠乘勢而起,成就一番事業。賣草鞋出身的劉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三國裡為草莽英雄修臺階、做鋪墊的人很多,袁紹就是最大的一塊墊腳石,他不僅成全了曹操,也成全了劉備和孫堅,讓這三個人借著自己的名氣成了氣候。最令他後悔的事情,莫過於自己怕麻煩,不願意早請示晚彙報,攻下洛陽後沒有把皇帝搶來做自己的傀儡,反而把便宜讓曹操占去,自己卻受制於人。

當時,漢獻帝為擺脫西涼軍餘孽李汜的虐待與追殺倉皇出逃,最受期待且離得最近的袁紹竟不識落難天子的價值,棄之如敝履,結果讓遠在千里之外的曹操撿了個便宜,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後來在與曹操的決戰中,雖然袁紹人多勢眾,但失去了皇帝這個法寶,結果一敗塗地,落得鬱悶而死。

很多人把袁紹的失敗,歸結為他的性格,要我看,這樣的歸納有些過於簡單。袁紹的性格,有不足以成大事的一面,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袁紹雖以正義的名號起兵討伐董卓,卻沒有打好正義這張牌。袁紹沒有把自己的根據地設在中原腹地,反而放在了更北的冀州,使自己偏離了政權的中心。問鼎中原才能得天下,跑到一個偏僻的角落躲了起來,勢力再大又能怎樣?地盤選錯了,又沒有搶到皇帝,最後淪為了正義的「偏房」,失去了最有號召力的一杆大旗。

按理說袁紹出身豪門,政治鬥爭經驗應該很豐富,在剷除十常侍的時候,還立了大功。他應該明白,誰擁有了皇帝,誰就擁有了正義,可是後來還是錯過了把皇帝領回的機會,顯然就是政治白癡了。連孫堅都知道趁勢搶奪一個皇帝的印璽,五世三公出身的他,竟然一再錯過政治好局,不得不讓人感覺到袁紹的政治素養是如此的幼稚和天真。身居皇帝之側,卻不知拉大旗作虎皮,沒有一點遠見,充分暴露了袁紹淺薄無知而又狂妄自大的本性。可以說,是出身害了袁紹,使他註定成不了主宰乾坤的角色,註定要在和曹操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單從人名學來看,曹操就比他更佔先。操,操行;孟德,品德排第一,就是自誇品德好。而袁紹就不行了,這個名字聽起來沒有一點英雄氣概。紹,繼承的意思,除了繼承袁家的榮華富貴,也沒什麼大出息;本初,本來初始,說白了就是個鋪墊,為他人做嫁衣裳。

失去了皇帝,就是失去了仁德,袁紹自然就淪為了叛逆。他沒有認清亂世中成就大業最需要什麼,忽略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威力,最後因為自己不是正義之師,而潰不成軍。即便是在臨死時,他也沒有按照傳統的仁德要求,將自己的權力傳給長子,而是傳給了三兒子,埋下了二袁之爭的禍根,袁氏家族最終被曹操蕩平。

袁紹是自己滅了自己,不過是借助了曹操的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台日合作,莫仁異想鉅作《噩盡島》動畫化啟動!莫仁經典小說展3本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自然生態展(止)
  • 運動瘦身展(止)
  • 考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