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語展_EZ加碼
醫學尋根之旅

醫學尋根之旅

  • 定價:480
  • 優惠價:95456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3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現代醫學在知識和技術上的進步與成就,是舉世公認的事實。但是若有人說在知識與技術之外,醫學並沒有進步,那麼我們能理解或接受嗎?除去知識和技術之外,醫學還剩下什麼?是醫學倫理,還是傳統包袱?是醫界的利益還是社會規範?本書從二千多年的西方醫學史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來探討影響醫學的各種因素。透過歷史可以發現醫學的發展不只是知識技術和智力的表現,而是處處與社會和文化息息相關的。

  醫學知識再怎麼客觀或抽象,最後仍然得以社會大眾能接受的方式來顯示。希波克拉底的醫生誓言能流傳久遠,就是因為它出自希臘文化而又提出一些理想性的要求。中世紀的醫學理論,現在看起來只是一些哲學思想,但卻是奠定了醫學權威的基礎。解剖學是醫學的基石,但是它的興起極大部分卻是由於宗教和傳統學術的因素。

  牛頓的力學引起醫學理論的改變,不過醫療的實行卻仍是依照社會條件來進行。近代的細菌學的興起,也同樣經歷許多社會文化的影響。讀了這本書,醫藥界的人員可以更了解自己行業的傳統,一般人則可以認識醫學在知識和技術之外的面貌。

 

目錄

序言iii

Chapter1希波克拉底的醫學與誓言:歷史的探討(一)1
一、希波克拉底生平2
二、希波克拉底和科斯學派6
三、希波克拉底的醫學11

Chapter2希波克拉底的醫學與誓言:歷史的探討(二)23
一、誓言24

Chapter3希波克拉底的醫學與誓言:歷史的探討(三)53
一、歷史變遷54
二、現代的困境65
三、結論70

Chapter4蓋倫的生平、思想、與醫學87
一、生平89
二、哲學思想96
三、醫學理論125
四、結論146

Chapter5中世紀的學院醫學159
一、學院醫學的起始163
二、翻譯工作的開始165
三、學院醫學的特色169
四、學院醫學的興起171
五、醫學校的發展173
六、學院醫學的理論188
七、社會意義213
八、結論216

Chapter6圖畫<托爾普醫生的解剖課>的歷史解讀227
一、前言230
二、古典解剖學232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解剖學236
四、維薩留斯前期的解剖學家245
五、維薩留斯(AndreaVesalius,1514-1564)250
六、荷蘭255
七、托爾普醫生(1593-1674)257
八、林布蘭特的畫259
九、手的意義264
十、結論267

Chapter7陰蒂不只是陰蒂279
一、歷史源流281
二、古代解剖生理學283
三、古代的懷孕理論284
四、子宮的功能289
五、性別問題291
六、意義的變換297
七、本質與想像301
八、陰蒂切除術的爭論304
九、結論307

Chapter8西登哈姆及牛頓──十七世紀英國醫學的波折317
一、歷史背景318
二、西登哈姆323
三、牛頓325
四、愛丁堡論戰331
五、結論338

Chapter9重訪李斯特345
一、時代背景348
二、李斯特的理論350
三、爭論和演變354
四、反對理由360
五、無菌術和滅菌術362
六、結論363

Chapter10馬克思.佩敦科佛369
一、生平事蹟371
二、霍亂的理論和爭論374
三、和郭霍的爭辯378
四、歷史評論380
五、結論382

索引385

 

序言

  1974年我進入醫學院之後,找了幾本醫學史的書來讀,除了知道西方醫學史的大概之外,並沒有特別的收穫。反而對「醫巫同源」的說法,始終不了解。當時醫學對我而言,看起來是一項很嚴肅的事情,即便讀了醫學史,對所謂的「傳統」仍然覺得遙不可及。

  進入臨床工作之後,不再覺得有必要去想什麼是傳統,充其量那只是指長幼倫理和同儕禮節。真正醫學的內容,是每天繁雜的工作和念不完的資料。後來有一天在報紙上看到醫學院的老教授(大概是魏火曜教授)說:「醫學不外人情。」覺得很奇怪,那樣子要把醫學的知識和技術置於何處?

  1995年健保開辦之後,在報上看到有人討論「醫療保險」和「醫療福利」的差別,我不禁感覺到在醫學的領域當中,存在著一個我完全不知道的黑盒子。我開始去找資料來看,先是以醫學社會學為主,後來逐漸轉到醫學史。本來只想了解十九世紀就好,然後直接回到現代。但是念到十九世紀初期時,卻覺得十八世紀等在那裡,但好像有一道無形的牆擋住,讓我幾度想進去而不能。猶豫一陣子之後,我終於決定從希臘醫學開始順序讀下來。

  進入醫學的源頭之後,我慢慢發現到問題之所在:我總是以現在的眼光去看和評量過去,當然看不到東西。要放下身段,儘量以當代人的想法去理解才行。如果過去的醫學,和現在比起來,是那麼地落伍,那麼過去的人(如希臘人)對他們的醫學的期望是什麼?當時的醫學要如何滿足他們?換言之,醫學最基本的功能是什麼?顯然那並不是在知識與技術之內。任何過去時代的醫生,只要他以當代的醫療標準盡力地去對待病人,就值得我們給予尊敬。我覺得我好像看到醫學傳統的聖山,遠遠地聳立在雲霧之間。

  開始閱讀之後,我發現在醫學史的教科書中讀不到東西,因為一堆敘述性的說明,無法有深刻的理解,捉摸不到有感覺的內容。當時並沒有想要寫文章,只是隨著興趣,順著文章所引起的好奇心,一個題目一個題目地讀下去,就這樣一邊工作一邊閱讀過了三、四年。後來覺得光是閱讀,印象十分模糊,才開始做筆記來整理。因此先完成的是「佩敦科佛」、「李斯特」和「西登哈姆及牛頓」,也因此這三篇的內容,比較概略。

  「佩敦科佛」主要想講的是霍亂,但是這個題目對我而言太大了,因此從小處著手。過去從沒聽過佩敦科佛這號人物,讀了才知道他的成就。這篇文章最早完成,受限於能力雖然很不滿意,但也得當作一個開始。「李斯特」和「西登哈姆及牛頓」是湊巧看到幾篇同主題的文章,覺得可以記下來藉此說明知識發展的曲折。「西登哈姆及牛頓」在指出自然科學的理論不能直接應用到生理學及醫學,必須等到二百年後生物學的平台建立起來才行。在這過程中各種應用的嘗試,社會文化因素占了其中重要的比例。 這些因素現在比較不明顯,但是恐怕不會完全消失。「李斯特」的故事則發生在知識平台快要完成的時候,說明原創者在研究過程中得不斷地修改自己的講法。後代的人若想簡化歷史只知道結果,將不會了解其中的變化。

  解剖學,尤其在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很令人感興趣,而且資料豐富。原本我想寫的是維薩留斯,後來讀到托爾普和林布蘭特,不禁覺得怎麼有那麼多國外已經研究清楚而我卻一無所知的事情。真的感到自己既無知識,也無常識,也很感慨為什麼都沒有中文的介紹資料。醫學傳統的聖山,恐怕不是一座,而是一群。

  「陰蒂」則是讀解剖學的副產品,我逐漸意識到解剖學建立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的價值中立及純粹客觀,其中牽涉到許多宗教、社會文化和性別議題,有很大部分遠超過我的能力範圍。

  有一天在網路上看到許多教授、學者們討論希波克拉底的誓言及醫學倫理,我發現這又是一個在中文資料中缺乏基礎性說明的領域。雖然講到醫學倫理,很多人言必稱希波克拉底,但是介紹他的文章,好像只有幾十年前在「當代醫學」期刊中的一篇翻譯。我盡可能地去找資料(可惜也只限於英文),感受到西方人是如何地重視他。要攀爬這座最有名的聖山,花了一年,大概還只是在山腳下徘徊而已。

  寫了希波克拉底,自然不能沒有蓋倫。傳統的印象,好像是蓋倫錯誤的理論誤導了西方醫學千餘年。整理資料之後,我認為應該反過來說,蓋倫的醫學在過去的年代中,是既要滿足病人又要擴展知識,所發展出來的模式。後來的發展,自有特殊的歷史因素在影響,不是個人所能左右的。

  中世紀的醫學就像是一個黑盒子,一般不是全然不了解就是貶低它,這正是沒有接觸和認識的必然結果。原本我只打算做介紹性的說明,但是受了「Scholastic medicine」這一個字的引誘和挑戰,就花了時間去整理。醫學只有在通過了幾百年的辯論之後,才有辦法逐漸脫離宗教和哲學的範圍而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了解這段歷史,至少增加了對古人的尊敬。

  就這樣子讀讀寫寫過了十多年,我很清楚地知道這些文章算不上有學術性,甚至不能稱為論文,所引用的文獻都是二手資料,因此只是個人的讀書筆記,所以這些文章要被超越,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之所以附上引用資料的出處,只是不敢掠人之美,也表示既有研究資料的豐富。有些重要的資料在文章寫完後才看到,這恐怕是永遠避免不了的事情。這些也許不是最後的真理,但絕對是西方醫學史界近五十年來智慧的結晶。我常想若是三十多年前就能讀到這些資料的中文介紹,那該有多好!可惜醫學史為小眾之學,連許多號稱重視醫學人文的醫學院,也不喜歡訂醫學史的期刊。

  我知道歷史不是隨便拼湊出來的,歷史學有它專門的訓練和方法,這方面我是門外漢。我的學長陳勝崑醫師,當年研究中國醫學史時,就深為其所困擾。但是我想要的不是複雜的考證,或是豐富的知識及好聽的故事,而是想知道其中的因果關係,以及現象背後是否有結構性和決定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獲得那種會感動的,「原來如此」的感覺,用以支持平日的醫療工作。例如當我讀到希波克拉底講:「所有的疾病都是自然的。」,以及蓋倫如何以動物實驗証明聲音來自返喉神經時,那種超越時空的感動,一直都留在心中。

  歷史文化的了解是人文修養的初步,也是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的基礎,我很希望我是其他議題的讀者。

  醫學的傳統我找到了嗎?還沒有。因為我發現到傳統不再是只有一個,有知識的傳統,也有倫理的傳統。知識方面又有臨床的、基礎的、公衛的。這些工作恐怕要有更多人的努力。至於醫學史本身的傳統,敘述醫生和醫學知識的傳統醫學史,以及藉醫學的變化去探討社會發展的社會醫學史(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各自有其領域。前者被批評為自我誇讚,只是醫學的科學史(history of medical science)或是沒有病人的醫學史(medical history without patients),後者被指為「沒有醫學的醫學史」(medical history without medicine)。哪一種才是「正確的」?只能說見仁見智、各取所需。當然現代醫學史的發展早已超過這種內、外兩極對立的討論,而更多元化了。

  不過至少我已經知道為什麼當年我會不懂「醫學不外人情」的意思。醫學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應用科學,其目的在治病。但是在西方醫學史中,醫學,至少是上層醫學(learned medicine),不只是治病而已,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自然奧祕以求養生(preservation of health)和延壽(prolongation of life),來符合病患的要求。而所謂的精英醫生(learned or elite physician),最重要的是要有文化教養。當現代的醫學教育重視的是最新的科學理論和知識時,人文修養在比例上就會被忽略。當醫院重視治療勝於照護時,它對生老病死的處理,往往就不太能符合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假如現在的醫學重點是在不正常的生理現象,那麼知識與技術之外的事物就不重要,醫生也不需要去認識治療之外的學問。當然醫生可以用職業分工做為理由來推拖,但是當這部分由別人來做時,醫生就不再是權威和價值觀(乃至於薪水)的主導者,這時也就不應該再怨天尤人了。

  若非是處於這一個電腦網路的時代,我不可能上亞馬遜書店的網站去買書,也不可能上英國維爾康醫學史圖書館查資料,更不可能靠國內圖書館的館際合作來借書和取得文章。這也是在現代做這工作,會比以前較容易的地方。我相信有更多的人,有更好的條件和能力,來介紹這方面的資料。出版這本書,只是想拋磚引玉,對有興趣的人提供一些幫助,並替自己留個記錄而已。

  能寫這些文章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是父母的養育之恩。其次是國家圖書館參考組的李彩燕小姐,她不只是在館際合作方面提供許多幫忙,也在我對寫作失去信心的時候,給予我許多鼓勵。另外還要感謝二姊幫忙在美國找資料,許多資料真的使人大開眼界。

  感謝學富公司的于先生不懼醫學史的小眾市場,勇敢出版此書。

  最大的幫忙來自玉綢,只有穩定的家庭生活,一切才有可能。

王挺熙  11. 25. 2008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24124
  • 叢書系列:醫護
  • 規格:平裝 / 391頁 / 16 x 23 x 1.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天下生活電子書全書系:醫學新王道,全展單書88折、三書79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人文社科經典展
  • 金典獎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