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周年慶
佛教藝術概論

佛教藝術概論

  • 定價:180
  • 優惠價:87157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的寫作原則是:一、忠於佛教經典,不摻水、不忽悠、不隨便發揮;二、教內談教,並且不是人雲亦雲,如果觀點陳腐,筆者寧可不寫;三『此書是佛教藝術概論,不是藝術史,故沒有考慮編年的問題,有不少問題沒有展開,盡量簡約、精練,以適應「概論」的要求;四、考慮可讀、可用、實用,除了純理論,還涉及了一些實踐經驗和技法以及典型的實例分析;五、佛教美學是筆者多年鑽研美學理論,並與佛經、佛典相結合而寫成的,僅是筆者研究佛教美學的初步成果,強調了佛教內部的美學價值觀。
 

目錄

導言
第一節 佛教藝術引思
一、佛教藝術的范圍
(一)工巧明分析
(二)關於佛教藝術的兩種界定
(三)佛教藝術和佛教文化的關系
(四)佛教藝術的特點
二、佛教藝術的緣起
(一)空門成為藝術的搖籃
(二)佛寺精舍的初創
(三)崇敬懷念與造像
(四)歌詠贊吧與梵唄
(五)歡喜踴躍與手印
(六)供養舍利與起塔
三、世俗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分野
(一)從欲而生的世俗
(二)離愛斷欲的崇高藝術
四、佛教藝術的功能
(一)攝受眾生
(二)傳教布道
(三)物化玄義
(四)興邦治家
第二節 佛教藝術中的幾個問題
一、佛教藝術研究的情況分析
(一)佛教藝術人分析
(二)哲學與宗教的距離
(三)感受,不可說不可說境界
(四)信仰與學術
(五)以凡轉聖的末法傾向
二、近現代出版物分析
(一)善知識的研究成果
(二)摘星式的編纂
(三)門外說教,或戲說佛教
(四)邪說悖論
三、佛教藝術價值觀
第一章 佛教美學
第一節 概述
一、美和美學
(一)千變萬化的感受
(二)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三)美學的建立
二、審美活動
(一)審美需求
(二)審美特征
三、審美范圍和審美價值
(一)審美范圍
(二)窩里斗價值
四、佛教美學的創立
(一)面對哲學的思考
(二)進入審美的修行
(三)佛教特殊的審美角度和審美范圍
第二節 余論
一、佛教的審美主體
(一)什麽是審美主體
(二)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
(三)審美意識的定位
二、佛教的審美客體
(一)相好庄嚴
(二)佛法境界
三、佛教的審美歷程
(一)瞻拜慈容
(二)佛國之美(環境美)
(三)德行之美
(四)藝術之美
四、在審美中圓滿菩提
第二章 佛教建築
第三章 佛教美術
第四章 佛教書法
第五章 佛教文學
第六章 佛教戲劇
第七章 佛教音樂
第八章 佛教舞蹈
第九章 佛教工藝美術
附錄 《生死流轉圖》初探
參考書目
特殊的春節——代後記
 

不知為什麽,我總是和艱巨的工作結緣。依我的經歷和地位,這本書似乎不該出自我手,但是學佛和研究佛學20多年來,有時期望,有時尋訪,卻一直沒有見到這樣一本書——能從佛教教內的角度去探討佛教藝術的真諦。年紀大了,時不待人,正好我又是急性子,在無常到來之前,總要多為三寶作些事情,故在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負責人凈(日文 min)法師的支持下,撰寫這本書,並在開篇處說一些不得不說的話。

學佛不久,便有幸接觸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這觸動了我過去幾十年來一直縈繞於懷的一件心事:從我兩三歲初有記憶以來,直到皈依佛門,四十幾年時間內,一直重復做著一個同樣的夢:一座巍峨的古廟,廟中有大殿和中戲台,兩側回廊順著山勢向上,環繞大殿。夢中的「我」身穿灰色長衫,大約十五六歲光景,手托茶盤,盤中放著斟滿茶的杯子,沿回廊向上,好像在尋找什麽人┅┅每次都因沒有找到而醒來。這樣的夢每隔三五天重復一次,直到我歸依三寶,此夢戛然而止,再沒有尋找回來的可能。於是我發心,學著善財童子,開始遍訪善知識,尋找夢中的古廟。

參訪、苦行了十幾年後,在眾多大德善知識的扶持和加持下,1999年,相繼出版了《佛教造像法》和《釋迦牟尼傳》,後來又被時世推入壁畫和雕塑的創作工程。直至2006年,完成了國家宗教局交給的任務——為印度那爛陀寺設計壁畫和雕塑。在繁忙中,我總有一種憂患意識揮之不去,那就是:出家人多麽需要全面地學習五明啊!也曾了解過幾所佛學院,並給四川尼眾佛學院、普陀山佛學院和四川大學宗教所的研究生講過課,目睹和耳聞過無數寺廟的修建歷程。了解到社會上唯利是圖的人們借個別出家人對佛教藝術知之甚少而大肆騙取錢財,造成寺廟的損失,真是痛心疾首!於是有了最初的動念:寫一本介紹相關知識的書。其實,佛學院真是應該開一門佛教藝術課。或許有人會問,受了沙彌十戒就不能觀聽歌舞,出家人學習佛教藝術知識是否有破戒之嫌呢?我非佛教律師,但按照佛教理論推及三學,可以說學習佛教藝術不但不破或,而且正好相反,是擴大視野,開拓全面學習佛教五明的必須。

往昔釋迦如來住世弘法時,首建竹林精舍,其後受施(礻氏 qi)園,命弟子舍利弗任首席建築師,主持設計施工事宜。(礻氏 qi)樹給孤獨園的建築、園林並臻華美,規模宏大,設施齊全,可以想見,其施工工藝必是多樣而復雜的,舍利弗作為一名出家的僧人,能運籌帷幄,游刃有余。一者因為他出家之前已經博學多才,出家後,精通慧學;二者也可見當時的出家人素質極高,五明兼備。

那麽,什麽是五明呢,筆者在本書的導言中有所論述,在此僅作簡單的介紹。五明包括:內明,即佛學;因明,相當於邏輯學,考定正邪,研核真偽;聲明,聲韻學和語言學;醫方明,醫藥學;工巧明,包括世間多種學科技藝,如建築、園林、天文、歷算、美術、音樂、舞蹈、制衣、飲食、考古等。在此五明中,因明和內明啟迪智慧,而聲明、醫方明和工巧明則為度人濟世之方便。

筆者所著意在找出一個新的途徑和新的論述方法,將相關知識推薦給讀者。2000年夏初,在和凈(日文 min)法師談話中,初次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立即得到法師的支持,並列入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的編寫出版計划。這樣,擺在我面前的就只有一條勇猛精進的路,我在海邊良久佇立,祈求觀世音菩薩加被。

本書的寫作原則是:一、忠於佛教經典,不摻水、不忽悠、不隨便發揮;二、教內談教,並且不是人雲亦雲,如果觀點陳腐,筆者寧可不寫;三、此書是佛教藝術概論,不是藝術史,故沒有考慮編年的問題,有不少問題沒有展開,盡量簡約、精練,以適應「概論」的要求;四、考慮可讀、可用、實用,除了純理論,還涉及了一些實踐經驗和技法以及典型的實例分析;五、佛教美學是筆者多年鑽研美學理論,並與佛教、佛典相結合而寫成的,僅是筆者研究佛教美學的初步成果,強調了佛教內部的美學價值觀。

流年似水,寫這本書拖了7年之久,在北京寶燁文化研究所陳寶燁居士的支持下,最近終於有了整理成書的機會,借此對各方面給予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王惕
2000年佛誕日完成初稿
2007年中秋節整理重寫
 

詳細資料

  • ISBN:9787532628216
  • 規格:285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2024捷徑|資料夾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商業新品
  • 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