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時間為軸,以色彩為線,串聯起中國美學、工藝與思想,追溯中國色彩美學源頭。全方位呈現千年歷史中,色彩在祭祀、文學、繪畫等多領域的演變歷程,讓我們領略到色彩與權力、文化、生活的緊密交織。從...more
本書研究的是14世紀晚期至16世紀期間阿爾卑斯山以北地區的視覺與物質文化,集中探討了低地國家、法蘭西、英格蘭和德意志等地區的藝術創作。藝術史學家斯蒂芬妮·波拉斯清晰地講述了這一時期的北方藝術家和...more
《中國藝術史》是李朴園歷時多年撰寫的經典之作,值其出版95周年之際,紀念版以90幅精美原畫足本呈現,帶領讀者展開一場跨越5000年的藝術巡禮。本書在林風眠、林文錚、朱謙之等大師的審訂下,系統梳理了建...more
本書共分為四章,闡述了六十甲子的相關知識,何為得色,六十甲子時令色的智慧,以及文獻中關於五種正色的染色方案的記載,呈現了六十甲子的時令色。作者匠心,將天乾地支與傳統的色彩智慧相結合來探討,闡述了中...more
龍、鳳、鶴、獅、象、麒麟、螭吻、甪端、蚣蝮……故宮裡共有多少種神獸?故宮神獸都分佈在哪些地方?神獸背後有哪些歷史演變和文化含義?故宮古建築中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形態各異的神獸就是其中重要的...more
醉心於發明創造的達·芬奇、天才學生拉斐爾、外交大師魯本斯、市井狂徒卡拉瓦喬、用畫筆復仇的女畫家真蒂萊斯基、離世2個世紀后才被讀懂的維米爾……為什麼是他們留名于藝術史?怎樣的時代造就了藝術家及其傑...more
本書從探訪博物館中的一件件書畫、器物開始,從實物這個角度入手,結合文獻記載和前人研究成果,穿針引線,神通古今,遊刃有餘地深入到南宋文人士大夫的風雅日常生活之中,將宋人插花、焚香、點茶、掛畫的...more
本書主要通過iPad中的Procreate繪畫軟件來講解國風插畫的繪製方法和技巧,用最簡單的方式由淺入深零基礎快速入門iPad國風插畫。全書共有6章。第1~2章簡單介紹Procreate軟件界面和基本操作;第3章通過繪製...more
1654年10月12日,荷蘭小城代爾夫特的火藥庫發生大規模爆炸,年僅32歲的畫家卡雷爾·法布里蒂烏斯在事故中不幸遇難。在他流傳下來的十幾幅作品中,有一幅《代爾夫特風景》尤其引人注目:畫面左下方有一位若...more
由於絲綢之路的延展開拓,中國與波斯的貿易往來古已有之,並在13世紀蒙古時期達到了巔峰,兩大古老文明間的碰撞交流使這一時期的藝術成為伊朗藝術史上極為精彩的一葉。當時的織物、瓷器、繪畫等藝術形式中...more
本稿收錄了9位學者的報告,並與藝術家、批評家和其他學者就相關報告主題的討論。“哲學與藝術對話錄”系列叢書由服務器藝術與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院聯合推出,旨在哲學與藝術交界地帶,尋找有意思的話題,請...more
268張大英博物館藏品精美圖片 盡顯中古歐洲藝術之華美 7個章節,40個精彩故事 一本書看盡中世紀神話藝術 錢特里·韋斯特維爾憑藉其對大英圖書館館藏手抄本的深入瞭解,引領我們探索了一些西方文學史上飽受...more
自20世紀初以來,形式(風格)論與圖像學作為藝術史研究的兩種基本範式,雖取徑各異卻共同塑造了這一領域。然而,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使它們逐漸僵化,引發了藝術史學界與批評界一波又一波的反形式論與反圖像學...more
本書是一本全面講解設計構成實際應用的教材,注重對讀者進行構成理論和創意思維的培養,旨在讓讀者掌握設計構成的基本原理與創作方法。 本書共6章,主要內容包括認識設計構成、平面構成基礎、色彩構成基...more
《世界經典紋樣大全》由全球著名的工藝和裝飾藝術博物館——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策劃出品。書中按主題劃分,收錄世界古今的平面紋樣和立體裝飾物圖1000余幅,囊括東西方歷史上的各種紋飾風格,涵...more
提到藝術品,我們往往認為它們是被靜態擺放的,但藝術品在成名前往往有著非凡的流浪之旅——常常伴隨著神秘與歷險,它們或許被盜竊、掠奪、成為遺產中的被爭奪之物,有的甚至見證了社會歷史的變革。 本書以...more
這部綜合性巨著以開放的國際視角對廣義上的歐洲(包括斯堪的納維亞和東歐)及北美地區進行了思考,回顧了長達一個多世紀(1789—1914)的藝術創作。它沒有完全按照傳統的“繪畫/雕塑/建築/裝飾藝術/攝影”歸類和“...more
本書第一部分首先追溯了西方古代、中世紀和文藝復興藝術中關於永恆、優先和敘事的修辭,然後通過從巴羅克時期到現代的主要畫作,分析時間和“左右”方向性在其中的作用。第二部分討論東方(中國)藝術史中的時...more
隨著拜占庭帝國中期經濟的逐漸恢復與版圖的重新擴張,拜占庭再次主導著整個歐洲的服裝業與紡織業發展,拜占庭服裝達到一個新高峰,其服裝款式與服飾圖案成為當時歐洲和地中海世界中最具吸引力的新時尚。《...more
在AI時代,界面無處不在,而這些界面又幾乎都被圖像所填充。圖像的感知力和創造力成為在智能媒介環境中暢通無阻的美學通行證。 本書通過對14位近現代藝術家的個案分析,展示了從描繪對象到觀念生產的躍遷...more
為什麼杜尚的小便池會成為藝術,而商場里的不行?為什麼康定斯基看似塗鴉的畫會成為藝術傑作,而你的不行?為什麼印象派在剛誕生的時候不被看好,而現在卻變得很行?……其實,我們所知曉的現代藝術已沿着“反叛...more
這是一本面向學齡前及低年級孩子開發的科幻想象力簡筆畫大全。之前我社已出版的《看,你畫出的未來》《看,你設計的未來》的第三冊,與前兩冊共同構建了一個面向青少年的完整的科幻畫教育體系。 對於孩子...more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許多獨屬於中華文明的發明和創造:木傢具里的榫卯、夏日扇風的蒲扇、廚房裡的蒸具和石臼、隨風而動的風箏等。這些線索時刻提醒着我們,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共同...more
本雅明的文字,無論置於哪個時代都歷久彌新,而其身為哲學家、文學、藝術評論家、左派思想家和譯者的多重身份,更讓他的作品被各個領域奉為經典。 本書分為美學理論、語言和歷史哲學、文學評論三個部分,...more
對培根的著名訪談有兩次,1991—1992年本書作者、法國藝術史學者蜜雪兒·阿辛博所做的訪談即是其一。阿辛博的訪談進行了三次,1992年培根意外因病去世,後續的訪談計畫因而擱淺。時年,培根已經83歲。這是他...more
拱衛皇室為“藩”,展現皇權為“屏”,明代藩王被賦予藩屏天下的重任,後人卻道他們是百無一用的貴族寄生蟲。然而正是這些“無用之人”,為世人留下無數珍寶。 晉王的崇善寺,肅王的玄妙觀;周王的《東書堂帖》...more
本書基於音樂評論家陳立老師多年收藏的藝術擺件,呈現出隱藏擺件之後的,與音樂、繪畫、雕塑、建築等藝術形式有關的各種故事。全書分為30篇,按照擺件故事的發生時間排序,包括《威尼斯的玻璃工藝品》《穹...more
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已經越來越清晰。但有一個領域,依然雲山霧罩,現有理論也多含糊其辭,甚至矛盾百出——這個領域就是審美和藝術。 關於審美和藝術,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少困惑,無論是普...more
本書是法國著名華裔學者、作家程抱一為七十余幅盧浮宮館藏繪畫撰寫的評論集,分為“義大利畫派”“法蘭西畫派”“北方畫派”和“其他畫派”四部分,囊括了達·芬奇、倫勃朗和德拉克洛瓦等西方繪畫史上最為熠熠生輝...more
本書稿借助藝術史、考古學、宗教史與地方社會區域史等不同視角,將“層累”造成的南山漸次剝離,以期在動態的歷史文化變遷中,綜合考察其產生、接受與轉變的過程。為宋代南方地區造像和美術史提供重要研究視...more
本書是一部夏加爾的傳記作品。馬克·夏加爾,藍色海岸邊繼馬蒂斯和畢加索之後最後一位德高望重的“族長”,在聖保羅·戴·旺斯市與世長辭,享年九十八歲。馬黎畫派為能接納眾多的外國藝術家在自己的懷抱中成長...more
本教材由作者于天津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多年本科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擴展而成。此書從設計與藝術的異同切入,說明兩者的區別和特質,既體現設計學科的特點,又涵蓋美學學科的基本內容,強調設計美學的社會文化性...more
本書在2010年《弗洛伊德論美》的基礎上修訂、更新了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學的方法談論文學藝術的幾乎全部文章,包括《格拉迪娃》《摩西》《詩與真》《俄狄浦斯王》與《哈姆雷特》《論幽默》等,使其成為弗洛...more
20世紀初,區別于傳統的、帶有前衛和先鋒色彩的現代(派)藝術,跨入全方位展開和推進的年代。 當時,德國心理學家、哲學家、美學家立普斯以主觀唯心主義為哲學基礎提出的美學理論“移情說”風靡理論界,該理...more
《藝術家的調色板》精選3萬年藝術史上80幅經典名畫,將畫作的主要色彩提煉,形成附有精準CMYK/RGB色值及色彩運用比例的“調色盤”,讓人能夠輕鬆學習藝術大師的色彩運用與配色技巧,提升審美力。 從山洞岩畫...more
在現實與模仿現實的藝術之間有一類自主存在的形象,即擬像。擬像既未被柏拉圖學說徹底擯棄,也並非由現代性重新發現,它的力量由真正的創始神話“皮格馬利翁神話”奠定。本書從有關擬像主題的現代思想出發,...more
本書與《在故宮尋找蘇東坡》遙相呼應。它細解故宮所收藏的宋徽宗書畫作品《閏中秋月詩帖》《夏日詩帖》《聽琴圖》《祥龍石圖》等,回溯宋徽宗一生的經歷和與之相關聯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剖析了北宋...more
本系列叢書共有10本。本書為第9本,收錄作者在2019年之後幾年內寫的藝術短評和短論,凡26篇,多為作者作為策展人或學術主持寫的“展覽前言”。本書第一編是當代藝術評論,第二編偏於當代架上繪畫,第三編涉...more
人們不可把自己靈魂的居所只當作私自的佔有品。人們要把它當作一個世間的奇瑰的創造。上帝造成宇宙,人們也造着宇宙,為他的靈魂之所居。——王遜作為曾在新中國美術史上產生過廣泛影響的美術家,王遜的藝術...more
一本書看懂“最美人造物”宋瓷,在宋瓷里見證中華美學高光時刻!為什麼有歷史學家認為“宋瓷是貫通古今東西、人類所能得到的最美器物”?為什麼宋瓷被稱為中國美學的巔峰?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宋瓷這麼重要這麼美...more
國學和西學是人類文明創造的兩大高峰,它們有相通的地方,但在根本的性質方面卻有着重大的相異。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就不可能真正地認識到什麼是傳統。從事藝術活動,堅守國學的立場,油畫可以成為傳統;偏...more
本書所講美術史學,主要是圍繞“實踐美術史學”展開。作者所謂實踐美術史學,是從張彥遠、郭熙到董其昌、石濤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一個非學院的傳統學派。實踐美術史學是傳統教育的一個優良傳統,其研究目的...more
研究方法的掌握,是研究藝術史的前提。本書以“知識生成與藝術史”“圖像考據學”“圖像學”“圖像敘事與文字敘事”“主題學與母題”“藝術社會學”“藝術形式與風格分析”“知識考古學與藝術史”“藝術文獻學”九個章節,系...more
《源氏物語》是誕生於十一世紀的日本文學瑰寶,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而且對後世日本的藝術、文化和社會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1510年《源氏物語畫帖》是世界上已知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源氏物語繪畫...more
這是一本關於藝術家書這一藝術領域的書,關注藝術家書的學術性、歷史、藝術價值及其相關的出版行業的方方面面。 書中有關於現當代書籍藝術的研究、探索,並記錄了藝術家的經歷以及他們的工作室、手工書籍...more
本書是盧卡奇關於美學和文藝學的集大成之作。書中以日常生活作為美學的本體論基礎,從馬克思主義反映論、實踐論和生存論的視角對審美和藝術做了系統的考察,成為國外闡釋性美學的一種範本。書中堅持唯物論...more
本書將德國文藝批評家萊辛在《拉奧孔》中所探討的詩畫界限問題進一步推向深入,分析了文藝復興以來“偽古典主義”的藝術樣式混雜,以及與之相反的“浪漫主義”的藝術樣式混同。“偽古典主義”的混亂源於“藝術的...more
作為一部引領時代潮流的跨學科巨著,本書巧妙地將神經科學與人文美學兩大領域相融合,從神經科學、進化心理學到人文藝術,為我們繪製了一幅人類追求美、體驗藝術的心靈地圖。 本書通過豐富的科學實驗和生...more
陶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之一,在世界上久享盛譽。海洋貿易的發展促成世界性的中國陶瓷市場的繁榮。本書以大航海時代為起點,論述16—19世紀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外銷陶瓷的貿易及其與歐亞各國陶瓷工藝文...more
本書探討中小型美術館的建設、展陳與運營之道。 本書基於金陵美術館十年實踐中的得與失、思與行、守與創編寫。金陵美術館是南京市政府投資建設的第一座集展示、收藏、研究、公共教育、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市...more
99幅著名的藝術作品 105位無名的肖像模特 105種迴然不同的命運 耀眼奪目的『藝術瑰寶』,值得探索的『幕後群像』 偉大藝術作品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與傳奇 一場橫跨2000年的“藝術獵奇之旅”,更是對人性的深...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