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蘇也首部講解當代藝術的作品,作者以一種直觀的理解,帶我們走進當代藝術深處,理解當代藝術存在的爭議卻又不斷受到讚譽的背後故事,也希望本書能夠成為當代藝術話題的開頭,引發每個人的關注與思考...more
本書實易懂的語言講述“美是什麼”。 九個講座分為六個專題:第一個專題為“美在神奇的古希臘”,講了古希臘美的起源和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這“三巨頭”關於美的思想。第二個專題為“兩條美的線索”,從...more
哈羅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2008)是英國著名的劇作家、散文家、詩人、導演、演員和政治活動家,其主要成就體現在戲劇創作上。品特一生共創作了29部舞臺劇,是自蕭伯納以來英國20世紀*重要的劇作家。2...more
本書詳盡介紹了特洛伊戰爭的全部始末。不和女神大鬧神界婚宴,引發了金蘋果審判。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王子帶走斯巴達王后海倫,引起了希臘聯軍和特洛伊的戰爭。由於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難攻,希臘聯軍和特洛伊...more
本書書由“稻田讀書”文藝生活社群策劃,是由藝術家、建築師、作家、媒體人、鄉村建設者等組成的一行參訪人員參加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後的實地尋訪記。他們深入日本新潟縣,走訪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參展...more
描繪英國鄉村景色方面,沒有人比約翰·康斯太勃爾(John Constable,1779—1873年)的藝術成就更加突出。他特立獨行又腳踏實地,幾乎憑一己之力提高了風景畫在19世紀的英國的地位,改變了人們看待大自然、普通...more
“波點女王”“怪婆婆”、當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草間彌生唯一漫畫傳記。義大利原版引進,傳記寫實與漫畫創作的完美結合。 關於藝術的天賦,也關於堅持、努力和永不妥協! “我的藝術來源於只有我才能看到的幻...more
本書是法國詩人、劇作家、散文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克洛岱爾的藝術隨筆集。作者在書中暢談藝術名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荷蘭繪畫、西班牙繪畫,以及音樂和教堂建築等多種藝術。作為外交官,克洛岱爾曾在中國...more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他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more
兒童似的塗抹、混合著糞便的顏料、挑戰常識的主題……現代藝術富有爭議,它似乎在挑釁,似乎在嘩眾取寵,它讓人迷惑、不安、憤怒、追捧,或者發出自我防衛般的嗤笑。“我五歲的時候就能畫成這樣。”“這不是藝...more
這是一場有關形象與物的旅行,始於19世紀早期亨利·梅休筆下的倫敦貧民窟的小販文化,終於在美國中西部“正午時分”搭車前往“無地之路”。作者運用符號學、大眾文化理論和後現代主義理論,透析了各式各樣的流...more
人類是如何認識自己所處空間的?從無知、恐懼與想像,到渴望、探索與發現,人們越走越遠,認識了廣闊的真實地理空間,同時也創造出無限的奇幻想象空間。 《藝術館·藝術中的地理探索與夢幻之旅》通過對藝術...more
本書由喜仁龍、畢安祺、勞倫斯·比尼恩、霍布森、喬治·弗雷德里克·昆茨、本傑明·瑪律智等眾名家合著,書籍內容涵蓋範圍廣泛,分11篇介紹了中國古代藝術,包括繪畫、陶瓷、雕塑、建築、玉器、石刻、漆器、青...more
我館歷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致力於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表作品。我們確信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more
本書是一部享譽世界的藝術史權威著作,被西方評論界稱為“雋永的史詩”“瑰麗的畫卷”。作者集畢生精力為讀者詳盡論述了世界各國各時期各流派的畫、雕刻、建築、裝飾、彩陶、園林、洞窟、神廟、音樂等藝術風格...more
1.本書內容詳實,從巫時代色彩的功用到春秋時期史上一次流行色的出現;從戰國出現正色與間色的概念到秦漢確立五色系統;從唐朝黃色為帝王專用到宋朝五色寄託國運的重任;從元明文人對五色系統的摒棄而崇尚...more
本書為村上隆和日本文化領域的13位大師們的對談集,該對談集僅在中國發行。 由村上隆主持並有13位日本大師的參與,可以看到有代表性的日本大師們的現狀和作品,是一本社科人文類普及讀物。 這些大師中包...more
“我不想以悲傷結尾,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歌唱。” 《慢慢微笑》是英國導演德里克·賈曼生前最後一部日記,記錄了他在身患重病後,在身體狀況逐漸惡化、創作能力日趨衰減之時對生活、藝術、疾病、愛情的深刻...more
這是一本關於天才畫家畢卡索的傳記,作為畢卡索的外孫,作者奧利維耶付出不懈的努力,毫無保留地揭開畢卡索留給世人的種種謎團。 讀奧利維耶的敘述如同閱讀一本小說,他將畢卡索全身心為藝術奉獻的輝煌一...more
藝術與哲學,這兩項人類重要的精神事業,如何才能獲得有效的溝通?本書收錄了著名藝術史家邁耶?夏皮羅的21篇文章,其中大部分在作者生前從未發表過。在這本文集的第一部分,夏皮羅用具體的藝術作品闡述了藝...more
本書根據古埃及的歷史發展時序,從埃及邁向先進文明之路的史前時期到希臘羅馬時期,分別從歷史條件、社會背景、宗教制度等介紹埃及文化和新舊知識。再通過傢俱、飲食習慣、文明、語言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more
一塊3500年前的古埃及雕塑殘片,被達利演繹成一張妝如丹唇的沙發;從佛洛德的肖像中,隱約可見倫勃朗自畫像的深邃目光;洛倫突破二維畫面局限的宗教題材畫作,使霍克尼風景畫的創作豁然開朗;在奧爾巴赫恣...more
本書介紹了抽象藝術的起源,野獸派、立體派、未來主義等現代藝術形式催生出了抽象藝術。書中介紹到,在抽象藝術的萌芽時期,德國的康定斯基、法國的庫普卡(Kupka)、荷蘭的蒙德里安(Mondrian)、俄國的馬列...more
本書由羅爾夫托曼主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藝術為輝煌的時代之一。人們對1300-1600年間這一藝術多產時期至今仍興趣盎然。 本書重點介紹了在視覺藝術各個領域令人印度深刻的作品,充分詮釋了義大利...more
《生活月刊》原創作團隊尋訪了十多位寶島知名陶藝家和茶道家,紀實書寫他們的心路歷程與創新探索,以及各自為陶藝發展做出的貢獻。他們中有的力圖用自己的創作還原中國千年陶瓷發展整個脈絡,有的從農人到...more
作為世界閱讀創新引領者,湛廬文化遍尋全世界的優質內容和思想,並用多元的方式將其傳遞給中國3000萬精英讀者。2021年,湛廬文化再次攜手大英圖書館,打造專屬聯名日曆《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2021》,讓...more
本書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以文字描述為主,作者從當時歷史社會背景和畫家家庭背景的變遷和發展出發,初期繪畫風格的建立,加入“聖母兄弟會”逐步走向成熟風格,再到完成流芳百世的名作,經過已有證據的逐...more
《班門》的結構,一直以“門”為界,“門內”向大師致敬、學藝;“門”是作品,是“手藝”本身,是“匠心營造”;“門外”是後生的操練與遊歷。這個結構讓我們有了扎實的組稿方法,讓《班門》安穩地走到今天。第一輯,...more
美國東岸最重要的美術館,例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每年會推出二十項左右專題展或個人回顧展。有的耗費鉅資,策劃經年,牽動四方,一票難求。陳丹青旅居美國期間,經常流連於各大美術...more
作者影像評論十二篇首次結集,並配以作者的手機快照。《影像雜談》以畫家之眼,談論時間對於攝影的參與,記憶對於影像的介入。作者犀利的圖像視角為讀者提供了理解一張照片的平易切口。每幅圖片,都有一段...more
爵士樂,可謂世界上最為豐富的藝術形式之一,由非洲奴隸在“剛果廣場”的舞蹈播種,歷經新奧爾良的培育,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搖擺樂、比波普、冷爵士、自由爵士……身兼演奏家、研究者雙重身份的泰德喬亞,以...more
《現代藝術史》是一部經典的藝術斷代史著作,聚焦於19世紀中葉以來現代藝術史的歷史及其在當代藝術中的迴響。本書以時間為串聯線索,以藝術運動、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為內容支柱,以繪畫、雕塑、建築和攝影為...more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欣賞世界藝術的全新視角。《藝術三萬年》選取了約600件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文明的藝術傑作,並按簡明的年代順序呈現給讀者。從三萬年前人類完成的首幅洞穴壁畫到20世紀、21...more
現當代藝術往往因其自我表現力、獨創性和抽象的表達而令人望而卻步。本書從歷史、生平、美學、體驗、理論、質疑和市場七個維度透視現當代藝術中知名度很高卻不容易被理解的19 件作品,為人們提供瞭解釋現...more
本書討論傳統藝術哲學中“一朵小花的意義”。佛家講“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國”,意在說一花、一草這樣的“小物”也有它自己存在的邏輯和價值,本身就是一個完滿的價值和意義世界,是一種“大全”,沒有缺憾,不需...more
愛和情感是如何在物質形式中體現的?本書就此問題探討了客觀事物所承載的情感力量。物品作為一種被迷戀的物件,在物我關係中扮演著參與者和反思者的角色。物品以象徵或表徵的形式,或寄託著情愫,或為性的...more
《誰在看中國畫》 在《誰在看中國畫》這本書中,作者講述了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觀看者如何無可爭議地塑造了“中國繪畫”這一偉大的藝術傳統。他認為,中國境內的觀看者對“中國繪畫”的演變至關重要。通過考察描...more
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年)與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社會和政治動盪之關係,比任何一位藝術家都更緊密。 作為一位政治家,大衛期待社會變革;作為一位藝術家,他將畫筆獻給大革命事業,創作旨在讚美共和國英...more
面對當代藝術,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解讀。策展人奧布裡斯特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開始有意識地採訪接觸到的藝術家,並記錄下來,至今已經積累了近2000小時的錄音素材。談笑中,他本書收錄的是他與19位(組)...more
隨著道教在2世紀的出現,老子由歷史人物逐漸變成了宗教崇拜中的超自然神祗,但在5世紀以前,中國人並沒有製作老子的偶像以接受供奉。在偶像出現之前,道教禮儀中如何表現這一最重要的道教尊聖?一個祭祀場...more
★資深藝術評論家分享藝術鑒賞之道蘭斯·埃斯普倫德基於多年的藝術鑒賞經驗,對藝術的語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他引領讀者接近那些陌生的藝術品,進而獨立運用欣賞技巧與藝術品展開交流,像藝術家那樣思考...more
拼砌磚畫是南朝陵墓特色的藝術形式,從設計構想到稿本到製作工藝再到拼合過程,它承載的不僅是裝飾上的功能,更反映出工藝技術、圖像系統背後的社會文化及制度。基於對磚畫工藝技術上的疑問,耿朔做了大量...more
《殘酷劇場》是伊恩·布魯瑪多年來在《紐約書評》發表的藝文評論和歷史散文精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各地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屠殺和種族滅絕。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邪惡的納粹,只等著適當時機爆...more
什麼是圖像?圖像與文字的關係如何?文字之外,圖像如何傳達思想和情感;圖像之內,文字怎樣佐助讀圖,塑造思想形象,這是古今中外眾多文人學者試圖解決的問題。本書建構的就是關於如何讀圖、解決圖文之間張...more
好的藝術家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於將思想轉化為藝術語言的人。 ——徐冰 就讓我自由吧,讓我做我自己!……感受我的能量或者閉嘴。 ——小野洋子 藝術,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領域,只有在這裡,人可以不循常理,做些...more
你可曾知道他生前拍攝的二十五部長片,在法國和世界各地共吸引超過百萬人次觀影?他的電影充滿濃厚的文學和哲學味道,充滿對人生的敏銳觀察和細微捕捉。你是否知道在埃裡克·侯麥這個化名背後,隱藏著另一個...more
奇異、瘋狂、直覺、非理性、反邏輯、夢幻全能……超現實主義革命,是夢的浪潮!作為一種革命思潮,超現實主義要求對社會進行深刻的變革,其意圖創造一種包含著“詩歌、自由與愛”的光明。而作為先鋒藝術的重要...more
作為中國美術史領域國際著名的學者,巫鴻教授自上世紀開始嘗試進行中西兩種文化的轉譯,開啟了一種新的中國藝術史寫作範式。 本書便是巫鴻30年來在哈佛和芝加哥大學給學生第一學期第一堂課的講稿合集,希...more
作者勞倫斯·比你恩是大英博物館東方繪畫館館長,本書是他研究東方藝術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站在世界文化整體的背景上深入考察了亞洲文化藝術的成因、發展、內容、性質及特點,他從藝術創作和論述,由藝術而...more
繼暢銷書《藝術的原始程式碼》之後,蘇西·霍奇再出力作——《現代藝術的原始程式碼》,與讀者一同揭開現當代藝術的神秘面紗。 從19世紀以古斯塔夫·庫爾貝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畫作,到千禧年後草間彌生創作的大...more
我們生活在色彩之中。我們所處的世界豐富多彩,色彩彰顯了我們的心理特徵和社會性。我們無法逃避色彩,卻又對色彩知之甚少。本書作者大衛·卡斯坦和斯蒂芬·法辛提供了一種充滿想像力的嶄新闡釋,説明我們認...more
《裝飾的法則》是人類設計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本書首次出版於1856年,作者是當時的先鋒設計師歐文.瓊斯。豐富的插圖(112幀圖版,逾2000種圖案)、對各種文化深刻全面的考察(20種地域文化)以及獨到的37...more
書為“貢布里希研究文叢”書系之一,從英國著名學術出版機構保羅·霍爾伯頓出版社引進版權。書稿起源於2009年6月倫敦大學瓦爾堡研究院在倫敦召開的貢布裡希誕辰100周年紀念研討會,收錄研討會演講文稿10篇,...more
本書為美國知名德勒茲專家羅納德▪柏格關於德勒茲的系列專著之一。全書分為音樂、繪畫和藝術三部分。第一部分的三章先是概述德勒茲與瓜塔里有關宇宙音樂的論述;接著重點分析了法國音樂家梅西安等人的作品...more
本輯《世界3》以“海外中國藝術史研究”為專題。 20世紀後期以來,中國藝術史研究狀況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那是西方新藝術史集中影響中國藝術史研究的時期,也是中國藝術史研究者在全面反思的基礎上拓展新方...more
達利通過現實主義手法呈現出幻覺中的景象 馬格裡特將日常生活中的物體轉化為神秘的圖景 奧本海姆用毛皮包裹杯盤製造出可怕的詭異感 郵遞員舍瓦爾以拾來的“寶貝”搭建出理想宮殿 超現實主義是20世紀最受歡...more
圖解藝術史系列引進自在歐洲享有盛譽的義大利Electa出版社,由多位義大利藝術領域的專家歷經數年編撰而成。所有分冊均以關鍵字、城市和藝術家為線索,以“劃重點”的方式將紛繁複雜的藝術史一一道來,包含20...more
《木雁齋書畫鑒賞筆記》為張珩1960年至1963年去世前未竟的歷代書畫著錄,是其鑒定思想與方法的結晶,共著錄了兩晉隋唐以來直至近現代的書畫作品2192件,其中繪畫1380件,書法812件,基本囊括了中國古代具...more
這是一本給青少年閱讀的人物傳記類圖書。 作者翻閱了大量史料兩兄弟書信,深入地去解了梵古兄弟家鄉的歷史和風土人情。通過對文森特一生中寫給提奧書信分析,結合兩兄弟各自生活史,講述了文森特和提奧的...more
為什麼我們發現有的藝術品很美,有的卻不美?美,從人類文明誕生之初綿延至今,同時也在影響著人類的未來。無論是一幅畫、一首詩,還是一尊雕塑,它們都是創作者理解美的智慧結晶,我們作為觀察者應如何全...more
作為希臘藝術史領域的入門讀物,這部著作帶領讀者領略自青銅時代至羅馬崛起之間希臘藝術的演變歷史,著重強調兩千年間地中海文明的多樣性與國際性。 芝加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理查·希歐多爾·尼爾以獨到的眼...more
這是繼《知日·你完全誤解了村上隆》後,“知日”推出的“村上隆三部曲”的第二本。 本書是日本藝術家村上隆的作品,它能夠教會讀者如何專業地欣賞當代藝術,書中所述,皆來自村上隆的藝術實踐,具體而生動。當...more
50多年來,恩斯特.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一直是一本全球性的暢銷書,為眾多讀者提供了理想的藝術史入門讀物。他用流暢的語言和娓娓道出的故事,把從早期的洞窟繪畫到20世紀的藝術寫成了一部清晰且富有...more
主要是陳之佛的畫學美術學文章的彙集並加上相關的畫稿、寫生稿,分為國畫研究、花鳥畫研究、比較美術隨筆、藝術鑒賞、工藝美術等內容,范圖豐富,對全面瞭解陳之佛的畫學思想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對指導學習...more
本書階段性地記錄了作者十年來對中國當代的劇場和影像藝術以及若干新藝術現象和研究動態進行的評述。它努力彙集了與當代藝術發展相關的比較核心的理論資源、方法論、知識框架等,試圖以當代藝術的某些知識...more
《貢布里希視覺藝術觀念研究》包括貢布里希視覺藝術預成圖式論、藝術生態壁龕:貢布里希的圖式與情境邏輯關係論、貢布里希視覺藝術錯覺論、貢布里希視覺藝術裝飾論、貢布里希視覺藝術圖像論,以及應用貢布...more
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教授詹姆斯·埃爾金斯把鏡頭推進到人們往往忽視或誤讀的日常事物(包括人工製品)中,告訴你從蝴蝶的翅膀可以知道它的身份,無雲的天空在日落時分會按照準確的顏色層次發生漸變,一座橋樑...more
互動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的重要分支,應科技的驅動和藝術觀念的更新而產生。本書收錄了極具代表性的互動裝置案例,著重表現設計師們如何運用多種方式的表達和資訊傳遞,使觀眾不再被動接受裝置藝術,而是...more
法國國務秘書亨利·伯丁推崇中國技術,熱愛中國文化,生前收集了大量中國主題的圖文資料,其中僅中國手工業和製造業的原創版畫就有400 幅。後來,這些資料輾轉至約瑟夫·布列東之手。 經過其整理及補充說明...more
西方藝術哲學史,浩如煙海,博大精深,很多人想要瞭解卻又望而卻步。 法國知名藝術家、歷史學家丹納,將這部《藝術哲學》帶給大眾,為普通人打開瞭解藝術哲學的大門。 該書跨越地理、歷史、政治、文學和宗...more
從古埃及的《納芙蒂蒂王后胸像》、古雅典的《握手言別》雕像、古羅馬的《憂鬱的羅馬人》雕像,到中世紀的《夫人與獨角獸》壁毯、文藝復興時期的耶穌造像和藝術審查,再到現代的西爾維婭•斯萊的女性主義畫...more
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蒙克傳記”中,挪威藝術史家、小說家阿特勒·奈斯,用120多幅蒙克代表性畫作和罕見黑白老照片,以及340多段節選自信件、筆記、報刊等的珍貴史實資料,多角度、全方位地還原...more
從五個層面展開,整合了對繪畫中的珠寶的不同層面的解讀,説明讀者理解繪畫圖像中藝術家表現珠寶隱含的意義與象徵,明白藝術家與顧客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使大眾更好地瞭解孕育畫作的那些年代背景與人文史實...more
“巫鴻美術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中國古代美術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編年彙集了巫鴻幾乎所有古代中國美術史的論文和未發表講稿,串聯四十年學術歷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視學者思維發展成熟的脈絡。 繼...more
摩滅是—— 時間的藝術 萬物的宿命 宇宙的永恆命題 歲月流淌漫溢的洪水 人伸出的摩挲之手 文字時斷時續、最終慢慢溶化從三島由紀夫到普魯斯特,從達芬奇到當代藝術,從吳哥窟的廢墟,到逐漸脫落的古羅馬壁畫...more
藝術和美,向來是一對難分難解的概念,作者希望能站在哲學高度為這對概念作出一番啟發性的闡釋。本書以影響藝術史、藝術批評史發展的中西方美學文著為資料來源,結合當代問題和前沿研究成果,對基本概念、...more
本書簡明扼要地梳理了外國美術的發展歷程,從兩三萬年前的史前洞窟壁畫一直到20世紀末當代藝術的多元形態。嘗試在宏觀歷史中把握美術的演變規律,針對每一件藝術傑作,闡發主題,辨析風格,並說明其創作的...more
本書作者在涉獵大量研究文獻的基礎上,對美術心理學做了系統、深入而又精湛的探索,不僅清晰地凸顯出該學科的發展脈絡,而且偏僻入裡地從多維度論述了美術心理學的各類研究。作者一方面注重引證豐富的學術...more
《珠寶傳奇Ⅰ:浮華與金戈》(中世紀上) 有泣血的王冠,也有驕傲的項鍊; 有哀怨的徽章,也有霸道的鑽石。 寶石作為佩戴者靈魂的延伸,是那個金戈鐵馬年代遺留下來的*後血腥與輝煌。 而這場似乎會達到時間盡...more
“山羊皮”樂隊是英倫搖滾風潮中具代表性的樂隊之一,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主唱佈雷特·安德森標誌性的外形和嗓音而被諸多樂迷熟知和喜愛,而“山羊皮”也是中國搖滾樂迷最早認識和熱愛的搖滾樂隊之一。 《漆黑...more
世界名作《蒙娜麗莎的微笑》為何神秘?《睡蓮》為何被奉為西方繪畫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亞威農的少女》又為何成為立體派的開端之作?如果你想瞭解這些世界著名的繪畫傑作和它們的歷史,那麼首先就是要認識...more
《失敗者》,包含邱志傑2003—2016年在中國美院所做的富有穿透力的劇場腳本,參觀和考察韓國、印度與中國臺灣、西藏、曲陽等地所撰寫的極具思想力的藝術筆記,還有書法、素描和藝術市場等深度文論。全書配...more
《無知者》,是邱志傑2003-2015年在中國美院跨媒體藝術學院任教期間一系列的教學劄記,附有100多幅鏡像版畫。作者稟持“無知者”的立場,力克偏見,葆有謙卑,宣導“總體藝術理論”,發展出一套以社會調查和理...more
《實驗主義者》,為邱志傑關於實驗藝術與實驗藝術教育的思考總匯,附300幅彩圖。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和藝術教育的靈魂人物,作者對作為一種精神取向、工作方法和學科的實驗藝術做了全面的理性思考和行動踐履...more
本書用淺白風趣的語言和邏輯清晰的脈絡,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藝術史的精髓,幫助你迅速構建完整的藝術史認知框架,提升你在生活中的獨立審美意識。 從藝術的起源、西方文明的源頭開始,經過文藝復興、...more
古希臘人崇拜神,但並不賦予神明過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為道德衡量的標準,而是將其作為人生的折射。希臘神話正是以這種人本精神,以動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內涵,長久以來令人百讀不厭,成為後代文學...more
著重介紹歐洲文藝復興以來近二十位大師及其名作,深入淺出地講解其藝術風格和人品操守,並融文學、音樂、哲學、社會、時代於一體。書中除了評介作品的特色與美術家的身世外,還提到一些由藝術實踐引起的美...more
守,就是堅持傳統 破,就是脫出常規 離,就是昇華境界 從守到破再到離, 是匠人自身的涅槃。 精神上的固執, 骨子裡的輸不起, 懊惱、野心和堅韌, 技術與價值的精細計算...... 即便是凡人,經過了歲月洗...more
宗白華是“融貫東西藝術理論的一代大師”,其美學著述牢牢地把握了中國美學的精魂。本書合編了《美學散步》和《藝境》中的全部美文,彙集了宗先生所寫美學論著精品中的精品。在這些文章中,他構築了以藝術境...more
高文·亞歷山大·貝利在本書中採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對殖民地時期的拉丁美洲藝術展開論述,即這是源於一場“相遇”,而非一次“發現”,這種視角首先超越了通常的刻板印象,盡可能地給予這段歷史不同的參與者以相對...more
《圖解歐洲藝術史:19世紀》是一套引進自義大利專業藝術類出版社Electa的經典藝術史普及讀物中的第六冊。針對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以提煉詞條、高度概括、拆分圖片細節、高信息量的呈現方式,帶你瞭解...more
《藝術哲學》是法國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藝術史名著。文稿最初是他在巴黎美術學院美術史課的講義,出版後在學界享有盛譽。傅雷曾幾次在“家書”中為兒子傅聰推薦此書,並強忍著腰酸背痛、眼花流淚,...more
本書以人物生年為序,收錄了羅振玉、張伯英等100位民國藏書家的手劄。一方面使用最新發現的資料及研究成果,從個人履歷、親族師友、藏書特點、藏書歸宿四個角度出發,對藏書家的生平、藏書進行了詳細的介...more
本書追溯了7萬餘年的藝術發展歷程,以全球視角展現出不同時代與地域,不同社會和文化情境中藝術多樣的面貌。 書中包含1100余張高清全彩插圖,囊括了繪畫、雕塑、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等不同品類,同時聚焦...more
本書是關於普及美學的理論著作,主要涉及一般美學原理、東方美學原理以及藝術哲學普及領域。作者從中西方藝術哲學的對比中講述東方美學的特徵,提出東方美學有著比西方“感性學”更廣闊的內涵,並深入探討“...more
100幅里程碑作品 基督的洗禮,作者:安德莉亞·德爾·韋羅基奧和他的助手,創作時間:約1474—1476年,現藏于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瓦爾達諾的風景”,創作時間:1473年,現藏于佛羅倫斯烏菲齊美術館 天使報...more
本書開篇提出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代科學家經常論及 “美”和“雅”,而當代藝術家們卻幾乎從不談這兩個話題。以這個現象作為切入點,作者抽絲剝繭地討論了一系列重要且複雜的問題:科學與藝術的差異、科學和藝術...more
清代是我國古代建築發展演進之最後的輝煌時期,宮廷建築專為皇家所用,為清代建築營造之大端,宮殿、園囿、壇廟、寺觀、陵寢蓋為其要,不僅代表了清代建築營造的高水準,而且與清代宮廷歷史和重大事件密切...more
村上隆在中國首次授權而製作的特輯 村上隆本人很少接受整本特輯,而這本是中國第一次,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知日團隊進行獨家採訪,實現24頁的與村上隆的對話。 以8個領域來全面介紹村上隆,國內外的很...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