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周年慶
宗教在文化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宗教在文化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 定價:768
  • 優惠價:876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概括介紹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以及民間宗教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並根據國家頒布的數據,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這幾大宗教的發展狀況,包括宗教職業者和普通信教人數的統計與區域分布、信教者職業與文化程度的變化,信仰的狀況,宗教儀式儀軌的變化,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宗教信仰表現出的不同特點以及民族地區宗教信仰的變化等,《宗教在文化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探討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條件下宗教在社會各個層面所起的作用,宗教在國家文化戰略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在文化建設中發揮宗教的積極作用。
 

目錄

第一編
總報告——變革社會中的宗教角色
一兩種質疑、一條出路
二一種特性、兩重作用
三面向社會、各展所長
四結語
總報告的階段成果及學術梳理
一清代宗教文化及其對當代宗教格局的影響
二宗教生態話題背后的現實宗教問題
三隆禮以率教邦國之大務

第二編
第一章佛教現代化轉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
(一)譯傳階段(前2—580)
(二)創造階段(581—998)
(三)融合階段(999—1898)
(四)超越階段(1898—)
二佛教的現代化轉型——百年滄桑
(一)1911—1948傳統文化批判浪潮中的幸免者
(二)1949—1978海峽兩岸不同取向的現代化歷程
(三)1978—2011從不自覺到自覺的現代化轉型
三佛教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舉足輕重
(一)改革開放后的大趨勢——落實政策與穩健發展
(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進程中的中國佛教
四佛教在文化發展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邦國大務
(一)現代中國是否需要建立具有文化戰略意義的「教化體系」?
(二)佛教在現代中國教化體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麼?佛教如何適應這個位置和發揮應有的作用,即加速現代化轉型?
(三)中國佛教在新世紀應該樹起「人本佛教」的旗幟
(四)佛教能否為政治信仰與宗教文化取向的並行不悖提供可能性?
第二章中國南傳佛教在文化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國南傳佛教文化主體性30年發展狀況
(一)佛學建設
(二)出版物
(三)會議及其主題
(四)儀式活動
(五)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質
二中國南傳佛教實體量30年發展狀況
(一)活動場所的數量及規模
(二)信徒數量及分布
(三)社會服務、公益等事業
(四)中國南傳佛教的機構組織及管理模式
(五)中國南傳佛教經濟狀況
(六)與海內外的社會聯系
(七)募捐等活動所表現出的社會號召力及其他
三中國南傳佛教在文化戰略中的地位
(一)中國南傳佛教文化成為國家「走出去」戰略與「橋頭堡」戰略平台上重要的文化場域
(二)新時期新階段中國南傳佛教發展存在的問題
(三)對策及發展戰略
第三章當代中國道教
一落實政策、恢復教務(1978—1988)
(一)落實宗教政策、收回宗教場所
(二)恢復傳統教制,開展正常的宗教活動
(三)成立各級道協、加強組織建設
(四)開展學術研究,弘揚道教文化
(五)興辦道教學校,培養道教人才
(六)開展官觀自養、努力服務社會
二積極探索、穩步發展(1988—1998)
(一)順應時代潮流,探索宮觀管理的新模式
(二)舉行傳戒授篆儀典,促進道教活動正常化
(三)成立中國道教學院,建立培養人才的長效機制
(四)成立道教研究機構,深化道教學術研究
(五)實現經濟自養,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六)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往,加強與港澳台地區的聯誼工作
三與時俱進、蒸蒸日上(1998—2008)
(一)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道風建設和組織建設
(二)啟建大型文化工程,推進道教學術文化建設
(三)加強道教院校建設,拓展道教人才的培養途徑
(四)大力開展慈善公益事業,樹立當代道教的良好形象
(五)深化開展對外友好交流,建立良好國際形象
四關於道教發展現狀與趨勢的幾點分析
(一)關於道教發展機遇的分析
(二)關於道教發展規模與趨勢的分析
(三)關於道教在21世紀的功能與作用分析

第三編
第四章中國天主教三十年宗教的實體發展與文化主體性建設
一天主教宗教活動場所數量及規模
(一)宗教活動場所的恢復與建設
(二)全國教區的划分與現狀
二天主教神職人員與信徒數量及分布狀況
三天主教社會服務和公益事業
(一)中國天主教會社會服務事業的起步與發展
(二)宗教NGO
(三)中國天主教社會服務與慈善公益事業存在的問題
四天主教團體、組織及各級教育機構
(一)中國天主教代表會議制度
(二)中國天主教全國性組織
(三)宗教教育機構
五天主教會的經濟狀況
(一)天主教會的經濟來源
(二)市場經濟處境下的天主教會
六當代天主教神學建設和對信仰的詮釋和理解
七天主教文字出版事業
(一)重要的文字出版機構
(二)《聖經》翻譯與出版
(三)報紙雜志出版物
(四)虛擬媒體
八重要的天主教會議回顧
(一)中國天主教第一屆代表會議
(二)中國天主教第二屆代表會議
(三)中國天主教第三屆代表會議
(四)中國天主教第四屆代表會議
(五)中國天主教第五屆代表會議
(六)中國天主教第六屆代表會議
(七)中國天主教第七屆代表會議
(八)中國天主教第八屆代表會議
(九)其他重要的全國性會議
九天主教禮儀改革
(一)普世天主教會的禮儀改革
(二)中國天主教會的禮儀改革
十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質
(一)神職人員的宗教教育
(二)平信徒的宗教教育
十一中國天主教會的內外關系
(一)中國天主教會與「地下教會」的關系
(二)中國天主教會與普世天主教會的關系
十二中國天主教的自我定位
(一)中國天主教會的發展原則與管理模式
(二)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第五章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基督教
一教會實體的發展
(一)教堂及聚會場所的發展
(二)信徒的發展
(三)社會服務公益事業
(四)組織機構發展
(五)經濟狀況
(六)國際交往
二文化主體性發展
(一)神學建設及信仰的詮釋、理解
(二)中國教會出版物
(三)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質
(四)基督教的自我定位
三中國文化發展戰略中的基督教
(一)基督教在中國文化發展戰略中有一席之地嗎
(二)基督教文化如何在中國文化發展戰略中發揮作用
結語
……
第四編
 

詳細資料

  • ISBN:9787516141656
  • 規格:839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簡體週年慶
  • 商業新品
  • 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