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翻譯文學展
盜夢書

盜夢書

  • 定價:260
  • 優惠價:923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2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你可以假裝,但夢知道答案。
 
  無視夢的呼喚,
  就無法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
  在無限夢境與有限真實中,
  與另一個自己好好談談心。
 
  學解夢、懂心理,揭開潛意識中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準到你不相信這是夢。
 
  最懂你的,是你的夢。
  做一個用心理學武裝的“盜夢者”,
  潛入夢境,
  “偷窺”自己與他人的思想和秘密。
 
  解夢占卜固然太虛無縹緲,難以令人信服,但運用心理學原理分析夢境,從而歸納出做夢者的心理狀態,卻有實實在在的科學依據。
 
  本書可謂是心理醫生的“盜夢書”,也一本心理學零基礎人士可以看的解夢心理學讀物。
 
  書中涵蓋了人們最常出現的幾大類夢境,作者運用心理學方法進行解讀,幫助讀者認識自己的夢境,從而認知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還糾結於為什麼昨晚會做這樣一個夢,這個夢對於自己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又有著怎樣的暗示,那麼,你完全可以選擇這本書。
 
  仔細閱讀之後,你會得到想要的答案,或者得到某種關鍵的提示,達到“心理釋壓”的目的。
 
  接著,你會發現,夢境其實也沒有想像般那樣神秘,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直指我們的內心深處,其實是一種潛意識的心理活動。瞭解了夢,就等於瞭解了我們心中真實的想法。
還等什麼?
 
  讀懂自己的夢境,聆聽內心的聲音,就在你翻開本書的那一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靳汝陽
 
  心理學專業畢業,主修方向是應用心理學。畢業後在心理機構工作十餘年,有豐富的心理諮商經歷,現在在大學擔任講師。
  本書是作者心理學研究之餘的衍生品,以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收集大量案例,將夢的內涵用心理學解析方法娓娓道來。
 

目錄

序 瞭解夢,就是瞭解自己
前言 夢境即內心
 
第一章    關於過去的夢境
第二章    行為深處的欲望與恐懼
第三章    色彩世界裡的斑斕情緒
第四章    廣闊的自然與變化的心境
第五章    瑣碎生活與心靈的警示
 

前言 

夢境即內心


  在心理學這門學科還沒出現以前,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了「夢」的存在。當時的人們認為,夢境是人的靈魂和人存在的環境—宇宙,進行溝通的結果。
 
  在迷信的人眼中,夢甚至是神諭的象徵。西元八世紀時,法國一個小村莊內的紅衣主教,夢見了著名的大天使聖米歇爾(Saint Michel),認為自己得到了神諭,於是修建了著名的天主教聖地—聖米歇爾山。
 
  中國民間話本中,也經常用孕婦夢到一些奇異的景象,比如金龍入懷之類的,藉以烘托故事主人翁的生世不凡。
 
  目前對於夢的科學解釋是,夢是人的一種主體非自願的體驗,發生在睡眠後期的淺層睡眠狀態中,在人腦海裡產生聲音、圖形、片段或感覺。
 
  人們普遍認為,夢境是大腦儲存資料的長期記憶在睡眠中處理歸納時所產生的神經脈衝,被人的意識解讀成一種光怪陸離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因為夢境由是人的神經系統產生,所以,就生理層面而言,夢境會影響人的部分潛意識能力。
 
  在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和榮格(Carl Gustav Jung)之後,關於夢的研究也成為心理學研究範圍內的一部分。
 
  佛洛依德認為,夢是一種潛意識的願望滿足。當願望不能在現實世界中實現時,人們只能將願望在夢境中無拘無束地體現出來,因此,夢境是對人內心潛意識的直接解釋。在佛洛依德對一些精神病態的分析中,夢境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榮格則與佛洛依德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夢境是人內心中無意識產生的,沒有經過理智和現實世界的調整,所以是非常直接的意識產物,是人們對周圍現實的真實理解。
 
  也有心理學家認為,夢境如同一種象形文字,把人們對周圍世界和自然的理解,變成一種象徵性的語言文字系統。
 
  夢做為一個擁有科學依據的意識體驗,代表它是可以解析的。一個典型的夢,主要是由各種虛幻的視覺、聽覺體驗、對自然或周圍的異常認知、平時現實生活中的特殊情緒進行重點強化,以及對記憶進行扭曲加工所形成的。在夢境中,很少出現痛覺這種人不喜歡的體驗感受,因此,也可以認為夢境是做夢者潛意識中的選擇。
 
  夢是屬於做夢者的獨特體驗,與各種神祕的現象無關,而是人內心意識的一種變相體現,乃是做夢者把很久以前的人和事加以記錄,再把其記憶中對自己擁有強烈影響的部分,編輯到各種異化抽象的場景中。因此,夢境也被認為是記憶的特殊性增強。
 
  分析夢,就必須從這些光怪陸離的視覺和聽覺感受著手,再依據做夢者日常的生活狀態,包括現在所承受的壓力、內心所存在的煩惱、做夢者的性格特徵、其個人的心理發展過程、與周圍人的社會關係,以及其潛意識的內心渴望綜合起來,分析出內在隱含的意義。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47900
  • 叢書系列:樂成長
  • 規格:平裝 / 255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Chapter4
廣闊的自然與變化的心境
 
沒有人是不熱愛自然的。
 
當我們忠實地熱愛自己的生活時,我們願意走近自然,置身其中體會心曠神怡的感覺,為生活更添幾分純淨的氣息和美感。當我們想要逃離生活,我們更加願意走進自然,願其能夠治癒心靈,給予我們重新回到現實生活的勇氣。
 
因此,有些人,即便只有一個人也要選擇旅行。放眼自然,四處都是迷人的色彩。當微風拂過,是萬木吐翠的春,透出的是生長的動力和萬物的生機;當一縷陽光灑下,便可以愉悅身心,感受其中的溫暖;當一陣細雨落下,則會透出難得的清涼,令人變得越發清醒;而一片金黃色的美景,那可能是五穀豐登的秋,看到一片片的收穫,想必又能激起人努力打拚、不斷前進的欲望;而即便是寒冷的冬雪,也能給人寧靜祥和的感覺,令人感到溫馨。廣闊的自然,格外多姿多采。
 
人,本身就是源於自然的,我們生存於自然,並按照自己的思維一步步融於自然,改造自然。因此,自然界與人類息息相關,不可分割,自然於我們內心,是神聖的。
 
我們都應熱愛自然,並要經常讓自己置身於自然當中。當我們整日不斷為生活而奔波忙碌,幾乎要脫離自然人成為「機器人」的時候,心靈必然會遭遇不安、痛苦和煩惱。大自然有一種力量,能夠令我們獲得精神上的解脫,它是一把人人需要的鑰匙,為我們解開內心深處的枷鎖,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整理自己的心境,脫離煩躁不安的情緒。
 
就像魚兒和大海,如果魚兒認為大海是可悲的,是可以脫離的,那麼魚兒必然會遭受到痛苦與不安,甚至會死亡。只有充分在大海裡生活,才能真正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的樂趣,生命的奇妙。
 
我們也會敬畏自然。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曾說過:「當看到太陽落下時,我們不會強去控制日落,不會命令太陽右側的天空呈現橙黃色,也不會命令雲朵的粉紅色再更鮮豔一些,我們只能滿懷敬畏地望著而已。」因此,面對自然,我們要學會適應,而不是強求和改變,適者生存也是這個道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聯經_領券折百
  • 世界閱讀日(書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