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人人都是科學人

人人都是科學人

  • 定價:250
  • 優惠價:79197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2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曾志朗擅長藉由生活情境中的事物,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觀點切入,提出獨特的科學觀點,豐富科學的意義;風趣、機智、富含創意的筆鋒,以及字裡行間流露對科學的熱情,令讀者感同身受。他努力傳達的是:科學本是很人文,可以很動人,應該很美麗,必須很浪漫。

  科學人要以科學人的態度、方法來檢驗自身,因為科學是不許模糊的。但科學的發現和對真相的探索,卻是人人皆可為,只要有好的科學觀點、思維訓練,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尋找證據,人人都可成為科學人!

作者簡介

  曾志朗,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博士,博士論文榮獲美國研究院頒發的創意天賦獎榮譽獎章。曾任教於俄亥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河濱分校,並先後擔任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陽明大學副校長、校長,教育部長等職,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長期擔任加州聖地牙哥的沙克生物研究院客座研究科學家,及國際上語言學、心理學及認知科學主要期刊的編輯委員。

  1990年回台成立第一個認知科學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整合各種與腦研究相關的儀器,推展台灣腦科學的研究。曾獲教育部國家學術獎、國科會傑出論文獎、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獎、美國加州科學工程委員會科學貢獻獎,並獲選為國科會傑出講座教授,199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當選美國心理協會(APS)院士。著有《用心動腦話科學》(遠流)一書。

 

德先生、賽先生,本是一家人!/曾志朗

  寫了多年的小文要集篇成冊,總不免要為它點綴一篇序言,但左思右想,覺得科學與民主發展至今,賽先生、德先生這兩位兄弟仍然尚未長大成人,對他們的殷殷期待,依然充滿胸間。我寫下的一些觀點,就是要人人都能成為科學人,賽、德兩兄弟,才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二○○三年十月,我在《科學人》的專欄中寫下了那份期待,就讓它作為這本書的代序吧!

在光輝燦爛的十月天,《科學人》贏得金鼎獎,恭喜!

  喜悅仍在秋風中晃蕩,四年級的社長卻在一個飄著細雨的夜晚,問三年級的榮譽社長:「這高檔的科普雜誌會促使賽先生更高大,而德先生也更健壯嗎?」三年級生想了想,就回答四年級生說:「賽先生與德先生雖是同卵雙生子,卻不一定有相同的命運,由於客觀的環境不一樣,有些國家的賽先生長得快,德先生卻不怎麼樣,如當年德國的納粹及蘇聯政府。但這些是例外,真正的情形是,在全世界大多數的國家裡,我們往往可以從賽先生的健康指標去推測德先生的健康情形,也就是說,把全世界將近一九二個國家的賽先生和德先生作一比對,則我們會得到一個頗為可觀的相關指數。」

  四年級生搶著說:「但高相關並不能指出因果關係,所以我要問的應當是:『賽先生是德先生的驅動者』,還是『德先生是賽先生的保證人』呢?」

  三年級生說:「也許不應該太重視因果關係,重要的是如何維護與促進賽先生與德先生的共生體系,這就牽涉到這兩位先生共同基因的問題了。我想,構成健康的賽先生和健全的德先生都會動用到許多基本的元素,但歷史告訴我們,其中最重要的公分母可能只有兩個:一個是讓證據說話(evidence-based),另一個則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而這兩者也必須有相輔相成的共生關係才行!」

  四年級生很是懷疑:「在一個八卦消息掛帥、口水唾沫橫飛的社會,德先生是病了,他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表面上說是言論自由,其實整個社會的可信度越來越低,德先生已經是為『德』不卒,病入膏肓了!賽先生堅持讓證據說話的精神確實是對症下藥的良方。但沒有藥引子,有用嗎?」

  三年級生接著說:「藥引子,就是提升批判性思考,這是賽先生最可貴的人格特質。批判性思考不是一味做負面的否定,它的精髓是尊重其他的意見與看法,即對任何已經被提出的看法或意見,必須去檢視它們的邏輯推論歷程,並針對其中的關鍵假設小心求證,包括論『證』與『證』據。這個態度是對事不對人,且批判的對象絕對是包括自己的理論與看法。現在社會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養成要問問看有沒有第二種意見(ask for second opinions)的習慣了,這是好現象;但更重要的還是要看看,第二、第三或第四種意見有沒有支持的證據?否則尋求再多的意見也是白搭,只會增加思緒的混亂而已!」

  四年級生點點頭說:「挑戰權威的態度,當然是保證德先生與賽先生茁壯的重要因素。但你能舉個最近科學界的實例嗎?」

  三年級生吐了口氣笑說:「我還以為你不會問呢!我正要告訴你一個令我頗為感動的例子。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講的是格陵蘭島(Greenland)在往後幾年到底會變綠還是會變白?根據目前絕大多數專家與業餘科學人的看法,全球暖化的結果將使住在海岸線的居民陷入危機,因為暖化會使地球南北極的冰凍層融化,預計海平面在本世紀結束前將上漲77公分左右。海水漲、海浪高,當然對海岸線居民的居家安危造成威脅。的確,二○○二年格陵蘭島陸地上的冰層因地球暖化漸漸融解露出綠地,成為名實相符的「綠」島(浤reen胵and)。這些證據使得大家更相信格陵蘭島有一天會被融解的冰水所淹沒。

  「但是就是有不信邪的人!年初有一組在蘇黎士瑞士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者提出讓大家都跌破眼鏡的理論,他們研究南極圈的氣候變化,發現鄰近海洋的溫度升高後,會造成空氣中的水分增加,在寒冷的氣溫下,將會飄落更多的雪花。他們把在南極圈所得到的數據轉成各種參數,來模擬格陵蘭島在未來十年內因海洋加溫所產生的下雪量,結果是不減反增,也就是說,格陵蘭島不會變綠,反而會是白茫茫的一片呢!當然,這一群研究者也不忘記對自己的理論批評一番,認為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加,那冰層融化的程度和速度都會產生變化,屆時又可能綠意滿島嶼了!」

  四年級生下了個結論:「讓證據說話加上批判性思維,其實也應該是德先生的必備特質,否則我們怎能檢驗民主選舉活動下,政治人物的承諾有沒有兌現?!」

  三年級生欣然同意:「科學人就是要孕育這兩個精神,使它們變成生活的態度。那時候,賽先生與德先生就是一家人了!」

  那個夜晚,兩個老男生,在暗淡的路燈旁的車裡老生常談,為《科學人》祝福。恭喜得獎!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3252962
  • 規格:精裝 / 28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3.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024曬書市集69元起,滿萬再回饋1000元E-Coupon!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鏡文學全書系
  • 飲食保健書展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