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_加碼
老爸給我的最後一份禮物

老爸給我的最後一份禮物

Life With Pop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李家同(清華、靜宜、暨南大學榮譽教授)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黃士鈞(諮商心理學博士、諮商督導訓練師)
深情推薦

一段淬礪人心的父女相處時光。
美國亞馬遜書店讀者五顆星評價,為人子女必讀的一本書。

作者母親驟逝,她從母親那裡繼承了「父親」。從此展開了一場身心全然投入的照顧之旅。八十歲的老爸,年輕時就百病叢生,以往都是身強體壯的母親照顧守護,失去伴侶的老爸,苦苦哀求珍妮絲,希望搬來和她一起住,但珍妮絲狠下心拒絕了,並不是不愛爸爸,而是她無法想像自己即將變成「她的母親」。

「拒絕」的答覆,讓這對父女在未來的五年,走上了一段普通卻又不平凡的生命旅程。父女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密,有喜悅、有負擔,有快樂、有心痛。

多病的老爸在安養公寓學習獨立自主,開始人生的另一章--
認識新朋友。八十年來首度使用洗衣機。埋怨為什麼要住在這個不是家的公寓。懷疑助手偷錢。對同樣喪偶的住戶慷慨的關心。忘了怎麼開鎖,把自己鎖在車內。放棄車鑰匙。接受助行器。身體快速的衰落,老化吞嗜了腦子……,
與生命的自然軌跡奮戰著……。

而五十歲的女兒,接手照顧老爸,起初他們共享了過去不曾享受過的親密時光,這項任務讓她看見了另一個世界,另一個自己。隨著老爸健康的惡化,不斷投入照顧老爸的無底洞,越來越艱難的時光,丈夫、孩子不再是第一優先考慮,和朋友聚會聊天更是生活的奢侈,甚至連「自己」也不是緊急的事了,罪惡感、深層的疲憊如潮水般湧來。她還受得了嗎?……。

本書書寫了作者陪伴父親走過最後五年的歲月,以日記體方式呈現,共九十六則日記。每一則日記皆蘊藏觸動人心的父女情感,以及未曾想過的暮年情境。作者也從她獨特的治療師觀點──交織個人的故事與個案的傾訴──探索子女照顧父母時,情緒上和實際上的複雜性。

她閃著智慧火花的文筆,把這看似普通、卻又特殊的經驗以語言表達出來,幫助正在陪伴照顧父母的子女,減少一點瘋狂、孤單的感覺。同時也是對一個普世的經驗所做的安慰人心的沈思,也是關於如何優雅老去深奧課程的一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Janis Abrahms Spring
珍妮絲.史普林(Janis Abrahms Spring)
臨床心理學專科醫師,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心理系的臨床督導。私人執業三十餘年,信任、親密、寬恕等課題的國際知名專家。她與丈夫住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西港(Westport, Connecticut),育有四個兒子。著有《外遇的男女心理》(After the Affair)《我怎能原諒你?》(How Can I Forgive You?),《外遇的男女心理》已在全世界十三個國家出版,兩本書都進入「美好生活書籍獎」(Books for a Better Life Award)的決選名單。

麥可.史普林(Michael Spring)
美國賓州哈弗福特學院(Haverford College)學士,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英國文學碩士。約翰威利父子公司(John Wiley $ Sons)佛美旅遊指南(Frommer’s travel guides)前發行人,也是《外遇的男女心理》和《我怎能原諒你?》兩本書的共同作者。


譯者簡介

鄭嘉珷
鄭嘉珷,台大中文系畢。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班肄業。曾任師大國語中心教師,譯有《與主同在》〈光啟〉、《上主是我的牧者》(上智)、《淨心》(商周)。

 

目錄

目 錄
敬畏的日子 二○○五年十月三日
二○○○年
一個好女人走了 十月二十一日
放過自己
葬禮 十月二十四日
家庭照顧 十二月十日
二○○一年
獨立生活 二月八日
夏木 二月二十八日
五金店 三月一日
罪惡感與悲傷
來跳舞吧?三月十八日
兄弟會 四月二十四日
「昨夜,當我們年輕的時候」 四月二十五日
公園的長椅 五月二十五日
愛的小名 五月三十日
很速配 六月十日
負責任的孩子
不是家的「家」 七月八日及十五日
剪指甲驚魂記 七月十六日及二十日
什麼都看不到 八月九日
藥丸盒子 九月三十日
誰要治療老年健保病人?
想念媽媽 十月十八日
錢的祕密 十二月六日
二○○二年
失蹤的錶 一月五日
黑棗 一月十九日
老朋友 二月二十二日及二十九日
我還行 四月八日
我為什麼探訪爸爸 五月三十日
世代
處世技巧 六月十九日
頭痛人物 七月八日
選擇 九月十日
考駕照 十月十八-十九日
還沒忘記她是誰 十二月八日
二○○三年
夢 二月十八-二十一日
被鎖在車裡 四月三十日
累得不想理 六月十五日
好棒的貝果 七月二十五日
仁慈的行為 九月一日
尿壺 十月二十-二十四日
好通暢 十一月十二日
二○○四年
輪到我了 二月三日
不知感恩
情人節 二月十四日
嬰兒學步 三月十五日
水果沙拉的戰火 四月二十八日
訂婚宴 五月七日
茉莉兒 五月十四日
看戲 五月十六日
節日 五月二十四日
私處 五月二十四日
禮物 五月二十六日
再多五年 六月四日
無法想像沒有他
急診室 六月二十一日
功課 七月二十日
助行器 八月十日
早期失智 九月五-六日
更多祕密 九月二十五日
汽車談話 十月三十日
電話叫車 十二月一日及四日
生日會 十二月十八日
寬恕 十二月二十日
伸手
二○○○五年
你是誰? 一月十二日
嚐到生命有限 一月十七日
時光飛逝 一月十八日
生命與死亡 一月十九日
瘋人院的一天 一月二十六日
黏膠布丁 二月十三日
空椅子 三月十三-十五日
像一隻動物 四月三-四日
虐待老人
在公園的一天 四月十五日
人的碰觸 四月三十日
替代媽媽 五月一日
幽默感 五月七日
善的業力 五月二十四日
強迫症 六月三日
吵架 六月十一日
短期記憶喪失 六月十六日
看護 七月二十七日
羅馬驢馬 八月一日
憐憫疲乏 八月十一日
然而我並不悲傷
依賴尿布 八月二十日
愛的語言 八月二十六日
沈默是金 九月七日
緹莉 九月八日
又一天,又一次危機 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
插管 九月二十五日
老爸,書 九月二十六日
撐著 九月二十六日
手足對立 九月二十七日
更多手足對立
拒絕心肺復甦術(DNR 九月二十七日
人的錯誤 九月二十七-二十八日
沒有說的話 九月二十八日
「死」字 九月二十九日
無法決定 九月三十日
有時想單獨一個人
錢的遺憾 十月一日
醫療會議 十月三日
安寧病房 十月五日
小姑來訪 十月六日
錯過
一個好人走了 十月七日
談老去 十月十六日
敬畏的日子 十月三日
 

國內外好評推薦.......

「史普林博士優美的文筆使人心醉。當你知道,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對於照顧老邁父母的挑戰覺得羞愧、敬畏,你就會覺得好過些。我非常喜愛這本書,並推薦給每一個正要開始或結束這旅程的人。這是一個孤寂的山谷,但是這本了不起的書讓寂寞感減少了些。」
──理察.史瓦茲博士(內在家庭系統治療創辦人)
(Richard C. Schwartz, Ph.D., founder of 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照顧年邁父母的書。這是關於人性的耐力,發現我們到底是誰,質問我們的核心價值,用放大鏡看見我們的未來,直接面對痛苦的生與死的選擇。作者用引人入勝的細節,引領我們走上這個改變靈魂的旅程,絕對可以感動和啟發讀者們。」
──佩姬.派普(艾克曼家庭學會資深督導)
(Peggy Papp, MSW,senior supervisor at the Ackerman Institute for the Family)

「溫柔、有力、率直,《陪老爸走最後五年》 探索不尋常的個人挑戰與照顧年邁父母時帶來的恩寵的時刻。我以前是離家很遠的兒子,有深情,但是不在家。珍妮絲的書讓我清晰地知道我所錯過的喜悅和我免掉的負擔。它讓我對所有一起走這最後一段路的家庭充滿同情。這本書是給我的禮物。也會是給你的禮物。」
──大衛.特利德維博士(《黑夜之前的家:一個家庭面對癌症的第一年》的共同作者)
(David Treadway, Ph.D., co-author of Home Before Dark: A Family’s First Year with Cancer)

「這本書太棒了──這麼容易閱讀,這麼多的個人經驗,如此的真誠。我等不及把它推薦給我的家人、朋友以及各年齡層的病人。它說出了卓越的人生真理,能讓每一個唸過的人活得更豐富。
──茱蒂絲.貝克博士(貝克認知治療與研究所主任)
(Judith S. Beck, Ph.D, Director Beck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Therapy and Search)

有人這麼說,好活,所以好死。這本書在一個又一個真實互動的細節裡,在一次又一次該握緊或該放手的掙扎裡,提醒我們不用等到生命盡頭,就可以好好的愛身邊那個好重要的人。
──黃士鈞(諮商心理學博士、諮商督導訓練師)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285400
  • 叢書系列:Beautiful Life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內容連載

剪指甲驚魂記
二○○一年七月十六日和二十日

「剪指甲要多少錢?」爸爸問一位當地指甲沙龍的接待員。

「您是老人家嗎?」

「別鬧了。」爸爸溫和地回答。

「好,十塊錢。」

我把爸放在那兒,等他做好再回來。指甲師把他的指甲剪得快要流血了。我們慢慢走回車子去的時候,爸爸說:「我告訴她我要很短,可是這樣太過分了。」

「你的腳指甲怎麼樣?」我問。

「該剪了。可是我搆不到。」

「夏木有一位指甲師,兩個星期來一次。你要我定時間嗎?一次二十五塊錢。」

「開玩笑。」爸爸回答。「有一位醫生在庇護路,他接受老人及殘障健保,只要十五塊錢。大家都去找他。」

「好啊,我下次來的時候帶你去。」

下一個星期,我們走進醫師的辦公室,迎面而來的是混亂與骯髒:椅子髒兮兮的並且表面被撕破了,紙張到處亂丟,皺巴巴的雜誌,保麗龍杯子裡有半杯黃漿。一隻大麥丁狗遊走每個房間,在後面辦公室裡舔著紅色塑膠碗裡的水。

醫生把我們帶到他的診療室,讓爸爸坐在一把破爛的皮椅上,把椅子用氣壓調高,然後開始剪腳指甲,工具看起來鈍鈍的,好像沒有消毒。水槽裡有碘酒的污漬,用過的紗布和之前病人的指甲堆積如山。

我提醒醫生:「請不要把他的腳指甲剪得太短。」

任務完成了,我遞過去爸爸的健保資料和十五元部分負擔。在車裡,爸爸和我都大笑起來。

我搖著頭說:「老爸,絕對,絕對不要再來。這傢伙簡直是危險人物。」

「可是便宜啊。」爸爸輕鬆愉快地說。

「對,是便宜。可是你有沒有看到水槽裡剪下來的指甲?」

「你知道嗎,我的朋友依日告訴我,這個醫生是東正教猶太人,不准把指甲丟掉的,必須埋在土裡。也許因為這樣,所以堆在那裡。」

我回答說:「那很好,爸。下一次,多花十塊錢,我們試試夏木的那個女士。」

想不到,想不到,一個星期以後,爸爸發生指甲內嵌,拜那個健保足科屠夫之賜。我預約了看診時間,這次是一位名叫伏特的足科醫師,是爸爸的內科醫師介紹的。這次的看診,從一開始一切都好:她的辦公室光可鑑人。給爸爸檢查以後,她問:「你們要我把指甲拿掉還是只處理問題部分?」

「有哪些考慮?」我問。

「如果把指甲拿掉,手術費比較貴,可是比較有希望長成正常的。如果只處理問題部分,有可能再發生。」

嗯,這要看我覺得爸爸還會活多久。

「我覺得,要做對。怎麼樣,爸爸?」

「好啊。」他愉快地說。

醫生插了一根針到爸爸的腳指裡,然後開始切除指甲。我握著爸爸的手給他加油打氣,可是後來我的胃開始作嘔,我就退到房間後面去了。

當醫生把他的指甲撬掉時,爸爸看起來完全鎮定、自在,幾乎很高興把這事完成。「感恩節都是誰切火雞啊?」他開玩笑地說。

伏特醫生笑翻了,並且提醒我說,大笑也是很好的醫療。一定比健保照顧來得好,而且免費。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11/03/10
到了可以言說的時刻

「我相信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照顧過高齡父母的人,另一種是沒有照顧過的人。」作者在序裡寫著,這兩句話深深打動了我。

近幾年來,身邊好友的生命歷程相繼遇上了「照顧父母」這一功\課。

好朋友T的父親,身體一向硬朗,一次健康檢查忽然查出了肝癌,而且還是末期,T立刻辭了北京的工作奔回台北,和兩個弟弟輪流照顧父親,T天生敏感細心體貼,在這段時間成為照顧的主力。

另一位朋友K的母親,罹患了糖尿病,經常引起併發症,頻繁進出醫院。照顧母親,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當情況危急的時候,在醫院過夜是常有的。K告訴我她接納了如此的生活,因為是自己的媽媽。

朋友近年的照顧生活體驗,讓我回想起生命中種種關於「照顧父母」或「照顧老人家」的經驗。

第一個想起的是奶奶。奶奶生命最後的那段日子,住在家裡的那段時間,我剛上大一,到北部求學,不住家裡。假日回家的時候,當時高三的小妹對我說,「晚上爸媽都睡了,她念書的時候,時常擔心著阿嬤會不會在半夜中死掉。」小妹的這番話讓我很震撼,當時也就只是震撼而已。現在想想當時的小妹想必也莫名的籠罩在死亡的陰影中。關於父母如何照顧阿嬤,我是一點印象也沒有。通常母親一肩挑起照顧的工作,小孩子只管讀書就好。

我也想到外婆,外婆生命最後的階段是住在公寓型的安養中心,安養中心很小很擠,一層公寓,好幾個房間,每個房間住了兩位老人家,二十四小時有看護(有些是外籍看護)照料。每次我去看外婆,外婆都懇求我,要我帶他出去玩,我覺得外婆很可憐,她從年輕時就活潑外向,喜愛到處玩,在這樣的安養中心,像是被關了起來。每次離開時,都要忍住眼淚\。

之後,爸爸得了肺癌,我依然沒有成為投入照顧工作的那一個人。我的媽媽就像書中的媽媽,強捍充滿力量,照顧爸爸是她的責任,我也只是爸爸進行化療的時候,回家探望他而已。

而這一年來我發現住了近十年的四十年老社區,小小的公園越來越熱鬧,老人家比小朋友還多。每天早上上班時總是看見外籍看護推著坐輪椅的各家長輩,到小小的社區公園散步,或者說逗留,常常見到三四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安安靜靜地面面相覷,與外籍看護青春洋溢,聊得眉開眼笑形成強烈地對比。

連番想到許\多回憶,總沒有父母說起照顧奶奶時如何如何的話語。再怎麼辛苦,父母親似乎不會說出照顧上一代時的感受,或許\上一輩的集體記憶中沒有如何表達的語彙。然而透過表情與肢體,我們讀得出長輩的情緒情感,許\多複雜深沉的情感化作生活中照顧的細節,只能從動作中細細體味。

然而意識到我們可以「言說」這些事,並且必須學習「去」言說,是T這麼說的,比起過去的人,現在的我們更不熟悉死亡與衰老。在核心家庭越來越普遍的現代社會,我們甚少有機會學習變老,或看見「老」這一物理或醫學上的事實。過去,我們的上一代(約莫現今為65歲以上的世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死亡,在家族緊密聯繫下,死亡或衰老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也依循由家族而來的傳統知識,累積與建立自己的年老與死亡的過程。然而,可以說與先前傳統更是脫節,更是孤立,活在虛擬世界中的我們,從什麼地方理解呢?

長輩不想「言說」這些事情,因為這些事情沒甚麼好說的,就是這樣子。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然而我總覺得雖然很難說出,但如果有一個人可以試著把這個過程表達出來,對即將走上或是正在這條路上的人,都能帶來很大的安慰。

到了我們這一輩似乎是可以說的時候了,或許\是所受的教育,或許\是整個社會條件的改變,或許\是看到上一輩的愛,體會到上一輩的情意,也或者是對上一輩沉默不語的反動,是什麼讓大家可以言說,並且想要言說呢? 我想或許\是我們可以活得比過去的人更久,我們似乎可以「規劃」自己未來暮年的生活。我想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吧!

照顧暮年長輩我仍沒有實戰經驗。

但是我讀著這本書,關於老、病痛細節的描寫有時怵目驚心,像是得了失智症,不知道如何打開車門,得找一位足科醫師幫忙剪指甲,到了九十歲穿襪子出門,變成了艱鉅的大工程,退化到嬰兒般的身體狀態使用助行器,使用尿布……

可是更多的時候,我總是熱淚\盈眶。

作者以無比坦誠的態度書寫著,像是她內在無形中生起的對「老」人的歧視;作者父親八十五歲的生日派對,邀請了住在安養中心的朋友,一同慶祝。當父親的好友對她說,他想走上前去對父親說幾句祝福的話,作者心裡浮現的想法竟然是「不要吧!他撐不到那裡,準會搞砸這派對。你留在這裡就好」然而這位老先生不顧一切,顫危危地推著助行器,驚險萬分地走到前頭,對著他的好朋友說「今天真得很快樂,這輩子很高興認識你。」所有的人都感動不已,不過是句簡單的話,然而對一個九十多歲的人,忘卻了身體的限制,一心想走到好友旁邊,說出心中的話,這樣的渴求讓人動容。

作者照顧父親的五年時間,一點一滴體會到讓人悲傷卻又淬礪人心的相處時光,由於她是一位心理醫師,因此意識到「說」出照顧這件事的重要性,而也唯有到知天命之年,才能自在地寫出自己的許\多感受,寬容自己與他人,準確地捕捉到照顧者和受照顧者的內在,以及兩者之間複雜又深邃的情感。

當我看著周圍的朋友全心投入照顧父母,我想到未來的自己,有一天或許\也要繼承這樣的工作,有一天我也會老,如果夠幸運的話,活到忘記怎麼開鎖,活到忘了所愛的人。閱\讀書中對於照顧、對於老年處境的深刻書寫,好比心中有了一幅內在的情感地圖,對於未來的人生旅途,有了一份篤定。而作者與父親一起走過的這段旅途,也提供了我們許\多的錦囊妙計,讓我們的旅途不致驚慌失措,能優雅地前行。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OKAPI世界閱讀日|植感閱讀】讓植物告訴你,你現在是什麼狀態,需要閱讀什麼?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親子天下領券
  • 聯經50週年
  • 幸福文化66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