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
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

拍賣國民黨-黨產大清算

  • 定價:280
  • 優惠價:925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折224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在國民黨黨營事業大掌櫃的辦公室門外,幾乎天天有人排隊,人來人往的背後,是錢進錢出。辦公室裡坐著的,過去是徐立德、俞國華……,現在是劉泰英,未來可以是任何人,而不變的將是川流不息的人潮、錢潮。是些什麼樣的人,沾上了什麼樣的錢,要做些什麼事,讓黨營事業充滿了詭魅色彩?

  國民黨投資、經營事業的歷程,活脫脫是一部台灣經濟、產業發展史。而在二十世紀末,國民黨具有控股權與經營權的「黨營」事業,至少有六十六家,比國民黨單方面認為持股達五○%以上才算數的二十七家公司,多了許多。在這六十六家公司當中,能夠取得財務資料的四十三家公司,一九九八年底總資產就超過六千億台幣......

  國民黨龐大的黨產如何形成?黨產背後盤根錯節的金脈、人脈,如何結成複雜的政商利益網絡?在國民黨提出「黨產交付信託」的主張後,國民黨黨產將何去何從?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著,針對這些議題提供了第一手完整而翔實的說明,想了解台灣政經發展過去與未來的讀者,絕對不應該錯過本書。

 

目錄

  • 編者序
  • 世界首富政黨︰中國國民黨011
  • —黨營事業摘下李登輝「民主先生」封號
  • 導論
  • 為什麼要「拍賣國民黨」?017
  • —黨營事業是台灣金權政治大怪獸
  • 歷史篇
  • 孫中山是真正祖師爺029
  • —黨營事業祖宗八代總覽(一)
  • 中央財委會霸權興衰小史037
  • —黨營事業祖宗八代總覽(二)
  • 人物篇
  • 四大天王!
  • 陳果夫、俞國華、鍾時益、徐立德047
  • —黨營事業祖宗八代總覽(三)
  • 劉泰英花甲小傳055
  • —最令李登輝放心的「金主」
  • 李登輝最神祕「隱形戰機」063
  • —台綜院與卡西迪名揚全球
  • 劉泰英親戚縱橫黨營事業066
  • —黨營事業「太子黨」
  • 新舊「太子黨」大曝光071
  • —黨資事業皇親國戚浮沈錄
  • 楊宗哲、劉泰英恩仇錄081
  • —楊宗哲辭職下台內幕
  • 宋家軍革命老巢086
  • —華夏投資公司是宋楚瑜文宣人馬「根據地」
  • 政商篇
  • 國民黨頂級生意夥伴(一九五○~九二年)095
  • —投管會成立前國民黨的大亨伙伴
  • 國民黨、陳由豪、尹衍樑與興業建設!103
  • 投管會大亨級委員106
  • —誰在瓜分黨產?誰在吃香喝辣?
  • 「泰公黨」權勢賽過「太子黨」115
  • —劉泰英好友、酒友與密友
  • 尹衍樑是劉泰英「死黨」123
  • —「劉泰英、李登輝關係」大翻版
  • 劉泰英是小沈大恩人129
  • 資產篇
  • 六千億黨產稱霸全世界137
  • —國民黨黨營事業總決算
  • 黨營事業捲入「地雷風暴」157
  • —總負債七年增加五百多億!
  • 中央投資公司賺暴利毫不臉紅161
  • —國民黨股市年賺百億手法
  • 國民黨金融王國盛極而衰168
  • 揭開黨營文化事業神祕面紗176
  • —華夏投資公司是什麼來歷?
  • 國土是黨營文化事業最大財富182
  • —中廣龐大土地從何「A」來?
  • 一百億「家產」大賤賣191
  • —中廣員工最心痛!
  • 國庫通黨庫,黨庫通私庫194
  • —黨營事業買地黑幕一籮筐
  • 國民黨資金「出台灣記」201
  • —國民黨政權愈告急,「出金」海外愈神祕
  • 「中央委員會」神通廣大211
  • —既可到銀行開戶,又涉嫌違法登記土地
  • 宋楚瑜與小富翁「長相左右」215
  • —世界基金會是國民黨的小金庫
  • 財委會兼營「錢莊」業務219
  • 特權篇
  • 黨庫「A」國庫五大手法223
  • 國民黨「A」計畫最驚人!229
  • —國土越來越少,黨產越來越多
  • 你當我人頭,我當你人頭235
  • —國民黨、政府人頭經驗,中銀、華票、天然氣公司最清楚
  • 黨國「聯姻」事業妙聽聞240
  • —官股負責鎖單,黨股負責出貨
  • 天然氣充滿財氣與邪氣245
  • —黨、政、軍沆瀣一氣發財記
  • 國民黨的特權生意財源滾滾249
  • 黨營事業的「國會特種部隊」256
  • 地雷篇
  • 黨營事業大踩地雷股263
  • —金融風暴襲台,國民黨「觸雷率」逾六成
  • 劉泰英麾下首支「地雷股」271
  • —華夏租賃已成有心人「簡易提款機」
  • 台灣股市首樁上櫃詐騙疑案?279
  • —華夏租賃上櫃前後耍什麼把戲?
  • 「一聽到就想切腹自殺」285
  • —中興電工五大奇人:蔣孝勇、黃忠、劉泰英、王人達、江義福
  • 「拒往戶」操控高企怪譚293
  • —郭金生背後「四大天王」
  • 誰是「A錢天才」?300
  • —黨營事業內爆的地雷
  • 解決篇
  • 台灣之癌311
  • —黨產必須接受緊急外科手術
 

編者序-世界首富政黨︰中國國民黨

黨營事業摘下李登輝「民主先生」封號

  迎接二十一世紀的到來,台灣社會有一項重大的改革工程已經蓄勢待發,並且不得不發,那就是國民黨黨營事業的總清算、大終結。包括國民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連戰,也終於在二○○○年伊始宣示了「政黨不得經營事業」、「黨產交付信託」等政見,不論是否僅為選舉口號、花招,國民黨此一宣示,無異承認其黨營事業的缺乏正當性,也使輿論及在野黨發起多年的「全民追討黨產」等相關運動,正式邁向具體落實的階段。不論國民黨能否繼續執政,追討黨產、監督黨產甚至終結黨產,都將排入台灣政治具體進程之中。

  回顧國民黨在台灣執政半個多世紀來所創造的「台灣奇蹟」,經濟成就是其正面,黨營事業是其背面。台灣經濟奇蹟是集全民之力,成果也由全民分享(不論是否公平);國民黨黨營事業呢,可以說是「A」 全民之錢,而全民分享到成果了嗎?別說是全民了,就連國民黨黨員,真正有得分享的都只是極少數罷了。  

  台灣並不是唯一擁有黨營事業的國家(不過全球政黨中有經營事業的就已是鳳毛麟角了),但是,像台灣這樣規模龐大、深入各行各業、牽扯各大財團、獲利高超,而且只屬於執政黨的黨營事業,不僅在民主國家中絕無僅有,更已獨步全球。許多研究台灣政治的外國人,都對令他們匪夷所思的國民黨黨營事業充滿了興趣。  

  其實不只外國人,就連台灣人本身也往往對黨營事業缺乏通盤認識,原因之一是政黨財產的資訊不透明、黨營事業從業人員的諱莫如深,即使自一九九三年起國民黨陸續為旗下投資事業的七大控股公司辦理股票公開發行(須將每年度財務報告交由會計師簽證、提交主管機關),但國民黨仍有許多隱藏性資產,例如神秘的海外黨產、海外投資,是黨營事業最大「黑盒子」,更別說透過其他管道(如廣設子公司)、作帳技巧等等來為黨產蒙上層層面紗。  

  台灣人對黨營事業「有看沒有懂」的另一個原因,是黨營事業「出神入化」的演變。戒嚴時期,國民黨靠著執政的威權做生意,赤裸裸地進行國庫通黨庫的利益輸送,人民固然無力阻止,但若要算帳,那是一筆一筆、清清楚楚的;解嚴以後,國民黨靠著執政的優勢做生意,在經濟逐步自由化後,特權性質的生產事業,國民黨很難再搞,而且也不想賺生產事業的「辛苦錢」,於是國民黨看上了台灣股市,由於它擁有「第一手消息」,將股市當作金權遊戲的絕佳場域,黨營事業的重要型態變成股票投資公司,開枝散葉,擴大打擊面,人民眼睜睜看著國民黨事業規模越變越大,卻越來越難以和它算帳。  

  在世紀之交,台灣政壇發生了震驚各界的「興票案」,主角——宋楚瑜,是長年的國民黨重要人物;道具——中興票券、華夏投資、中廣公司等等,是國民黨黨營事業;時間——溯至宋楚瑜擔任國民黨秘書長;場景——選舉等等關乎政治權力的重要時刻;真相——雖然國民黨中央和宋楚瑜有許多時候在各說各話,但無疑義的部分是,第一,政黨的錢在高級黨工的手裡作了敏感的政治投資,這種情況下的所謂敏感,往往帶有玩法成分;第二,牽涉數億元的資金,黨庫隨手一撥就有,甚至還可能連自家掌櫃都不見得清楚,可見黨產規模之巨、用途之神秘。  

  不論「興票案」如何收場,這齣戲帶給台灣人民的警訊是:一個這麼有錢的執政黨,錢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半世紀以來,有權利透徹瞭解的被統治者卻多半不瞭解,有義務清楚交代的統治者卻絕少做交代。  

  對國外媒體封以台灣「民主先生」稱號頗為自得的李登輝,主導了解嚴以來的台灣政局,以及台灣民主化的走向,有一定功過,但是,就黨營事業而言,李登輝恐怕只有過錯。他和他的得意門生劉泰英,非但沒有為威權時期的黨營事業做一個總清算、總交代,還將黨營事業塑造成如今「狡兔三窟」的面貌,與股市及民間企業緊密結合,企圖「永續經營」。  

  即使不討論政黨經營事業的正當性和應有的規範,僅僅觀察國民黨黨營事業「自始不正」,它就欠缺了永續經營的合法性,李登輝沒有為台灣人民總結黨營事業的半世紀「荒唐史」,是「民主先生」必受歷史批判的敗筆。即使在總統大選前,國民黨迫於壓力鬆口願將黨產交付信託,但若國民黨不清楚交代黨產來源及細目,以這幾年來國民黨將黨產陸續「分散」的作法,搞到最後,真正達到劉泰英口中五一%持股才信託的黨營事業,恐怕只剩少數幾家賠錢貨,真正的黨產仍是在國民黨手中隨心所欲地操縱著。

  財訊月刊自一九八八年五月推出「黨營事業專號」,首度有系統的報導、評析國民黨財富來源及黨營事業規模以來,即不斷追蹤國民黨的賺錢術、掌握黨營事業投資錢脈與人脈,持續為讀者打開黨營事業的黑盒子。面對新世紀,尤其台灣社會在二○○○年總統大選後進入的新時代,為了與台灣人民共同終結舊時代,財訊文化事業站在過往累積的堅實基礎上,特地推出本書,以最翔實及領先的資料、最精密的分析、最前瞻的觀察,將國民黨黨產規模、演變、手法、爭議及趨勢,作一個總交代。

  本書共分七篇,「歷史篇」回溯中國國民黨成立黨營事業的由來、功能及黨產經營管理組織的遞嬗。「人物篇」中,讀者將可看到國民黨歷來重要「掌櫃」人物,以及權貴子弟在黨營事業的風雲浮沈。黨營事業成為台灣金權政治、政商掛勾的重要一環,「政商篇」將具現國民黨歷來如何藉著投資關係,與商場大亨結盟,進而過濾出國民黨第一級生意伙伴,以及他們如何使黨產轉入自己旗下。

  「資產篇」評估國民黨財富的規模,詳列國民黨直接經營的六十六家公司及轉投資的二百多家事業王國,分析半世紀來國民黨投資方向的演變及其政經意義,並特別解析國民黨股市「淘金術」,及其金融、文化、海外事業。

  「特權篇」條列國民黨取得土地資產、從事賺錢事業等等發財過程中的重大弊端,以瞭解國民黨黨產中驚人的「公產」成份所在。「地雷篇」則說明黨營事業在複雜的政商攪和下,不但扮演了九八下半年起台灣股市、金融風暴的「最佳配角」,更在自己事業體內出了不少虧錢舞弊之類的樓子,可以看出國民黨政商巨獸體內毒瘤繁衍的窘境。

  最後,在「解決篇」中,將提供各界處理黨產問題的具體思考方向、可行方案,並評估國民黨所提「黨產信託」等政策的實效。

  本書各篇主要執筆者如下:

  • 導 論—田習如
  • 歷史篇—孫樸圓
  • 人物篇—孫樸圓、曾嬿卿、田習如
  • 政商篇—許秀惠、田習如
  • 資產篇—梁永煌、鄭功賢、田習如
  • 特權篇及地雷篇—梁永煌、田習如
  • 解決篇—梁永煌

  本書部份內容取材自蔡致中、雷壹閑、沈括、方德琳、許主峰、郭宇吾、楊森、洪貞玲等人刊載於財訊月刊之報導,在此一併感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390317
  • 叢書系列:財經系列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童書展
  • 獨步全書系(止)
  • 貓頭鷹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