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上古漢語:語法綱要

  • 作者:梅廣
  • 出版日期:2015/04/24
內容連載 頁數 1/7
第一章 古漢語語法研究的理論與實際
 
1.語法與古漢語研究
 
上古漢語是中國古代的語言。在今日,這個語言已經不是我們日常使用的語言了,但是過去讀書人使用的書寫語言還是非常接近古漢語的。這就是所謂文言文。文言文是模仿古漢語的活語言,也可以說是活的古漢語。它有創新成分,也有時代成分,但是它的句法基礎還是古漢語,它的詞彙基本上還是古漢語詞彙。以前的讀書人都要熟讀古代典籍,把古漢語的句法體系內在化,使古漢語成為自己的第二語言。文言文延續了古漢語的生命。就如同學習母語不需要依靠語法書一樣,以前的讀書人學習古漢語也不依靠語法書。
 
不過,現在社會早已不使用文言文了,學習古漢語的目的也不是為求文字的表達。但是學習古漢語還是有實際的需要。它是了解中國的文化傳統、進入中國古代世界必須做的準備工作。大學中文系都有文字學、聲韻學和訓詁學三種必修課程,都是針對古漢語學習提供語文知識。這些學科在過去是專家學者的研究領域,一般讀書人是不去講求的,而現在則成為古漢語學習的基礎課程。我們現代人不可能像古人一樣把大部分甚至全部時間放在古漢語學習上,必須以精簡有效的方式攝取知識,也就是必須通過有系統的整理與介紹,由過去的感性學習改為知性學習。
 
文字、聲韻、訓詁都原屬傳統學問;語法學不是。中國古代沒有語法學(grammar)。中國最早的語法學專著是馬建忠的《文通》。《馬氏文通》全書刊於1900年,也就是說,20世紀以後中國才知道有語法這一門學問。在這以前,只有文法;文法指的是文章作法,不是相當於語法的現代意義的文法。《文通》建立在西方語法學的基礎上,這是中國語文學受外來影響而發展的一個成功例子,堪與南北朝聲韻研究媲美。然而正因為語法學不是傳統國學的一支,它必須證明它的必要性。文字、聲韻、訓詁是基礎工具學問,古漢語語法學也應當同樣是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嗎?過去有不少中文學界的人認為中文沒有文法,因此也不認為有研究中文文法的必要。現在持中文沒有文法論調的人恐怕是鳳毛麟角了,但是對語法學在古籍訓解中的重要性持懷疑態度的還大有人在。古漢語語法學談詞類,但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詞類區分不是一般常識嗎?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