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止)
內容連載 頁數 1/4
第一章  精神疾病與生化個體差異性

導論
 
歷史告訴我們,盲從比無知更阻礙科學進展。天文學曾一度被地球中心說箝制 (Johann Becher)的鍊金術觀點(Phlogiston theory,即燃素理論)【註 1】,在被波以耳(Robert Boyle)推翻前也盛行了近一個世紀,約瑟夫.湯姆生(J.J. Thomson)的原子布丁理論,也使得人們在二十世紀初對原子核的構造產生誤解。
 
精神醫學也不例外。十七世紀時,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人生下來有如一塊白板(tabula rasa)【註 2】的想法,主導了人類對心靈的想法長達三百年之久。
 
洛克其實是重新演繹亞里斯多德的論述,也就是新生兒在誕生之時心靈都是空白,是爾後的生命經驗造就了每個人的性格及心智特質。這個想法被佛洛依德(Freud)、阿德勒(Adler)等人擴充後,進一步把憂鬱、思覺失調(schizophrenia,舊稱精神分裂症)【註 3】及其他精神疾病歸因到創傷經驗上,特別是兒童時期的創傷經驗。
 
這樣的想法導致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療大行其道,並在二十世紀達到高峰。一九9○年代時,精神疾病的治療首選,是在精神分析師的躺椅上進行各種生命經驗的探討。這樣的思維主導了精神醫學界近六十年,有數百萬的病人宣稱受此療法幫助。然而這個療法十分耗時、昂貴,且效果往往有限甚至不存在。
 
一九七○年代時,白板理論被證明有根本性的錯誤,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出,我們與生俱來的內在傾向,會使我們發展出特定的個性與行為模式。
 
這個發現引發了精神醫學革命,於是,大腦底層的生物化學成為了新的焦點。
 
生物化學革命
 
精神醫學在一九五○到一九七○年代間,有為數不少設計良好的研究,用以檢視生命經驗對憂鬱、雙極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舊稱躁鬱症)【註 4】、思覺失調(舊稱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影響。
 
研究顯示,有過情感或生理上的創傷、貧窮及不良的生活條件,會增加這些疾病發生的風險。然而,這一系列研究最令人訝異的是──精神疾病的最佳預測因子,是家族先前有沒有人罹患該疾病,而不是任何特定的生命經驗。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