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之人The Namesake

中文書
文學小說
9折$ 252
4 /5
3位讀者評分
5
33%
4
33%
3
34%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3.0
|
2007/03/26
  這是一個關於果戈里的故事。
  和那個著名的俄國小說果戈里有很大的關係,但卻不是在說他的故事。
  然而,故事的主角的確叫做果戈里,而這就是故事的萬惡之首。
  那名印度男子在那場火車意外中幾乎喪生,就像他的許\多同胞一樣,不過,在千鈞一髮的那一刻,他手中翻動的果戈里救了他。就在救生隊打算放棄回頭時,被壓在車廂下無力出聲求救的他,眼睜睜地看著救生隊即將轉頭離去……這時,一陣風吹動跌落在他手邊的果戈里小說,那是他在意外發生時正在閱\讀的書。書頁翻動的聲音引起救生人員的注意,也同時看到了他。
  所以,他一直相信,是果戈里救了他一命。
  在鬼門關前走一遭之後,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他決定赴美求學,甚至最後在異國落腳。當他的兒子在美國出生時,他們為了取名字費盡工夫,幾番信件往返,希望由故鄉的長輩為兒子命名,然而,陰錯陽差的,命名的信始終石沈大海。不得已之下,他想到了果戈里,於是他為兒子取名為果戈里。而故事的正題也由這裡開始了……
  這是一個關於文化對話的故事,作者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本身就是印裔美籍的作家。故事主角果戈里,身為印度移民的第二代,文化衝擊和親子溝通的問題在他身上糾結成理不清的頭緒。
  故事其實冗長了些,鋪敘得有些沈悶,然而,關於故鄉和他鄉之間的對話,卻始終是故事的唯一主題。一個印度美籍的男孩,卻取了一個俄國的名字,關於名字的意義,關於母國文化的呼喚,關於生長環境的差異,關於離家和回家的拉扯之間,什麼樣的價值觀才是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應該謹守的本分?
展開
user-img
5.0
|
2006/05/05

朋友傳來2005年9月15日《The Nation》雜誌上William Deresiewicz的一篇評論。主題雖是關於《白牙》作者Zadie Smith的第三部小說,但文中卻突然矛頭一轉,開始大肆抨擊起與他幾近同齡的拉希莉,說她贏得普立茲獎的《醫生的翻譯員》(書名翻譯或可商榷?)技巧雖然熟練,但太過中規中矩,處處斧鑿痕跡,一點也沒有隱約細膩的渾然之美。而他論及《同名之人》時,也用了「沉悶」、「刻板」、「蒼白」等等字眼,說它描繪的移民經驗了無新意,只是費盡筆墨,要將中上階層自由主義派的消費形態貶為「拜物」。

個人的觀感卻與此不同。果戈里第二個戀人所代表的中上階層自由主義派,根據書裡的描述,其實並非病在「拜物」,而是他們那種喜好異國風情的「泛愛」態度裡,隱隱有股由上而下的憐憫與施捨。不幸的是,重「實」輕「名」的親密關係往往就會喪失在這種心態之中。

《同名之人》──值得一讀!
展開
user-img
4.0
|
2005/03/26
名字,是一種召喚當我第一眼看到書本上的書腰就買下它了,這是一本名字的故事,描寫一對從印度移民到美國的夫妻替他們的小孩命了個俄國作家的名字──果戈里,主角曾厭惡它、拋棄它,這名字卻如影如隨地跟著主角揮之不去,在果戈里經歷了父親的死亡與三位女子的周旋,他學會認同父母祖國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名字──來自父親的期許與祝福。

當一個人或物被取了名字,他/它就給那名字賦予生命,那串被念出來的聲音就有了意義。或許會有人想要將其名賦予在另一個體上,使該名字的意念與被命名者有了象徵性的結合。但我們可以任意更換它,如果我們不滿意它。人往往從名字中找到歸屬感,我們不希望永遠被用第三人稱稱呼。我們也小心翼翼的保護我的們名字,當有人輕易的使用我們的名字,我們就會覺得被侵犯。

當我們更姓換名時,我們以為我們支配著名字,但我們不過像是寄居蟹換一個殼,少了那殼,我們無所適從。本書從一路人生的掙扎,到最後了解人生的終旨,內容緊湊,觸動人心,果戈里反映出我們的個性上、理念上各個部份,相信你/妳一定也有經歷過名字的故事,就從本書中去發現吧!
展開